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印度杂记11--中印战争 -- heraclus
老帖长了,看起来不方便,再开一帖。
11、中印战争
在一业主高管聊的起劲的时候,我冷不丁问起了他对中印那次战争的看法。仔细品味之下,有点意思。
开始就是胡拉八扯,说中印两国人的英语水平,他本是自豪的很的,自上学开始,就是英语教育,印度的语言反而生疏些,虽然我对他们那地道的似乎都有咖喱味的印度口音实在厌恶,不得不承认他们的英语水平确实不低。说起对印地语的生疏,我收到的众多求职简历中,为数不少的人就注明了他们对印地语只具备听说能力,读写不会,而且,据说,南部数邦,对讲印地语的是有歧视的,搞怪。那样的歧视根本不同于上海的阿拉们对其他乡下人的那种,分明就是对国家概念的生疏感造成的。
后来谈到,这位高管的姐姐在中国北京一公司任职,他兴致满满的想学些汉语,有机会去中国旅游。印度人好像在中国也不少人了吧,有哪个电视台的类似非诚勿扰的节目上居然也出现过阿三。两国人之间的了解是多了起来,比较高层些的人,还是不至于发出类似“孟买需要加快发展,否则会被上海赶上”的感慨。
看他聊的高兴,大笑不止的时候,我突然就问,和中国那次战争,你怎么看?那人脸上的笑像是突然冻住了,眨巴眼睛良久,“你是说1962年那次?你知道,我们刚刚建国”。“印度打过几次大的战争,比如和英国人。。blabla”
故意的问是哪个时间的,并且说中印的那次并不重要,好像他忘怀了,不怎么在乎,其实,从他冻结的笑脸,已经直接说出确切时间上看,他们还真的在乎,非常的在乎,几十年了,那个结果依然像根刺一样扎在他们心里。印度刚建国?中国也是。战争不大?比抗美援朝小太多。
为了改善气氛,我就说,其实,我们都是受害者,大英帝国不一样给印巴之间种下了战争的种子吗?立时,他像找到了苦主,忙不迭的点头,表示了对大英帝国由衷的愤恨。全然忘记了刚开始对自己英语教育的自豪感。
气氛好点,我就给他上课,其实,中国以前没有国境线的概念,我们通常有边疆的说法,那不是一条线,是一大片区域,给一些人留下了搅混水的机会。别以为我们的武力不行,当初被你们崇拜的大英帝国给欺负了,比英国的无敌舰队更早更强悍的是我们郑和同志的舰队,蒙古人在印度横行的时代,他们早就被大明王朝的火枪神机营打退好多年了。那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力。我们是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不崇尚武力而已。
他突然想起来,有个会要开,匆匆走了。
还没来得及问问他们的LCA与J20的事情。下次。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多谢参与:这个新发候选主题有效得花数量已达标准,随后将自动转入相应内容版面。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大哥不厚道啊,哈哈
天涯上那个留学印度的男孩子说,印度人有个非常贱的习惯:一直以冒犯的形式来试探你的底线,恶心死你,搞的别人只好揍回去!
感觉印度这个国家的战略也有点象这个,不断地搞些小动作,说些貌似出格的话,象最近印度军方有人说,印度最新配置了什么导弹,可以打到中国的哈尔滨!这样完全不得体又没必要的上不了台面的废话,我记得印度说过不少。可是,何必也哉!
让阿差向铁手举报。。
不久前有个英国报刊一本正经地论证中国的英语水平已经超过印度。真的假的不论,这恐怕是在强调一个论调:无论如何,投资环境中国大大地好,印度大大地不行。
这种帖子,这种戳人家痛处的事,没有必要,所以意义不大。
需要挖空心思的事情只有赚钱一项,如果能掘取到他们的资源,倒是宁肯将他们说得飘飘然的,为什么一定要人家的笑容冻住呢,于我何益?
倒是显得自己小家子气了些。
这样对以后挖河泥的朋友有好处
12、矛盾的和谐社会
印度其实是个很矛盾的社会,和谐与冲突并存。
抬头看印度的天空,总可以随时发现有翱翔的鹰或者乌鸦。各类的鸟也是很常见。至于牛和野狗,那是印度最大的特点,别无分号。印人多素食,见了那些野物,全然没有国人见到之后的第一观感“好多野味啊”。
我们工程所在地相对偏远,当初尚未动工之时,四野碧绿,牛群悠然,夹杂着些白鹭模样的鸟儿,时不时飞落在牛背上,如果你肯融入此景,嚣杂的世事都能慢慢静下来。好和谐。
随着工程开挖,数公顷,树木无存,绿色全消。牛都赶了,白鸟儿已经好久没见。酷毒的太阳下,热气蒸腾,带动浮土飞旋而上,恰如一股细小的龙卷风一般。
记得以前在一铝业公司的工程所见,四周是郁郁葱葱的山丘,能听闻溪水流淌,驱车就近的时候,山谷间的污水排放口前,大片的土地,是触目惊心的火红色,那溪水也是酱紫色。
在加尔各答街头见一人骑摩托车慢行,不慎歪倒,并无大碍,却见四周数个行人,一齐抢上前去,搀人的搀人,扶车的扶车,受者坦然,称谢离开。助者随意,点头前行。这一幕在我眼里却着实震撼,同车的同事证实,他们也偶尔目睹。这样和谐的行为,在国内已经少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了吧。
同样那么的矛盾,印人也多冲突。尤其是宗教冲突,不说印巴分治之时,数十万人屠杀的惨案,单是他们相互间提及时,那种发自内心的恶感,就不难想象如果有导火索,自然又是一场冲突。
领导说印人的服务意识相当之好,我总结为奴性。根深蒂固的等级观使然。即使他们眼里最低贱的贱民,也乐得安稳,好好活过今生,似乎真的能在来世升一等级似的。所以,他们的眼里,可能不会在乎如何记得自己的先辈。
按说,如此的社会结构应当安稳的很,武装反叛组织的存在却是那个矛盾体的另外一面。
环境与发展,美德与宗教,如果细数,还有好多,印度确是个矛盾的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