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从武器设计漫谈日本民族精神 -- 下山斯内普

共:💬107 🌺497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建议阁下有空看看各种技术资料和老兵回忆录

这样辩下去会进入误区,建议阁下有空看看各种技术资料和老兵回忆录,日军在战时匆忙用99枪替换38枪是做过大量调查分析的。

关于日军手榴弹,就我目前见到的各种回忆录来看,无论中国战场还是太平洋战场,士兵普遍将手榴弹做为抛弹筒弹药使用,较少类似志愿军那种大规模手榴弹袭击。

家园 要想说明白,就不能当书来说,得踏踏实实查资料

以三八大盖为例,和它同时代的步枪有哪些?和同时代的那些知名步枪相比,三八大盖有哪些优点哪些缺点。把这些步枪的基本数据:射程、有效杀伤距离、制造工艺(是否更加容易制造、便于生产)、可靠性等方面一一列表比较,这样三八大盖作为一款日本人设计制造的步枪,他的优缺点才一目了然,这也就能够清楚的显现出,日本的武器设计在当时那个年代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地位。

而后,或许再来谈什么民族精神或许更加能够让人信服。

家园 其实说到底,是个能量利用问题。

当年全装弹威力过大。怎么理解?那是指:弹头穿过人体,带走大部分能量,导致能量利用率低。大部分能量都超出杀伤需要了。

后来,小口径M16威力大,怎么理解?那是指:弹头翻滚,或者不出来,能量全部释放给目标,能量利用完全。

弹药经历了从全装到减装再到小口径的变小过程,实际上是弹头能量利用率提高过程。

但是,随着防弹用具的普及,要先保证穿透,再谈将剩余能量用于杀伤效应。因为弹头的穿透性能和失稳翻滚是矛盾的,毫无疑问,靠翻滚来把弹头能量用于杀伤的这个方法,会失去作用。于是,枪弹在设计上,将再次注重速度和别的杀伤效应。因为大口径可以保证速度衰减小,不排除口径在5.xx上适当增大的可能。新口径的优异性能已经证明这一点。

口径变小,再次变大,这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是个解决新问题新矛盾的过程。新问题的发生,产生于防弹用具的普及以及弹头穿透和翻滚的不可调和。

家园 我来试着回答你的问题

1 什么是稳定和失稳?

失稳是指弹头尖的指向偏离弹道。比如:弹头上翘,左右摇摆。有人用弹头章动来描述失稳。另一方面,稳定,你知道的,是指膛线作用导致的陀螺效应。因为弹头高速旋转,导致弹头尖的指向不容易摇摆和偏移。

2 什么因素对稳定有利?什么因素对失稳有利?

弹头飞行速度越大,越容易失稳。这时候,任何轻微干扰,都可以让高速弹头的尖部偏移。飞行速度越大,干扰越明显。但是你知道,弹头的飞行速度会随着距离而下降。同时,弹头旋转速度越高,弹头越稳定。你想,如果旋转速度下降没有弹头飞行速度下降那么明显,那么,有个中间值,当旋转速度和飞行速度达到一个比例时候,弹头最稳定。

3 结论是:在某个距离,弹头才会最稳定。

4 应用。现在,我们假设在平原环境下,常见交战距离是300米。敌人是疆独分子,我们的步枪弹头最稳定时是300米。这时候,需要怎样改进呢?可以增大弹头速度,减小旋转速度(缠距上改动)。改进后,300米距离,弹头容易失稳,杀伤力较大。

于此同时,在另外一个战区,兄弟部队发现,此时敌人是美军,交战距离400米,美军装备有防弹用具,而该兄弟部队的步枪在400米最容易失稳。此时怎么办?要先考虑穿透,要求弹头在400米最稳定,于是,你可以减小缠距。

5 说明:以上例子是理论考虑,还没有考虑弹头本身的结构。实际上,步枪一经设计定型,是不能轻易改动缠距等指标的。而且,改弹药比改枪的代价要小得多。

家园 惭愧,我其实一开始就是抱着偷懒的想法

我是个业余的军迷,所以写之前估算了一下,把所有的资料查起来,再结合日本的历史,侵华历史,整个战略战术特点一起来对比分析的工作量。我也是受过学术训练的,发现这个问题认真的证明起来,至少是个博士论文级别以上的,出个论文集都不为过。

我时间也有限,也就是早晨刚起来,睡觉之前抓紧时间看一下回复,或者wiki一下。

所以我也是想了几天,最后果然决定直接抛砖,无论掉下来的是板砖还是美玉我都欣然接受,整合大家的观点,我再重新对这个命题进行审视,时间就快多了。

老兄讲的是正经做学问的方法,我在学校写文章也是这样的,争取厚积薄发,实事求是。

惭愧啊,因为自己基本没什么基础,虽然看了一些材料,但是众说纷纭,(实际上确实这几种武器有争议,你看回复就知道了),材料选取的时候就偏重于老战士的回忆录这些材料(军事杂志,wiki上的),毕竟使用过的人有发言权嘛。

你说的性能参数之类的,恕我无能,其实这些结构啊什么的我有点不太懂。。。上弹结构,子弹能量啊之类的我只能去试图理解。没办法,平时压根就没接触过这些名词。但是看了回复之后我就有一个大致的方向去了解材料了,也知道大致的分歧是什么了,这就是抛砖之后的优势吧。

至于为什么想到这个问题,是最近对日本经济有了兴趣。试图找一些日本产品所反映出日本人的共性,想在人力资本方面找找突破口。

所以找找战场上的日本的东西先看看。真的是抛砖引玉了。

关键词(Tags): #人力资本#抛砖
家园 不需要普及到所有军队,能完成非嫡系军队

从冷兵器到热兵器的升级就行,税警也需要枪不是。这方面中国绝对是实用主义的,要不然为什么29军愿意捡孙殿英军队里的光绪20年的老枪,还是少子弹不能上刺刀的老枪。

我认为当时没那么多讲究,这才是汉阳造名气大的原因。中国的军队重数量不重质量是素来的传统。

其实换做是我,战场上也愿意拿38式,到手之前,多破的枪不得拿阿是。

家园 别争了,你对不了

你拿不出详实的证明“远距离三八枪打不透军大衣”的证据。而我已经给了你足够的数据。

7.7代替6.5,关键原因有两个:第一,6.5很难改特种弹,口径太小,7.7就好办一些;第二,7.7是海军搞的,也主要是在太平洋战场上使用,大陆这边,不管国军还是共军几乎都没见过,这牵扯到海陆之争。

至于手榴弹,呵呵,手丢平均最多60米,掷弹筒最少上百米,再白痴都会选择用掷弹筒啊!一旦进入白刃战,他们会不丢雷??

家园 那我们还是来讨论梭镖竹签比枪炮的优越性吧。

因为它们更适合红军。

家园 用哪种枪首先要考虑弹药是不是容易补充

山寨特性什么的纯粹是胡擂,有好东西谁也不愿意用差的。

回复
家园 咱也来参一爪

1.关于6.5毫米友坂的问题,小猫在之前做高射机枪文章时也接触了一些,我看到的资料是部队确实对这种武器有怨言,不过威力不足更多是在同7.7毫米机枪的对抗上。作为步枪弹,很多日军认为以当时日本人的体格,7.7毫米级的后坐力过大,尤其再考虑到是由战时动员兵来使用

2.手雷引信的问题。。。老兄的资料似乎有些问题,根据日本操典,引信应该是在鞋跟上碰的,钢盔碰发算是一种非官方用法,不过考虑到投弹的姿势问题,确实鞋跟上不那么好磕。夜袭不投弹的问题,一部分来源日军的白刃战理论,认为停下射击或者投弹将影响士气,也容易给敌军以反映时间。其实日本也有拉发引信手雷,但是从老兵的回忆看,日制拉发引信的“音响效果”极为可观,而且可靠性值得怀疑。

至于诡雷的问题。。。拉发手雷可以改绊雷没错,但诡雷很多也是用压发引信的,关键还是看引信的设计和部队自己爱好。

家园 弹药补充易得与否与山寨性是两个范畴的事

山寨有几个特性:一 廉价 ,二 工艺或设计粗糙 ,三 能达到一定的技术水准 四 是仿制品。窃以为但凡是满足这几点的都可以算山寨品。

汉阳造,或者后期的中正式比较能符合以上的几个特性。但是这四项特性,哪一项会涉及到弹药补充易得性?所以这是两个范畴的特性,不互相冲突。也就是,山寨性不影响弹药的供给。

你的意思是否是

1在保证子弹充足供给的条件下,2使用哪种枪会更偏重于性能

1,2相连起来看,那是自然,问题就是,好枪呢,我们自己能造吗?我们能自己造子弹吗?

如果不能,如果进口缴获也不能保证正常的使用,没办法,那枪支只能自己山寨了。这样才能保证供应链的顺畅。

家园 の,是虾米意思呢?

难道你不赞成一只队伍应该尽快由冷兵器转向热兵器,哪怕到手的是破烂的枪,也要先把队伍练起来。

有好枪谁不想用啊,问题是怎么保证使用呢,如果工业基础薄弱,一部分部队用一些自己能造子弹保证供应的老枪我觉得也是为军工做贡献了。

就像前面说的,国军有厉害武器,但基本都是进口的,日军也有厉害武器,但基本上都是自己造的。从长远计,哪怕自己造的武器再破,也要自己造起来。

所以,二线部队使用能本土制造维护的“劣质”武器很应该呀。

家园 如果是真的,严重关切生产日本军械这一事件。

因为张这件事情,是影响后果太坏,所以我非常关注,严重关切,强烈抗议。。。。。。。还有什么外交辞汇?

家园 我的意思是使用哪种枪,弹药是压倒性的因素

使用国产枪械,是因为弹药是配套生产的,容易保证,就这么简单。山寨不山寨的根本不在考虑之列

家园 章动应该是个专门指代,高速(?)旋转的物体,其轴的不规则

晃动(?)。章动的原因有很多,对于子弹来说,如果发射时的攻角为零,(还有别的条件,比如说没有风之类的),那么子弹就应该是理想的弹道。这样子弹的速度就与其是否失稳无关了。真实条件下,所谓失稳的影响条件太多了。

现代的轻武器,在军事上已经发展为较近距离的压制武器,三四百米还要为选择弹种伤脑筋就有点搞了。所以呢,至少在军事上,我觉得没有必要去没有必要去追求对人一击必杀,打到人就行了。现代的子弹,只要挨上一发,别管多小,除非肾上腺素分泌太多了,不然,人马上就感觉不妙了。被打了四五发,还奔走自如,纯属小概率事件。如果停止作用真那么重要,达姆弹也不可能被禁止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