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小马拉大车——秦汉时期疆域变迁的一大特色 -- 江南水
天水放马滩1号秦墓出土的7幅地图,均用墨线绘在4块大小基本相同(长26.7厘米、宽18.1厘米、厚1.1厘米)的松木板上。据同时出土的竹简纪年和随葬品的特征,经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部门鉴定为秦王政八年(公元前239年)物品,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木板地图,其保存之完好实属罕见。按其用途可分为《政区图》、《地形图》和《林木资源图》。在这几幅图上,不仅有山川、河流、居民点、城邑,还特别注有各地之间的相距里程,与现今距离大都相符,可见,这些地图是相当准确的实测图。纪录片《复活的军团》里面也特地提到了这些地图,除了没有比例尺,与现代的地图非常相似。推测为附近军马场场长所拥有。
秦人有搞工程的传统,掌握了精确的大地测量技术,记得一个纪录片上,曾经介绍过秦代测量用的石墩,推测作用相当于现在用的水准仪的三脚架。秦人用的技术设计思路跟现代区别不大,只是根据当时的条件做了简化。
中国第三将军省、军事家大省---湖南(202人)
“唯楚有材,于斯为盛”。湖南自古就是人文荟萃,英才辈出之地,尤其是在进入中国近代社会以后,更是涌现了一大批对中国政治军事、思想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杰出人物。湖南也是中国革命的发祥地之一。毛泽东在这里领导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彭德怀等在这里领导了平江起义;贺龙,任弼时等在这里领导创建了湘鄂赣、湘鄂川黔苏区……从而,造就了一大批能征善战的解放军高级指挥员。现代37位军事家中,湖南籍有15位,占40.5O%。1614位开国将帅中,湖南籍有202人,占总数的12.30%,为全国第三大将军省。尤以中将以上高级将领居多,10位元帅中有彭德怀、贺龙、罗荣桓3人(占30%),10位大将中有粟裕、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许光达等6人(占60%),57位上将中有王震等 19人(占 33.30%),177位中将中有 73人(占 41.20%)。湖南籍将帅主要分布在湖南东部靠湘赣边界的平江、浏阳、酸陵、茶陵一带。其中平江(52人)、浏阳(3人)均为中国十大将军县之一。
没有查过,只是看到上将大将元帅的人最多,所以信口开河了.谢谢指正.
且不说山海经成书年代存疑,就拿内容来说,你能说它是地理志乜?
又东XXX里,……
又北XXX里,……
又南XXX里,……
又西XXX里,……
真照着山海经按图寻骥,那可够呛啊,呵呵……
番禺郡党委书记任嚣只是看到秦朝统治将不可避免地崩溃,故而采取了闭关自保的措施而已。另外奇怪的是胡亥以及后来的子婴似乎把任嚣领导下的番禺郡给全然忘记了,似乎从未指示任书记北上勤王。
白起被杀是因为不服从指挥,并且当时已经去职多时。同时还存在叛国的可能。蒙恬被杀是在任上,本身已经是秦国的公卿大族,军方世家重将故旧遍布军方。所以杀白起可以说罪有应得因为白起坏了规矩。杀蒙恬是赵高意欲谋逆自然不可能服众。当然没有得到虎符也是赵佗不出兵的重要原因。但公众责任效应对南方秦军中的反应液能解释得通。反正不缺我这一个,我看你赵高能咋地。
赵高对秦国军方是既畏又恨的。可以从他先杀蒙恬后纵刘邦两件事上看出来。对军方的高级将领的害怕使他先挥起砍向军方的大刀。后来哪怕是已经失地丧土不召回已经远征的秦军。宁可自降皇帝为秦王也没有最后召回大军。那就是因为他不相信那些将领。
今朝有酒今朝醉,反正他是无根人。秦国就是在他这样的领导下走向了灭亡。其实这样对领导人国家没有归属感最后造成国家悲剧的例子还有不少,比方满清比方秦桧等等……
白起时代秦王掌控局面,赵高时代能臣被害,皇帝对帝国局势不了解,被赵高迷惑,赵高是属于治国无术,害人有方类型,连章邯打了败仗请求支援都不能满足,报信的到了咸阳都有性命之忧,这样的王朝必然灭亡
公元前209年,陈胜举起反秦的大旗后,整个中原地区又乱成了一锅粥。趁着中原大乱,在赵佗的带领下,岭南地区无声的宣告了独立,史称南越国。汉朝建立初年,受国力的限制,中原的中央政府也不得不默认了南越国的事实独立。
在此期间,南越国也抖了起来,吕后时,南越国在和长沙国(今湖南一带)的交界处,打败了前来征讨的汉军。借着此次胜利,赵佗的威望一下子覆盖了整个岭南,南越国的势力也乘势向西渗透进了中南半岛(佗因此以兵威边,财物赂遗闽越、西瓯、骆,役属焉,东西万馀里。)。在赵佗的苦心经营下,南越国成为了继匈奴、汉朝后,东亚大陆的第三股势力。面对如此喜人的大好形势,赵佗也有模有样的做起了岭南天子(乃乘黄屋左纛,称制,与中国侔。)。
但是,在南越国如此大好的形势下,却有一个他所不能控制的隐忧。别忘了,南越国事实独立的地位是建立在中原地区暂时无力的基础上的,而不是中原的中央政府发自肺腑的让他独立。一旦中原的中央政府腾出手来,是绝对不会再允许其独立于中央政府之外的,原因也很简单,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公元前112年,在解决了匈奴对长城沿线的威胁后,汉武帝的目光也投向了岭南。因为有先前秦军将士打下的良好基础(物质的、精神的),汉军此次南征顺风顺水,很快就平定了南越。平定南越后,汉朝在岭南地区设置了,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厓、儋耳九个郡,帝国的版图深入到了中南半岛东北部(今越南北部)和海南岛。
在治理这些新设郡县的时候,汉朝并没有把中原地区那一套原封不动的强加到当地,而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并且,还不从当地收取赋税(只此一点,就表明了殖民和治理的本质区别)。当地官吏的俸禄、办公经费等财政支出,由就近的早已郡县数年的中原郡县供给(且以其故俗治,毋赋税。南阳、汉中以往郡,各以地比给初郡吏卒奉食币物,传车马被具。)。除了这些平时必要的财政支出,汉帝国的中央政府,还得不定期的支付一大笔维稳费用(而初郡时时小反,杀吏,汉发南方吏卒往诛之,间岁万馀人,费皆仰给大农。大农以均输调盐铁助赋,故能赡之。)。
也就是说,汉帝国的这次扩张,非但没有给汉帝国带来啥实质的好处,反而是让汉帝国背上了不少财政包袱。个人认为,长期下去,这些财政包袱对国力的消耗,要比最初的征服对国力的消耗大上N倍。背着这些包袱行走几千年,帝国崩溃是正常的,不崩溃才是不正常的。
有人埋怨,冬天从哈尔滨坐火车去广州,要准备四季的衣服,以便随时换装,麻烦死了。这种幸福的烦恼背后,蕴含了多么沉重的历史代价,谁能说得请?!
————————————————————————————————————
西南篇
西南地区在地质上处于亚欧板块、印度洋版块、太平洋版块的交界处,在这三大版块的相互作用下,使得当地的地形地貌极为复杂多样,最终形成的自然景观也奇伟瑰丽,令人惊叹于造物主的鬼斧神工,是一个天然的旅游好去处。但是,要在当地生活就比较困难了(直到今天,这些地方也还是欠发达地区嘛),要想在当地建立一套完整的行政管理体系,那就更困难了(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在望山跑死马的当地自然环境下,一个行政命令贯彻到基层,其难度有多大,可想而知)。
虽然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是,中原人探索的脚步还是没有放过这个地方。中原人对西南地区产生兴趣,要追溯到战国时期。
战国时代,为了取得对楚国的有利战略态势,公元前316年,秦国拿下巴蜀,公元前285年,蜀郡太守张若又南渡金沙江,占领了今天云南的丽江一带(取筰及其江南地)。楚国也毫不示弱,派庄蹻率兵沿江西上,抢攻大西南,以抵消秦国在西部给楚国的战略压力。(始楚威王时,使将军庄蹻将兵循江上,略巴、黔中以西。)
秦国一统中原后,虽然中原地区的各种大事儿一堆一堆的,但秦始皇还是偷空关照了一下西南地区,向此地派遣了一些行政管理人员(诸此国颇置吏焉。)。并且,还在此地修建了一些五尺宽(合115.5cm)的栈道,以方便人员往来和货物流通。
汉朝建立初年,中原地区变成了一个烂得不能再烂的烂摊子(战国时的战争虽然残酷,但是各国的高层都是有历史底蕴的,知道什么该毁什么该留,所以战乱对社会造成的破坏是有限度的,否则,秦始皇也不能马上就南征北战不是;秦末大乱时,是一帮土包子在闹事儿,他们经常搞出一些无差别毁伤的事儿,其对社会造成的破坏就空前了)。面对这么一个烂摊子,汉朝中央政府也就顾不上西南了。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公元前135年,这一年,出使南越的汉朝使者唐蒙,得知了源头在西南夜郎的牂柯江,可以直达南越国的都城番禺。回到京师长安后,唐蒙又去向来自蜀郡的商人印证,得到了确认后,唐蒙向汉武帝建议:马上向夜郎派遣行政管理人员,去管理那个地方,待到时机成熟时,汉朝就可以从牂柯江顺流直下,直取番禺,灭掉南越国。(浮船牂柯江,出其不意,此制越一奇也。)
年轻气盛的刘彻,一听到这个建议,也是热血沸腾,立马派唐蒙去实施他自己提出的这个建议。
唐蒙还真不是白给的,带着一大批中原出产的绸缎等财物,在夜郎一亮相,就征服了当地人。当然啦,诸如大汉的军队压过来,你们都将被统统被诛杀之类的暗示,唐蒙应该也没少提(蒙厚赐,喻以威德)。强国外交嘛,软硬两手都得准备足了不是。
夜郎旁边的一些小部落,看到夜郎得到了汉朝的那些物质好处后,心中也痒痒的,他们自忖当地地势险要,汉朝拿他们没办法。有便宜不占王八蛋,于是,他们也都决定去揩汉朝的油。(夜郎旁小邑皆贪汉缯帛,以为汉道险,终不能有也,乃且听蒙约。)
靠着带来的物质财富和大汉的天威,唐蒙顺利、超额的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公元前135年,汉朝在夜郎设置了犍为郡。但是,郡之下的行政长官,不是来自中央的任命,而是来自于当地的部落头领(约为置吏,使其子为令。),原因很简单,当地人更懂得怎么管理当地人,中原地区的那一套在这嘎达不好使。
就拿农耕来说,中原地区没有梯田吧,这嘎达除了梯田就是梯田,咋整,只能由当地人来整,外人整不明白;还有一些人压根儿就不靠农业生产过日子,而是靠放牧生活,农耕地区的那一套在这些地区,就更用不上了。
换句话说,犍为郡太守只是一个中央政府在本地区的象征性存在,具体事务还得靠当地人自己来解决,虽然中央政府在这嘎达付出了不菲的代价(唐蒙、司马相如开路西南夷,凿山通道千馀里,以广巴蜀,巴蜀之民罢焉。)。
虽然汉朝付出的物质代价很不菲,精神上也颇是委曲求全,但我不得不说,唐蒙的最初设想很丰满,事到临头的时候,现实却很骨感。公元前112年,汉武帝决定平定南越,安排了五路大军,其中的一路就是从犍为郡出发。但是,基于自己的小算盘,当地的部落头领,不但没有配合这次汉军的军事行动,反而杀掉了中央派来的使者和当地的犍为郡太守(及至南越反,上使驰义侯因犍为发南夷兵。且兰君恐远行,旁国虏其老弱,乃与其众反,杀使者及犍为太守。)。
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啊,面对这个结果,汉武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反正战争机器已经开启了,停不下来了,在收拾完南越后,汉武帝捎带着收拾了西南。公元前111年,汉军平定云贵地区大部,汉朝在此设置,武都、牂柯、越巂、沈黎、文山五个郡。
在这五个郡的治理方式上,汉朝大体上遵循了治理犍为郡的成例。
整个西南地区,从汉武帝开始设置郡县到雍正完成改土归流,中原人在该地区大概是忙活了一千八百多年。佛曰:低头赶路,莫问前程。我说:种好今天的苹果树,管他娘最后是谁收果子呢。
《史记》原文:
前面几句还可以说是首鼠两端之语。后面这“可以立国”四字可就把野心暴露出来了。任嚣的这段话没有别人旁证,估计是赵佗自己的宣传。所以是不是真的任嚣快病死了传位,还是赵佗杀了任嚣为了掩人耳目搞出来的东西,我们不得而知。
赵佗的接位其实大有血腥。
也就是说把秦朝派来的长官都杀掉,换了自己的人上去代理。然后又派兵夺取桂林、象郡。
赵佗的南越国可不小,向北一直打到长沙,占了秦朝版图差不多四分之一。当然这四分之一都当时还算蛮荒之地,但从面积上看也够吓人。吴芮的长沙国能够保存还主要是因为汉政府想在汉朝腹地和南越之间保留一个缓冲带的关系。
沈黎汶山郡也很快就并入了蜀郡,这些地区的开发是要等三国以后了。
具体怎么操作,就只能是慢慢来了。比如说岭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嘎达就是用来流放犯人、犯官的。今天看来,该地区很牛嘛,外人想拿一个广州、深圳的户口,约等于做梦
番禺为中心的广州地段在海上丝绸之路出现以后可是很快成了香饽饽,福建漳泉在西汉不过是山越的聚集地,相反同纬度的云贵一带一直到近代都发展缓慢。
更何况,灭秦后项羽刘邦都有分封的举动,说明割据称国在当时条件下也是一种客观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