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为什么汉语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语言(上) -- 冷酷的哲学
马氏文通
譯爲中文可以爲:超細二氧化硅所致尘肺(病)。
汉语“高级词汇”几乎都是汉语基础词汇组成;德语也是。德语
Krankenhaus看似比英语hospital要长,但却是kranken(病)和Haus(房子)组成的,反而好记。
那hospital又是怎么来的呢?查字典发现源自法语,而法语又来自于拉丁,总之,hospital于日耳曼人的土话没有关系。至于当年的英国人为啥使用hospital而不是illness-house之类的日耳曼土话,估计又得说到诺曼征服啦。
日本虽然没有像英伦三岛那样被大陆上来的人征服过,但是也有和英语类似的特点,就是“高级词汇”的构词法不是来自于基础词汇。例如“医院”,日语里面叫做「病院(byōin)」,但“病”却是「病(yamai)」。
至于日本明治维新时候造的词,都使用汉语的构词法而不是日语自己的,怎么说呢,有点类似于美国人的五角大楼是pentagon 而不是神马five-angle house。
汉语再怎么先进,再怎么精确,中国如果不能得到美国的地位,那么汉语只能是地区性语言,而不能成为世界通用语。
而正是前有日不落帝国,后有美利坚帝国,尤其是美国的地位才造成英语成为准世界通用语。
说一千道一万,没有世界霸权啥也白搭。
恐怕那得是人类文明的大倒退,而眼下看来,英语用个几百上千年来逐步同化其它语言,成为世界语,是一个趋势。而某种世界语的出现,应是人类社会的进步。
对中国人来说,需要看到的是,由于汉语言的特点,我们仍有扭转改变这种趋势的机会!
明明是1898年中国人根据西方的语法,开始建立中国自己的语法,还是建立在西方传教士的帮助下建立的白话文基础上建立的。
我问你是中国古代汉语有没有语法,你把1898年中国人突然跳出来一个语法来搪塞。
没有语法,怎么说话?怎么立即别人的话?
你说的那个叫语法学……
中国古代的语法要比现代白话文严格得多,因为那时没有标点符号,后来出现的'句豆'也只是简单分割句子,所以文章中对句子的分隔和理解全靠语法。写得好的古文读起来朗郎上口,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对古文语法的严格遵从,让其他人读起来很舒服,容易理解。反而是现代白话文的语法被搞得乱七八糟,至少有四种表达方式:
郑伯于鄢克段
于鄢郑伯克段
段被郑伯克于鄢
段于鄢被郑伯克
现代白话文最常见的用法是'郑伯于鄢克段',反倒象'郑伯克段于鄢'这样介词后置的用法很少用了,反而是英文中很常见"郑伯KILL段IN鄢"-DO SOMETHING IN SOMEWHERE('IN '可能就是 '于')。现代白话文如果没有了标点符号,就很难读懂了,因为语法太灵活,等于没有语法。
让大家一字不差地背颂一篇古文(一百字为限)一点都不难,但要是让大家一字不差地背一篇现代文就很难了,不是多字就是少字,要么就是语法顺序不对,说明就还原能力而言,现代白话文其实是不如古文的。
读现代文主要欣赏的是内容,而欣赏好的古文不但欣赏的是内容,而且欣赏的也是古文语法,只不过我们对自己的语法诠释的还远远不够。
我接下来的问题是,明明好的东西都有其互通性,比如中国古文和英文的语法结构都强调的是要把重要的部分先说,把修饰的东西后讲,可到了近代,中国人的语法到底是被哪个二混子洋人给搞乱了?把修饰的东西夹在主语和宾语之间,越修饰就越是离题万里。
最后一个问题,类似的其他中国古代的优秀文化,还有多少是后来被半吊子洋杂给搞乱了的?
语言是拿来用的,语法也是后来总结出来的。古汉语语序也可以很灵活。
古文容易背是因为古文和日常口语差别很大,不容易混淆。同理,外文短篇也比现代文好背诵。
郑伯克段于鄢
Some one do something in somewhere
郑伯于鄢克段
Some one, in somewhere, do something
于鄢郑伯克段
In somewhere, someone do something.
段被郑伯克于鄢
Something was done by someone in somewhere
段于鄢被郑伯克
Something, in somewhere, was done by someone
都没问题的。
语序还发展出了强调某个语素的作用。
过去常说的是"郑伯克段于鄢",现在常说的是"郑伯于鄢克段"-"中国在西昌发生卫星"。而现在有谁会说"中国发射卫星在西昌"呢? 除非写诗词。
灵活性是在标准性下的若干补充,而不是随时都能灵活,否则就失去标准化的意义了。
但如果修饰的部分不仅仅是'于鄢',不是'在西昌',而是在某国某省某县某乡某村,把这些都加在'中国发射卫星'之间,就不如古文或英文常用的,将修饰置后比较好些,否则中文就要断句,先说"中国在西昌发射卫星",再补充说"具体发射地点是某省某县某乡某村"。类似的现代中文必须进行重复和啰唆表达的地方有很多,而用古文语法就没有这个必要。
这是汉语固有的特性。古今皆同。短句间的顺序反而未必重要。
比如这段“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按你的严格语法岂不是该说“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为修禊事在永和九年癸丑暮春之初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仁兄所选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的开篇之句,以现代人公认的断句理解是: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 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这里的第一个动词是"会",是省略主宾的核心结构,指王羲之与好友们'会'于會稽山陰之蘭亭,后面的就都是修饰和继续了。(某)'会'(某某)'于'會稽山陰之蘭亭,这是标准的古文结构。但如果现在的新闻联播的文稿被写成"中国发射卫星在西昌",那么这个编辑就要被开除了。说明古文的普遍结构和现代文的普遍结构是不同的,当然你要硬从古文中找特例,再加把劲应该能找到,但这并不能颠覆'古文的普遍结构和现代文的普遍结构是不同的'这个观点。
古文针对不同的形式与场合,有不同的文法和省略,比如<兰亭集序>是写序,大家都知道作者是谁,所以可以省略主语,而'会'本身就有会友之意,而结合本文是兰亭集序,所以'会'肯定是指会朋友,而不是会敌人,或会不相干的路人,因此可以做省略。但如果是一篇没有前后背景介绍的文章,就要先把主谓宾补说清楚,比如唐蕃会盟碑的开头:
大唐文武孝德皇帝与大蕃圣神赞普舅甥二主商议社稷如一统。
我无意和谁抬杠,只想找高人求教:中国书面语言的语法是被如何改变的?受哪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