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老子》论道:道可道 -- 老平
这段话开始,就是说道可道和名可名,道名相提并论.
我之理解:
名为人对万物之指称.
道为人对万物之体察.
无人,则无道/无名---但并不是说混成之物不存在,只是没有体察/指称之主体.有人,则有道/有名,才有产生概念/范畴之主体.故,道/名都是相对人而生.
混成之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可以理解为无所不包之独立存在,那么相对人而生的"道",也只能是在此之下,所以才有"道可道非常道"的说法.
所以,按不能同意"‘道’是比‘混成之物’还高一阶的"的说法--这是和"道可道非常道"矛盾的.
“为道日损,‘道’用以从‘有’返回‘无’以生新‘有’”,我认为,这些都是相对人的认识而言的。
所以,"无"和"有"是在"道"之下,是为人体察到的事物相对相生而成的现象。所以,我同意‘道’是比‘无’高一阶的说法。按觉得有无之辨可以理解为哲学意义上之肯定/否定。
不过他们只会把这些东西挂在嘴上,其实P都不懂!
以有物混成为本体,以道为本体论,乌兄的说法在本体论的范畴是通的。分歧可以从有无之辨说起。我的看法,肯定/否定都是有,无是肯定/否定的混成。黑格尔谈矛盾,此物是黑的,此物又不是黑的,就是困在有名之中了;有物混成算是对矛盾的理解,这需要回到此物之处。无非空也非否定,此物还在,黑不黑不在了需要重新体察,体察的不是此物,是从此物处重新体察黑不黑的矛盾从何处而来。因此道并非完全是以此物为对象的体察。道比混成之物还高一阶的说法是有问题,但是这个问题更多的是高一阶的问题,是我图方便了。
乌兄是虚置混成之物以论道,我是虚置道以论混成之物。黑不黑?有物混成。
墨兄可能说清楚了唯心唯物分歧的根源所在.
这两者没有高下之分,只是出发点不一样.将人对万物的体察为本体也是合理的.
虚置混成之物,要加入人来生发变化,道名为"此两者",因为立足点在混成之物.
虚置道,则加入混成之物生发变化,有欲无欲为"此两者",因为立足点在体道之人.
说清楚了什么也是乌兄说的乌兄清楚,我是不清楚的。我根基不牢不适合玄谈,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来请教了。混成之物、体道之人,重走长征路,胡言乱语之后赶紧逃走……
《老子》一书又称《道德经》,前面谈了书中对“道”的论述,下面来看一下老子对“德”的论述。
《老子》第五十一章写道:“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这段话可以理解为宇宙万物是由“道”化生,由“德”畜养,以可见之物为形状,以环境变化为情势。万物的结局与所处的环境有关系,但根本依据在于“道”和“德”,因此万物都尊重“道” 而贵重“德”。“道德”之所以尊贵,不是谁来强迫命令的,而是自然而然的。
这说明“德”存在于“道”所化生的万物之中,对于万物的变化有极大的影响。另外《老子》六十二章说:“道者万物之奥(注)”。说“道”演化成万物并寓于其中,成为支配万物自然变化的根据。由此可以认为,“道”是“德”之体,“德”为“道”之用,如果说“道”是宇宙最根本的物质,那么“德”就是“道”的功能体现。“道”在化生万物的过程中,“德”内化于万物,成为万物的属性,两者是二而一的。
“德”作为“道”的功能,它有什么特性?《老子》第五十一章接着写道:“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为玄德。” “亭之毒之”可以理解为“定之安之”,也可以理解为“成之熟之”。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德”作为“道”的功能,能够使万事万物发育、成熟,并受到覆盖保护。虽然生养万物,但不去占有它;虽然有很多作为,但不以此为功劳而自恃;虽然长养万物,但不去主宰它。这种体性,就是最大的“德”。
简而言之,“德”作为“道”的功能,就体现为“自然”,所以老子说“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又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那么修道者怎么去“尊道而贵德”呢?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三十七章)。所谓“无为”,不是什么也不干,而是“不争”,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而“无不为”,就是“自然”而为。(老平 2010-10-9)
附:《老子》通行本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老子认为,“道”是宇宙最根本的物质, 而“德”是“道”之用,是“道”在万物中的功能体现,它体现为“自然”,因此修道的根本原则就是“自然”。一个修道者怎样才算是“自然”呢?
《老子》第十章写道:“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这段话就是对修道者达到“自然”境界的要求。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营魄”指魂魄,狭义的魂魄与 “五神”有关,“五神”与五脏相对应,肝主魂,肺主魄。魂魄是指与肝脏和肺脏相关的精神活动。广义的魂魄是指人的全部精神活动。
“抱一”也叫“守一”,指精神专注到一点上不离开。精神活动专注在哪里? 有人认为是专注在“中”,老子说过:“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第五章)。“守中”即没有喜怒哀乐等情绪与思维活动,使精神保持虚灵明静的本然状态。也有人认为“一”是指身体,把“载营魄抱一”理解为心身相合。
因此这句话有两种理解,一种是能够使精神专注于“中”而不分离吗?另一种是能够使心身相合而不分离吗?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专气”即“抟气”,把气集聚起来的意思。这句话是说气不在刚而在柔,能够做到像婴儿那样吗?《老子》五十五章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老子认为婴儿之所以不被毒虫猛兽所害,骨弱筋柔而精气充足,是因为婴儿最具有“德”,有“德”之人不在于强而在于柔弱。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玄览”的含义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览”通“鉴”,是镜子的意思,“玄览”是精神境界,指深层的意识活动。另一种认为“玄览”即“览玄”,是观“道”的一种方法。前者的解释是:在精神深处能够做到一尘不染、清静明净吗?后者解释为:祛除心中的一切欲望,才能观“道”明“道”,能做得到吗?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这句话也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从治国的角度来立论的,意思是管理国家和百姓,能够无为而治吗?另一种是从修炼的角度来立论的,意思是对于自己的气和形体,能够不守规矩而不越规矩,无为而无不为吗?持这种观点者认为“民”和“国”是古人对气和形体的比喻。
“天门开阖,能无雌乎?”这句话的解释有多种含义,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帛书本“无雌”写作“为雌”,“雌”有静、阴之意。如果采用“无雌”,就有纯阳无阴的意思;如果采用“为雌”,就有安静的意思。另一个原因是对“天门”一词有多种解释,有的指鼻孔为气息出入之门,有的说是心神出入之门,也有的指国家治乱兴衰之门,还有人说是天地自然道理之门等等。
对此也可以从用世和修身两个角度来理解。从用世的立场来看,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处事的时候能够达到公正无私(纯阳无阴)吗?从修身的立场来看,可以理解为神气的开合出入能够安静自然吗?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大意为:对很多事情都非常明了,但又无意去分辨它,能够做到吗?“明白”和“无知”是对立的,但老子认为修道者需要合二为一,因此《老子》一书经常把对立的双方统一起来,如二十八章的“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等。有人因此认为老子是在强调柔弱和谦卑,其实老子强调的是“一”,认为有对立就会有分辨,有分辨就违背了修道的根本原则------“自然”。(老平 2010-10-12)
附:《老子》通行本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安炉立鼎,是道家修炼的术语,它借用炼外丹的炉与盛药物的鼎来比喻炼内丹的过程。一般来说,炉指修炼要转化的东西,鼎指东西转化后收存的地方。具体来说,修炼时意念专注一处,可以使该处的气机发生变化,意念专注的地方就称为炉。一旦气机发生预期变化以后,意念就专注于另一处,使气随之迁移并进一步变化,意念再专注的地方就称为鼎。
随着炉与鼎的不同,安炉立鼎便代表了不同的修炼方法。如:小炉鼎,以下丹田为炉,脐到建里为鼎,安炉立鼎就是炼精化气;大炉鼎,以腹为炉,以头为鼎,安炉立鼎就是炼气化神;身心炉鼎,以身为炉,以心(神)为鼎,安炉立鼎就是形神相合;天地炉鼎,以天地大自然为炉,以人为鼎,安炉立鼎就是内外相合;太虚炉鼎,以虚空为炉,以心(神)为鼎,安炉立鼎就是人天混化。下面谈一下对以太虚为炉鼎的肤浅认识。
太虚指的是虚空,从传统整体观的立场来看,虚空是“道”或“元气”的存在形式。《老子》第十四章对“道”的体性作了描述:“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因此虚空是无形无象的。然而《老子》第二十一章又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因此虚空又并非一无所有。
以太虚为炉鼎,既然虚空无形无象,就要求人的意识活动不能着于形迹;又因为虚空并非一无所有,就要求人的意识活动不能落入空无。这就使习惯于非此即彼的常态思维模式陷入困境,意识专注于“有”不对,专注于“无”也不对。解决这个难题有一条途径,就是以理作意。
以理作意,也叫依理作意。意思是明了道理,按照道理去思维、想像和琢磨。以理作意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把理论与自己的意识活动或生命活动直接融为一体,一说就是。具体到以太虚为炉鼎,一听说这个理论,意识就能够感觉到虚空的真实存在,意识与虚空马上结合在一起并保持下去。另一种是理论与意识不能马上融合,但相信这个理论,并直接用理论去思考和指导实践,在思考和实践的过程中与理论融为一体。具体到以太虚为炉鼎,就是努力保持精神平静,不以有而喜,不以无而忧,破除我执,廓然大公,使意识活动处于虚灵明净的状态,从而与虚空同体。
以太虚为炉鼎的修炼方法,其目的是以虚空的无限充实身体主体的无限,最后使人与虚空等体。这是修道的上乘功法,也是修道的实质。(老平 201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