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有感于“人群效应” -- xu514

共:💬27 🌺2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有感于“人群效应”

话说冰岛四季如春,格陵兰却是冰封天地,冰岛人怕别人知道这里是个好地方,给自己取名冰岛,却把绿岛的帽子套在冰雪岛上。

这只是我的道听途说,是不是真的并不重要,但是冰岛人对于“人群效应”的深刻理解却让我有些感慨。

一个美丽的小岛,四方宣传后,大批人涌入,人满为患,这个美丽的地方恐怕就不再适合人居住了。抽象点说,很多本来挺完美和谐的事情,加上人群的作用,会变了味,朝反面发展,这就是“人群效应”。

我这里举个例子,许多人看过清琦写的《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这是一本教授理财观念的畅销书,1999年第一次在美国出版,书中把房产投资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投资手段做了讲解。因为这本书的热销,众多普罗大众开了眼界,开始了自己的投资事业,这股热潮加上次级贷款这个放大工具 ,最终产生了以2007年次贷危机为标志的经济危机。房产投资突然不赚钱了!

呵呵!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上面例子的逻辑漏洞,会说,一本书导致了经济危机?我这里说的是“人群效应”,类似于蝴蝶扇动翅膀对飓风的形成,并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

类似的一拥而上,悲剧收场的列子还有很多,比如当年互联网泡沫,IT热潮,国内炒房,炒股,炒邮票等,本来好好的高收入行业,在人潮涌动中,变的不挣钱了。

不对,又犯错了,挣钱的人还是有的,那些早启动,早收手的“笨鸟”。

在这里我不知道该怎么评价《富爸爸穷爸爸》的作者清崎同志,他的无私奉献,造成了一个不好的结果。此时此刻,冰岛的人们在我眼中自私的颜色褪去,智慧和幽默顿生。

家园 其他的例子还有。。。西西河
家园 《富爸爸穷爸爸》俺没看过

2004年,俺表姨问我爸怎么投资,我插了一句:“买房。”后来表姨买了县城的房子……

2007年,俺同学想赚钱娶老婆了,俺对他说了一句:“炒股。”后来俺同学买了基金,割肉出来了……

而我自己,既不买商品房也不炒股……

家园 有空还是应该看看的,的确是一本不错的书。
家园 其实恰恰是清崎早早指出了所谓房产投资的危险性

他的富爸爸穷爸爸系列读物里,每一本书都会以最大的篇幅,反复的,不厌其烦的告诉你什么 资产什么是负债。

如果度过他的书的人,真的把他的书看进去的话,那么也就不会有次贷危机或者是房地产泡沫了。

家园 人总是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

一本书里也许有九十九句话提醒房产投资风险,只有一句话说利润。

很多人就信了那一句,自动忽略了其余的

家园 这是你的理解吧!

《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1999年出版,到2008年,系列图书已发行109个国家和地区,总销量超过2900万册,按你说的,把这本书看进去的人还真不多!

家园 其实我是这样理解的。。

首先,清琦用房产投资来举例只是说明,正资产和负资产的区别。投资房可以是正也可以是负。房产本身不是重点,正的现金流是重点。

这个正的现金流,就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判断了。大家都认为有正现金流,所以才去投资的啊!

好!投资的人多了,产生了人群效应,房子太多,住的人少,租金降低,正现金流变成负的,这才产生了问题。

这是一个动态的事情。人的行动对外界环境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

家园 我是7年以前看过他的书,也就是大概国内首版的时候吧

这套书,我反反复复看过很多遍。基本上在1年以后,才记住了这么几句话。

资产是能给你带来收入的东西。

而负债是减少你的收入的东西。

他的书里面经常举例的就是,个人的财务报表。

在你的个人财务报表上,体现为增加的,那么是资产,减少的是负债。

那么,我在2年前,贷款X万买的房子,哪怕现在市面价格是2X万,只要他没有变现,它就仍然是负债,因为我每个月要还银行的贷款,体现为负债。

家园 我同意,我看过几眼,就记得一个主题----现金流

不能产生现金流的是负债。房租必须能产生正现金流。

当然这种说法也有狭隘的一面。

家园 租金变了啊!

房产升值一倍的时侯,一般来说租金也成比例上升。

更何况利用房产增值的部分,可向银行抵押贷款,利用不动产的杠杆效应,再次投资,产生复利累积效果。

再者,利用政府税制度中,对投资者的政策补贴,享受税率上的优惠。

情况不是那么简单的。

家园 就算是负现金流,在房产商嘴里也能忽悠成好事

国内的情况不同,炒房的大都是热钱快钱。国外,比如袋鼠国,投资房产的很多是普通中产(特别是中国人,最爱买房)。其中很多投资房的出租收入是低于利息和管理费用的支出的。为了鼓动大家买房,房产中介最喜欢推销的一个理念就是负扣税。其概念就是将投资房的相关支出最大化,由此产生的负现金流(亏损)可以用来抵扣你的其他收入,从而降低税务支出。

其实这种说法不能说完全错误,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将支出夸大以减少账面利润,从而获得税务优惠是条路。但说到底,你是在亏钱,而且你所获得的税务优惠在你出售房屋时可能要被抵消掉一部分。在支出(或者说账面支出)相同的情况下,收入从来都是越高越好。某些无良中介的说法给人的感觉却是负扣税越多越好。这完全是本末倒置,而且会让人对风险有不正确的估计。一旦房市大幅下挫,马上就是哀鸿遍野。

家园 思路我赞同,但是结论我不赞同。

首先,负扣税的不是中介的宣传,而是各国政府对投资者的实际利益。如果没有这些实际利益的驱动,谁还去作投资啊?

那么买不起房子的人,到那里去租房子呢?政府从来都是鼓励投资的,为此,从各种角度来说,投资人都是被利益驱动的。中介可能是有些放大了这个利益收获。但是绝对没有颠倒黑白。

房市大幅下挫,这是个假设,也是投资中的风险主要来源。下降多少算是大幅下挫?周期时间是多少?如果不能把这两个要素估算出来,这个假设很大程度上不是问题。

因为房子白送,好像是不可能的。

家园 在深圳,房产升值两倍,从60万到190万

租金从2500变成3500.

去银行贷款还钱,每月反而多了很多,是负债更厉害了。

我买的早,也是因为不到两年,按揭就从2600/月变成2870/月,最后干脆一笔付清。存款清零。

家园 谢谢,给了我一个实际的例子!

贷款上升是因为。银行利息变了。但是银行利息变化幅度很小的。

租金涨的却幅度很大。 3500-2870=就是投资产生的正现金流。

按照80%的按揭的算法。190万,你把房子抵押后可向银行拿出152万。然后大概能再投资4-5个类似的房子。

这样你一共有5个投资房。每月产生630×5=3150,正现金流。

以上就是次贷危机以前的算法。也是《富爸爸》书中的致富秘诀之一。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