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关于高铁上座率的统计 -- gogreen

共:💬55 🌺114 🌵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不同意。科学的上座率算法,能反映成本和收入,

流量却反映不了。

比如,流量都是一天10万人,但是上座率50%和100%(用1或者2的算法),利润是很不一样的,因为跑空车的成本不是0。

家园 怎么会什么也说明不了呢?

至少也说明了我自己经历的这一趟啊。

除非你自己也是经历过全部的上座率调查工作,否则最好也是就事论事吧。

家园 动车和高铁是一回事么?

价格差老远,速度有的差不多。你坐的大部分是动车。

外链出处

单算起来,沪宁高铁一等票价高于原有动车组达108%;二等票价146元,高于动车组二等票价约57%。

网友“szmyq”也贴出了自己的亲身体验:“本人于7月4日晚坐G7189从苏州至上海第一次感受高铁,同样的和谐动车,车厢没变化,服务没变化,车速也没明显变化,唯一有明显变化的是票价。二等座由26元提到41元,一等由31元提到65元。就这样‘被高铁’了。”

 “王者风范10”还算了一笔百姓出行的经济账,认为“如果一个人往返于沪宁之间,以一星期为例,费用要增加一倍以上”。如果按照不同的出行方式,坐K、 T字头的车从南京到上海花费在47元左右,时间也长,在3个小时至6个小时之间;若坐高速大巴,则花费3个小时,票价只需70元。

家园 说明:我这个帖子讨论的是上座率的统计问题

我想讨论哪种统计算法更合理,对此话题不感兴趣的同学,无需回复。

tdb用算法4计算出了高铁的上座率是120%。如果大家信tdb,有了全面的统计数据,大家也就没有必要汇报自己坐动车时爆满的场面了。欢迎大家根据这个120%来推算用算法1或者2计算来的上座率。有好帖子,甘愿鲜花送宝。

我虽然没有做过高铁,不代表我没有资格或者权利讨论上座率的统计问题。出言不逊的id,请自重。

家园 请看我的说明

经历过全部的上座率调查工作后,tdb用算法4计算出120%。我想知道用算法1和2计算出的上座率有多少。

家园 从企业运行的角度,最好是看运营收入

先设定一个标准状况,譬如沪杭线高铁,以杭州上海区间满员的客票收入作为标准,看实际运行时每一趟,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的收入达到标准水平的百分比。

或者以区间满员的人公里数为标准,看实达到的运输人公里数。

实际上在铁路规划设计的时候,是有各个区间的客流预计的,因此也就有一个设计规模,这个规模一般都是达到经济规模,可以保本的。实际运行的时候的状况,去跟这个设计值比较就可以了。只是这些设计数据不是咱们看得到的了。

家园 是啊,算法1或者2才合理啊

tdb现在用的算法,什么都反应不了,就不知道铁道部是真傻还是假傻。

人公里这个指标也不是特别的合理,因为一等座和二等座的人公里是一样的,但是收入不一样。

现在社会上很多人都质疑高铁的上座率。tdb就应该公布算法1和算法2计算出来的上座率。这样,大家也就不会质疑了。

家园 您怎么看的

我专门标出来的, 高铁也是全满的, 很多线路的动车更是连票都买不到

家园 你写的里面高铁的比例是?说个百分比?

这里讨论的是高铁。要比,那把特快,直达,普快的上座率也拉出来比比吧。

家园 不明白您的意思

我只是说 这些线路高铁基本上都是全满的. 您还需要怎样的上座率? 顺便说, 沪宁的绿皮车是能买到票的

家园 我个人半年乘坐沪宁高铁经验

因为工作在上海,家在苏州,需要经常往返沪宁线

沪宁高铁第一天开通我就坐了高铁,一般周5晚上返回苏州,周一早上到上海。平时偶尔回去一两次。

这半年个人经验:

1、晚上和早上的高铁票至少需要提前一天买。这个晚上和早上大约时段是18:00之后和9:00之前。

现场买很难买到票。

2、我半年所有坐过的高铁车次,基本都是满员,基本都有站着的

3、白天可能好一些,但白天我没很少坐,不能作为例证

4、有些媒体很过分,找一个时段比较空的车次,然后去一个空点的车厢,拍张照片,作为高铁无人乘坐的证据,大骂铁道部浪费。

虽然方法很直观,也迎合了一部分人的某种心理预期,但和大部分情况并不符合。

5、虽然如此,我也是骂铁道部的人群中一员。

意见主要集中在:

a、动车太少了,都开高铁了

b、全部是高铁也没关系,但发车频率要跟上,现在和广深线还差的太远,沪宁线一天50个车次左右完全不够用,至少要增加50%才能满足需求。尤其是热门时段的车次(如周5晚上和周一早上)

c、不能网上买票,很不方便

d、如果有公交一体卡,用上海公交卡可以刷卡进站,就更好了

e、新建的虹桥站离市区确实远了一些,上海站应该多发

以上这些意见,很多人都骂过了,目前看到一些公布的计划未来要解决,但还没看到行动,姑且看看。

没有数据,以上都是个人直观感受。

家园 个人认为,高铁票价应该有所区别以分散客流

人多时价高,人少时不妨降点价.

家园 关于a、动车太少了,都开高铁了

对沪宁线,动车和高铁在乘车时间和票价上的差别是 ?

多谢 !

家园 动车和高铁,半斤八两

1、从上海到苏州,动车是40分钟左右,时间比较均匀

高铁不等,最快的23分钟左右,最慢的33分钟左右(我有乘车看手表的习惯)

2、从时间上来看,最快23分钟对比40分钟的节省了43%

票价,都以二等车位计算,原来动车是24元还是25元(时间久忘记了),现在高铁是41元,费用增加了70%

3、时间看似节省了,但是且慢---原来动车100%都是上海站出发的,现在大部分高铁都是虹桥站出发和到达的。从虹桥站到市区有一段不短的距离,而且虹桥站底下的地铁2号线等车时间非常长。

节省的时间都被这个给吃掉了,而且还有溢出。

4、很简单的例子:我原来7点起床,7点20出门,坐7:50的动车,到上海站8点半左右,到公司9:00刚刚好。

现在是6:40起床,7点出门,坐7:25的高铁,到上海站8:00,到公司8点半。

如果晚点出门,7:25分之后到8:10分这个时段从苏州出发到上海的车次基本都是开到虹桥站的。从虹桥站到公司要一个小时左右,那我就要迟到了。

也就是说,我必须更早的出门,花更大的价钱,才能保证自己不迟到。

5、我的观点:对于高铁短途来说价格无所谓,即便价格相差一倍,可能也就差个20块钱30块钱的样子,以长三角的大部分居民的消费能力,是可以承受起的。

关键还是发车频率、发车频率、发车频率。

以及到达的站点周边的交通便利。

家园 赞不差钱

短途,看来动车也不错,如果发车频率跟上,价格便宜量又大。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