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小马拉大车——秦汉时期疆域变迁的一大特色 -- 江南水

共:💬140 🌺1065 🌵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家园 昆仑山经后人考证实际上就是祁连山

而西王母则是当时在祁连山(祁连用粤语发音,两者大致相同)一带生活的某个母系社会部落的首领。周穆王西巡时拜会过她而西王母也回访过镐京(据《竹书纪年》记载)。

家园 呵呵,也许是我们做大国的时间太长久了,大伙儿都习以为常了

别的陆上大帝国,立国不久就四分五裂的多去了,蒙古就算一个

还有一个是阿拉伯帝国,我对阿拉伯的历史知识仅限于中学的历史课本,如今也忘光了。从地图上看,这地界的农业基础不错啊(两河流域加尼罗河流域),按说,维持一个帝国也不难,咋就维持不住呢。最后反而是,先让突厥人入主,后又四分五裂,我看着都替他们扼腕

家园 项羽东归恰恰是在屠咸阳、火烧秦宫室之后

项羽对秦国的屠戮,完全是出于一种胜利后的报仇雪恨。古人说,秦灭六国,楚最无罪。楚怀王被秦王所欺骗,楚国人民都怀念他,也加深了对秦国的仇恨,这才有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狠话。而项羽除了国恨,更有家仇,其叔父---楚国大将项燕就是被秦国所杀。所以项羽在报复秦朝的时候格外暴烈,先坑杀秦军二十万于新安城南,又屠咸阳、族灭秦王宗室、火烧咸阳于后,可谓是彻底地报了楚国之仇。

家园 湖南省博

在全国省博里面也是首屈一指的了吧,起码比河北 河南的要好

家园 大国维持的核心就是保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

帝国的崩溃,一部分是败于与外部强敌的竞争,更多的是祸起萧墙,内部利益斗争导致分裂。

所以中共历史上最严重的罪名不是左倾右倾,而是搞分裂,分裂党分裂中央。

家园 西藏自治不是问题,问题是当时的英国现在的西方

比起当时的英国现在的西方,咱的实力还差一个档次。

如果今后咱实力能比西方高一个档次,一直平推到大西洋也不是没可能。

曾有网上高人说到“大西洋中间划线”,大家都以为是笔误,没想到高人再次说就是“大西洋中间划线”,不是“太平洋中间划线”。

家园 大帝国要维持地方官员的选拔方法是一个大学问

中国一直到有科举以后才有了固定选拔官员的手段,西方在公务员考试出来前主要是采取包税人的做法,可以保证国家稳定收入,但后遗症也很严重,包税人在地方层面基本是不受制约的掠夺,对于多民族国家这就意味着一根根的导火线都得被最高机构背上,一旦中央力量削弱地方的分离和叛乱几乎是必然的。

家园 感慨前人的气魄啊!
家园 DEL

del

家园 我觉得应该不是

最起码从《史记》、《汉书》的记载来看,应该不是,他们都觉得武帝在这个方面的用兵,有些过度。

尤其是《汉书》,花了不少的笔墨描述汉朝在西南地区的国力消耗(很多事儿,是在太史公去世后发生的),而没有提及外来的精神层面的威胁。一般来说,关于西汉的历史记载,《史记》是纪实,《汉书》比较偏重意识形态。既然《汉书》都没有提及佛教的影响,也就不好说武帝对西南用兵是因为佛教了。

家园 标准化不适合农业社会啊

一亩地该播多少种,收割的时候,该打多少粮食,大的方面来说,一要看老天爷(旱涝),二要看土地爷(地力不一样),怎么标准化?!

就拿同样数量的一亩地来说,一地只能一熟,另一地三熟,这个亩产量怎么标准化?!

家园 时代不同生产力发展不同地缘不同,不必拘泥于古和洋

关键是社会(人口)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生产力发展的上层建筑。

科举从隋朝开始。而隋以前的汉是了不起的大帝国。再往前,春秋几霸,从当时的人口社会生产力发展而言,都是不小的帝国,譬如楚国,几乎整个长江中下游流域。没有科举,一样发展维持几百年。再往前的周,持续时间更是了不起得。特别是周,在当时的条件下,能扩大如此的疆域,持续如此之长,就在于其生产力比周边的蛮夷戎狄要高的多。

另外,我个人认为,研究中国本身的历史,西方的历史基本没有可借鉴和比较性。

当然,现在时代更不同了,小小寰球只是一个地球村,全球的历史全球的经验都值得研究,特别西方值得研究,因为它毕竟近几百年以至如今还引领着生产力的发展。

技术手段的发展使得国家管理的手段也不断发展。在互联网数字化方兴未艾的今天明天和后天,国家管理的手段,官员的选拔,一定会得到更大的创新,而且必须得到更大的创新。

家园 简单说,帝国不是靠维出来的,是靠打出来的

打是靠生产力靠技术手段出来的。

生产力和技术手段比人高一筹,就可以平推出去;生产力和技术手段与对手大致相当,就只能你来我往的维持僵持;生产力和技术手段逊于对手,那就得收缩了。

家园 汉代的中央集权也就西汉中后期那点时间

前期的诸侯王林立和整个东汉的诸多豪强庄园不可问,严格意义上是算不上成熟中央集权,光武的查田甚至遭到武装反抗,而且两汉到隋唐之间人才选拔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大批的庶族地主没有上升空间,是后来形成长期分裂动乱的一个重要因素。

家园 扩张有的时候只是秉持一个既定原则

在帝国强盛时,只要军力所及,不管是不是真的有用,一律拿下,可能未来上千年后才看得到作用。

古代地理知识毕竟有局限,汉武帝和大臣们也看不到卫星地图,光凭有限的地理知识去想象大西南,在他们眼里,那里也许是另一个蜀地。

另一方面,从蜀汉、唐、元、明、清对云贵的用兵来看,云贵对帝国不是威胁(有宋一代都没拿下这里,也相安无事,从来不是边患),但对临近的川、湘、鄂、桂却可能构成威胁,正如强盛时的吐蕃对甘、陕、川构成的威胁一样。帝国控制这里,可以加强这些地方的防御,也可以加强对这些地方的控制,尽管消费比可能很差。事实上,如果再冒进一些,如果当时真的一口气把缅甸地区拿下了,近人可能又该感激祖宗感激得冒鼻涕泡了。我们现在为了争取缅甸方向的出海口多辛苦呀。

所以,帝国强盛时,秉承一定的既定原则,而不是单纯按功利算计进行的扩张,当时可能很吐血,未来却很可能很受益。就算是一片沙漠,至少还有个搞武器试验的地方,说不定还能挖出点什么。推而广之,只要是生存空间,管他用不用得上,尽可能扩大,长远看,总没坏处。当然,在当朝当代,总有一个国力的平衡问题。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