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老兵不死,不肯凋零 -- 晨枫

共:💬140 🌺600 🌵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家园 窝弹区之所以危险是因为在那个地方很难发生跳弹,跟炮台边缘

到座圈有多深有什么关系啊?

家园 这个组合我也喜欢

HK416加USP也不错。

家园 要打到底命中座圈才能让炮塔失去转动能力

当然越深对准直要求越高。

另外,炮塔和车体之间的缝能有多宽?要能主动瞄准和命中这条缝,还不如直接瞄准坦克各种观瞄窗口呢。

家园 钢丝切丸是用废轮胎里的钢丝切断制成,

实际中使用压缩空气来吹喷,喷过的钢板表面形成麻坑,可增加漆膜的附着力,钢丝切丸可重复使用,重复使用时效果等于同径钢丸。

家园 是专门的抛轮抛出去的

钢丸通常是在一个巨大的舱室当中,安置几个甚至十几个抛轮。把钢丸抛到工件表面。如果是钢板,舱室就是很扁的。如果零件很大,舱室就必须非常大。还需要除尘设备,因为抛丸时产生的灰尘很大。抛丸通常需要处理工件表面很大的面积。所以才不使用压缩空气。如果使用压缩空气,效率就很低。像溴化锂制冷机那么大的设备,沟沟坎坎的地方还很多,压缩空气处理的面积很小,所以要用抛轮大面积一次处理。压缩空气通常用在吹沙工艺。不需要大面积处理的情况。

家园 以前见过一台工业上的抛光机

还给我看了里面的钢丸,听人介绍说是把零件放里面后,通过电磁铁的反复充电和改变磁极,把钢丸吸起来打下去来打磨零件。

家园 最便宜的还是震动抛光机

抛丸设备属于大型设备。主要目的是清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皮并且同时钝化和强化金属表面。经过抛丸的钢板,即使在南方湿热的天气里,仍然不易生锈。灰暗的表面可以半个月不生锈。我想这可以用碳钢内部珠光体被钢丸击碎,在碳钢表面有水的情况下,原电池的两极不易形成来解释。抛丸的力道在钢板表面清理来说可以认为是最大的。钢丸自己质量很大而且飞行速度很快。

抛丸虽好,但是设备庞大也很贵。还需要除尘设备。而且除尘设备的纸芯需要不时地更换。因此运行费用也是最高的。为此有些工厂为了省钱,用布袋置换了纸芯。然后在晚上偷偷地清理灌满了灰尘的布袋,那漫天黄烟的景象很壮观哦!弄得空气里面不要说屁爱慕二点五了,就是屁爱慕二百五都多得不得了。所以,养得起抛丸设备的厂家,十个有九个绝对是污染大户。

穷一点的可以吹沙。也能清理钢板表面。不过要想彻底清除氧化皮是绝不可能的。沙子没有钢丸那么大的动量。充其量也就是除锈。但是,吹沙没有钝化作用,不能击碎碳钢表面的珠光体,所以,随着吹沙的进行,如果遇到南方湿热天气,跟着就生锈是可能的。

最便宜的表面清理就是震动除锈。那设备实际上就是一口铁锅,下面弄一粗弹簧,用电机带着嗡嗡地震颤。把零件和磨石再加上水,一起放在铁锅里面让它自己震动。也是不能清理钢板表面的氧化皮,只能除去浮锈。完事以后还得拿水洗。水洗完了还得擦干。而且,震动除锈只能处理小零件。除锈的同时,顺带着还可以去毛刺。机加车间一般都弄几台这个机器。

家园 美军那点人撒进去也是河入大海

如何能保持完全控制,完全控制也不会陪进去几千条士兵的姓名了。

第一图还是美军小股部队突进巴格达时候的时呢,漏油流进发动机舱,着火不可熄灭,弃车,城市还没占领呢,只好自毁。。。其他坦克开炮,2发地域火,1发小牛,飞机投炸弹。。。

至于最后一张,图片上显示的很清楚,炮塔结合部受的伤害最大,但是其他地方也有被攻击痕迹,这就说明结合部是最脆弱的部分,至于是什么东西攻击的,又是在多远的距离发起攻击都不影响这个结论。

只能说我们眼睛不一样了,结合部处既没有洞,又没有明显变形。

另外也有不少图片显示M1或者M1A1侧面被动能弹击穿,你自己找吧,我可不贴了,当然你也可以说这个是美军自己击穿的,不过我看不出这么干有什么意义。

M1的损失数量也就那么多,几乎每一辆都能找到数据的。第一次海湾战争地面战斗就4天,第二次萨达姆的正规部队也就象征抵抗。。。M1面对对方坦克的次数屈指可数。。。

您最开始有两个主要观点,一是认为所有炮塔座圈都差不多大,二是手动装弹和自动装弹效率接近,我已经回答了,一是决定窝弹区大小的主要是炮塔,二是自动设备只要设计确实成熟可靠就必然比人工高效,你一没举出M1的窝弹区没有因为较大的炮塔而变得更大的证据,二没找到人工装填比自动装弹机高效的数据

我的观点是所有坦克炮塔都比座圈大。都有所谓的’窝弹区。至于座圈是否大小差不多,恐怕也对,至少两人宽加上中间炮尾宽。

我观点是‘窝弹区’大小关系不大,因为那个缝太难打中了。

你根本还没举出‘窝弹区’中弹的例子呢?即使你给的图你认为的所谓‘结合部’,连车身侧面炮塔下一点凹陷的痕迹都没有,真有弹药从那缝里打进去,那地方能没有凹陷?

还不如这个梅卡瓦4的例子。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至于人工装填与装弹机效率,网上搜‘贾元友’,有一视频里,里面他说他的某前辈创下1分钟发射炮弹29发的记录,这多半是59坦克的,炮弹比西方的120穿甲弹轻25%到30%。

俄式装弹机射速大约一分钟8发,西方120炮人工装填

m1a1 can be loaded and fired in 2-4 seconds, My best time loading was 2.7 seconds while moving. That's roughly 20 rounds a minute. Where as your auto loader Has a max speed of 8 rounds a minute.

外链出处

说话的这人似乎是个装弹手。。。这数据也算不出格,考虑到我国士兵也不是体格多么超人(要是的话早进八一体工队了,而不是象贾的前辈那样因不能适应新装备灰溜溜退役),应该是比专业运动员差些。西方人普遍更强壮些。

话说回来,坦克总载弹量不过40发左右,自动装弹机上的待发弹更只有20发左右(俄国,法国,日韩)最高射速都持续不长,顶多1,2分钟,这么短时间,人工还是能跟的上自动装弹机的。

总之在目前坦克炮的孔径上,炮弹的重量还不是到了人工抗不动的地步。自动装弹机是不错的选择,但不是必须的,而且也有一旦机械故障,人工装填就十分困难的地步。

如果真有下一代坦克炮,135毫米,140毫米甚至更高,炮弹人工抗不动了,自动装弹机就必不可少了。

家园 印象大概如下

俄100线膛和西方105线膛榴弹全弹大约30公斤,弹丸接近16公斤,105的要轻一些.如果不是发明半可燃药筒,30公斤是西方认为的人力装弹的大致上限.

100滑膛炮和115滑膛炮的弹药药筒差不多一样大,如果不采用半可燃药筒,光是空药筒就有10公斤以上,100滑/115滑/120滑最大直径跟西方120药筒差不多一样,半可燃的金属底火部分要比120的重2公斤多,这是可观的技术差距.

总的来说西方120滑的弹药并不比105或100线的重和长,只是直径大一些.100滑/115滑的药筒要比105/100线的长了约0.1米,对空间和体力要求是提高了的.

家园 穿甲弹轻些吧

我印象105线膛的APFSDS全重是18公斤多。

这个二战德国海军的105炮全弹重26`27公斤。

外链出处

美制M829A3是22。3公斤(目前最重的120穿甲弹)

家园 哼,原来土豆大哥是五美元党

这阿富汗游击队很会战争理论,200人打敌一个排。5:1的兵力对比哦

家园 谈一点看法

美军凡是现役使用但却不再制造的装备,肯定都是有问题的。比如F-22和M1。既然好的不得了,为什么不再制造了呢?

f22不造了,目前够用了。五大流氓之间要是动了战斗机,离动核武器也不远了。而且,在j20没有换涡扇15之前,f22仍然是最好的,200架的规模够用了,把钱留下给f35。M1,目前的数量足够用,大规模的坦克决斗以后很少了,至少美帝不用面对了。美帝的空军天下无敌,以空制地更有效。目前的够用足矣。

美军的坦克炮技术是从德国进口的。生产成本比德国的低,但是无论如何不是美国人自己原创。真要论起身管火炮技术,如今的美国已经落后。

美国从德国拿到这个技术不费吹灰之力,自己也不用研制,要说没有改进那才是骗鬼呢。120和125不仅仅是口径的问题,在于美苏两派后面的化学工业,要想打到德国120口径的威力,以苏联的化学工业只能增加口径。增加了重量,加上苏联坦克兵选的多是小个子,因为坦克矮小,所以上自动装蛋机理所当然。欧美坦克高大,人也壮实,这个需求不是很紧迫。中国的上这个也是苏联的传统和风格。

我军的99式,要说还有哪一点不如美军的M1,那就是,美军的坦克是机器人焊接的。中国的坦克是手工焊接的。至少在2009年以前是这样。2009年以后是不是这样,暂且存疑

这个有点夸张了,质量的好坏不仅仅在于焊接的方式,是用人手工还是半自动抑或全自动的机器人,更在于检测。不过貌似M1是贫铀合金的,据说是单晶体,怎么焊接呢?也有人说M1外面那个是空壳,就是为了吓唬人的。还有说,其实M1的装甲厚度很大,里面的空间很小,来实现装甲效果的。

对于坦克的对比,不仅仅是装甲,坦克炮,还有观察瞄准系统,这个更重要,你看都看不见还打什么,打了不准有什么用?同时,用武直反坦克更好,攻击机也好过直接拿坦克对拼。坦克对拼,美军历来就没有这个传统。在海湾战争没开打的时候,面对伊拉克纸面上恐怖的装甲兵,多国部队估计都尿裤子了,开打后,才发现,原来都是纸老虎。F111,A10,AH64,多重打击,甚至还有F16,F18,能有多少伊拉克的T72去拼M1,何况美军的步兵也是有反坦克导弹的,这个多少是现在的坦克变得更无力了。

家园 沙子是喷铝合金的,铁的还得用钢丸
家园 M1的口径貌似是105的,面对T72的120那叫一个亚历

山大,大过了才知到根本不是那回事儿。

家园 窝弹区导致M1A1等停产是无稽之谈

M1包括后续型号总共造了有8000多辆,大半是封存备用.相当长的时间内用都用不完,所以停产.

如果是故障缺陷,要么改进要么退役,根本就没有发生.

捏造因为窝弹区停产的人一是根本不懂什么叫现代质量管理.二是根本不懂弹道散布常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