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为什么汉语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语言(上) -- 冷酷的哲学

共:💬1516 🌺8640 🌵16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2
下页 末页
家园 LS两位理解正确,花支持。

“汉语中大量的现代词汇都是日语。”写出这种话的人实在是无法想象其思辨能力或者时间问题或者立场问题。如果不是立场问题,实在是需要改变一下人云亦云的毛病。

家园 反对一下,一万个英文单词真的很多么?

反正俺在国外生活的感觉是,千万别觉得自己词汇量大,永远会有不会的词,考托考G考雅攒下来的词汇应付考试、应付基本生活需求、应付学术讨论、应付专业需求,或许马马虎虎,因为这些领域的词汇量是封闭而有限的,但要听个相声,描述个场景,就立刻出现词汇量不足的问题,能听老美说相声听的哈哈大笑的,不知道得有多少词汇积累,反正俺现在还没到那个水平

家园 望文生义是种坏习惯,得改

不能全赖在语言头上。

像日文那样直接往语言里嵌音译,我不觉得是种好办法,翻译是省事儿了,苦了学习的人。比如计算机词汇里的memory / disk / refactory这些,本身是有意义的,也符合他们的发音习惯,一般美国人英国人即使不懂计算机,看看也能记住,也大概明白是什么意思(瞧,他们自己也在望文生义),而日本人给直接引过去,在日文里毫无基础,

完全靠硬记,不是加大自己的难度么?而中国学生学习“内存”、“硬盘”、“重构”,就容易的多了。

家园 未必,也许是公知
家园 可能关键还是在不为上

从EVOLUTION说,不觉得翻印成演化比进化更难理解,只要语文水平尚可,稍加提醒就可以接受。实在不觉得有人为阉割语义的必要。

另外关于对达尔文老先生的推测,以俺对有文化的英国佬的印象来看,他们还是非常非常在意用词的精准的。而且从文艺复兴以来,欧洲人对概念精确的追求,可以用丧心病狂来形容不为过

家园 我反而觉得memory/disk/refactory

容易理解。

不过这也许是我自己对英语就了解不够,因而达不到忘文生义地步,反而带来的"好处"

家园 我为这个词专门又翻了翻《物种起源》

我发现作者经常使用高等、低等等词,说明达尔文心中其实默认物种变化的潮流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否则他就不会使用evolution这个词,而代之以alteration等更加中性的词。所以evolution翻译为“进化”非常准确。

家园 小朋友学量词遇到困扰

这个话题很有意义啊,lz酝酿积累沉淀应该很长时间吧,可谓厚积薄发。

小朋友学习量词的时候遇到困惑,经常混淆,好像也是老外学中文的难关之一:

一个人、一间房、一张床、一只鸡、一条狗、一匹马、一粒米、一棵草、一株树、一本书、一包烟、一瓶酒……

英文就简而化之统称一个:a(n)

希望楼主能分析一下汉语中量词多样化情况的形成、必要性、优劣等等。

家园 你有英文基础看这些英文词当然望文生义就可以理解

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是很容易的,可是一个没有英文基础的日本人(日本人不像中国人这么热衷于学习英语,普通日本人的英语水平很一般)看到メモリ、ディスク、リファクタ这些,就纯粹是些没有机理的音符,记忆和理解的难度都相对要大得多。

家园 1万已经不少了

美国人,大学生差不多一万一,老年人差不多一万七。

家园 我觉得量词并不是很必要,一条鱼还是一个鱼,都没什么区别。

不过一杯酒还是一瓶酒,这个区别还是很大的。

家园 汉语引进日语的词汇只有七百多个,还不到每年汉语新增词汇的
家园 我的看法是汉语中很多量词都是表述外形或者形态的

“张”,表示一个大的平面(床、桌子)或者一个能够形成开合的物体(嘴、弓)

等等

家园 量词的必要性(不科学的猜测)

在中文中,量词的出现主要在口语中。而在文言当中,很少。

个人猜测,这是因为(各地方)的汉语中大量的同音字,使得在口语中需要量词来将数量+名词的内容与其它的同音内容加以区分。而在文本中,这是不需要的。所以文言中量词不必要,但口语中离不了。

举例而言

一狗吠。

在文字上,不会有任何歧义。

但是在普通话读音上,与

衣苟费

伊苟废

完全一样。那么,日常的普通话交流中,加上如果字就不同了:

一条狗吠

此衣苟费

伊苟被废

这样就在口耳交流中能够加以区分。

而到了现代白话文,量词就大张其事,很多时候让我们觉得反而啰嗦可以去掉(当然不能去掉)。

-------------------

同理,不同的名词对应不同的量词,很大程度上大概也是因为同音区分的必要。这里的同音区分还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语调混同:

比如,

一条鱼

一个芋

一块玉

。。。

不科学猜测,见笑见笑

拐棍
家园 翻译的人水平不够. “演化”更合适些。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