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砖家的业余教育经验(原载于sonicbbs) -- 砖家

共:💬904 🌺6644 🌵9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1
下页 末页
家园 高二高三的都学呢,小学生和初中生正是学这个的最佳时间。

你儿子非常优秀了,跆拳道的光明未来在等着他呢。换我可够呛。

没上小学的人拿蓝带,很高了。以我的个人观点,现在您要是有那个富裕钱的话,应该继续。

不知道他的道馆彩色带怎么规定,可是最多也只会有棕,红,红黑这几个彩色带在等着他,就算学的不快,3年级时该升上红黑,4年级的话可以拿到黑带一品(未成年叫品,成年后自动升段)到时候上初中再能升级的话。。。想想都可怕,一参加业余比赛,有几个孩子是黑带二品的同龄人的对手?矮个子不怕,控制体重打小级别就得了。上场能把人打得满地爬,人家看到你头都发麻,还打个鬼。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有什么高矮问题?以后还能长的,担心的话7岁以后帮他测一下骨龄未来身高。敢打就好,蓝带开始就是真接触实战了,跆拳道玩票和体验的人这时候基本都跑了一多半,剩下的多半是真心要学的。如果是直辖市的话,再过两年就可以考虑参赛,在认可的比赛拿到前三名,直接可申报国家二级运动员;搞不好能进专业队,长大了业余还能兼职教练工作。(注意,我说的不是专业训练,是跟着俱乐部练的业余训练者)

家园 长久以来英语一直让我困惑,不过最近开始有了点方向

正如你所说,语言不是数理化,它没有道理,没有逻辑性,只有约定俗称。所谓的语法规则、词汇变换规则等都是语言学家事后加以总结的,并不是语言创世之初已经规定好的。所以,它永远有例外,永远有不规则的变化。

我们过去学习英语,其实是用语法翻译法来学的,先研究英语的语法结构,变化规则,再把每一个英语词汇找到汉语中对应的词……学习英语也就变成了无休无止的背单词,背例句,背课文,背语法规则……结果是花费了无数的时间而效果相当差。最好的结果也就是能通过英语考试,但是口语和听力还是很差。

现在的英语考试虽然也考听力,但更多的时候我们是依靠听力考试内容单一有规律可循(一共就这点题型),考试方式又是选择题,只要听懂文章中的几个关键点就可以选择,无需听懂整篇文章。说到底我们掌握的是应对听力考试的一些技巧,而不是真的听的能力有多强(当然,一些英语成绩相当好的同学听力的确是很强的)。

在上述环境下,英语学习就变得极其繁杂和痛苦,而且毫无头绪,老师也就告诉你要多背多练多读多写,别的也帮不上你什么忙。很多人不喜欢机械记忆,实在忍受不了这样的背诵和练习,加上还有其他学科的学习任务,于是就选择放弃英语(比如我)。

但是实际上,英语真的是一门极度依赖记忆的学科吗?现在我认为不是。英语是语言,语言是反射,反射的形成是依靠事物与文字、声音等信号构成直接的联系,最后形成固定的反射的。我们学母语是通过认知身边的事物、模仿周围人的说话学会的,不是靠背诵学会的。有的人脑袋受重创,失去了记忆,但是还是会说话的,说明语言不是一种记忆内容,而是一种反射。说到这里我知道有人又要强调语言环境了,会说我们是中国,没有英语环境,所以只能背(我发现我们中国人好像特别迷信背这种方式,无论什么学科都会被描述成“无他,只有背”、“没什么特别的,多背多做就会好”,这是不是和古代的私塾式教育有关)。对的,我们没有自然的英语环境,但是学习者可以人工模拟一些英语环境出来,人工模拟学习母语的一些场景规律。比如,学习词汇的时候,老师不要把词汇写在黑板上,再写上中文意思,然后让学生记忆背诵,而是准备一些图像(现在发达地区的学校都有多媒体教学的技术条件)鼓励学生猜测哪个图像是刚才听到的那个词(最近了解到,有一个叫做罗塞他石碑的语言教学软件就是这样做的),这样就构成了不依赖中文的直接的英语反射。名词可以这样,动词也行,比如老师下口令,让学生stand up、sit down……这样也是直接形成的英语思维,不依赖中文翻译。这些练习做得足够多(这肯定比背单词轻松,更易接受)后,就能形成一定数量的常用英语词汇的条件反射,听到的时候脑子里就不用再翻译成中文了。有了这些常用词作为句子的元素,听句子的时候就不会听到的只是一串串莫名的声音,而变成了有意义的内容了。这构成了学习英语的基干词汇量(而且这不是用背诵强记的,效率更高也更牢固),在这个基干词汇量之上,再逐步加大听力材料的复杂程度(就跟我们先学会听懂爸妈对我们的互换,然后再逐步听懂一些成人的场景对话一样),开始听一些生活场景中的对话比如问路、打车、点菜、买东西、接电话……(这些材料相当多数的英语教学资料都能提供)这样能听懂的内容就越来越多,听得懂的东西越多,就越敢于寻找更多能听的材料,变得更多更熟练,形成良性循环。

在足够多的会听以后,可以尝试着说了。我们学母语的时候,其实在我们开口说之前,已经能听懂不少了,我们并不是在听懂第一个母语词汇的时候就被要求一起跟着大声朗读的。一开始说可以有一些小错误,这些小错误可以被及时纠正,而因为我们脑子里已经有了足够多的英语语音声音(不是一本中英文对照的单词手册),说就变得很容易上手了,能越说越多,越说越复杂。

要上班去了,先说到这里……有空我接着说我的英语学习反思。

关键词(Tags): #英语#词汇#背诵#反射#误区
家园 我基本可以肯定一点,任何语法规则都有例外,或者

应该这么讲,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的语法可以违反语法规则而不被认为是不正确的英语。不过一般也用不到这些情况,按语法书上讲的就差不多了。当然有一点,语法有些条目有时候也不是很有逻辑,有点死记硬背,反正后人总结认可的语法就是这样,不要问为什么,不然大多数的语法学家会吐血而亡的。

另外有一点,英语是汇集好几国外语形成的,所以很多原本的外来词汇。进而发音规则被违反的更多。这对于外国人不是大问题,因为他们很多词汇是先听到,后来再看到这个词长啥样,发音上一般不会有问题。而我们国人,多数是看到词,然后再发其音,那些违反发音规则的就让人很迷惑了。

为何我比较强调发音,因为只会读的英文其实是死英文,主要靠机械记忆的。而从读音到字形的学习,这才是正确/合理的英文学习方式,学习速度比单看的要快。

家园 继续反思英语学习

语言第一位的是声音,第二位的才是文字,尤其是英语这样一种拼音文字,本身就是用来反映读音的。所以学习一门外语,应该从听开始,要积累一定数量的听才转入下一步。而我们很多人是怎么学的呢?第一节英语课就学写字母,读字母,写单词,背单词……结果音和形是割裂的,好像这不是学语言,而是学一种没有规律的密码,强行记忆每一个单词的字母组合、读音、中文意思、用法,打个比方,这就好比不是学一门自然语言,而是在背四角号码字典或者是电报码一样。这样学还怎么学得好?!第一步就错了。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时候开始尝试说,也就是沉默期的问题。要承认学习一门语言是有一段沉默期的,这段时间都是在听,最多小声地嘟哝下自己模仿,这个时侯强行要求说(其实中国学校里更多的也不是在学说,而是背,背课文里的对话和文字,背例句,背中文翻译……真搞不懂我们对背怎么这么痴迷),却有没有什么内容来说,只能背例句,回想下我们的英语学习,往往是学到第一个单词第一句话的时候就被要求反复地大声读,大声念,大声背,回去再重复……(我们总是对反复、重复这类做法很迷信),重复了一段时间,这个词这句话是记住了,但这不是自然语言,你记住的是一句没有情景、没有感情色彩、没头没脑的“这是一张桌子”、“这是一扇门”、“这是小王”……这些话没有到自己的语言系统里去,是属于额外记忆的内容罢了。没融入自己的语言系统,那就永远不会说,背出再多的例句,还是不会说(就想语文写作,有很多人摘抄了大量好词好句却很难在自己写作的时候用上去一样)。

家园 其实读者 知音 都改名叫

故事会 就名正言顺了.....

家园 他们都是农民工文学
家园 谁说的 知音读者是互联网出现钱的傲娇的 小资圣经

不许你这么侮辱 八卦周刊。 把农民工文学 和 Office八婆读物 混为一滩 会被鄙视的。

家园 不确

故事会我从80年代末看到现在,最早故事会是小市民读物,反映的是上海小市民的志趣,大概到90年代中期开始转型,现在完全是民工读物,可以说是民工的镇痛剂吧

读者和知音则是zhuanbility的圣物,读者最初叫读者文摘,完全是美国读者文摘的复课,以灌输什么心灵鸡汤之类的为主。

故事会相比读者和知音,好歹不恶心

以恶心程度论,知音在读者之上。

家园 语文本来就该这么学

语文本来就该这么学,背出该背的,课外每天至少看半小时书,就没啥问题了

家园 叶圣陶先生的观点

俺上小学的时候(80年代),偶然读过一本叶圣陶先生写得指导作文的书,一段话让俺铭刻于心(具体语句记不准了,只能说一下意思):

【学生作文不必要求过高,只要能把要表达的意思说清楚,让人一看就明白,就是好作文。至于立意高远、文辞优美的文章,应是可遇不可求求得,不能以此为标准做硬性要求。】

把话写清楚,作文就这么简单,坚持写,久了就能出好文章。

家园 唉,你说的太对了

我见过好多家长,自己不管孩子,孩子一有问题就把责任一股脑推给学校,说什么我拿钱把孩子交给你们就是要你们管好,管不好就是你们的责任,跟家长没关系什么的狗P话,听起来就想揍人~~~你家长把孩子这棵苗从小就胡乱种,长坏了,老师在学校付出再多心血,被这帮家长回去不用几个小时的胡搞浪费掉了,责任在谁?大家都知道,可这帮家长就是喜欢胡搞,胡搞了就证明我管过孩子了,孩子不好就跟我没关系了,出了事就都是你们学校老师的错。这算什么狗P逻辑?!

家园 好些父母自己连龙都没有见过还满世界的教别人屠龙术。
家园 如何正确的作出“选择”是把握人生的关键。
认同
家园 兄弟的帖子怎么老有人投草啊?

这一页就有两根了。有人刻意打击报复?没说什么事嘛,想不明白啊

家园 那么,有什么好一点的文艺杂志给这个年纪的孩子看呢?

我也在发愁给儿子定什么杂志看看?读者是看不下去了,小时看的奥秘现在看起来很玄幻,儿童文学里面充斥着肆意繁杂的情绪表达,我自己看着都很烦了,也不想拿它去挑处于青春期的儿子。看来看去,只选定了个百科版的博物。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