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浙江工厂、河南零件与印度基建(上) -- 月色溶溶
比如学制,上完大学要16年,23岁了,还没有社会历练,对强调实做的温州企业主,难以忍耐,选择用脚表态,可以理解.其实基本教育,以前的小学5年,中学4年足够了.现在的高中生有点上不上下不下的,内地很多是初中毕业出来打工,以前觉得文化低,现在觉得行了.
另外学校拼命的留作业,小孩除了读书就没时间做别的,不知道这样培养出来给社会有什么用?
教育应当有目标,培养技工、工程师、科学家、企业家应当有序分流,不是一切为了高考,23岁再谈目标。
我当时参与修建商开高速(连霍的一段)时,时任厅长是石发亮。我们都说连续两届厅长落马,石总会加倍小心吧?谁知道最后他也落马,真让人感叹:问世间钱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我一直觉得,写文章,最重要的是有自己的"思想"、"看法"、"主张",才能言之有物,至于词藻之类,只要是真喜欢阅读,水到渠成.
我在宝贝版有些贴子,也许您可以看看?
在家长的想法改变以前,没有任何办法.除了也许你们可以慢慢渗透让他们了解.
另外,"教育系统"的不一定是教书的,呵呵.
洛阳工学院上学
毕业在洛阳呆了十年!
李开复当年刚出道时,上司问,如何让新计算机演示时出错的概率减少一半。李开复回答,那我同时带上两台。两台同时出故障的可能性要比一台小多了。
有钱人是人群中的少数,成绩好的也是人群中的少数,家里有钱子女成绩又好的更是少之又少。因此会给你造成那样的印象。一般的家庭谁不希望自己的子女读书好?读书不好没办法继续深造只好对外宣称:读书无用、早早挣钱去。虚荣心做怪而已。否则他们又何须去大学里听讲座、拿函授的大学毕业证书?
至于浙江老板请客的慷慨,也是看人的性格的。有的老板对员工对外人都慷慨,但对生产线上的浪费根本不能容忍;有的对有实权的人慷慨,对底下的人很苛刻……千人千样,但无论如何,老板之所以能成为老板,是不会乱花钱的。他们之所以能成功的一条习惯就是,投资就要见效益。那样请你BF的目的也就是为了建立默契,培养好印象,希望他们尽心干活。
对企业的要求也不要太高了。从一定意义上说,只要企业合法经营足额纳税就已经足够了。至于公益活动、环保治理、引导社会风尚之类的事情本来就是政府的事情,政府工作人员应该扪心自问,自己做的是否到位。如果觉得企业尽的义务不够,完全可以通过增税的方式,而不是要求企业转换角色去干应该属于政府的活。而海内外投资如果风险可控、有利可图,民间投资不会甘居人后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我家保姆现在两千多,马上年底谈价张口就是4千。
毕业后去一拖工作过几年,造发动机
对你们来说,只要摆出尽心教的态度就已经足够了,至于教不会,是咱的水平问题,而不是对领导孩子的作文问题不热心不重视。
要教一个人,或者帮一个人,首先要判断自己帮的了还是帮不了。天助自助者、救急不救穷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要是想帮也能帮,我的看法是:
这孩子的优点就是对作文感兴趣,有热情。缺点就是不知道什么是作文,不知道该怎么写。
作文是什么?不就是用笔来表达心里想的、眼睛看的……跟聊天没什么区别,无非加上一点修饰罢了。那么跟人聊天要注意什么?言之有物。
怎么写?先去翻翻思维导图和金字塔原理方面的书,掌握构思文章总体框架的方法,便于理好思路。再依次展开,根据侧重点补充血肉。有了这么一个基本形体,才能再去考虑文采的修饰问题。
至于表达形式修饰方法,只能靠平时的积累了。可以每天定时诵读经典演说来提高语感,可以通过摘录好词好句来增加自己的词汇量……
再探讨一下浙江人的合理消费在别人看来浪费的问题。这不大好说。也许是这样的:每一个人挣钱的目的总是为了让自己生活过得更好,但什么样的生活才是自己需要的,好日子应该怎样过?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没考虑过,那么结果就是跟着社会潮流走,加上攀比心理的推波助澜,就变成了浪费。
最后,再说说你BF“忍辱负重”的感觉。这个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只有有能力有能耐(也包括为人处世的能耐)的人才会得到他人的尊重,我刚参加工作时也特郁闷。但经过几年的历练后,对他人的白眼早看开了,这些人对不如他的人就是这么一副德性,当我们的层次超过了他们,就会赢得他们的尊重或者羡慕。而有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应该用反求诸己的态度来自问一下,自己是不是哪些事情做得不够好,应该如何改善?我们是不是也对比自己弱势的人少了一点同理心?石头姑娘这么优秀,相信她所看中的人不会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只会化压力为动力,获得更快的成长。
嗯,不再歪楼了。言归正传。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看以前帖子,好像是宁波那里的?浙北教育水准当然非常高,也确实很重文阿,但是其他地方就不同了,我一个兄弟是台州温岭的,他们那里就是极端重商,但不大重视教育,曾经在我那个兄弟初中毕业的时候,家里逼他一定要出来做生意,后来因为他考试全校第一,坚持想读重点中学,才作罢的
大运河和盐业这两大产业没落后,江北不行了,即使是扬州这样千年繁华的都市。
私营生意很多刚起步是讲家族传承的,我一个远房阿姨,是高中生,毕业后分配去了温州做老师,当然那时候还没有我呢,60年代的时候,但是我妈回忆说,她第一次去温州后会来很惊讶,因为那里很多人家都有小皮鞋工房,自己在家做鞋子之类,说那里怎么搞资本主义。
江苏吴江的盛泽镇,是现在国内纺织业的龙头吧,我同学的爸爸在哪里也有两间工厂,问他为什么当初敢搞这个,他说他爸爸以前年轻的时候,20岁就去老上海炒股票去了,家里其实氛围很浓的,所以政治空气一松动,马上就全家都出来自己做了。
苏南浙北类似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完全是一种文化氛围的作用,所以改革开放的时候发展的比较快,走在了前头
而苏显泽的家就在温岭的边上玉环。
你兄弟是家庭条件不好吧?读书跟经商没矛盾呀?
我大三时家里经商亏了自己就主动大学毕业后不再读了。但周围没听说过能读不让读的。无论是家长和政府都非常重视教育。之所以地方的高考成绩不理想是以前穷乡僻壤,没好的师资,当年老师给上化学课时一半时间在聊跟课堂无关的内容。近年来虽说有所进步,但外地进步的更快,相比之下还是很落后。但绝对不能说,不重视教育,这话只有在考场上失利的人才会说。
自己村里最大最有钱的家族,大人主要都在上海做香烟的生意,有两个区一半的香烟小店是他们家的
当然这是现在,那会儿肯定没有现在这么好,但肯定是读得起书的,事实上他后来也读了,真的是家里逼他出来做生意,说读书没用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