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小马拉大车——秦汉时期疆域变迁的一大特色 -- 江南水
记得90年代初刚参加工作时,在山区搞一条战备公路的外业勘测,记得勘测队里有几位经验丰富的老同志,总是跑在最前面,干选线的活,他们啥工具也没有,就是左边山头看看,右边山头看看,有时还来回跑着看,辅助工具就是手指头,和《亮剑》里头李云龙手下的那个炮手比划的差不多,结果很神奇的就把路线定下来了,当然后面还有一系列的活,比如测高程、具体定线、测断面等等,但这些都是跟着路线走的。现在公路设计早不这么干了,都是图上选、图上定,图上干活也存在问题,就是和实际情况往往有出入。
水渠选线应该和公路差不多吧。
实际误差很大,基本上无法按图施工吧?
元代忽必烈才纳入中国版图。还有湘西,那里也是长期的半独立状态
80后肥宅表示:
从背诗开始“夏商与西周……”
回忆中学与长沙相关的历史(+地理)以及问老师的一些问题:
夏商好像没我们什么事,春秋战国里面要是没屈原,好像也没什么事~(扣鼻~)
直到全国闻名的那具老太太,也是汉朝的事情了,之前的好像一直是归“楚”管~至于这个楚有多大,到现在我也不太清楚,最直观的概念貌似当时长江以南、三峡(咳咳~)以东、除了吴越(就是再直观点——有钱的“包邮区”——江浙沪)之外,都算楚的。当时感觉很大,现在感觉也不小,完全把两广以及福建等地算进去了。按理说,当时这些地方包括福建一部都没什么人吧?(不毛之地?)连我们湖南都是南蛮子,可见已经是当时版图的边缘地带了。
湖南这时候最大的存在感被灵渠刷出来了。(秦)
到了三国时期,总算有孙太守(孙权他爹)撑场面,后来又有关公战长沙——到现在还有“捞刀河”。
曾问过老师,当时我们这块归蜀国还是吴国管,老师回答了这是吴蜀争夺的地方,归吴国管的时间多点,但最后都归晋了~
还告诉三国演义是小说~(被我一直当史书看的,大杀读书欲)
然后湖南或长沙又没什么存在感了(至少我没记住了,记得宋朝还有篇讲几大书院,貌似其中有岳麓书院),直到太平天国打长沙挂了一个西王~再后来的湘军以及后来的黄兴、宋教仁,当然镇楼的一定是毛爷爷……
插曲——记得孙文当选临时大总统时少了一票,问过老师,老师还查了资料还是什么的,回了我说是我们湖南的代表选了黄兴。(不知道真伪~)
胡乱回帖,勿怪~
灵渠之前秦国已经有n多水渠工程,积累的水利工程经验不少。
他们控制了文字的记录,出土的那些竹木简里头他们占主体,技术人员的功绩仅仅体现在那些发掘兵器的落款上,而且在秦国当时以耕战为主的军功爵奖惩机制下技术人员也很难出头。
元明时期主要控制的是上层,那些中下层的土司要等到改土归流才开始丧失独立性。
好像都没有提及嘛。
窃以为可作为参考。大规模水利工程如郑国渠多半需要指向设备,在没出太阳的日子就只有靠指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