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我对忙总所说不要浪费时间讨论政治问题的理解 -- 洗心

共:💬307 🌺2908 🌵1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1
下页 末页
家园 你错了,不能入伙,就是外人,掺和不了什么事情
家园 体制内能够真正升上去的人都是能干的人,举例说明:

李荣融,张平。有背景的人只是找个混饭吃的地方,他们不会有出息的。TG这点本事还是有的,不然中国能够到今天这个地步?

家园 这一点我非常同意

中国能力最强的人,大多数还是在体制内。

家园 我知道我下面说的的话很难听,你不舒服,但是我还得说:

你举的两个例子都不能说明任何问题,例如“另一个西西河ID子玉,本是兴华网管理员,他认识的一个兴华网友:冲击力,因在网上发文得到赏识,被调往***任职”你说的这个单位不过处级,此人去至多科长或普通办事员,在中国科长算什么?连八品都算不上,算重用吗?我觉得在侮辱别人智商。如果什么时候有人在网络上写稿因此成为省长,部长,我才真的认为网络有用。

再例如你举的“另一个是博扬(真实姓名王伟),因在网上发文有了名气,就在《舰船知识》、《兵器知识》、《军事**》(忘记刊物名字了)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几十篇,现在出版社准备包装他,出一系列战略、历史、与内政书籍,这一系列书籍的第一本叫《简明世界格局》,因为是不悔的朋友,他给了我全本书稿,但是出版时书名被改成了《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以后我们会看见一颗新星升起。”就更搞笑了,西西河出书的人多了,井底望天就出过书,可以找他来问问,他对决策产生什么作用了?还新星呢?梦想的新星吧。估计韩寒都比这个强。

不瞒你说,找我写书的出版社超过十个,我也没见我有什么起色。

醒醒吧,年轻人。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这个具体情况我不清楚,但是有的事情我们不照最大利益办,

是有自己苦衷的,只是不能公开说。甚至有桌底承诺。

家园 如果有一天连葡萄都不上网了

你觉得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家园 这个

难道说战争爆发了,葡萄被军管了,咔咔

家园 有没有查当年

化工部和卫生部与相关国外医药企业的协商内容,我印象中有一些默认的条款.

"尽管美国一贯指责中国不尊重知识产权,其本身并不是专利无限至上,有相当大的空间制约过分的垄断利益:任何一个联邦雇员,都可以国家安全、重大公共卫生利益和反垄断为理由对某专利提出强制许可的要求,在实践中,美国强制征用的专利也是最多的。"

加拿大也是如此,关于市场准入,加拿大各省政府对药品销售价格进行行政约束,并且要求在加拿大国内生产/出售generic drugs,这类药物可以说是山寨版.

这个
家园 你说的是我09年底的想法,咔咔.

一个时代过去了,我说的是农耕文明的时代。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帝国时代了,尽管这个帝国有点脆弱。

就像有些人说的,时代的改变总有人满意也总有人不满意。伴随帝国时代到来的,往往是垄断资本的肆无忌惮。而这些垄断资本的力量,我们今后几十年都会感受的到

感受对外的扩张,与对内的镇压

家园 苦衷肯定是有的

但舆论对国际博弈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否则美国也不会动不动一会儿工会,一会儿商会出来指责中国知识产权如何如何。

即使是有桌底承诺,也是有弹性的。和我感慨可惜中国没有印度、巴西那样舆论压力的,也是体制内的人, 中国有什么苦衷或者桌底承诺,他应该很清楚。

发展中国家,哪个没有苦衷? 前两年印度也在美国的压力下把专利法按美国的要求方向改了。但在国内舆论对政府小骂大帮忙的情况下,印度比中国多顶了十几年。这个,是印度仿制药产业比中国远远发达的一大原因。

包括国家知识产权局把这么一篇题为“"救命药"拉米夫定的故事:600万病患求之若渴”放在他们的网上,我解读也未尝没有希望民间力量从侧面帮他们一把的意思。 可惜中国没有自己的NGO去帮着大力宣传人权高于专利垄断利益。

家园 再添一个赞同你的,一个不小心做炮灰的例子

我的一个熟人,大约我开始转行的时候,他也开始转行,试图独立做纪录片。 他的第一部片子很小资也很不错,在一些小型的电影节放过反响还好。2005年底的时候他看到我的一篇文章,还写电邮来,大意说什么“比起你来,我这样的小资很惭愧。”

结果,没到两个月, 他被请进去了。主要是因为他试图拍关于国内家庭教会的片子。 另外一个朋友和我感叹:“明明知道自己是个小资,要开始关心底层不是不可以,怎么一上手就去碰这么敏感的问题?”

他后来终于出来,心灰意懒,老老实实转回去做IT了。 很可惜,很正直,对生活和艺术也挺有领悟力的一个人,如果假以时日,他不是没有可能拍出真正反映中国老百姓生活的好片子。

我觉得这是一个稀里糊涂就做了炮灰的例子。他可能完全没有意识到家庭教会是一个那么敏感的问题,只是真诚的好奇想要去研究:为什么家庭教会会对底层有那么大的吸引力?扩张得那么快?这对中国的未来意味着什么?他本人也并不是基督教徒,对基督教持温和的怀疑态度。关于国内的家庭教会的调查是非常需要人做的, 但当时的他显然没有这个能力面对这个题目,被人利用了、什么地方可能踩雷都不知道。尤其他当时回去主要在expatriate 的圈子里混,如果他的一些美国“朋友”有意利用他,我一点都不会奇怪。 他进去一两个月后,小布什高调会见了三个自称中国家庭教会领袖的民运垃圾。事后诸葛亮的看,他进去的时候可能TG,梵蒂冈和美国就宗教问题已经开始斗法,他稀里糊涂就在这个当口撞到枪口上做了炮灰。

小心不要做了政治工具甚至炮灰,是教训换来的金玉良言。 爱国也是个技术活。

我认识的一位做农村社会学的教授,2008年的时候做了一个关于地下教会在农村传播的调研,其结果非常受上面重视。尽管他的这个研究,一开始并没有中国官方支持,而是一个什么基金会赞助启动的。

其实,这两个人做的事情有什么本质不同呢?没有,都是研究中国地下教会,一个以影像为主,一个以文字为主而已。 但一个刚开始就把自己弄进去了,一个做出了很好的结果。区别的在哪里?两个人知识积累和能力不同,对问题的把握不同而已。 积累不够,去碰一知半解的大问题,触了雷都未见得知道错在哪里。但似乎到处都是雷区的问题,换一个有足够经验和能力的人来,就不成问题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强烈送花!

真是说到心坎上了。吃了多少次亏,才明白这个道理。但是想想,不断的给热血青年抽耳光,总有一天他们彻底消失了,会是什么样,真是很令人悲哀的。

家园 真要在网络上写稿写成省长,部长,可不是什么好事

写进了智囊团, 倒还是可以接受。 写成省长、部长,那就要问TG的干部体制出了什么问题了。

借用你的剃刀和锤子人才理论。我想,省长、部长需要的是锤子型人才,或者剃刀和锤子综合型人才。一个人有没有锤子的本事, 是要在实践中才看得出来的。从文章,更多的只能看出作者是否有剃刀的本事。 单纯剃刀型,适合进智囊团,以锋利的分析为决策者提供信息和思路;但如果做了省长、部长,就不是好事了。

你的这个理论虽然简单,但很有洞见,真是非常感谢。我这两年慢慢感觉到对自己的定位,并不知道怎么表达,当时一看你这个理论就清晰了:我是以剃刀见长的,那么,在发挥自己长处的同时,尽量磨练自己锤子的功夫,弥补短处。

去年见过一个国务院参事级别的智囊(不知道这个级别的,能不能入你的法眼,呵呵),非常典型的剃刀型,很聪明锋利。 当时和他相谈甚欢,从中学了不少东西。但同时也在心里提醒自己,单是尖锐锋利但厚重不足是不够的,希望自己将来不是这样。 如果是五年前,我大概会对他五体投地,也赞同他那种怀才不遇的情绪:这样的人才,为什么其意见没有被更多采纳?甚至为什么不是决策者? 但我现在意识到,这样的人,智囊就是最高的位置,做决策者还是远远不够的。

谢谢大师兄花这么多时间和大家交流,请多多指教。

家园 握握手,共勉~~
家园 这确实是个比较矛盾的事情

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要好好安排和计划时间。政治问题上的认识能够提升个人的眼界,但也会费不少精力,需要平衡,专心于个人擅长的事情。洗心做得很好,非常支持你继续做下去;但这不是我的所长(本职工作要紧),所以只能偶尔关心关心,看看贴,送送花,发表一些短见。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