-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和颜子: 做博物馆的标本,还是做新世纪的主人。(全文完) -- 厚积薄发
这个帖子来自颜子一个帖子的读后感(颜子:看对蒋讨论杂感:民族主义,文化,和历史大势)。颜子的好多话长久以来也一直萦绕于我的脑海中。如何才能弘扬中华文化,这是个问题。穿汉服是一个方面,但只是很肤浅的一种做法。我觉得应该有一个切入点才好,很多问题的答案可以从这个切入点找到。
几年前,和几个外国同学聊天。其中一个同学是瑞士人。瑞士同学的父亲原籍捷克,好像是六十年代偷跑到瑞士的。我们聊欧洲局势时,我下意识地说道一个“政治不正确”的提法,“the civilized part of Europe(欧洲的文明部分)。”当时我心想的是西欧,中欧和北欧的富裕资本主义国家,意大利也算。瑞士同学就问我,“What do you mean by civilized?(你说的文明到底是指什么?)”我解释之后,他补充道,“俺们捷克也算是文明部分。”我说我知道捷克的经济和文化在二战之前就很发达,所以它也算是。我此时也意识到自己的话可以有很多种理解方式。想了想后,我说,“Actually, I think being barbarian is not necessarily bad (实际上,我觉得野蛮也未必不好。)”
从我自己阅读欧洲历史的经验来看,barbarian这个词常常被用来指和罗马相对的未开化民族,主要是中欧和东欧的日耳曼人,也许也包括西欧的高卢人,还有就是西亚的游牧民族。总的来讲,凡是被罗马所知道,但是非罗马的其他民族,大概都能统称为barbarians。Barbarians在中文历史书中常常翻译为“蛮族”,例如在商务印书馆的汉译世界名著系列的《罗马的兴衰》和《罗马十二帝》中。
为了解释我心中的语境,我接着说,“我说的civilized是特指经济发达,社会和政治制度比较完善成熟的国家,所以更准确的讲是指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但是如果一定要把barbarian作为和civilized相对立的话,可以看看德国人。德意志人在罗马帝国时期是典型的蛮族,但是后来他们产生了歌德,高斯,席勒,贝多芬这样杰出的人物,在科学,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对人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所以在我看来,barbarian是中性的。蛮族这个词汇也代表着一种蓬勃向上的生命力。我们中国经过多年的战乱,传统文化损失很大,现在经济,文化,科技,社会制度都落后于西方,所以也可以说我们不civilized,我们是蛮族。但是请相信我,你会看到我们的成就的,就如德国人走过的历程那样。”
这番谈话之后,我也一直在想,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如何弘扬中华文化。在看西西河的帖子的时候,我也特别注意看大家在这方面的见解。很难说现在就已经有了一个成熟全面的看法。但是最近的几个帖子,尤其是颜子的“历史标本”理论(我把我自己的相似理论称为“动物园”理论)也是我一直以来的观点。所以现在就随便谈谈。
我前面说过,我想为弘扬中华文化这个大问题找一个切入点。在点出这个切入点之前,我想先讲讲我自己的人生体验,把自己的心路历程在大家面前解剖一遍,这样大家可以第一看看我的看法是如何来的;第二可以看看我的看法来的是否实在。结合自己的体会,大家再来看看我提的切入点是否妥当。
先说说我所知道的中华文化,以及我是如何知道这些的。大家可以看我身上是否有中国人几代人的影子。
我的家境一直比较贫寒。这个情况直到我大学毕业之后,才渐渐改善,这主要是我大哥的功劳。在我成长的年代里(我生于七十年代中期),家里没有藏书,但是由于我大哥爱读书,所以还是能够接触到几本书。一是几套不全的连环画:《东周列国志》,《成语故事》,《三国演义》。二是几本演义:《岳飞传》,《杨家将》,《呼家将》,《隋唐》。三是每天听的评书联播,袁阔成的《三国演义》,算是有声读物。还有就是《上下五千年》。很多生于七十年代,长于八十年代的人可能和我情况相似,尤其如果你是出自中小城市普通人家庭的话。
在我成长的时候,对八十年代的时髦思潮是不知道的,我读上面提到的这些书是因为只有这些书,这些书还写得比较有意思。但在我进入初中以后,就没有什麽时间读闲书了。我们当时升学压力很大,不得不努力。努力到什麽程度?我高中毕业时整理英文笔记,一共有八本,每本大约350页,每页两面写满。而我在高考要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和化学这五门功课中的后四门上是平均用力的。可以想象,我是没有多少时间去读中国古典名著的。
各位可能要奇怪了,你的语文呢?呵呵呵,我并非读书不多,而是读中国古典名著不多。九岁那一年,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以大量阅读西方名著,主要是人民出版社翻译出版的小说。所以我的汉语基础是从读翻译的西方名著中得到的。这种大量快速阅读的训练导致我的现代文语感很好,并直接对我后来学习英语,法语起到很大的帮助。但是中华文化真正的经典,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史记,资治通鉴,孙子兵法等等,我大学毕业之前一点没读过(课本里的除外)。所以我语文基本都在80以上(满分100),但无法保持在90以上,主要就是古文不好。我最好的朋友更惨。他来自农村,上大学之前唯一读过的文学书籍是语文课本。我如果不是那个偶然的机会,语文也会惨不忍睹。我学习英文也是没有课外书籍,全靠看课本。当然,按照新东方宋昊的经验,这也是一种学法。
说这些,我想说明的只是一点,现在30岁以上的大陆中国人,有一部分人在他们成长的时候,没有机会和条件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典籍;他们的父母也是普通人,不可能自己教授孩子们中华文化。这个论断对不对,河友们可以投个票,看我是否说出了部分事实。象萨苏那样的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出生的,在我们那个年代是少数,尤其是在中小城市里。他们小时候读的书受的教育是大多数人没有的。作为对照,大家可以想想自己小时候家里是否有藏书,书有多少,都是什么方面的,自己的父母是干什么的,平时有没有读书看报的习惯(八卦小报除外)。和美国遍布各地的图书馆以及现在中国发达的图书出版,网络文章相比,我小时候的信息量,尤其是传统文化的信息量太少了。
顺带说一句,萨苏在科学院系列里提到过龙瑞麟。我和他的二儿子在费城有过一面之缘。我很佩服他的聪明。我大概知道一点他们那种环境下从小受的是什麽样的熏陶。俺这种7岁之前只知道玩泥巴的人是没得比的,不服不行。
所以从我自己的人生经历来看,有些30岁以上的中国人对于传统文化,除非自己有兴趣,专门花时间去了解,一般在大学毕业之前是知之不多的,尤其在中国经济起飞,图书出版业和互联网繁荣之前。原因总结起来无非几点:1.中国一百多年以来积贫积弱,饱经战乱和政治运动,传统文化,特别是雅的那一面(即文化典籍),保留不多。例如我家里就没有藏书。2.国家的重点在于救亡图存,在于工业化,搞物质建设,对精神文明建设没有资源去太多关注。例如国家的物质力量就不足以建设覆盖全国,甚至只是覆盖城市地区的图书馆(北京上海除外)。当时也没有互联网和MIT开放课程可以自学。3.个人的重点也放在求生存。例如父母们忙的是工作和生计,孩子们忙的是考试挤高考的独木桥。一句话,弘扬传统文化,在大家都在琢磨穿衣吃饭,阶级斗争,和防御苏修美帝的时候,是不可能在大众中普及的。文化,尤其是它的阳春白雪部分,只可能在一小部分知识精英中保留火种(经过政治运动,这些火种也丧失不少)。
弘扬传统文化,年纪大一点的,知道多少传统文化?
先喝口水,待续。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是不是管用合适另说,至少说明当局已经开始在努力了。
PS:蛮字作副词是有中性偏褒的,比如上海人说蛮好的,湖北人说吃饭蛮一点等等。
看完再参乎
指出过,分种族不可全看血统,更要看文化认同,我理解这里的文化不光指读什么书,更重要的是1.语言2.生活方式(服饰、饮食、起居、娱乐、礼仪)3.才是典籍教育
前人说“礼失,求诸于野”,与你认为的“只可能在一小部分知识精英中保留火种”恰恰相反。我认同前人。
下个帖子是一个转折,我的观点和“礼失,求诸野”相近,所以我谈文化时注意说文化典籍,这其实只是一个方面。我这就回头去改的精确一点。
是我自己读书的时候写的一个习题解答。请问如何上传,并在帖子里给出链接。多谢。
代表一大批这个年龄段的大陆菁英的经历和心路历程。尤其对这个群体之外的人来说(比如颜子这种生长于海外的华胄),这个视角是最有价值的,相较而言,萨大这样的倒不那么有代表性了,呵呵
楼主写的东西,正是我最想知道的。
你说的还仅仅是继承的问题.今人,尤其是我们父辈之后的,都很难说能够将中国的传统文化继承下去,现在的年轻人以及80后,在色彩纷繁的生活中还有时间 精力甚至是兴趣来接受么?文化除了继承,更重要的是弘扬.继承都不能为之,何来弘扬.标本都做不成,又何来主人.
上个帖子里,我提到有相当一部分正当壮年的,来自大陆地区的中国人对传统文化,尤其是一些典籍缺乏了解,与其他华人聚居区受过完备古文教育的华人相比更是如此。这个论断在统计意义上有多正确,可以商榷。大家可以就看作我自己的人生总结,样本数=1。
既然我已自认对中华文化知之不多,那麽我是否就没有资格谈论继承弘扬中华文化?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先谈谈自己专业学习的一点体会。先来一段语录
“应该怎样学会读书呢?”“在对书中每一个问题都经过细嚼慢咽,真正懂得之后,就需要进一步把全书各部分内容串连起来理解,加以融会贯通,从而弄清楚什麽是书中的主要问题,以及各个问题之间的关联。这样我们就能抓住统帅全书的基本线索,贯串全书的精神实质。我常常把这种读书过程,叫作‘从厚到薄’的过程。。。。。。。愈是懂得透彻,就愈有薄的感觉。这是每个科学家都要经历的过程。”
--华罗庚《学。思。锲而不舍》
我们在大学学习线性代数花了一个学年。我当时学得很努力,课本里的习题基本上都做了。但还是觉得认识不够深刻。当时这只是一种直觉,说不出为什么,总觉得有一些本质性的东西没有被老师讲透。当时俺们对线性代数的调侃是,“龙生龙,凤生凤,华罗庚的徒弟会打洞”--线性代数的很多结论可以用矩阵表述,在这种表述下,对定理的证明就成了对相应矩阵的变换。“打洞”就是一种变换的技巧。例如证明一个方块矩阵的行秩等于列秩,只需要用高斯消去法把原矩阵化成阶梯形,然后就可以直接看出来。
但是!但是!这并没有揭示问题的实质。判断是否揭示了问题的实质,需要回答两个问题:“你获得直观了吗?你能够在事后一眼看出解答吗?”这是数学家波利亚在他的名著《如何解题》里常常问道的一个问题。(菲尔兹奖获得者,华人数学家陶哲轩博士友情提示:俺当年参加数学竞赛的时候,也用过这本书。实乃居家旅行,馈赠亲友之佳品,效果超过脑白金!--《Solving mathematical problems: a personal perspective》, Terence Tao, Fields Medal Winner 2006。后一句媲美脑白金的广告词是我加的,实在是对这个东西受不了,呵呵呵。)
在纽约大学柯朗数学研究所,有一位叫拉克斯的教授(Peter Lax)。他是应用数学领域一位泰斗级的人物,和陈省身在几何领域的地位类似。他们都是沃尔夫奖获得者,即数学中的终身成就奖。(菲尔兹奖是对40岁以下的人,例如丘成桐当年。)在他所著的《线性代数》一书中,他用了几句话来证明一个矩阵的行秩等于列秩:1.在给定一组基的情况下,矩阵和线性映射一一对应,矩阵的转置(transpose)对应于线性映射的伴随(adjoint)。2.矩阵的秩等于对应的线性映射的像空间维数。3.线性映射的像空间维数等于它的伴随的像空间维数。证明完毕。
上面的话有些专业了,大致就是拉克斯教授所展现的证明是从线性空间的本质延伸出来的,所以简洁而又深刻。他用到的几条东西证明起来都不难,但却是线性代数中基础性的东西,以后还可以反复用,不光是在这个问题里。另外一个例子是若当标准型(Jordan canonical form)。这算是一个学习的难点。但在拉克斯教授的书中,它只是水到渠成后的一道习题而已。作为对比,我的大学课本有两册,共计700多页,拉克斯的书大约270页,其中还包括了大量的应用。
兜了一个大圈子,我无非是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服大家,厚书的确是可以读薄的。由此引申,我想猜测一个命题:继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也许可以另辟蹊径,而非钻在故纸堆里背死书,如果我们知道一个好的切入点的话。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取舍?如何象颜子说的那样,在把中华文化的某些东西以文物的形式保留在博物馆里的同时,“以新的面貌,作为一个有活力,有竞争力的主流文明?”
喝水,待续。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不过国内的教材可能都大同小异。俺学了两个学期,感觉也是一样:没讲透,所以对这位老校长也很有腹诽。回头看看Lax,哈哈。
那本书作为本科生的入门书,个人觉得还可以。我一个学代数几何的俄国哥们向我推荐的是Shafarevich的《Basic Notions of Algebra》。没有机会看过,不过国内现在已经在一个叫数学经典名著的系列中引进了。在当当可以看到。
所以现在学习的条件好啊,看得我直流口水,可惜俺已经不干这一行了。
惊喜:所有在本帖先送花者得【通宝】一枚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