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管理案例分析:权力的真相1 -- wqnsihs
那个玩意当回事情。只是官员们很晕菜。更多我不能说了,会被人肉。
无法无天。我见过一个大型民营企业,在上市时,发现有3000多万现金对不上,一问,都是老板借走了,问老板用处,说吃饭请客,问发票,拿来两个皮鞋盒,都是各种餐饮娱乐发票,把当时审计的会计师搞得哭笑不得。这些民营企业老板就是公司,老板到那里,公司就到那里:公章,名章,执照,支票簿等经常随身携带。而有的公司资产已经几十亿人民币。
多就产生了冲突了,根本来不及处理。
所谓的眼红病很严重。攀比,而不看自己的条件。这个如不加以约束,在企业里,会成为一种灾难。
原封不动的拷贝过来了,不知变通。结果失去人心。
让员工意识到挑战企业的制度其实就是灭亡自己。作为企业一方来说,对员工的付出做到明察,立清,不要小气。从心理上不要让员工觉得企业欠他的。善待工作出色,能在技术上有发展的员工。
背景材料,并无标准答案(实际也没有,我的也是猜测居多),大家从中吸收经验,提出自己的看法来交流,对我们都是巨大收获。
初看了一遍,没有细思索,先写几句,以免以后遗忘了;
1. 问题根子在上面:那个央企是明白原公司的历史与现状的,一开始,给老大的股份就说明他们当时也预感到老大并不是个理想的领军者,但对他却“长非所用,短未能避”。后来,老大一手选上了自以为合心意的老二(1. 听话,2。能干 3。肯让功。 4.不畏出头“排雷”),虽然实际上并非全如所愿。可以后的企业业绩却让两人也能相安无事一段时间。他们的上级那时还是有机会在适当的时间来进行调整,让两人能在上升期全身而退(进),让企业健康发展,不至于让企业以后陷入困境的。为什么需要上级集团的领导呢?他们就是应该干这些事的。
我觉得,没有必要把这样的很常见的管理方法的问题全都上升到道德,政治或体制的层面来讨论。
2. 我个人感到,这个案例的最典型之处,在于一个大家一般常常忽略的问题,这就是在管理中的平衡,配合,交通的问题。自己最近刚被调去参加了一期“在执行层面上如何提高交流技巧”的WorkShop,参与者们以互教互学的方式,用一些典型的案例和自己亲历的事件,来探讨学习。主要是三点:第一,分析自己个人的性格,思维,处事方式和特点。第二,归纳那些带有普遍意义的性格,思维,处事方式和特点,并理解它们的长处和短处。第三,在上两个基础上,学习平衡,配合,和交通的技巧。每个人都受益匪浅,我们学到了,每个人作为个体,暨不可能是完美的,也不是无药可治的。相互搭配,扬长避短,才能把企业带好。世界上没有不可以交通的同僚,人不怕有问题,有缺陷,就怕不能相互理解,宽容和配合。(要学会善于交通,关键在于看清自己和它人)。五只手指有长短,有对立(拇指与其它),才能收放自如,才能握拳执物。
窃以为,那个老大和老二,若能参加这样的学习,改变一下自己,也许会成为最佳搭配,并不是“天方夜谭”的。
一己之见。
补充一下,写上述文字时,还没有看到忙总的之三。
看完后,一个原来的预感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