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民工拐点 -- 陈经

共:💬25 🌺307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民工拐点

中国近年来出了民工荒,人力成本快速上涨,经济学界和媒体说中国到“刘易斯拐点”了,劳动力无限供给不成立了。本文对此进行研究。

刘易斯研究的是工业和农业“二元经济”的发展问题,由于工业部门生产效率高,农业人口不断向工业人口转移,这个过程中会发生两类拐点。通常指的是第一类拐点,农业剩余人口开始是无限供给,工人工资都不高。之后工业部门把农业剩余人口全吸完了,劳动力开始短缺了,工业部门的劳动力工资开始大幅上涨。农村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变到短缺,这就是“刘易斯第一拐点”。还有第二类拐点,就是农业人口继续减少,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追上工业部门,农业和工业工资水平差不多了,就城乡一体化了,从二元经济变成一元经济了,这就是“刘易斯第二拐点”。

在刘易斯的二元经济分析中,农村人口转成城市人口,它的动力是工业部门需要劳动力,而农业部门有剩余劳动力。但在中国,工业部门的劳动力从来都是过剩状态,因为中国人口实在太多,比所有发达国家的人口还多,工业效率也不低。这么多劳动力,搞完农业搞工业,创造了世界最高的工业产值,还有很多剩余。整个市场劳动力一直是无限供给,不存在“工业部门把农村剩余劳动力都吸光了”的现象,而是工业部门都常态地产能过剩了。因为产能过剩、劳动力过剩,中国人的收入增长相比经济发展要慢得多。

如果靠传统的二元经济发展过程,那么中国80年代初城市化率只有20%,农业人口占80%。哪国的工业部门都不可能吸收这么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30多年不可能。事实上,中国的内资、外资、国营、民营企业招收了很多农民工,对这些人而言,不能说解决了从农民到工人的身份转换问题。农民工长期以来待遇不高,融入不到城市里,没有户口,没有稳定住所,隔一段时间可能就换城市换地区,在春节时跑回家乡,在家乡建房,算不算城市人口说不清。即使近来农民工收入大幅上涨,如果在城市无法安家,问题同样存在。农民工一直无法在城市安家落户,永远是流动人口,哪有什么“拐点”?如果说是“刘易斯第一拐点”了,那农村剩余劳动力应该消失了,而中国城市化率刚过50%,难道农村还占50%的人口就不过剩了?

在中国这个特殊过程中,农民工就一直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家里有块田,有时还种种,或者干脆不管了,主要时间是打工。今年剩余了,明年还是剩余,不停打长短工。至于说“民工荒”,根本不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消失,他们一直在那剩着。如果不在城里混了,当然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是失业工人。这是刘易斯不可能想象的事,他的二元经济理论里没有“中国民工”这种农工混合体存在。

发生“民工荒”,是这些剩余劳动力跑到其它地方打工去了,或者退回农村打短工,不出来打长工了。我认为可以算是“民工拐点”,“民工”这种干活多挣得少忍耐力强的劳动力资源,不再无限供给了,这是真的。但是“刘易斯第一拐点”还早,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处都是。如果农村剩余劳动力真变成了城市工人,根本不会在家乡大建房子。如果企业肯招收有编制的正式工人,与本地人待遇相同,农村户口的人肯定愿意,怎么可能荒?城市工人的收入,如小白领,并没有大幅上涨。

在中国,刘易斯的二元经济劳动力部门转换过程需要修正。分为三或者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农村劳动力过剩,农民在农业劳动之余,愿意或远或近跑到工业部门打长短工,长期离家、亲人分离、待遇差、没有身份也不得不忍受,出现“民工”现象。即使“民工”待遇很差,由于农村太穷,在第一阶段“民工”数量还是无限供给状态,要到处找工,工资长期不变,确实有新闻报导说十年不涨。

第二阶段,由于工业部门对“民工”的需求大大增加,“民工”从无限供给变为短缺,发生了“民工荒”,民工待遇开始快速上涨,第一阶段变到第二阶段,就是“民工拐点”。这个拐点已经发生了,应该在五六年前,现在中国正处在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民工待遇继续上涨,以及国家政策的变化,民工可以在城市安家了,开始放弃农村房子,在城市居住开展家庭生活,大批民工变成城市工人。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以放弃农村房子为标志,这些农村剩余劳动力真正消失,农村消失。这个阶段应该说有迹象了,但应该还没到,农村只能说平时人消失了,房子还没消失。从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也许可以提一个“第二民工拐点”,定义为农村房子数量开始减少的时刻,扣除被征用的情况影响。

第四阶段,民工已经没有了,劳动力不断从农村彻底转到城市。劳动力要么就在农村,要么就在城市,不再城市农村跑来跑去,民工春运消失,探亲访友春运还在。从第三阶段民工开始消失,到第四阶段民工彻底消失,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没有了,短缺了,这才是“刘易斯第一拐点”。民工彻底消失,整个工业部门劳动力待遇会大幅上升。

现在说“刘易斯拐点”了,按理论,应该从事工业部门的劳动力工资都上升。就是说,城市人的工资也迅速增加。这里的工业部门也包括第三产业。但现在中国这并不成立,小白领加薪并不容易,大批人还要忙找工作。只是,如果肯去干民工的活,找工容易,收入上升快。

关于“第二民工拐点”,以及民工彻底消失,这是我的猜测,会如何不好说。这实际对应李克强要大搞的城镇化的过程,政策会如何不知道。民工以什么形式在城市安家,政策变数不少。中国城市化率从20%升到了50%,这30%的人主要是城市扩城包进来的,农转非进来的,买房进来的。已经有很多民工用这些形式进了城,也许不需要“第二民工拐点”这个概念。

由于中国巨大的地区经济差异,以及一些对农民的歧视性政策,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民工”现象。因此,要修正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加入一个“民工拐点”,用于解释中国“民工荒”后民工收入大幅上涨的现象。同时,不能说中国劳动力短缺了,还是长期过剩,工业部门工资上涨不容易。经济学界和媒体对这些现象,以及与之相关的人口问题,可能作出了错误的解释和判断。

通宝推:为什么不可以,天高云,jhjdylj,fride,Leono1,常识主义者,唵啊吽,黄土布衣,桥上,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春节后和一个湖南的朋友聊天

他的家乡现在建了很多各类工厂,本地的农民以前基本都是去广东打工,这两年多在家乡的工厂里打工,不再外出了。工资不算高,一个月也就1、2千,劳动强度也比较大,但由于种地收入更低且较也很累,所以人们还是踊跃的去工厂打工。

另一方面是原先青山绿水的地方,现在开始出现各种污染了。

家园 放弃农村房子恐怕得老一代人都故去
家园 这个理论比刘易斯理论更符合中国的现实

政委观察挺细致的

家园 现阶段的民工荒不是短缺造成的,主要还是工资福利跟不上所致

90年代初,在广东的高速公路建设工地上,我看到的农民工以40岁以下的青壮年为主,90年代后期到07、08年,在内地的工地上,我看到的农民工,不再以青壮为主,40岁以上的人越来越多,目前工地上40岁以下的农民工几乎看不到了。

工地上的农民工工资直到08年,几乎没有什么增长,一直是40、50块钱一个工日的样子,而且拖欠严重。从08年以后,工资增长很快,现在工地上最低的小工工资,一个工日也在120块以上,拖欠的问题也基本解决了,原因很简单,不发钱找不到人干活。现在媒体上报道的欠薪案子,大多是包工头或者材料供应商与总承包单位之间的经济纠纷,为了造势,雇几个民工闹而已。

城市的情况,比如饭店的服务员,商店的营业员,还有一些小白领,其实他们的收入要低于工地上的农民工。但是,生活、工作环境要好很多,新生代的年轻人不原意再像他们的父辈那样去考虑问题。

这就是时代悄悄在发生变化,总的来说,以后干脏活、累活、差活的人会收入越来越高,原意干的人干不动了,让不愿干的新生代的人来干,只有开出足够的价码。现在的农二代,有一技之长的,找环境好、收入高的工作;家里有点积蓄的,做个小买卖;啥都不灵的,找生活环境好的工作。

这个变化倒逼全社会的转型。虽然目前贫富有些差距,但不可否认,越来越多的人生活质量在提高,要求也在提高,血汗工厂、血汗工地的消亡再正常不过。叫着民工荒的人,思维还停留在原始积累阶段。

通宝推:老虎五,
家园 农村人口还占50%,不等于农业劳动力还占50%。

386199部队,绝大部分不是劳动力。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不少见了。

我们现在每个季度搞几次扫村,见到的青壮年劳动力(不分男女)屈指可数。除农场地区以外,下地干活的,60岁以下的基本没有。

我们这边还算好的,全县大半街镇都有中小企业,所以还不至于完全见不到年轻人。但去沿海打工的,还是不少。

陈大需要离开深圳,到内地劳动力输出大省的农村考察一下才行。

文中把人口数据和劳动力数据混用,容易让人混淆。

通宝推:l197621,
家园 人口数据说明民工数量很大

民工不在农村挣钱,但身份是农民,而且会在家乡盖房。民工和城市工人是不同的,不是市民。这是一个新现象,所以要修正二元经济理论。

人口数据有它的意义。它说明民工的数量是非常大的,不能忽视他们,或者将之等同于城市工人。

如果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消失了,那中国的城市化率应该是70%。但这是不好的统计方法,这种让民工跑来跑去的城市化不好。

我的关键发现就是,不能因为农村空了就说剩余劳动力没了。这些人在跑来跑去,是一个特列群体,归到哪里都有问题,要单独提出来分析。

刘易斯等于是把劳动力分成“农民、工人”两类。我认为要分成“农民、民工、工人”三类。民工荒就是,作为民工候选者的农民短缺了,不再无限供给。而作为工人候选的人还多得很,还是过剩。

通宝推:天高云,
家园 谈点我了解的情况。

俺家的小时工安徽人,家离六安不远,但是在山区。现在家里的年轻人都会到镇里或是县城里买房,主要是为了下一代读书,因为好学校都在镇上或是县城里。而原来的村里都只剩下老人了,山里的地也基本不种了。

咱家的小时工就靠在上海做小时工的收入,已经在县城里买了一套房。因为看不惯儿媳妇,准备再买一套自己住。

看来农村山里住的人正在逐渐的走入平原和城镇,中国几千年来往山里逃荒的趋势终于扭转了。

通宝推:l197621,
家园 现在的工地上基本看不到有人搬东西。

钢筋,水泥,模板基本都是机械运。

家园 有河南等超生大省在,中国的民工供应旺盛依旧。

除去标题那个原因,如果国家再想办法把土地从农民手上拿走,民工更是多得不得了。

家园 不要忽视了黑社会化

总的来说,以后干脏活、累活、差活的人会收入越来越高,
很难说啊。

家园 俺村里...平时确是老人和妇女孩子...

几家邻居都是年轻人...去年都生了二胎...交了罚款...有一家两个孩子相差十多岁...

这六家里的男人还都有驾照...有弟兄俩过节时回来了...工作不太好...在外开危险品车辆...

平时村里能见到几辆面包车和轿车...

过节时...村里居然堵车了...好多家都有车...都回来了...

村里路也窄...那几天出个村都不方便...一家一家的停车叫人开车让路...

家园 从理论上驳斥了一类取消计划生育的理由

有一拨常见的精英现在收集攒签名,准备在两会期间发公开信,要求取消计划生育。

家园 去年和一个老板聊天

这个老板以前工厂在苏南,因为厂里工人都是苏北一个镇上的,于是前两年干脆把工厂搬到那个镇里了,工人可以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家里,甚至有女工把小孩带到厂里照顾,所以工资比在苏南时候低1/3也一样不缺人。

家园 民工在城市的购房与居住问题

民工通过打工,是可以在县城这样的小城市买房子拿到户口的。拿到户口就可以解决孩子上学问题。如果拿不到户口,小孩上学环境不稳定,还是要回到农村接受正常教育。

另一个问题是在城市买房子,不一定意味着在城市得到长久工作。如果生产和生活分离,买房子的意义就小了。如果民工只是出卖体力,那么壮年过后就面临着岗位问题。只有那些文化程度较高和技术能力较强的民工,能够以城市长久就业的方式,留在城市,实现真正的城市化。

民工的教育水平一般难以改变,因为最高学历一般就代表了教育水平。那些年龄较大的民工学历低,大部分难以承担技术较强的工作,未必能够在一个城市可以长久工作。年轻民工一般学历较高,技术入手快,长久保住工作的可能性提高了。

但是无论如何,只要民工的工作是不确定的,民工就难以舍弃土地的依靠而完全进入城市,就难免随着季节和经济周期而做候鸟式的迁徙。这个问题大概需要人自然代谢的历程来解决比较现实。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