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复兴之路》+《孔子》,两个杯具 -- 非闲人
二,孔子的艺术命运
有人说胡玫的《孔子》不过是开了一个头,有这个头以后总能拍出我们心目中的孔子。我认为这种想法好天真,电影《孔子》是一个典型电影失败案例,有这个失败案例在,起码5年内不会有人敢碰同样的题材。往后中国电影越商业越主流,孔子就越被人冷落,只能在电视上觅生路,但是收视率还远不于红色剧。
从电影角度来说,孔子这个题材,可谓“孔学名高实秕糠”的另一个表现,名头虽高,实质缺乏卖座的因素,限制多多,非常不适合作为受大众欢迎的一个电影题材进行发挥。
从商业角度来说,失败。《孔子》的投资号称1.5亿,按目前中国这个市场有多少票房才能收回投资?3.5亿,而按目前《孔子》的情形,票房估计就是一亿左右。落到制片方手里才那么三四千万,只够付周润发的片酬。
幸好我们知道,中国电影的投资都是吹的,就《孔子》那么点场面,能花多少钱,1.5亿的投资估计就是个1亿,这其中近一半的钱都扔在宣传上。这样算也是绝对的亏,只能盯着海外收入了。大家都在等着看《孔子》投资商的笑话,看着大地这间公司会不会因此消失,还有中影真够老奸巨滑的了,这是拉大地做了替死鬼。市场经济,国企也要自负盈亏,如果这次是中影亏狠了,韩三这位置还要不要坐了。
这样巨大的市场风险,以后还有谁敢投资拍这样的题材。
从现实角度来说,孔子热,国学热已经暂告一段落,连ZXB都有觉悟了。
孙大炮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那些个聪明人是真的看不到吗?只有执迷不悟者才看不到,这可不真步上了孔夫子的后路。
天地不懂也不研究什么仁义普世价值,但对万物还是像刚出生的狗娃一样关爱,圣明的人从不用研究也不用宣讲仁义普世价值,但百姓还像刚出生的狗娃一样得到“关爱”,合乎其“至仁不仁”,自然而然的逻辑。所以他又说圣人无功,因为圣人他要么所作的事合乎自然,要么把将来要发生的大问题在它刚露出苗头当事人还不察觉的状态下解决了。喜欢吃点小苦可控制的苦防止二茬罪无穷乱的行为当然也可算圣人,反之享点猪猡福不管死后洪水滔天的可以算得上鼠辈。
当时,对孔子还处在抑制状态。没看过剧,但看过在中国革命博物馆搞的电视剧《孔子》的道具展览。大多数都不记得,只有那个“欹”器还记得。在电影《孔子》中首先出场的就是这个“欹”器。
尊孔就是黔驴技穷了
那几个烂片该去死。别以为票房上亿就代表人民群众了,没听说“忽悠”这个词吗?商业片,并不是说看片子质量,而是参杂着许多其它的元素,比如噱头,演员阵容,导演名气等等。在历史的宏观上看,可以说人民创造历史,但在历史的每一个个角落,人民群众无不被人一次又一次的忽悠。
张艺谋就是一画年画的,就知道配个色啥的,大红大绿,这几年还有人看,过几年人不看了。
我谈的不是这个《孔子》能否对箐英(我避免用精英这个词,因为贬义色彩太浓了)产生影响,而是泛泛来讲,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电影追求艺术,一个国家的箐英,如果评判电影不持艺术标准,那我看,这个国家是要烂透了,不过我觉得中国还不至于此。
孔子固然不合于今,但是也是难以遗忘的记忆(至少现阶段),怎样把位置摆正是需要思考的,何新的思考是一个角度。
出了和谐一个词,和谐被毁了,推孔子,如今看来也差不多OVER了。
这篇文章,可以和我前面说的对着来看。
另外可以再和何新粉写的对着写。
何新那点心思,是所有知道他的人都看出来了。
同时不利用孔子,不回避孔子学说的局限,,,这样推孔子效果恐怕会好很多,比如台湾的蔡志忠的诸子漫画就一点不让人反感,圣人卡通化了却更可爱了。
小弟的理解是,连天和地都不可能善待万物,天地之间,也没有人会善待我们这些渺小的众生。连圣人都不会的。
所以作为渺小众生的一员,在这个充满残酷和凶险的世界上,一定要找到自己的求生之道或者平安之术,天地和圣人不会来救护你,你要救护自己,在黑暗寒冷的世界里,小心地绕过一切危险和灾难,惹不起俺躲得起——所谓道德经,其实就是走出人间这个丛林和迷宫的脱险手册,经者,径也,全我心,全我身,飘然而过,不落红尘。
这个世界虽然刀光剑影,但只要你认清形势,不抱幻想,不要轻举妄动,无所求,无所住,还是可以全身而退的。
还想张艺谋和冯小刚死?王晶这人,别看他拍烂片,其实也是很有想法的一个人,比陈诚意有想法得多了,看事的眼光也厉害得多。
电影市场很能反映民意的,因为是老百姓直接掏钱投票,文人观点不适合用来判断市场。都说是忽悠,为什么老百姓就是不买《孔子》的帐呢?
与一般文人的看法相反,用欧洲的电影观去看,张艺谋的片子就是典型的中国艺术片,包括现在的新片《三枪拍案惊奇》,而冯小刚拍的是典型的中国商业片,包括《集结号》。所以,张艺谋的片子可以走出国门,而冯小刚不能,因为艺术无国界,而中国商业片,目前来说还是太本土特色了,不如好莱坞片那样PUSSY价值,除了功夫片外,难以对外推广。
这边文人对《三枪》口诛笔伐,那边《三枪》入围柏林电影节。为何?因为《三枪》这片子,在外国人看来,完全就是个CULT片。什么是CULT片?引百度解释
是指拍摄手法独特、题材诡异、剑走偏锋、风格异常、带有强烈的个人观点、富有争议性,通常是低成本制作,不以市场为主导的影片。简而言之,就是属于非主流领域却能在特定的年轻族群中大受欢迎的电影作品。暴力片、科幻片、恐怖片、黑色喜剧、西部片、实验电影等等各种标榜着另类和决不妥协口号的电影,都可以成为Cult电影。
我可以保证,《三枪》在外国上映后,肯定会有一小部分外国观众对这部作品着迷不已,疯狂研究这部电影相关的各种细节,包括服饰道具,演员的表演和对话,故事的来龙去脉,导演的思想,和原作的比较等等。
这就是对外输出文化,而这一切,正是胡玫的《孔子》希望做到而又做不到的。
到时,我想一个问题就会出现在大家面前,为什么张艺谋的《三枪》可以做到,而胡玫的《孔子》做不到。普通人看来:分明前者是骗钱的商业片,后者才应是艺术片,虽然是没拍好的艺术片。
事实是错的,《三枪》是艺术片,《孔子》才是商业片,还是一部失败的商业片。
在我看来,独尊儒术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孔子本人,已经是气数已尽,回天无力,不是刷点绿漆就能用。
与其在孔子和儒学身上花那么多精力,不如重新发掘一下其他诸子百家,老子,庄子,墨子,孙子,商鞅……孔子一人,代表不了中华文明。
我说的是片子,不是人。我怎么能咒人去死呢。
《三枪》我没关注。以前那个什么十面埋伏是比较弱智的,黄金甲我没有看了,实在受不了这么弱智(指片子,不是人)的。现在代表中国在西方拿奖根本就不是张艺谋他们了,新生代已经上来了。我个人比较欣赏贾樟柯的电影,最近看的《二十四城记》我觉得很好的。要说真正的人民电影,我觉得象《二十四城记》是可以算一个的。
象张艺谋当年拍红高粱,那是有班底的,他当时那个一个导演其实只是一份子。离了合格的作家/编剧,张艺谋就象得了失语症一样,一下子都不会讲故事了,幼稚得可怜(他本来就是搞美术还是摄影出身的)。其实我对张本人没有什么偏见,红高粱是好电影,秋菊也很好,但是后来的几部简直是弱智至极。陈凯哥和张艺谋很类似。冯小刚不谈了,夜宴看个头,实在看不下去。
我觉得非兄对《孔子》似乎少了一点平常心,不就是一部电影吗。以后也可以拍庄子、墨子,好象墨子有人拍过了?
主文还在为尊者讳,回避西周的社会性质,还想把孔子塑造成反专制统治英雄呐,但是内有乾坤。特别是最后一段,“孔子被捧成符号,时而踢开,时而捧回”,实在是太有趣了,这当儿是FQ和精蝇联手反孔。
我想现在想怎么推也是没用的,关键不在推广的方法,而在推广的氛围。说白了就是:我对推孔子无意见,但是单独推孔子我就很意见。诸子百家,为什么单推孔子,目的在哪里?他凭什么一人代表中华文明。孔子真的是圣人吗?
这个建议一看
秦晖:儒家的命运
http://view.news.qq.com/a/20070430/000001.htm
相比儒家的“述而不作”,法家之士自古便是滔滔不绝的雄文大手啊。
您之前反对《孔子》电影也就罢了,毕竟中国的电影,好看的没几个,你说他是垃圾,十有八九没有说错。但是您现在上升成为批斗孔子,认为孔子不合时宜,孔子不是圣人。我就有些开始怀疑您的屁股问题了。
诸子百家,单推孔子,我这个历史小白都知道,孔子成为中华文明的代表,成为儒家的象征并不是ZXB所造成的,而是历朝历代各位帝王推崇的结果。不才我从一个地方搜索了这一个历朝历代加封孔子的列表:
紀元 封號
漢平帝元始元年(西元一年) 褒成宣尼公
漢和帝永元四年(西元九二年) 褒尊侯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六年(西元四九二年) 文聖尼父
隋文帝開皇年間(西元五八一~六00年) 先師尼父
唐太宗貞觀二年(西元六二八年) 先聖
唐太宗貞觀十一年(西元六三七年) 宣父
唐高宗永徽年間(西元六五0~六五五年) 先師
唐高宗顯慶二年(西元六五七年) 先聖
唐武則天天授元年(西元六九0年) 隆道公
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西元七三九年) 文宣王
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西元一00八年) 玄聖文宣王
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西元一0一二年) 至聖文宣王
元成宗大德十一年(西元一三0七年) 大成至聖文宣王
明世宗嘉靖九年(西元一五三0年) 至聖先師
清世祖順治二年(西元一六四五年) 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
清世祖順治十四年(西元一六五七年) 至聖先師
给一个死人加封号,并且能够持续这么多年,从公元1年一直到公元1657年,在中国历史只有关羽能够相提并论。所以到现在,文圣孔子,武圣关羽,是人尽皆知的事情。而遍布各地的孔庙,关帝庙则是实实在在的见证。所以,孔子被大家所尊崇,不是某个年代某个时代的事情,是个历史事实。您如果想要刨孔子的根,先把上面这些人抹掉,来一次焚书坑儒(从您的帖子可以看出,您很崇拜暴力之上的始皇帝),然后再把各地仍然香火鼎盛的孔庙抹平,我想您的目的大概可以达到。因为按照寻秦记的说法,项少龙就是这样被始皇帝通过非常手段从历史长河中抹去的。
另外,您觉得孔子不够资格当圣人,大可以推出第二个人来跟孔子单挑。我想,就历朝历代的这些加封和孔庙,孔夫子应该不会觉得底气不足。既然底气最足的孔子都不能成为圣人,那我们该信奉谁成为中国文化的符号呢?不要跟我说,始皇帝和毛太祖可以成为这样的代表。即使NC如ZXB,都不会出这种混招。
秦晖的文章,您都好意思拿到西西河来作论据,秦晖和南方系,在西西河都成为了精蝇的代名词,您是故作姿态还是视力太差。
两千年前的孔子与五四时批的孔子是两码事,胡玫拍得孔子应该说充满真诚,
此外,通过"商业化手段"传播文明与"商业大片"还是两回事,这点值得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