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梦回中国(2) -- 万里风中虎
不是因为年青的人口下降,或劳动力供给下降所致。
即使是在在63后婴儿潮已经完全就业后,现在我们基本上每年新增劳动力还有2000万(外链出处),相当于一个澳洲。而这种状况最少要持续到2015-2020年以后,独生子女第二代进入到劳动力市场上,我国的劳动力供给速度才会下降。
所以,现在工人工资上涨不是因为人少了,而是因为工人经过长期工作,人力资本上升,产出提高所致。更重要的是,新经济的生产方式已经在2005年以后渗透进来,产生了溢出效应。
如果是由于劳动力供给下降所致,就无法解释那些年轻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为何找不到工作。因为,他们也是劳动力供给。
社会主义生产体系的一部分。后来,我们还债的时候,因为没有足够硬通货,很大一部分是用农产品偿还的(连鸡蛋都要量尺寸)。这个我见过大量的第一手证据,触目惊心。所以,我既恨小鼻子也恨大鼻子。
我们是能理解和苏联的反目,正是因为这样我才恨TG.
其实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有我们的历史和文化,凭什么要我们说俄言?凭什么要我们无条件地供养他们?
这些天来看一些TG早期的历史.真不是滋味呀.蒋介石是混蛋没错,但他至少是中国人的混蛋!
我一直来我都是我是华人,我是中国人,但我绝对不是苏维艾中国人!
或者重复劳动少的工作,或者不需要迅速计算能力的工作等等.总而言之,机器更主要的是作为延伸人的能力的作用而出现的,而不是简单代替人的工作.BYD是个用人工代替机器的成功案例.但是,这是多大的可扩展性,我表示怀疑.
都让铁手的机器人弄走了。
都是操作机器来加工原料,从而获得产品。一条生产线在设计的时候一定有设计工作条件,设计使用员工和设计工作流程。当年日本的做法是投入大量人力先完全吃透生产流程,然后通过反复试验,改进机器部件,优化工作流程,突破生产瓶颈。所以后来同样的设备,日本的产量和质量要超过原产国。其实越是精密复杂的设备,改进提高的余地越大。日本的精密机床就是就是这样搞出来的。正是因为生产中需要投入超过额定量几倍的劳动,才使得当年的日本劳动力异常紧缺,长时间满负荷工作成为了家常便饭。
另外“劳动密集型重工业”也是相对的,比如美国一条可乐生产线要5个人,中国要20个人。这样,相对美国的可乐生产,我们的生产线就是劳动密集型。一个例子就是当年的红旗车,靠手工作坊做出来的,大量的人力劳动替代了机器。单纯从技术角度来说,自动化适合于规模化产品的生产,而在小批量,个性化,特殊要求的产品成产上,人工往往做的更好。比如珠宝制造,时装生产,F1赛车。
自动化取代人工化是趋势,因为虽然理论上人工化和自动化都能达到同样的效果,但是人工化的弊病很多。最主要的有2点,一是熟练工人培养困难,费工费时。二是管理协调困难,人总有七情六欲,发生问题的几率大大高于机器。所以当人工成本不断上升时,机器就逐渐取代了工人。机器劳动不断取代人的劳动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分割线----------------
扯远一点,上升到人类社会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的初衷就是要把人从机器的附庸下解放出来,就是反对人的异化(物化)。所以研究劳动密集型生产(包括工业)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来说是很有意义的。在本质上,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资本不断增值的内在本质,人只是实现这一目的工具;相对的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生产是以满足人的需求为目的的,市场化或者其他的社会化生产的组织方式都是为这个目标服务的手段。如果说人的本质需求是劳动,那么前提就是人必须能够获得劳动的机会。从这个角度出发,研究“劳动密集型重工业”,寻求以人为本的生产活动的组织方式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刚开了个头就口渴了,喝到现在还没喝完.赶明儿是不是把目前中原大旱的原因也解释一下.
我在下面回了一个,把探索劳动力密集型生产方式的意义上升到了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了。
有空的话,欢迎提提意见,一起探讨。
这是非常有意义的讨论,俺把它上升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的高度了
沿着这个路子不断走下去,社会主义中国就可以向世界输出先进意识形态了
我们认为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人权,没有生存权、发展权,其他一切人权均无从谈起。要保障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就必须保证人的劳动权,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是人的本质需求。捍卫劳动的权利是人与生俱来的权利。为每个公民创造劳动机会,是社会和谐国家首要的和核心的任务。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和谐,是否充分尊重人权的首要标准就是看这个国家的公民是否享有充分的工作机会,看他们工作的目的是否是为了满足人本身的需求,或仅仅是资本扩张的工具。
鸡蛋也要拿游标卡尺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