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也说中医-和虽远兄 -- 风的笑容

共:💬66 🌺127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也说中医-和虽远兄

虽远必诛是我的朋友, 看到他回来我很高兴,总想回复什么,也算是久别后的畅谈。但是中医这个题目我不太愿意涉及,一是因为容易挨骂,二是因为我担心这个好朋友和我的意见有根本的分歧,以后神交就不那么痛快了。看完帖子,我放心了。也就厚着脸皮上来说几句。

先介绍一下我的背景:医科大学药学本科,生药学硕士,中药新药开发三年工作经验,读过几本中医书籍,现在在为博士学位奋斗(说是挣扎也对),具体方向就不说了。介绍的目的是表明我对中医药这个题目有一定了解,事先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疑惑。当然也可以说我所学不精,经验甚浅,我就不多谦虚了。

首先确定医学是一门经验科学。“经验“指的是医学的理论体系不完备,其实这是废话,几乎任何学科都是不完备的。但是在医学领域,有现象,有方法而没有比较合理或者透彻解释的现象很多。“科学“的含义对我来说有点深奥,尝试着理解一下:指可证伪,可重复。说俗一点包治百病和跳大神不是科学。如果你对这两点有根本的反对,最好不要再看下去,否则你愤怒我难受。

其次确定理论和现实是有差距的。好比理论上费马大定理是可以证明的(有人证明了,对吧),但是现实上我证明不了(虽然我能看懂问题);又好比理论上如果我有非常强健的双腿,力量可以和长征三号火箭相比,我可以跳出大气层(不要考虑我的内压),但是实际上这完全不可能。

最后区分中医和中药。中医指理论体系(是不是科学先不论),用来指导诊断疾病和用药(主要是配方)。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用药。植物,动物,排泄物等等天下万物要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的使用才算中药,没有中医理论指导就不算。比如天然产物水杨酸就不是中药。

中医其实很完备,高度成熟,经典著作很早就完成,理论体系也随之建立。按照这个理论,中医几乎是包治百病。因为凡病都有证,先辩证再施治就可以了。不仅感冒发烧可以辩证,癌症也可以辩证,甚至艾滋病和非典都可以辩证,不用考虑病原的区别,只要证一样,施治也应该相同。比如感冒发烧和非典发烧,用药应该一样。当然感冒和非典肯定有不同的证,但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凭借一个普通中医所具有的人的感官检测限,可以发现不同的证吗?中医在理论上说是无穷强大,因为没有两个人的证是完全一样的 ,即使他们的病在西医看来是一样的,所以辩证有无限可能。在理论上中医不能被证伪。所以很多支持中医的人说,不是中医不好,而是没有好的医生。西医从理论上就不是一个包治百病的理论体系,因为基础科学永远没有最终答案。所以这两种体系本来就不同,好比鸡同鸭讲,好比打针吃药和跳大神,好比科学和宗教。个人认为世界上就只有一种医学,好比只有一种数学。

中药比中医有用,所以有人说废医存药,但是中药的名堂太复杂。生药讲道地,包括品种,时令,种植,炮制。中成药讲原料的道地,配方的依据,有效成分,讲质量标准。透过世俗现象看某些本质,就是标准的控制权,就是利益。但是消费者看疗效,有人就搞中药投降主义,开始加西药。其实中成药在理论上就不太说得过去:不是要辩证吗?消费者都能辩证了要中医医生干什么?

最后说点现实的。我赞成虽远必诛所说,中医快消亡了。首先中医院校招不到数量和质量可以和医科大学相比的学生(总体而论,不针对个人),其次中医学生学的大多是西医的内容。学生毕业后远远不如医科院校的学生好找工作,学历越高差距越大。中医现存的所谓大牛的教育和水平也有限,我也不好点明说。中医药科研的水平由于先天局限上不去,当然有人要说某些部长级的科学家的英文文章,但是我仔细阅读之后也找不到中医理论的指导。中药工业现在还有一些市场,有文化的原因,更有西药搀假。中国搞天然产物有一定优势,但是和中医没什么关系。有人提出要中医药科学化,我认为只有两种结局:一是保留一些中医药里有用的经验成分然后结束;二是发现搞不下去,鸡同鸭讲,包括没法统计,没法建立一定的标准,没法量化,没有可以交流的概念体系等等。

补充一下我的个人体会:看过我其它文章的河友可能知道我学习过一些所谓中国传统的东西,包括算命,也包括中医。我当年对这些东西可以用热爱来形容。算命我很少做了。中医我都懒得说,因为我不想为此再浪费生命。但是中医体系的确很迷人,因为它入门容易,有一定的复杂度,又是一个自洽的能力无穷的体系,如果当成一种娱乐,倒是颇有乐趣。但是,它是没有太大用处的,放在人命关天的医学,就是有害的。如果想在医学方面做出一些有用的东西,就踏踏实实从数理化,从医学系的四大名补,从实验室和临床学起来,一句话:讲科学。有些河友有点看不起科学,说不要迷信科学。其实科学从来不要迷信,而是要创新,要破旧。的确很多现象现在的科学解释不了,但是,这些现象还是要靠将来的科学来解释。而且尝试或者容忍非科学的东西去解释这些现象只能有害。当然,你也可以说:谁知道跳大神在以后不会被证明是科学,只不过我们现在还不理解。那么,要么你再看看科学的定义,要么我可能可以和你开始聊聊宗教。

我又为中医浪费了一段生命。其实也不算浪费,一是这算是布施智慧,二是以后让我的子女读,免得走弯路。看官们,见笑了。

关键词(Tags): #中医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我支持你,铁手也支持你的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当然,中医这个话题除了科学外,掺杂着哲学、民族感情等等,发表自己的见解,一篇即可,千万别掺和争论。

家园 占位,回头经验够呢再补花

已补上

家园 有些观点不认同,您的药学背景并不代表您的观点就是权威

首先中医理论体系应该没有包治百病的这一说法。如果有的话就是神话了。

中医强调小病就要治,最好的治疗就是从自身养生开始,病入膏肓的话就不可能治了。

一位合格的中医是可以区分不同的证的。没有两个人的证会是一样,即使他们的病在西医看来是一样的。因为很多病人个体,先天就已决定其体质不会一样。

世界上应该只有一种医学,确实能够治愈患者的医术都应该被纳入医学范畴,

应该海纳百川而不是简单抛弃。

中药制作其实很讲究。目前不少中药药效表现不好,就是不少厂家收购生药时不讲道地,包括品种,产地,时令,种植,炮制过程。中成药必须讲原料的道地,配方的依据,有效成分,讲质量标准。不能粗制滥造,因为这都直接关系到中医的疗效。

我有亲戚是常年给同仁堂供应药材的药商,感觉百年老店在这个方面确实是表率,他还举过反例就是广州的香X在采购中药材、仓储这方面管理就极差。药效可想而知。

中医不可能那么容易消亡,虽然当前中医教育培养体系很成问题,总体感觉浮躁的很,

导致教出来的不少毕业生却对中医本身很反感,但真正的中医其实根植在民间。

家园 我从中学到一些东西

送花

家园 你这个理解也有问题

中医其实很完备,高度成熟,经典著作很早就完成,理论体系也随之建立。按照这个理论,中医几乎是包治百病

西医从理论上就不是一个包治百病的理论体系

你这里称中医“理论上”几乎包治百病 -- 而西医“理论上”不包治百病,就说明你对所谓“理论”的理解有问题...

西医也罢中医也罢不过就是个经验体系而已,所没有经历过的东西,如何能应验?

何必非要先划一条线,然后再去全盘否认呢?只要有用,用就是了... 心里存着所谓“正邪之念”,就落了偏执的下乘... 就如同跳大神,在心理学上必然有其研究之价值,研究就是了,何必非要口称“迷信”而宁可捏着鼻子躲着走?

家园 只能口头花了

呵呵,新人。但还是想花楼主。

不懂中医,只能泛泛而谈。感觉,中医的精华就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精华,其一注重辩证,就像楼主说的,每一个个体都是不一样的。其二,强调系统的概念。其实楼主说的缺乏好的中医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因为中医的理论还没有发展到中医的执行者可以很快接受并熟练的程度吧。

而这两点正是西医目前(我是说目前)比较欠缺的。个人感觉在若干年之后也许人类对自身微观的认知到了一定程度了的时候,也许中医的理论和西医的理论就会走向融合,也许那个时候同样第一个感冒,给每个人开出的药都是不一样的。--最适合你自身的那些药。当然,这也只是猜想,呵呵。

从这个意义上,我不觉得中医会消亡,也许他会和西医体系融合起来。不是在现在,而是在将来。

家园 说的很实在,兄弟当年也曾学过8年中医
家园 根在民间是句废话

本质上讲,中医无法脱离其"技术性"的本质,落到实处就是,一个中医师光看医典不去实打实把脉看诊十年以上,是成不了器的.既然如此,中医的发展也脱不出其他技术活发展的必然道路:集中化,规模化,正规化,不能就迟早被边缘化.

就是不少厂家收购生药时不讲道地,包括品种,产地,时令,种植,炮制过程。中成药必须讲原料的道地,配方的依据,有效成分,讲质量标准。
你这里的要求,说白了,不就是 正规化 么?这已经不是靠民间的力量可以自发而且大规模实现的了.中药千年发展史,同仁堂就这么一家?为什么?劣币驱逐良币,人性本如此耳.

家园 实践证明,所谓集中化,规模化,正规化制造中医师是失败的

注意我说的要求,是指道地中药品质的保证。

根在民间,是指经历了医疗实践,

人民群众检验合格的中医师主要分布在民间。

而不是依靠在各大三甲医院中的流水线生产出来。

家园 向虽远兄学习,勤于回复。

收了这么多花,不回复一下不够意思。向虽远兄学习,勤于回复。

最好是有针对性的回。事先声明,只对观点,不对个人。

“您的药学背景并不代表您的观点就是权威“

我没说我是什么“权威“,现在这个词和“专家“差不多了。有人在帖子里说别人狗屁不懂,我不过事先表明自己起码不是白丁而已,尽管我确实不懂狗屁。我认为如果要认真讨论这样的问题,起码的专业背景是需要的。当然非专业人士可以发表个人经历和看法,但是当需要认真评论一个观点,甚至否定一个说法的时候,专业知识是必需的。

“中医强调小病就要治,最好的治疗就是从自身养生开始,病入膏肓的话就不可能治了。“

不仅是中医,所谓的西医也强调预防和早期诊断,这不是中医的专利。两个例子:中国的公共预防体系的主体是建立在中医还是西医上的(理论上和实践上)?西医前列腺癌和肝癌的早期诊断是不是远远灵敏于中医(姑且不论中医有没有明确的癌症的概念)?

“世界上应该只有一种医学,确实能够治愈患者的医术都应该被纳入医学范畴,应该海纳百川而不是抛弃。“

这是关于对医学评价的根本标准:有效性。西医有效性的基础个人认为建立在理论的科学上,读读解剖,病生,病理,药理,内外科,分生,生化的本科教科书就可以了解一些。西医有效性的评价基础建立在对样本的充分收集和统计学上的科学处理上,当然这和法律的建立与实行有密切关系。中医在这两点上是很差劲的,这不仅仅是操作层面的缺陷,具体讲下去就涉及到中医的先天不足了。

海纳百川也是有扬弃,不是什么都能入海的。再者我个人不习惯在认真的讨论中用这些文学语句。

“中药其实很讲究。目前不少中药药效表现不好,就是不少厂家收购生药时不讲道地,包括品种,产地,时令,种植,炮制过程。中成药必须讲原料的道地,配方的依据,有效成分,讲质量标准。不能粗制滥造,因为这都直接关系到中医的疗效。“

这点在我的帖子里面已经谈过,体会一下就可以了。我自己就有一些经验,从GAP到质量标准,从品种到有效成分。以前砍别人的标准,保自己的标准,台面上和台面下的东西也看了一些,想了很多。河友有兴趣可以用具体例子交流一下。

“我有亲戚是常年给同仁堂供应药材的药商,感觉百年老店在这个方面确实是表率,他还举过反例就是广州的香X在采购中药材、仓储这方面管理就极差。药效可想而知。“

同仁堂在国内的确是做的很好的,如果按中医的要求来衡量。但是对于中成药,我的观点在主帖里面已经谈过了。再多一句,做正确的事情比正确的做事更重要。

“中医不可能那么容易消亡,虽然当前中医教育培养体系很成问题,总体浮躁的很,导致教出来的不少毕业生却对中医很反感,但真正的中医其实根植在民间。“

这是一个关键的问题:谁来代表中医?同样的问题对西医就简单得多:医生和基础医学的研究者。医生要有法律认定的执业资格(包括教育和临床训练)以及系统的职业水平的评价和再教育体系。基础医学研究者简单的说要经得起同行评议。我说的中医教育的严重问题,所谓中医权威的教育背景和专业资质的问题,中医学生毕业就业(也就是医学实践)的问题河友没法反对,却说中医不可能那么容易消亡,原因只说“真正“的中医在“民间“。难道中医大学的毕业生不是“真正“的中医? “民间“的中医也要有标准对不对?不要说不要标准,只要“有效“。关于“有效“我前面已经说过了。说个直白一点的,没有个过硬的执照文凭,我怎么知道你是华佗还是胡万林?就凭你一屋子的锦旗?(不好意思,犯了嗔戒)。

“你这里称中医“理论上”几乎包治百病 -- 而西医“理论上”不包治百病,就说明你对所谓“理论”的理解有问题...”

中医理论上凡病必有证,辩证即可施治。治不好病,不是中医差,是你医生水平烂,你辩证错了。

西医理论上找到病因就可以治疗,治不好病是因为水平或者知识不够,要在实验室和图书馆用功了。

这就是不同。一个认为自己能力高,高到超过仪器。一个认为自己能力也高,但是靠的是先进的手段。

“西医也罢中医也罢不过就是个经验体系而已,所没有经历过的东西,如何能应验?“

我说过医学是经验科学,不是“经验体系“,还“而已“。我们的经验很多,大多成不了体系,更不要说科学。中医有多少年历史?有什么前人没有经历过,关键是有多少经历被客观科学的总结过?

谁说没有经历就不会应验?中医说砒霜有毒,难道我们也要去经历一下?西医说HIV导致AIDS,我们也要去经历一下才应验?

“何必非要先划一条线,然后再去全盘否认呢?只要有用,用就是了... 心里存着所谓“正邪之念”,就落了偏执的下乘... 就如同跳大神,在心理学上必然有其研究之价值,研究就是了,何必非要口称“迷信”而宁可捏着鼻子躲着走?“

很明显到这里我们谈的不是中医了,再谈下去我就真的“落了下乘“。

关键词(Tags): #中医
家园 都花啦,你漏掉啦两个关键节点

1.你能借助望。。(这几个词忘啦)那几个办法知道病人的具体状态不?

2.你能借助合适的东西把病人的状态调节成你要的状态不?

家园 中成药还是管理问题

本来就应该是处方药。医生看完了,认为有成药可服用,病人就去买,双方都省力气。和中医理论不搭边。

这就和国内药房随便买抗生素一样,美国这里绝对是买不到,除非医生给开了处方。国内现在的病人随便就能买到抗生素,自己给自己当医生,是不是就说西医的理论有问题了?

中医科学化么,并不见得就是鸡和鸭讲。关键是找突破口,找到连接的桥梁。这也是陈竺那篇讲君臣佐使和多靶点关系的文章的重要性所在,不仅对制药有意义,也能通过人体对药物的反应管窥中医理论本身。

家园 老铁不鼓励做好事不留名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花且仅花认真回复的态度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