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帮助印度基建是非常短视的行为 -- 老广
del
实际上,反对的各位都已经说得比较明白:
一部分是认为印度不足虑,帮不帮都一样,索性帮下攒点人气也没什么。
另一部分(包括我)认为,现在的印度政府是我们的朋友,我们怕的是革命后的印度,所以帮助现在这个印度就是抑制那个敌人的出现。
而葡萄则更直接,认为印度已在完蛋大吉的路上,所以投不投无非是亏本还是赚的问题。
补充一句,印度难以崛起的关键性瓶颈是能源,这世上恐怕除了俄罗斯和美国,统统受制于此。在这个全世界都争得鱼死网破的领域,印度有任何可行性计划吗?我是怎么也看不到,如果这一点能突破,那倒是的确需要对印度提防一点。(别提新能源,新能源来了,也就没美国什么事了,大家就回到同一起跑线了)
中南半岛上,老挝和柬埔寨对中国的这个计划可能真正欢迎,其余的,如越南、缅甸、泰国就难说了。对国外实行马歇尔计划不但需要敢于斗争,而且需要善于斗争。现领导层不但善于斗争谈不上,敢于斗争我看都有问题。
看看中国现在的外企精英呵呵,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有些方法应该借鉴
你讲的那个印度是用英语粘合起来的国家,一点没错。一个白人曾经不无得意的给我说,thanks British ,当时旁边两个印度人正在讨论他们母语的不同。
这个是俺的帖子
经济是第一位的,现在过剩的生产力和美元资本是主要的拳头,让人民币横扫东南亚,然后用军队来保持胜利果实。这里是我们力所能及的地方,其他拉美,非洲,中东还是要有所区别,其中缘故主要是军队的问题。 就算能打,也不能久,所以还是先挂着。
我提到双重国籍,一个作用是海外华人后代可以有中国国籍,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就是教化东南亚的当地人。
领导人处在这个关节点上,还是要体现资本意愿,本人如何我看不是太重要了。
所谓不管黑猫白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现在看起来境界太低了。
我是新人,以前都是在天涯里潜水的,到河里来也是看了老广的“gdp”系列才知道这个地方的。
关于三哥的基建,在我看来,还是要从全局上来看。
这些年,关于三哥的讨论,在天涯国观就没有中断过。而我们看问题,要看我们现在在这个世界上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我们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现在的看,我们的处境并不是多么的好,主要的地缘矛盾还是在东亚,其他地方当然都不是那么顺当,但是还可以暂时搁置。
这几年来,整个西方世界热炒三哥,又是树立发展中国家明珠典范,又是热炒金砖四国,人为拔高三哥的国际地位,造成三哥现在国内反华热情高涨,大有为62年报仇雪恨的意思。
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如果我们真的把我们的视线转移到三哥身上,进而引发中印贸易甚至其他冲突,最后得利的肯定不是tg和三哥。
三哥的基建要搞起来,我们一年百多亿的单子,对这么大一个国家,其实意义没有多大。而且按照相关数据,百多亿里面,关于战略的高速公路的单子也只是一部分。(我这人没记性,看数据记不住)
中国搞了30年的基建,今年还追加了4万亿,而且大搞基建的劲头还没有结束,即便如此,我们的基建比大米等发达国家还是差距不小。例如现在往青藏高原快速调兵能力上还是有欠缺。
换个思路,如果北极熊是我们的敌对国家,那以我们现在的基建水平,能威胁北极熊吗?
指望三哥的经济能力、建设能力,即便我们帮他搞基建了,他要多少年才能达到在战略上威胁我们的基建水平?
三哥现在的目标好像倒是很明确,他们更依仗的是买来的军火,似乎还没有认识到基建的重要性,或者认识到了,但是认识还没有统一,更或者是思想统一了却有心无力。
这样一个阶段上,中国和三哥各有各的难题。
也许,要不了多久,三哥就自己把中国援助的大门关上,现在看这种趋势已经出现了。现在这个样子,给我们但来无数喜感的三哥我们还是少刺激的好。
说不来,我们现在当活雷锋帮他搞基建,他搞壁垒不叫我们搞。我们在政策上真的对三哥制裁了,印度马上回过头来求我们去搞,那时候说不定真有些听不得软话的人下势帮三哥修路了。
另外就是今天新闻上说的,中国在几内亚70亿的大单,现在tg高层可能也已经重视到这个问题了。已经在开始开辟新的战场。
对学生要因材施教,对国家要区别对待。
前面刚封了驻印大使,现在就升格副总理了。
或许在一段时间内因为外来需求的刺激而短暂的繁荣,但是无本之木注定没有发展不到哪里去的
可行
政府限制只能由一家公司来投标,那么由哪一家来呢?----你政府就是不腐败,人家也会说你是偏心的---这其实也是对市场的一种干涉,而且是粗暴的干涉
但是用反不正当竞争法,政府规定一个投标成本,如果有企业在投标中低于这个底价,那么就拿反不正当竞争法来罚它们---这样是可以做的
貌似现在中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还没有多少公司法人被这个法给管制过----中国的经济法制的欠缺太多了,这是我一贯以来的观点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还是主要是发展模式导致了民族产业的虚弱导致经济发展缺乏根基所致
玩具纺织品等等就是没有被中国抢去,也是血汗工厂,对墨西哥没有多少促进作用,而且它没有完备产业链,就是订单给了它足够的多,也完成不了多少
十年六十亿吨,00年以后已经用了四十亿吨左右,已经接近美国的量,当然还要考虑人口,恐怕不会直接乘四,从这个角度说,还需要十几二十年。看来我这辈子还有希望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