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茗谈(72):再说“小火车” -- 本嘉明

共:💬100 🌺467 🌵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一旦碰上大小长假,旅客井喷这情况!

所谓的三铁都得当大铁用。

没办法,江浙沪人口密度太大,今年国庆双节这客流太变态了。比春运还厉害!

上海三大火车站最大日发送旅客超过35万。比春运的21万还大近50%!其实,春运这21万人次的最大单日客流记录今年五一节就打破了,那次好像就接近30万人次了。

得!这还是今年双节,高速公路全面免费,分流大批铁路客源的基础上涌现的数字。无论高铁、城铁、普通铁路,G车、D车、其他普通客车全面爆满。

我本人还想再去次西安,上海——西安火车票一年四季紧张。今年不是武汉-郑州高铁通车了吗?我想先买动车票到武汉,再做高铁去西安。可是节前七天,上海-武汉的动车票就买不到了。

上海南-金山卫这三铁也在国庆前顺利通车了。当时说好一天18对,国庆期间加18对临时客车。用的就是CRH2型动车,速度上没用足,是180公里/小时,票价十元。

结果上座率太好了,节后临时加的18对客车全都舍不得停了,目前天天运行36对客车。完全当地铁式的公交化了。

造价虽然很高,至少比地铁便宜,速度比地铁快,看来这三铁以后在上海该大力发展。就目前看,虹桥火车站正西,通向原青浦县城就值得修快速三铁。

本月中旬,浙江出台了《浙江省铁路网规划2011-2030》。又臭又长,还没有配图。

我算是仔细看完发现了。发现:上海的三铁很快就保不住了。都要和浙江接轨。

许多人嚷嚷着:沪杭350级别的高铁就一条沪杭客专,马上杭长高铁修通后会不够用。沪宁间目前就有两条基本平行的350级别高铁。马上还要开工兴建第三条——沿江高铁。这太不公平了。

其实浙江人门槛精着哪!

按规划,浙江要修一条沪杭城际铁路,沿着杭州湾北侧,杭州东-盐官-海盐-乍浦一直到上海金山,得!直接把上海南站-金山的三铁大部分俘获过去,变沪杭城际高铁了。这还没完哪,将来还要在这条新沪杭城际铁路浙江段的中点,大体是海盐西南面,修杭州湾跨海铁路桥,规划为沪甬城际铁路。这条线都很接近旅游区(钱塘江观潮)。

就连上海规划中,还没有修的虹桥火车站-青浦老县城的三铁线路都被浙江人算计进去了,新修上海-湖州城际铁路,湖州接杭宁高铁向南,形成沪杭间第三条高铁通道。这一线也更接近系列旅游景点(朱家角、淀山湖、太湖、莫干山、安吉农家乐等等BLABLA)。

这样,不算靠不靠谱的磁悬浮,沪杭间会有三条250-350级别的高铁。平时中间一条高铁满负荷运转,南北两条,两地跑跑一天几十班的郊县三铁,独挡一面各自寂寞。

一旦碰上旅客井喷,如何把旅客及时送到想去的景点,那就可以快速调图了。

家园 金山卫三铁一炮打响

肯定会加速推动,甚至促使中央同意在华东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全面试点,遍地开花。

目前向铁道部申请铁路项目(争铁),要经过严密的论证,环节繁复:地级市的发改局,省发改委,铁道部勘查设计院(《规划意见书》,《规划性研究报告》),“部省协议”中明确向中央申请纳入下一个五年规划的备选名单,或至少是申请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调整方案》;然后才攻铁道部的经规院和发展计划司,国家发改委的交通运输司铁路处。

这些步骤,有些是繁复了,大部分是不可少的。实际上“十一五”规划时,国家发改委只同意到十一五期末全国铁路总量到12.6万公里,而当时申请已达到17万公里,各地抢得头破血流,这些欠账还没搞完呢,人家可是前期准备都很充足的。

如果三铁全面铺开,规划数肯定很大,再这么旧规旧办,忙不过来。但过于简化,将来出漏子就更不好。但这恰恰是铁道部改革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以新增项目来搞新方法新事物,比对抗旧的利益格局要容易得多,希望这届班子能有所作为吧。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国庆大堵车是正常现象

本次黄金周据统计6000万人驾车出游,也就是4.6%的人口出游造成堵车,就是说中国富裕人口全部出动旅游基本可以瘫痪全国高速道交通。

美国劳工节是美国人驾车出游最高比例,据说20%人口在此阶段出游,也就是说6000万美国人在劳工节出门驾车旅行--我们也看到全国高速道车满为患。我个人经历过从纽约市到华盛顿市开车12小时的记录。

因为中国的高速道里程同美国高速道里程差不多,都是8万公里左右,所以6000万人是这些高速道的极限载荷了,再要增加载荷就要多造高速路,而中国土地资源紧张,再容纳第二个6000万富裕人群的空间已经不大了。

所以这也是中国进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人口制约条件。

中国的经济增长靠低收入家庭消费增长已经证明不可行--以家电下乡为例,其经济拉动效益微乎及微,只好不得不动用铁公基,造成惊天浪费和腐化(高铁)。

所以这次动富裕阶层的脑筋,试图让他们多消费,结果人口的5%出游就把中国高速道堵死,意味着增加一倍的铁公基才能保证下一个5%人群的消费增量。

这种发展模式明显行不通,投入同产出比例严重失调。

另外随着出口导向经济失效,中国的富裕阶层的荷包也在缩水:香港黄金周旅游消费“旺丁不旺财”。整个黄金周期间,内地客访港高达98万人次,比去年78万人次增加近20%,内地团数量也有30%的升幅。但这些游客从以往主攻昂贵奢侈品改为大众化消费品,因此估计今年黄金周内地旅客的人均消费只有五六千港元,比去年下跌25%。

其实国内黄金周消费也反映了消费增加不多:

国家旅游局数据显示,9月30日—10月7日中秋、国庆节长假期间,全国纳入监测的119个直报景区点共接待游客3424.56万人次,同比增长20.96%;旅游收入17.65亿元,同比增长24.96%。

游客增加和收入增加比例几乎持平,扣除通货膨胀因素,游客花费同去年相比没有增加,那些游客把在家乡的消费用在外地,全国各地相抵消等于消费增量为零。

所以中国用投资或消费来刺激经济增长的潜力已经饱和,出口再遇到外部市场不可抗拒的下跌,那么三驾马车基本熄火。

中国这样的国家的国策应该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军事以积极防御为主,农业要杜绝进口粮食。如果不想做到这两条,虚脱是时刻会来的。

一个农业国还靠进口粮食,怎么也说不过去,更不谈国家安全了。

在军工农业都不丁的情况下,要过帝国瘾,不是很可笑的吗?连富人都渡不好假期,那么剩下的95%的日子怎么过?

中国军事力量积累了诸多进攻性武器,但质量数量又不及美国的一个零头,花费如此多军费,不敢不能出去,那要这些武器干什么?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回来怎么走到京承呢?

是去的呼和浩特方向吗,返回时必须得经过八达岭吧

家园 锡林浩特

多伦,达里湖,锡林浩特,经棚,乌兰布统一线

家园 公路的本身的调节能力设计的时候就太弱了

不知道各位看照片发现没,一边是堵死,一边是空荡荡,也就是资源没有充分利用,换个词就是:资源配置不合理。

这应该是设计的时候欠缺考虑,路面的走向用途都定死了,缺乏足够的资源动态调节能力。

想起火车的铁轨,就没有死板规定那条轨道是用来进那条是专门用来出的,什么时候用来做出入完全是根据调度。

如果不是修成这样左右隔开的路面的话,那么大的路面资源是可以被拿来调节拥堵的,嗯,比如八车道修成8条分隔开的路面,平时左右各四条,像上面的情况,则可以变成1:7的左右配比,等回程高峰再变成相反。

现在

左左左左||右右右右

改进后(弱化路面间隔)

|左|左|左|左|右|右|右|右|

高峰时通过对闸口的控制(反正高速路口都有这样的对应逐条车道的收费窗口,这方面恰好可以通过出入口来调节整个路面的资源使),可变为:

|左|右|右|右|右|右|右|

|左|左|左|左|左|左|右|

家园 老本:CRH6来了

200、160、140级别,定位城际轨道客运。

外链出处

家园 这个还是过于豪华了

只能说,是“三铁”里比较高端的一种,而不能代表“三铁”的全部,甚至不能代表大部。

“三铁”是个筐,很多东西能往里装。就拿这个CRH6为例,还可以改进的地方有:

1) 行李架最好改为飞机机舱式,可以关闭,这样不会有小件物品跌落。

2) 座椅应该有多种款式(成本)和尺寸的,供采购方自由选择。

3) 客车中间的走道太宽阔,应该设有加座(就像大巴车的加座,可以折叠附着)。放下加座后还能留出一条单人走廊就行了。

4) 厕所的设计太豪华,不如缩小面积,改为两个独立厕所,更方便旅客。婴儿换尿布,可以临时在车厢里的列车员专座(就是第一张照片上首排带小桌的座位)的小桌上进行,毕竟这种事不是太多。话说回来,如果婴儿真那么多,一个个排队慢腾腾换尿布,别人还用不用厕所?

老实讲,中国现在有一种不好的趋势,还没成为“帝国”,先要成为“嗲国”(大家千万要警醒,“城镇化”,不是“嗲化”,不是抛弃“节约闹革命”的农民式美德),高高在上不切实际地搞“面子工程,升官工程”,拿出习总批评的“假,长,空”的官僚劲头,照搬西方的一些高标准,乱来;工程大了,自己顺便揩油,养27个N奶。这个CRH6,200公里时速,这妆化得,整个一个“林志琳”,实际是“大铁”的翻版,是“民国范儿”,不是“农民运动”------你们农民整不起,还得我们“大铁”来管着。就算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老百姓日常出门,车票钱能省就省,钱都要花在房贷上,飙这个干嘛?有病嘛!更别提中西部了,这简直就是故意的“好心办坏事”,拒绝客流。

家园 我有一个原创理论叫“铁路线两翼辐射客货源纵深”

献丑了,这是我和海子铁路网车友探讨向莆(昌福)铁路时顿悟的。

见http://bbs.hase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72978

18楼

理论内容:铁路不仅仅是一条线,而是一条经济带,铁路都是有两翼辐射客货源纵深的。这条经济带的两翼辐射客货源纵深宽度,取决于地形,也取决于沿线人口密度,经济发展程度和其他配套交通设施发达程度。

向莆(昌福)铁路都是比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更难的闽道,它的两翼辐射客货源纵深就比较窄。虽然它和京台高铁合福段有点平行,但间隔距离远,相互的两翼辐射客货源纵深重合冲突很小。

沪宁既有双高铁一普铁就不一样了,沿线都是平原,从一千年前以来就是中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短途交通网最完善的地方,没有之一。所以沪宁既有双高铁一普铁六线铁路干线的两翼辐射客货源纵深极为宽广。

本大一再推崇的二铁、三铁其实就是拓展干线铁路两翼辐射客货源纵深的。

上海金山郊县铁路就拓展了沪宁、沪杭铁路的两翼辐射客货源纵深。未来金山铁路会延伸到奉贤,如果一直延伸到洋山深水港码头,将会为华东普铁网带来海量货运流量。

家园 这就是“拓宽工业走廊”

德国历史上发展起来的几个工业走廊,都是依托大河或铁路(也就是依托运输动脉)而来的。

主干铁路就像是鱼骨中间的脊骨,需要有小鱼骨向两边延伸。尤其是两大运输动脉平行走向时(可以是铁路,公路,河流混合,不一定是两条铁路),大动脉之间需要很多联接通道,就好比平行的两条市内干道之间需要大量的横穿小马路。有些县凭借地利,光修起一条三铁,联接两边的大站大港,就财源滚滚了,这立项动力自然是大大的。

三铁的轨距同大铁一致,信号和控制系统也可以随时并入大铁(大铁征用三铁),只是路基较软,行车的车速和载荷较低,造价较低。

18楼是不是就是“18车”?

家园 是的。

这网站很有意思,别人盖楼他们叫加车。

我把我在海子网原创的《沪宁间第三条高铁必须缓行》

改写后也发到河里来了。请本大指教。

http://www.talkcc.com/thread/3833657/1#C3833947

家园 南车集团打入南非市场

2012年10月22日,中国南车集团旗下核心企业------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株机公司)最终以极具竞争性的交货期、本地化率和性价比等综合优势一举击败8家竞争对手,与南非国有运输集团成功签署了95台电力机车的供应合同。根据合同规定,首台机车将在合同生效后的第十六个月验收交付,即2014年4月。

提前半年交付的首两台机车于2013年11月14日运抵德班港,18日交付运营机务段。

南非铁路干线上有的路段使用交流电,有的使用直流电,此次设计的新机车为双流制电力机车,配有自动切换装置,此类机车中国国内是完全没有的。这种奇特的机车使得非洲南部诸国可以利用整合的铁路系统,从南非德班港以铁路穿越津巴布韦、赞比亚,一直通到刚果(金),而刚果(金)正是中国派遣的联合国维和部队驻扎过的国家。

2013年,南非方面又在招标,涉及599台电力机车和465台内燃机车的大单。中国公司正忙着切蛋糕吧。

家园 太厉害了!!!!
家园 无奈只能鲜花

支持你,和俺的看法一样

中国的铁路网,虽然这几年飞速发展,但还是差老远了

生活在日本过的都知道,那个便捷和方便啊

中国目前,国家骨干网由铁道部承办的,大概成形了

地方,一个大点的城市内,比如京上广深,地铁网也初步成形了

但缺了城镇之间一环,应该大力鼓励省内铁路网,交给各省去自办,上联国家骨干网,下通中心城市地铁(轻轨)网

家园 支持!

不过另一方面讲,也是好事。

首先,是人民真富裕了。20年前看报,台湾,南朝鲜,逢全国假期,公路拥堵,小车如雨,真是羡慕。如今呢?中国私车7750万辆,仅次于美国,而且很快会超越美国。

俺也有车,今年国庆去浙西,就堵在杭州绕城上了。

和别人谈起堵车,俺总要在大家诉苦之后补充:好啊,说明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