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一不做二不休 ― 肉夹馍 -- GraceUSA
我的是中式汉堡
我在北京吃的就是这样的,吃得那个香啊,就是肥肉用得多了点,吃多了腻得慌。
就是那个肥的香啊……馋虫又上钩了。
什么叫正宗?好吃的就是正宗!
哪来那么多繁文缛节。
反正我爱吃白吉肉夹馍,夹不夹香菜的,我都爱吃。。。。。关键不还在那酱肉么。。。
白吉肉夹馍关键就在肉香馍脆,香菜大大的破坏啦肉香。
好吃的并不就是正宗,不然何来百年老号!!!
而且……发现……外地的小贩多不是陕西人
您非得一次就说这么一点么。。
那去找点白吉肉夹馍的东东来瞧瞧么。。。
正宗同学;)
我看着很有食欲啊,我就喜欢吃肉,大块的干活,小小的不要^_^
1.腊汁肉腊汁肉是西安驰名的风味食品,早在战国时期,便以寒肉称之,唐代谓之腊肉。
西安最有名的腊汁肉当数樊记。其特点是色泽红润,嫩烂香甘。腊汁肉选皮薄、硬肋条优质猪肉作为主料,在烹制方法上也很考究,做法是将肉切成二至三斤的条子,用清水刮洗干净,拔尽皮上余毛,投入腊汁锅中,肉皮朝上,摆放整齐,加上适量酒、食盐、冰糖、生姜、葱节,然后将装有草果、蔻仁、丁香、桂皮、大香、花椒等二十余种调料的纱袋放入锅内,上压铁篦,以大火烧开,转文火焖煮,使锅小开不翻浪,去浮沫。两小时后,将肉翻转,三四小时后提出剔骨即成。做好的腊汁肉色红、晶莹光亮,食之肥而不腻,肉瘦无渣,食罢浓香经久不散。
2.鸡架、棒子骨熬一锅汤,可再煮进去肥鸡若干只(土鸡更好),放入大茴香丁香草果桂皮生姜花椒干香菇,放入前腿肉,加盐、糖色、花雕,大火煮开改小火(温火),三四个小时后肉烂捞出。吃时剁碎夹入热的饼中,荷叶饼、馒头也行。小火时间较长,用煤气要注意安全,别忘了! 第一次出来味道可能不大理想,不要紧,汤保存好,煮许多次后,味道会越来越好的,没准一不小心,就成百年老汤了。
3.据老饕们的详细考证,正宗的腊汁肉基本制作工艺是:将肥瘦适度的鲜猪肉,用凉水洗于净,切成1-2公斤的长条,放入陈年老汤锅内,加入适量的凉水、食盐、料洒、糖色,以及八角、桂皮、花椒、丁香等10余种调味品(用粗布袋装),压上铁算子,先用大火烧开,撤去浮沫,再改用小火炯煮,保持汤锅小开,煮约2小时后改用微火焖3-4小时,此时肉已完全酥烂,即可捞出拆去骨头,放在大瓷盘内。吃时切腊汁肉适量剁烂,人们称赞它是:“肥肉吃了不腻口,瘦肉无法满嘴油。不用牙咬肉自烂,食后余香久不散。” 当然只有腊汁肉,还不是真正的肉夹馍。这馍的做法也是一般,用陕西人当地话称之为“坨坨馍”。烙制坨坨馍的原料是用上好的小麦面粉,和好之后,等待发酵之后,在平底锅中慢慢地烙成,出锅以后的坨坨馍外焦里嫩,散发着诱人的香味。等把剁得细碎的腊汁肉夹进热气腾腾的坨佗馍中,那时您的口水恐怕早已淌到了脚面上了。一口咬下去,那种滋味是让人一辈子也忘不掉的,可以说唇齿之间留有余香,吃了第一口,还会想着第二口。有一次,当我回老家时候,出去一次居然吃了九个肉夹馍,旁边的吃客看得是瞠目结舌。那时的我摸着肚皮,还有一种意犹未尽的遗憾呢!
两片薄面包,里面夹的是厚厚的切肉。看的那个馋啊。。
老家之所以叫腊肉,是因为多在腊月熏制.相信湖南,西南一带均因此而来.
这个西安的腊汁肉看来不单单在腊月制作,您给解释解释?
第三个就只能看着别人吃了。。。
当然,要是那馍要是再做小点,我就能吃三个!!
估计这腊汁跟南方的腊肉是不一样的吧?
起源于战国,当时称“寒肉”,经世代流传、演变,遂成今日之秦味腊汁肉。樊记腊汁肉已有近百年历史,由一姓樊小贩所创。由于其选料精、调味全、火功到,又经长时间煨制,颜色红润、软烂醇香、久贮不变。食者有“肥肉吃了不腻口,瘦肉无渣满口油,不用牙咬肉自烂,食后余香久不散”之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