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读‘那年庐山’有感 -- 老广

共:💬143 🌺87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承认你对庐山研究的很透

特别是对几个秀才的心理分析的非常好,警句不断,我的小本本都记满了。:)

我也是一家之言,不是想说服谁。至于李锐去中组部是陈云推荐的,这个我听人说过。而且实际上我记得李锐自己也在文章里说过。

家园 清白很难啊

周小舟就没保住。本来一个完人,不但被好朋友揭露出揭发过人,还把信件原文发出来了。你给了李锐清白,那吴冷西是不是就是诬告?杨尚昆是不是就是有意诬陷?研究历史,不能有个人好恶。我当初可是拿实录当语录读的。

家园 呵呵,俺不喜欢猜测,在给您一条史料吧。。

否则,俺把杨尚昆日记的细则列出来了,陈郢客兄还可以说,嗯,那是因为杨主任写日记也讲究表达方式,所以,他用“沉默”来暗示俺们一些“重要的信息”。

但俺的历史学习是无法依赖这类“奇妙的信息”的。---给您一条非常简单可以证明吴冷西说李锐揭发田家英,胡乔木,吴冷西是胡扯的事实。

很简单,如果李锐的揭发成立,他的诚信自然应该受到质疑。---而且,既然吴冷西也说了“正是这位起草参加者在庐山会议后期,写了所谓“检举材料”,罗列许多“罪状”,告发乔木同志、家英同志和我。彭真、一波、尚昆同志要我们在大会上同此人对质,参加八届八中全会的同志都目睹当时会场上对质的情景。”--------所以很明显,假如李锐干了这事儿,那么,被揭发的胡乔木,田家英,和吴冷西当然不可能对李锐会有好感。

---很好,那么我们来看下面的资料。

《庐山会议实录》初版在1988年。出版时的出版说明是这么说的:

1959年7、8月间举行的庐山会议,是中共党史极为重要的一页。本书作者李锐同志曾参加这次会议的全过程,会议后期被列为“彭德怀反党集团”的追随者而受到批判。1980年讨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草稿时,看到作者有关庐山会议的长篇发言后,当时,主持《决议)起草的中央领导同志即建议作者写出这一段历史(在11月19日的信中说):“你是否可以负责写一庐山会议始末史料,写出后再找有关同志补充审定。这事很要紧,值得付出心血。万一我辈都不在了(人有旦夕祸福),这一段重要史料谁来写呢?会写成什么样子呢?”根据自己的记录本和有关原始资料,作者终于在今年夏天写成此书。鉴于有关庐山会议的情况,现已有数种书刊广泛流传,其中史事,或嫌简略,或有失真。特将此书少量刊印,内部发行,供党史研究和有关同志参考。其中不当之处,请阅者批评指正,以便作者修改,今后再出定本。”

“主持《决议)起草的中央领导同志”是谁呢?俺想老广兄应该知道,正是吴冷西说被李锐揭发的受害者之一。----胡乔木是也。

那么胡乔木是哪一年去世的呢?1992年。----也就是说,李锐这个“出版说明”是在胡乔木生前就公开于世的。------这个可信度是否也可以质疑呢?如果不能,则很清楚地说明一点,胡乔木恰恰是建议李锐写《庐山会议实录》的建议者。-----那么,我们对此该如何解释呢?----吴冷西对李锐的指责又有什么可信度呢?

家园 吴冷西对李锐的指责,在最好的程度上,俺也只能认为

他把周小舟和李锐搞混了。因为周小舟也是“会议记录起草者”之一。

而吴冷西的回忆错误很多,并不是李锐一个人提出。其他相关的著作里也有对吴冷西其他回忆错误的质疑。

家园 老大,我会这个都不知道吗?

经历过文革了,胡乔木这个再看不开?当初老毛,老邓对胡乔木都可以原谅,更何况这个还没造成危害。李锐不是合作了吗。邓立群还骂过胡乔木呐。两人不是并称左王吗。这是政治,就和我们的讨论一样,nothing personel。

我觉得你也要冷静一下,过两天在回来看你这些文字。

家园 那么杨尚昆也一定是老糊涂了

还有东哥811讲话扯什么秀才是我们的,而且还单挑李锐。大家都糊涂了。

家园 老哥

呵呵,你觉得以李锐改革开放后任过中组部副部长来论证李锐个人道德过硬算是您说的这种‘奇妙的信息’吗?

家园 歪楼,完全就事论事

陈云要调李锐当中组部青年干部局(?)局长。李不愿干。陈不爽,说是不是嫌官小啊?李无奈上任。后提副部。

家园 他们为啥会变成那个样子啊?
老哥
家园 嗯,这不是一个简单推论,而是有历史背景的,。

第一,李锐是在1979年1月恢复工作,任电力工业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兼基建工程兵水电指挥部政委,国家能源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1982年任中央组织部青年干部局局长。1982-1984年任中组部副部长。

第二,李锐上任的时期文革结束后的拨乱反正时期-------他的“青年干部局局长”的位置极端敏感,因为实际上是抓后备队伍的。------那么,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假如我们是中央的高层,在考虑这个任命的是否,是否要把一个曾经背后揭发同事的家伙放到这个位置呢?-----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是很简单的,因为李锐后来的确因为受人攻击而从中组部领导的位置下来的。------是谁攻击李锐呢?----就是他的前妻范元甄。----引李南央的文章,

“......这话后来证明确确实实是不错的。看到我爸不但没有复婚,连看都不去看她。她自己文革后实际一直被挂起来,没有正式工作。可老头子已到退休年龄,又在陈云的提名下进了中组部,并升格至中央委员,这是一些人始料不及的。我妈更是切齿痛恨,这口气如何咽得下,她到处扬言不把李锐弄下来誓不罢休。她的突破口选了大闹生活费。

  

    当年离婚判决时,我爸爸为了安心,每月给我们每个孩子每人20元的生活费。(当时的社会标准,每人每月的基本生活费是15元。我妈的工资是197 元,我爸只发120元的生活费,给孩子的钱占了一半。)文革开始,我妈受到机关很大的压力,就让我们孩子写信,告诉水电部不再要爸爸的生活费了。这笔钱,水电部并没有发给我爸,而是扣下了。我爸平反放出后,一贫如洗,因是文革前的冤假错案,按政策不补工资。水电部为了帮助我爸爸重新安家,就按当时停发给孩子的生活费的数额补给我爸一笔7千元左右的安家费。我妈就以此为借口,大闹不休,到处告我爸侵吞孩子的生活费。

  

    后来水电部又按同样数额补给她一笔钱,她就是不要,以示她不是要钱,而是要让人知道李锐其人的“品性恶劣”。足见把我爸发配北大荒、大别山,及至秦城8年都没能解她心头之恨,一定要让他分文不获,不能过一天好日子方才为快。这种狠,这种毒,让人胆战心惊。可见人们说我妈要是江青,会比江青还江青是没有冤枉她。

我妈的闹是有效果的。那时的水电部长,经年的不倒翁,就因为我爸在三峡和水利方针上一贯与她意见相左,我妈的告状信,自然是个打击我爸的有力武器。她还写信给邓颍超、宋任穷、于若木。邓力群也正对我爸仇恨之极,向陈云告我爸爸的状。这次我妈和邓力群不知是不谋而合还是事前达有默契,反正是又一次心心相映。据说陈云在我妈的信上批了:“既然这么多人反对,看来李锐不适于再呆在组织部。”

范元甄也是在李锐庐山倒霉后,向组织告发田家英给李锐打电话的人,因此,李锐家电话被撤除。----当然,这条史料同时佐证了另外一件事,那就是田家英的确没有在庐山被李锐告发,否则,他庐山之后还给李锐打电话就很难解释了。

第三,为什么俺会说“奇妙的信息”呢?---因为很简单,杨尚昆是中办主任,所以他每天都会有很多纷繁的杂事,因此他需要记日记,以备以后查找。----那么杨尚昆记日记的目的显然很清楚,不可能是为了留给后人做历史研究,而仅仅是给他自己留一个底罢了。

但陈郢客兄,认为,“《杨尚昆日记》的价值既在于表达,亦在于沉默。

庐山会议他刻意写得格外粗减,不多话。

和庐山会议日记之前的语气、字数——完全是两个数量级的。

《杨尚昆日记》对于研究59年不可不看。不仅仅是庐山会议这几天。他把有些话说在别处了,(研究庐山只看会议这几天就会漏掉一些猛料)

这几天却是要多守沉默的。此人表达的艺术,nb极了。 ”

俺是这么觉得,一个本来留给私人的日记,作者在写作的时候不会考虑这“NB”的表达艺术来记日记的。---更不会小心翼翼地把一个大事件剁碎了藏在好几处留给后人猜。------退一万步讲,就算有这种可能性,这样“猜”出来的杨尚昆没有写出来的东西,可信度又有多少呢?

所以在俺看来,放着那么多坚实的史料,故意忽略不计,把杨尚昆每天一记的日记幻想成一本《达芬奇密码》式的作品,看似聪明深刻,其实是否是正规的做历史研究的方法,显然是值得商榷的。

家园 掺和两句

对于回忆我们要持慎重的态度,因为人的回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准确性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先来看吴冷西的回忆:

二十多年之后,这位起草参加者著书立说,扬言他写那封信是“终身恨事”,似乎是乔木同志的建议害了他。

这个“终身恨事”,按照老广兄的说法,各人有各人理解,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我想我们可以略过不论,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吴冷西对李锐很不感冒。

教头对于此问题的解读是另一当事人胡乔木对李锐不错,所以两人之间不应有此龌龊,而老广兄说这是胡乔木的政治度量,我想这也是一个各人有各人理解的问题,恐怕也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

正是这位起草参加者在庐山会议后期,写了所谓“检举材料”,罗列许多“罪状”,告发乔木同志、家英同志和我。

教头对此的解读是吴冷西可能把周小舟的揭发错记到了李锐头上,因为周小舟的检举材料是在档案中可以看到的。但问题是吴冷西对李锐很不感冒,在这类问题上似乎不会张冠李戴的。

吴冷西的这段回忆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证据支持,而仅仅是回忆,如果庐山档案公开,找到了李锐的检举材料,那自然是板上钉钉。但在此之前,这个回忆只能待考。

彭真、一波、尚昆同志要我们在大会上同此人对质,参加八届八中全会的同志都目睹当时会场上对质的情景。

这个应该是吴冷西最有说服力的证据,毕竟在大会上当面对质是一个众人目睹的事情,但目前还没有其他人站出来或者写文章证明有过这么一幕,因此,这个回忆也只能待考。

下面再来看杨尚昆的日记和回忆:

彭真、薄一波和我专门找李锐谈话,要他到此为止,不要再扯宽了。

杨尚昆的此段回忆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写明时间,从他叙述的语序上看,这次谈话是在8月11日前,但从杨尚昆日记上找不到明确的记录,其他史料也没有披露相关的问题。

8月13日

会后,周(总理),彭真,一波,我同李锐谈话。

而日记中的这次会谈否就是上面会议所说的那次谈话,谈的内容到底是什么,都还不能确定。

关于吴冷西和杨尚昆的回忆之间能否互相证明,我想,从回忆内容本身来讲,是可以互相证明的。但是,两者的回忆在关键之处都还有不确定、不明确之处,需要进一步史料来加以考证。

因此,关于吴冷西与李锐之间的争论,目前还无法定论,只能是“一个问题、各自表述”,大家只能是各取所需了,呵呵。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杨尚昆日记出版是经过编辑的

这个不要忘了,不是杨尚昆打密码。

看出版说明就知道了,“选编”的“部分日记”而已。

所谓“表达艺术”,不是杨尚昆的,是选编者的。

家园 诚然如此,但最忌讳的是,

我们不能自作聪明,认为《杨尚昆日记》是一本藏着“秘史”的红楼梦式的著作。更不能把这个资料性的书一边“猜测”,一边把”猜测“当成了论据。

总不能,俺写庐山的时候,大家说,七月二十三前东哥和大区领导密会说了什么还没有解密,所以不能下结论。但回头就是,《杨尚昆日记》内有“玄机”,究竟是何“玄机”,俺说不出来,但就是知道吧。。---好歹大家也要有一个公平啊。。。

家园 李锐请吴冷西给说法里的给薄检讨

8 月10 日“斯大林晚年”问题被捅出来之后,“我最担心的是同田家英

(也还有胡乔木)的来往,再这样被追逼下去就复杂而麻烦了。……可是

关于我同田、胡间也有活动,第二组的《简报》上已有反映,于是我就先

单独同薄(薄一波)谈出我的想法:‘祸’是我闯的,一切由我承当,我作

交代,作检讨,但人事关系只能到周、周、黄为止,这已是众所周知的,

无可隐讳,决不能再扯宽了。薄根同意我的看法,要我‘先发制人’。我随

即写篇自我揭发的检讨。十一日上午我交出检讨,检讨由薄看过”

不知道老广是什么看法?

发表这个的时候,薄还健在

所以我觉得还是薄向上汇报,得到毛首肯后,由四巨头再和李锐谈,杨参加了最后的谈,但未必知道其实李锐、薄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象四巨头和李锐谈话这种级别的谈话,谈一次就够了,连续谈两次(象兄台说的9日、13日)似乎有些没道理

家园 这种记述方式肯定是有玄机

不过到底是什么玄机,不能轻易定论。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