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牧野政变 -- 夏商楚歌
为什么这么像家里那些文革时期出版的书里那些给历史人物翻案的文章啊?
杨坚首先令民族得到统一。
盛唐的到来是有原因的。隋朝之前的数百年,中国的历史无比之黑暗,隋末的士大夫阶层在最高统治阶层腐化之时看清时势,培养了各自的势力,并且在农民起义之初,处于一种类似“打酱油”的态度。待上层和下层的矛盾激化到一定的时候,纷纷割据,分享天下大乱的政治果实。最终整合起义军和朝廷无主精英者,形成自己的气候,在天下无主,诸候纷战之时凭实力胜出。
试想,如果隋炀帝当时重用李渊这个阶层的官僚,再扶植中下层精英出来制衡,并锐意改革,隋的倒台就不会那么快。
隋炀帝这个人坏就坏在恃才自傲,无容人之量,而且放纵荒淫。李世民一定从隋炀帝的倒台中总结出一套非常实用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夺权称帝理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权势的人一定要节制自己,特别是女色。
俺看了他三篇之后,决定打住了。
这与前言毫无关系吧?
假如杨广不恃才傲物,有容人之量,但仅仅只是放纵荒淫,又会怎样?
那个《王》字甲骨文看上去象是一个人平举上臂站在地上,说是斧钺,感觉不太象。远古人祭祀,领头的张开双臂朝天膜拜的样子,大概就是王吧,这个解释是不是更靠谱。后人说的三横为天地人,一竖为贯通,那纯粹是儒家的扯蛋。
所以,总感觉我们的汉字不是很科学,每个人都能整出来自己的意思来,说起来还都头头是道,容易造成误读,不利于文明的传承。
太早的成功--->太过自我的个性---->行事急功近利--->突然的挫折----->意志的消沉---->转而放纵荒淫------>逃避政治上的压力----->天下大乱----->为自己的大臣所杀。
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到,在事情往坏的方向发展时,“淫乐(留连宫闱,不理朝政)”是他失去王朝的一个关健的节点。
他不可能在那个节点修正自我,这主要是自我(太把自己当回事)的个性形成的。自我的个性推他走向死亡的深渊,而领着他踏进去的,是条叫淫乐的绳索。
他和祟祯不同,祟祯如果有炀帝的本事,明朝亡不了,而炀帝如果有着祟祯的职业态度,隋朝也亡不了。
祟祯接手的是个烂摊子,他的亡国可能是他没有那个能力来挽回了,而炀帝是有那个能力,只是他做了某种意义上的自我放弃。
从他们的死可以看出,祟祯是多么的渴望成功,充满着求生的意念,而炀帝是多么的灰心,不想回忆光辉岁月,被身边的人杀掉,意味着他死前的那段人生是消极的,是颓废的。
所以,读史时,我是同情祟祯的,对炀帝则多了几番感触,并不同情他。
因为我们的祖先是用毛笔书写,而且席地而坐,右手持笔(自然的腕肘悬空),左手慢慢把丝帛卷或者竹简卷打开,因此就是从右向左、从上向下书写。这对汉以前的古人来说,是非常自然舒适的选择。
毛笔的最初发明应该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了,最初用于彩陶的绘制工作,自然就用于书写文字。
丝帛绢,在书写习惯养成的时代里,很少有大卷的吧。
为了书写方便,每一幅空白的丝帛先卷起来,边写遍摊开。至于竹简就不太清楚了,是先把空白的竹简编成卷供写作,还是先在每一片上写,写完了再编成册?这个问题还请专家指正。
会有太多精力处理国事吗?
如果要做一个好的专制君主,他的工作量不是吾等小民可以想象的啊。。。
从正史来看,应出自《后汉书·孔融传》,原文如下:
曹操攻屠邺城,袁氏妇子多见侵略,而操子丕私纳袁熙妻甄氏。
融乃与操书,称“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
操不悟,后问出何经典。
对曰:“以今度之,想当然耳。”
阿瞒对让梨小弟确实算是比较容忍了......
送花成功。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4 铢钱。1通宝=16铢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3。本帖花:1
出处是清华简最新的“系年”:
这也解释了秦的一些习俗和殷商相近了,比如人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