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谁的胜利?——看《血钻》后想到的 -- 长少年
关系。它能够给你避风遮雨吗?不过是几句语录启发而已。
o您尽管骂:) [ 一军 ] 于:2010-05-24 07:18:49 复:2916023
只是再怎么骂,中国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信仰者们太多了,你没法阻止过去几千年、未来无数年的人们读他们的文字,除了少数几个西西河您的粉丝:)
===
你的意思,是忙总无法阻止大家去读道家的书吧?可惜你引用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儒家的口号。所以这句话,语义矛盾。
还有“风的笑容”tx的,你是忙总粉丝,也就是儒学的支持者吧?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种说法不就是“代表“论嘛。我就是不喜欢被这些“信仰者“代表。
可惜偏偏“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信仰者,不是别人——是儒家。所以,你也是自相矛盾。
其实分那么清楚干嘛的。有时间吵,不如认认真真的看一些原著。无论是道家的,儒家的,能够存在千年,就一定有可取之处。每种学术,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简单的说,就修身而言,儒家和道家都有可取的地方。看你当时的心境,处境了。治国也是如此。
只想着怎么忽悠中国人眼界就小了,要忽悠的是全世界。所以我才做了麦当劳和高级餐厅的区分,变相的耕者有其田和金钱诱惑,现在国军是正统,但是高级餐厅已经无法扩大规模了,一个看得见摸不着的金钱诱惑是维持不了的。
为什么我们这个种族处于如此之弱势,如此之屈辱,而没有灭亡呢?
拼刺刀的时候,当然是钢只能靠钢才能打败;打仗的时候,也的确是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站,都没错。可是,如果这个民族没有柔性,或许就像西夏一样,早就被灭族了吧?
也许对这些人来说,钻石比粮食满足(真饿了除外)
虽然,我也是你的粉丝——但你的有些看法我保留意见的。
2000年前古人的思想,早就融入了整个文化里面了。我们无非是他们思想的奴隶罢了。
而这2000年以来,那些受古人思想影响的人,他们的决策,行为难道不是深深的影响现在的我们?没有汉初的黄老之治,你觉得汉朝会如何?如果没有汉朝的几百年,那汉字不会重新回到秦始皇统一文字之前?大一统的思想会不会如此深入我华夏的骨髓?
我的意见其实很简单,不要随便就否定古人——不论黄老,不论儒家——能够流传千年,那就一定有他的道理。辩证的去读他们的著作,别急着否定,也不要拘泥于他们,一定会有收获。
当代人有当代人的使命,处境,难题,这是古代人无法预先设想到的,所以我们的难题必须我们自己来创新解决,不能依赖老祖宗,老祖宗伟大,但是解决不了我们问题。我们还得依靠自己。无限拔高老祖宗是不可取的,是自绝生路,是思想上自宫。必须对老祖宗的东西有批判精神。我记得某人说的:知识分子就是有独立批判精神的,有自由思考使命感的一群人。不敢批判自己,不敢批判祖宗,就不是真正有独立自由精神的人。
无论道家,儒家从来都不是柔弱。
我们之所以延绵那么久,是因为那些在遭到灭顶之灾的时刻,那些选择苟活的人;我们之所以能够不断的再次崛起,是因为那些心中仍有火焰的人。前者可以归于道,后者可以归于儒。
钱那么说是有背景的。
“1980—1982年,厦门大学郑朝宗教授在《文学评论》发表长篇论文《古代文艺批评方法论上的一种范例》,最先对《管锥编》和钱钟书的文评特色进行了较全面的评介,并以《管锥编》为教材对研究生进行传授,开启了国内钱钟书研究之先河。钱钟书对郑朝宗的文章非常感激,对以他为研究对象则不提倡,不反对。”
“大抵学问是荒村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是钱钟书对其提倡“钱学”的答复。
1987年,郑朝宗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管锥编》作者的自白 ,讲到
“作者以实涵虚、点到即止的特殊文风,要求在短时期内真正读通此书并完成介绍的任务,真难办到”
“钱先生不喜作自白,偶然透露一点消息,也只如赵执信《谈龙录》说王渔洋诗,只露“一鳞一爪”,不现全形。这里最关键的是“打通”二字,钱先生的真学力、真本领主要在此。”
“早在40年前就已洞见“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谈艺录》序)”
“《管锥编》一书包罗万有,面对着这庞然大物,的确会使人感到目迷五色,不知该从何处下手去认识它。但我想读者倘紧紧抓住“打通”二字为线索泛览全书,就一定能逐渐看清其基本精神。”
当然要批判古人,不能做他们思想的奴隶——古人也是批判他们眼中的古人,然后得出自己的思想。
无限拔高是自绝生路,但全面否定对他们太不公平了。
假设一下,古人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组织,人性;研究方法是朴素唯物主义。那么他们的研究成果,各种思想,在基本要素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仍然是有效的。比如牛顿力学,依然是正确的。
哪里谈得上包涵不包涵的呢,花熊兄过谦了。
你不是说得很清楚了嘛:俺是女性正态分布位居中的一个个体, 您花熊兄也是“放在男人群里都找不出来的中间品”--咱都是人民大众,毕竟凤毛麟角之徒是难碰到的。
但是,这男人女人两条正态分布线的相对位置和参数取值,就是分歧所在了。
俺强调个体差异,淡化性别差异,大概是酱紫的:
您强调两性差异之大,莫非都酱紫了:
芥末就杯具了,《我爱我家》里面的傅民爷爷哼哼唧唧地悲天悯人就曾经说过:“女人单身~是因为找不到好对象~!男人单身,是因为根本找不着对象!”
点到为止,不杠下去了哈,铁手大概不会再多给咱俩宝heehee~
还是扯一点儿形而上,这个俺好像擅长一些哈。
关于“好男(女)人哪里去了的”悲鸣哀叹,俺以为,如果要改造,就必须改造自身,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且只能如此,与其对别人动刀动枪,不如加强自身修养~
咱自己就是好男/女人,那么,俺去爱谁,谁都会幸福的,然后就是咱选谁做这个lucky girl/boy的事了。
俺老人家竟然像学文科的了啦?你看,你看,经过多年勤学苦练有效果吧,hee hee
俺老人家转行太多,可以吹牛曰:学似贯中西兮,半通不通兼文理!
从古帝王将相,无人不由自立自强做出,即为圣贤者,亦各有自立自强之道,故能独立不惧,确乎不拔。昔余往年在京,好与诸有大名大位者为仇,亦未始无挺然特立不畏强御之意。进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非暴虐之谓也,强矫而已;柔非卑弱之谓也,谦退而已。趋事赴公,则当强矫,争名逐利,则当谦退;开创家业,则当强矫;守成安乐,则当谦退;出与人物应接,则当强矫,享受,则当谦退。若一面建功立业,外享大名,一面求田问舍,内图厚实,二者皆有盈满之象,则断不能久。
柔不是卑弱,而是避其锋芒,以柔示人。汉初的和亲是柔,汉武帝的扫荡匈奴则是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