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汽车工业走进夕阳 -- 子玉
后来慢慢开放了。据说国家已经在开始10城市1000辆试行。当然肯定是先保护大厂,不允许小厂山寨车上市。
美元在全世界的dominace是建立在石油用美元结算这个基础上的,从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失败后就是这样,在目前这个多极世界来说,这点对美国尤其珍贵。
电动车的出现,尤其是比亚迪这样的电动车的出现,对美国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突然之间,中东石油不重要的,突然之间,以色列不重要了(花街的老犹们一定会出手打击电动车,这点大家不用担心),突然之间,美国攒了30年的战略石油储备(包括封存Alaska和Texas的油井,禁止offshore drilling等等)马上就“看上去很傻”。最重要的是,大家好像没有必要手里攒这么多美元了,因为也没多大用,美国能造而欧洲不能造的,只有一个CPU。所以大家也用不着为了出口创汇拼命压价换外汇了。相反澳洲南非的铀矿倒是非常令人眼红。电动车的出现直接废掉了美元的根基,所以这种技术,只能在中国出现--中国不care石油。美国太care石油了,日本就是美国牵的一条狗,有了这种技术也不会用的。
今年的大选两个候选人都在大喊大叫新能源,搞得老美群情激昂,大骂三大车厂。最近八马在广播讲话里揭晓了,新能源的意思就是要给全美每个办公楼换上节能灯泡。大家不要吵了。
好,那为什么新能源突然成为大选热门话题了?因为6月到9月油价高到了150美元一桶。
为什么油价那么高?因为花儿姐要炒油来cover subprime的loss。
油价高吗?石油现在枯竭了吗?没有的事。现在油价1块5一加仑,油价低得很。油价最高的6月到9月,OPEC拒绝增产,因为据OPEC研究,原油产量和需求基本平衡,不存在需求远远大于供给的问题,OPEC也不知道为什么油价那么高。
花儿姐玩sub prime玩砸了--》炒石油cover loss-》把美元给玩进去了。不知道这花儿姐的存在对美国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其他国家搞出来了怎么办?
最近几年有几个大的原油增产项目都延误,导致原油增产潜能下降。今年年初的时候,基本上所有的产油国都已经把产能推到了最高,增产潜力枯竭,而按照危机之前的经济增长速度,预计会在09年开始出现原油缺口。这就是炒高油价的供需基础。
147美元一桶固然是没有道理的高价,但是70-100美元之间还是比较合理的。因为只有油价维持70美元一桶以上(有报告说85美元)的时候,才能让提供所需要用量的所有液体燃料生产都可以保证一个正常的投资回报率(10%以上回报)。
金融危机以后,威胁到实体经济,原油用量增长变缓,但是还没有开始下降。中长期液体燃料供应短缺的局面并没有改变。目前的油价已经伤害到一些新的液体燃料生产企业的运行,并使得一些增产项目停摆。如果油价长期维持这个价位或者更低,而世界经济复苏,必然会导致缺口再次出现。工业项目的建设周期一般都在五至八年,那个时候,油价再涨上去,就可能不是147美元能停止的了。
电动车就是要替代内燃机车,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下子就不用石油的。实际上,石油提供了人类总耗能的很大一部分,即使电动车技术完全成熟,把石油所提供的这部分能源变成其他能源方式,所涉及到的基础设施的变化,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至少新建如此多的发电项目就需要很长时间。这个过程不是突变,而是渐变。只要变化足够慢,又有什么痛苦的呢?
锡安长老会 vs.中央政治局,我看还是中共中央比较牛逼。
米犹也就是玩钱玩舆论。这舆论玩不死皮糙肉厚的土共,玩钱嘛,土共翻脸不认人的水平也不比米犹差。据说国航东航和投行们赌燃油期货输了几十亿人民币,我倒是看看谁有这个胆子,敢伸手拿这个钱。
而是二次能源。
所以化石燃料汽车到电力汽车的转变,可以说是更加清洁,但是却不一定是完全脱离石油资源。只要石油便宜到一定程度,用石油发电来驱动电力汽车,仍然是合情合理的。
在美国,石油的重要性也许会降低(比如能源结构中石油比例降到中国这样),但是绝不会存在不care的问题
即使不做燃料,作原料的需求还是挺大的。而且,在可控核聚变成为现实前,电力的生产也是需要大量的燃料的。
我的论点,就是今年6到9月的高油价是违背OPEC意愿的,和产油国的利益相反。OPEC痛恨高油价,正如OPEC痛恨低油价一样。高油价会让OPEC的客户有动力去寻找替代能源,这是OPEC不愿意看到的。今年6-9月的高油价根本不是供需关系造成的。
论点1:“最近几年有几个大的原油增产项目都延误,导致原油增产潜能下降。今年年初的时候,基本上所有的产油国都已经把产能推到了最高,增产潜力枯竭,而按照危机之前的经济增长速度,预计会在09年开始出现原油缺口。这就是炒高油价的供需基础。”
我认为炒高油价根本没有基础。回到今年6月到9月,我常看WSJ,WSJ上文章里高油价的一个最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和印度的未来需求。所谓印度的未来需求就算了,那是一个joke。那么炒高油价的原因就是所谓的中国需求了。这同样是一个lie。
第一,所谓的中国需求,也就是电力的需求了。中国不可能在原油依赖度极大提高的情况下,大规模地建设烧油的电厂,导致原油依赖度进一步提高。大规模建设煤电和核电倒make sense。
第二,中国原油进口占世界原油产量的百分之几?最重要的是,中国原油进口量到底会有多少爆发式增长?注意是爆发式增长。按中央一贯以来压GDP增长的政策,我根本不相信中国原油进口会出现爆发式增长。这也就是6,7月份的时候布什要求沙特增产,沙特说“呸!”的原因。OPEC根本不认为现有原油供需失衡,也不认为未来原油需求会有爆炸式的增长。一句话,OPEC认为现有油价是speculation,毫无道理,没有必要投资增加产量。
“147美元一桶固然是没有道理的高价,但是70-100美元之间还是比较合理的。因为只有油价维持70美元一桶以上(有报告说85美元)的时候,才能让提供所需要用量的所有液体燃料生产都可以保证一个正常的投资回报率(10%以上回报)。”
同样,什么是正常的油价,这个事情很难说清楚。你很难让人相信70美元一桶才是正常油价,因为目前的低油价还会维持很长一段时间,那么这不就是正常油价了吗?你说有报告说85美元才是正常油价,我看到的报告倒是说美元将长期徘徊在50美元以下。那么50美元以下就是正常油价了,对不对?那么油企如何在50美元以下生存盈利发展呢?很简单,减员增效呗。
“金融危机以后,威胁到实体经济,原油用量增长变缓,但是还没有开始下降。中长期液体燃料供应短缺的局面并没有改变。目前的油价已经伤害到一些新的液体燃料生产企业的运行,并使得一些增产项目停摆。如果油价长期维持这个价位或者更低,而世界经济复苏,必然会导致缺口再次出现。工业项目的建设周期一般都在五至八年,那个时候,油价再涨上去,就可能不是147美元能停止的了。”
这点不对。现在OPEC已经开始减产,然后经济恢复之后会增产。OPEC从来不炒油,所以你如果注意到经济恢复之后油价继续在正常范围波动,那就证明了这次不正常的高油价和OPEC无关。另外,你不是在预测这次经济危机要延续5到8年吧?一般认为1到2年就能恢复。有中国产品的低价压住美国的CPI,八马马上就要肆无忌惮地印钞票了,开胃菜就是8500亿。
“电动车就是要替代内燃机车,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下子就不用石油的。实际上,石油提供了人类总耗能的很大一部分,即使电动车技术完全成熟,把石油所提供的这部分能源变成其他能源方式,所涉及到的基础设施的变化,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至少新建如此多的发电项目就需要很长时间。这个过程不是突变,而是渐变。只要变化足够慢,又有什么痛苦的呢?”
首先时间问题:电动车替代内燃机车并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你的问题在于假设只要全世界有哪怕最后一辆内燃机车,油价都不会降低。这显然是没有能够动态地看问题。如果政策补贴到位,内燃机车保有量停止增长甚至倒退是完全有可能的。电动车淘汰内燃机车的速度将会是指数式增长。你可以据此预测一下油价。Once again,这要看政策。我的意思,美国政府根本没有推动电动车完全替代内燃机车的意愿。中国政府倒是积极得很,因为中国政府痛恨进口原油(看上面第一点)。
你的有关电力系统infrastructure升级需要比较长时间的论点是正确的,比如奥巴马就要在今后四年搞基建。但是,再一次,你应该动态地看问题。并不是说等到最后一个电线杆建好之后第一辆电动车才上市,现有的电动车完全可以用波谷电,比如晚上充电,并不影响电动车的普及。
好吧,现在的问题是,4或者8年以后如果内燃机车保有量停止增长或者倒退,而电动车销售量开始超过内燃机车保有量:
1. Detroit开始停产内燃机车。
2. 石油需求进一步下降。
3.全世界石油交易总量(以美元定价)下滑到一个ridiculous的低点。
基于这些分析,我们可以讨论一下美元的未来。我可以肯定的是,美元需求会极大降低。
美国几乎在每一个传统制造业方面都是陷入了夕阳境地---钢铁造船,车床汽车等等等,这是美国个人主义文化不适应于规模化生产的反映
而相反以上那些产业在日本中国韩国却发展得挺不错,比如造船在美国就靠琼斯法案规定的美国内河运营船只必须在美国船厂建造维持了一部分的美国商船建造(更大的一部分是军舰建造)否则美国商船制造业就覆灭了----如同家用电器产业,如同胶片产业等等被竞争对手蚕食歼灭,造船业在韩国被称为孝子产业,根本就不是什么夕阳产业
汽车业也是一样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更多的用车的有效需求会被激发出来,这是一个无比巨大的市场,所以现在断言汽车业在中国在东亚是夕阳产业是不对的
美国的夕阳不代表全世界的夕阳,恰恰相反代表的是东亚的朝阳
原油这样的产品如果没有认为炒作的话,那么是存在所谓的需求价格弹性的,即需求的变化所导致的价格的变化,或者说需求对价格的微分
全世界原油需求即便是大于供给,那也仅仅是极少的百分点,如果原油价格根据正常的需求价格弹性来走的话,原油价格根本就不可能一下子上涨几十美元,记得几年前,原油价格35美元的时候,全世界就惊呼原油价格太高(以往北约为了打击苏联的原油出口,曾经把原油价格降低至每桶9美元)
所以,原油价格的暴涨暴跌的关键不是由需求的变化带动的,是由需求价格弹性的不正常变化所带动的
而且我看有关文章,前些时候原油暴涨的时候,其实还是供给微微的大于需求的
里面的供求关系分析非常详细。很可惜我不能在网上披露。我所说的基于此。至于指责印度呀中国的,真正做能源研究的没人当真。媒体炒作罢了。真正专业的分析报告不做这种轻率的结论。
你后面讲的那些内容,我看不出你要说明什么问题。
第二个问题,我的结论同样基于目前所有的液体燃料生产方法的成本分析和供应量的分析,以及不同经济状态下对新项目影响的分析。不好意思这个分析我同样不能披露。降低成本,不是简单的减员增效这么简单。
第三个问题,你不理解目前非传统液体燃料已经成为液体燃料市场的必要补充并占有很大比例,不了解低油价对于这个行业的冲击程度,不了解一个液体燃料生产项目的潜力和建设周期。液体燃料里面,原油的比重只会越来越低。另外,欧佩克自己减产没用。
第四个问题,既然电力系统升级时间长,就必然导致电动车代替内燃车是漫长的过程。这里面有必然联系,你没有看到。过程漫长不等于不能立刻开始。
最后的问题,就目前电动车的技术发展水平,和相关的配套设施的建设水平,你说的情况不可能出现。
作能源供需研究,能源发展趋势研究,是要有扎实的数据作为基础的,不是拍脑门想想就可以做出来的。
任何期货产品都是如此。价格的短期行为与长期行为没有任何关系。供需关系往往仅仅是短期炒作的借口。
我讲的是长期行为,至少是三至五年的表现行为。这类分析对于短期的价格表现,没有任何意义。
自己的判断力就有问题。GS是臭名昭著的用报告来影响市场,涨跌通吃。
我不知道你那些所谓的大的投资公司(名字都不能跟大家说说?)的藏着掖着的报告具体说了什么,我需要指出的,现在Wall Street上5家大投行只剩下两家了,这两家也摇摇欲坠,改商业银行揽储了。投行基本上把自己都给玩死了,预测个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