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赫克托耳说西藏 -- 赫克托尔

共:💬191 🌺169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家园 英语中,上帝经常叫 Lord、主

罗德-斯图尔特(Rod_Steward)的名曲<Sailing>后半部的副歌歌词是:

We are sailing,

we are sailing home again 'cross the sea.

We are sailing stormy waters,

to be near you, to be free.

Oh Lord, to be near you, to be free.

Oh Lord, to be near you, to be free.

Oh Lord, to be near you, to be free.

Oh Lord

字头大写的 Lord, 专指上帝耶和华,整首歌用来宣扬上帝的信仰。

家园 我有时忍不住要发笑

有一首赞美诗《He is Lord》

He is Lord

He is Lord

He is rising from dead

And he is Lord

中文

他是主

他是主......

每次唱中文,我心里就有点忍不住哈,同样的发音,不应该有的亵渎想法,就悄悄滴进村了。

我是基督徒......

家园 Rod Steward这种鬼也要宣扬上帝?
家园 所以,还是伊斯兰教的真主,翻译得信达雅具备

伊斯兰的那句,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他的使者----几句话斩钉截铁,让人一听,就肃然起敬.

基督教这边,翻译得最霸气的话是---愿天下万国,普世权威,一切荣耀,永归与你,阿门!

家园 【原创】8. 大元帝师 6

《元史 卷077》记载:【世祖至元七年(1270),以帝师八思巴之言,于大明殿御座上置白伞盖一,顶用素段,泥金书梵字于其上,谓镇伏邪魔获安国刹。自后每岁二月十五日,于大明殿启建白伞盖佛事,用诸色仪仗社直,迎引伞盖,周游皇城内外,云与众生祓除不祥,导迎福祉。】

《大日经》佛陀头上现做轮王形,是如来众相之丁,以白净大慈悲遍覆法界。又说该佛像为黄色,持莲花,上有白伞盖,号为异相金刚,还有白伞盖顶尊所说之陀罗尼,名为白伞盖神咒。藏传佛教认为,伞盖佛母有千头千手,手持的法器为大白伞盖,一开即能止息灾难和降伏鬼魔,使众生均处于其伞盖保护之下。藏语中白伞盖为“都噶尔”,《元史 释老传》称作“睹思哥儿”。在西藏语境中,大白伞盖往往指代君主和政权的统治,例如《西藏王臣记 朗达玛传》:【法王宝座,威重安定,毫无动摇,战无不胜,大白伞盖覆照之下众生皆得安乐凉荫,克享尘劳舒息】。同书《藏巴汗列传》:【即从此起,经历长时,藏区悉处于具德帕木竹巴第斯法令大白伞盖覆罩之下】《固始汗列传》:【汗王即成为全藏三区之主。王令如大白伞,覆盖于三界之顶首】。加上蒙古人上崇尚白色,八思巴为忽必烈加白伞盖,既表明忽必烈威加海内,也暗含大汗本人就是佛化身的大力转轮王。

八思巴结合内地的传统正月十五节日,举办规模更大的,持续三天的迎佛大游行,很像现代的花车游行:【岁正月十五日,宣政院(1288年改总制院为宣政院)同中书省奏,请先期中书奉旨移文枢密院,八卫拨伞鼓手一百二十人,殿后军甲马五百人,抬舁监坛汉关羽神轿军及杂用五百人。宣政院所辖官寺三百六十所,掌供应佛像、坛面、幢幡、宝盖、车鼓、头旗三百六十坛,每坛擎执抬舁二十六人,钹鼓僧一十二人。大都路掌供各色金门大社一百二十队,教坊司云和署掌大乐鼓、板杖鼓、筚篥、龙笛、琵琶、筝、緌七色,凡四百人。兴和署掌妓女杂扮队戏一百五十人,祥和署掌杂把戏男女一百五十人,仪凤司掌汉人、回回、河西三色细乐,每色各三队,凡三百二十四人。凡执役者,皆官给铠甲袍服器仗,俱以鲜丽整齐为尚,珠玉金绣,装束奇巧,首尾排列三十余里。都城士女,闾阎聚观。礼部官点视诸色队仗,刑部官巡绰喧闹,枢密院官分守城门,而中书省官一员总督视之。先二日,于西镇国寺迎太子游四门,舁高塑像,具仪仗入城。(每年正月)十四日,帝师率梵僧五百人,于大明殿内建佛事。至十五日,恭请伞盖于御座,奉置宝舆,诸仪卫队仗列于殿前,诸色社直暨诸坛面列于崇天门外,迎引出宫。至庆寿寺,具素食,食罢起行,从西宫门外垣海子南岸,入厚载红门,由东华门过延春门而西。帝及后妃公主,于玉德殿门外,搭金脊吾殿彩楼而观览焉。及诸队仗社直送金伞还宫,复恭置御榻上。帝师僧众作佛事,至十六日罢散。岁以为常,谓之游皇城。或有因事而辍,寻复举行。】六月中旬,同样的庆典在上都开平府重复一次。

八思巴创制八思巴字蒙古文,为忽必烈加上大白伞盖,是忽必烈进行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至元8年(1271),在汉人、和尚出身的刘秉忠等人的建议下,忽必烈正式定国号为大元,取《周易》“大哉乾元”之意,蒙古帝国正式变成了中国化的大元朝。元朝的全称是【大元】,而不是简单的【元】,对此汉人、蒙古人都很清楚,例如元末的天完政权,【天完】是【大元】二字上面加盖。

《汉藏史集》记载,忽必烈与八思巴闲谈,忽必烈说现在的蒙古军队很多,但是财用不足,有啥办法能增加他们的财物?八思巴答:“陛下可出御库中的钱财,点查军士及怯薛之数目,赏赐给足够数年衣食生活之物品。”忽必烈照办,共查点出蒙古军士50万,并赏给财物,足够使用。

初看起来,八思巴的主意并不高明,无非是清查蒙古军人数。其实不然,清算人口土地的摸家底,是历朝历代最难办的事情,当年蒙哥钩考汉地,就是整肃御弟哥哥忽必烈的一部分,险些让兄弟彻底反目。至于东汉初年,汉明帝对老爹光武帝说洛阳帝都、南阳帝乡不可问,更是著名的段子。古往今来的各种腐败,往往是官员豪强们借助信息沟通不畅,欺上瞒下,建立小金库,吃空额领空饷而损公肥私。这次八思巴建议清查家底,可能是忽必烈与八思巴合伙演的双簧,具体派去清查、钩考的人选,从后面看来,很可能是八思巴一手推荐、提拔上来的桑哥。

又一次,忽必烈与八思巴谈及财用不足,南方的南宋富庶,是否可以靠佛法加持征服呢?八思巴说还不行,现在您手下没有合适的统帅人选,待我为你查访。次年,御弟、伊利汗旭烈兀派伯颜进贡送礼,八思巴在宴会上见伯颜仪态雄壮、能言善辩,便对忽必烈说:“英杰中之英杰,正是此人。”忽必烈将伯颜留在大都,不再回伊朗,后来成了灭宋的总司令。

《元史 伯颜传》的说法大同小异,伯颜是蒙古八邻部人,曾祖追随成吉思汗打江山。祖父阿剌的名气更大,《蒙古秘史》做阿剌黑诺颜(Alaq Noyan),位居蒙古开国88功臣第26位,阿剌黑诺颜的弟弟纳牙阿的名气更大些,护送忽兰皇后到汗庭,成吉思汗怀疑纳牙阿与美丽的忽兰有染,将其逮捕,与忽兰睡了一宿才断定冤枉了纳牙阿,将其释放,纳牙阿位居功臣第32位。

1219年,成吉思汗分兵4路西征花剌子模,与小儿子拖雷率领中路军杀奔河中两大名城撒马尔罕、布哈拉;北路军或右路军司令为长子术赤;总预备队由老二察合台、老三窝阔台率领;唯独南路或左路军没有皇族压阵,由阿剌黑诺颜带队,足见成吉思汗对阿剌黑的信任。阿剌黑因战功获得中亚的忽禅做封地,忽禅(Khujand)也做苦盏,今译作霍占德,苏联时代叫列宁纳巴德,意为列宁城。现为塔吉克斯坦最北部索格特州(粟特)首府,费尔干纳盆地入口处。从此阿剌黑一家定居于中亚,1250年代,阿剌黑的儿孙随旭烈兀西征伊朗、伊拉克,成了伊利汗国的臣民。

1264~65年,阿剌黑的孙子伯颜代表旭烈兀出使忽必烈处,忽必烈【见其貌伟,听其言厉,曰:“非诸侯王臣也,其留事朕。”与谋国事,恒出廷臣右,世祖益贤之】,职务一路飙升。至元4年(1267)擢升为中书右丞,7年(1270)迁同知枢密院事。枢密院是元朝的最高军令机关,设置于中统4年(1263),首任枢密院长官是皇次子真金,【以皇子燕王(真金)守中书令,兼判枢密院事】。由于忽必烈长子早死,燕王真金其实是嫡长子,忽必烈一心栽培的继承人,后来成为蒙古帝国和元朝的首任皇太子。真金是太子,身兼中书令和枢密院长官,身份特殊,除了他之外,元帝国的宰相兼最高军事长官是刘秉忠,【同议枢密院事……拜太保,参领中书省事】。在前线将领中,最高军职也是汉人—史天泽,至元3年(1266)任【辅国上将军、枢密副使】。1267年,史天泽被剥夺兵权,改任中书左丞相,继而以宰相身份主持围攻襄阳。1270年,因病回到大都。

刘秉忠、史天泽都是汉人,而且年老体衰,都只有4-5年的活头,忽必烈必须启用新生代执掌兵权,于是一贯做文官的伯颜入选,于1270年担任【同知枢密院事】,成了仅次于太子真金的帝国最高军事长官。伯颜掌兵权时,蒙元与南宋正在襄阳大战,襄阳是汉水上游重镇,拿下襄阳,蒙元就能顺流而下进入长江并席卷长江流域,否则只能拥有北中国,就像当年金国南宋对峙那样,南北分治。

1273年春,忽必烈派史天泽到襄阳前线,指挥宿将阿术—速不台的孙子,一举拿下襄阳的卫星城樊城(《阿术传》说1272年12月拿下樊城,《世祖本纪》、《史天泽传》说1273年春)。苦守5年的襄阳随之开门投降,元朝拔掉了灭宋的钉子。元军随即东进,阿术奉命攻略淮东,一直突进到扬州城下,南宋事实上丧失了长江以北的土地。

1274年正月,阿术入朝述职,建议忽必烈乘胜南下,一举灭宋。元廷君臣鉴于襄樊攻防战打了5年之久,对宋军的战斗力颇有忌惮,宰相们讨论久拖不决,阿术说:【臣久在行间,备见宋兵弱于往昔,失今不取,时不再来】,忽必烈就此下定灭宋的战略决心,问题只在由谁担任灭宋主帅。

如果不派皇族担纲,合适的人选有2个,襄阳前线的总司令,以宰相身份督战的史天泽,问题在于史天泽过于衰老,只剩下1年的活头。二是阿术,但阿术的级别不够,做不了统帅级人选。忽必烈组建的灭宋班子是三驾马车,史天泽排名第一,伯颜排名第二,俩人的头衔相同,【并拜中书左丞相,行省荆湖】,阿术是前敌总司令。元军出发不久,史天泽知道皇帝信任伯颜,以自己体弱多病为理由离开前线,【表请专任伯颜,乃以伯颜领河南等路行中书省,所属并听节制】,次年(1275)年去世,元军最高统帅成了伯颜。

除了出身高贵,却在中国缺乏根基,只能依靠忽必烈的提携之外,伯颜的最大优势,在于能震慑元军中的很多来自西域的回回,比如1271年,来自西域的回回炮手阿老瓦丁、亦思马因来到大都,【首造大炮竖于五门前】,继而前往襄阳前线,【置炮于城东南隅,重一百五十斤,机发,声震天地,所击无不摧陷,入地七尺。宋安抚吕文焕惧,以城降】,为攻破襄阳立了大功。

从1274年元军大举南下,1276年2月,元军就逼近南宋首都杭州,迫使南宋朝廷投降,3月,伯颜入杭州。剩下的只剩下扫尾工作。1279年,元军赢得崖山海战,南宋彻底灭亡。

综合汉文、藏文史料来看,伯颜从伊利汗国的使臣,仅仅用10年就高升宰相,灭宋总司令,除了元世祖慧眼识珠之外,八思巴的推荐也少不了。

除了推荐伯颜,八思巴等番僧也少不了做法事。《历代佛祖通载》记载,宋军守襄阳时,祈祷武当山真武大帝帮忙。真武大帝从天上降下文书:【有大黑神领兵西方来,吾亦当避】,于是南宋各城望风而降。元军攻克常州时,【多见黑神出入其家】。《元史 释老传》还记载【元贞(1295~97)间,海都(窝阔台的孙子,西北叛王之首)犯西番界,成宗(忽必烈的继承者、孙子)命祷于摩诃葛剌(Mahākāla)神,已而捷书果至】。

这尊黑神叫大黑天,音译为摩诃葛剌(Mahākāla),本是印度教湿婆(大自在天)的化身,后为佛教吸收而成为佛教的护法神,特别是在密宗中大黑天是重要的护法神,是专治疾病之医神与财富之神。皇太极派多尔衮远征末代北元大汗林丹汗,逼死林丹汗,缴获元朝传国玉玺,还得到了一尊元朝末年从五台山辗转流落到蒙古察哈尔部的纯金制作的大黑天像,用白骆驼驮到盛京沈阳,皇太极建实胜寺供奉,成为皇家的家庙,俗称皇寺,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等皇帝东巡驻跸盛京时,皆到实胜寺拜佛。至今寺内还有驮着大黑天像的骆驼石像。清朝入关后,北京等地大建大黑天庙,最明显的例子是北京东城区南池子大街内的“玛哈噶喇庙”。它原是睿亲王多尔衮私邸,多尔衮削爵后,康熙帝即令改为喇嘛庙,供奉大黑天。乾隆41年(1776)被乾隆皇帝赐名为普度寺。大黑天像模样很可怕诡异:【赤脚踏魔女,二婢相夹持。玉颅捧在手,岂是饮月氏。有来左右侍,骑白象青狮。狮背匪锦幪,鞯坐用人皮。骷髅乱系颈,珠贯何累累。其余不尽者,复置戟与铍】

注意,不要跟印度教另外一位“黑天”相混淆,“大黑天”是毁灭神湿婆的化身,而“黑天”是维持神“毗湿奴”的化身,音译为奎师那(Krishna)或克里希纳,至今还是常见的印度人名。

随着南宋的平定,在南方搞文化建设也提上日程。《元史 释老传》记载,八思巴的弟子杨琏真加,被忽必烈派到江南做江南释教总统,【发掘故宋赵氏诸陵之在钱唐、绍兴者及其大臣冢墓凡一百一所;戕杀平民四人;受人献美女宝物无算】。杨琏真加挖掘宋朝皇帝的陵墓,除了盗取随葬财宝,还把宋帝的人骨,杂以牛马枯骨,在临安故宫中筑白塔镇压,名曰“镇本”,可能是一种密宗的法事,用来镇压临安的【王气】或【天子气】。类似的镇压王气的事情,明朝也干过,李文忠火烧元大都宫殿,压住元朝的王气,将北宋故都开封的地标建筑、七层的繁塔,【塔七级去其四,止遗三级】,镇压住北宋的王气。清朝更进一步,在只剩下三层的繁塔上筑六级小塔,封住塔顶,形成了现在这样状似编钟的古怪面貌。

八思巴没亲自去杭州坐镇,在于1274年,八思巴辞去帝师职务,回了西藏,《元史》说八思巴【请告西还,留之不可】,将帝师让给异母弟弟仁钦坚赞—《元史》叫亦怜真,可见帝师是职务,不是荣誉头衔,不在首都帮皇帝干活就得辞职。本来按照萨迦家族的惯例,八思巴的继任者应该是弟弟恰那多吉(1239~67)的儿子,但是恰那多吉死于1267年,终年29,其子答麻八喇饶乞达(1268--87)是遗腹子,生于1268年,此时刚刚7岁,做60岁的忽必烈的帝师,实在不合适,只好让叔叔仁钦坚赞代做帝师。

护送八思巴回西藏的,是刚做了太子只有1年的元帝国第一位太子真金,给了八思巴足够的面子。

丙子年(1276),八思巴年42岁复回萨迦登大寺法座。丁丑年(1277)由太子真金作施主,于后藏曲米仁摩寺(日喀则县曲弥区)召集僧伽七万余人,大兴供养,广转法轮,成为一时有名之胜会。八思巴为法会捐献了黄金963两3钱、白银9大锭、锦缎41匹、彩丝缎838匹、绸子5858匹,茶叶120大包、蜂蜜603桶、酥油13728克(每克28市斤)、青稞37018克、炒面8600克,其他零碎物品不计其数。

八思巴为写造三藏《甘珠尔》115函,用去纯金4271两3钱,皇太子真金向参加法会的七万余名僧人分3次给每人1钱黄金的布施,当真是挥金如土,【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不把钱当钱花,

八思巴不惜辞去帝师也要回西藏,并且由太子真金保驾护航,绝非简单的思乡心切,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西藏的形势不稳,内部暗流涌动。

八思巴兄弟重要的有4个,老大八思巴,编号1;同母弟恰那多吉,编号2;耶协炯乃(ye-shes-‘byung-gnas,1238--1274年),编号3;仁钦坚赞(rin-chen-rgyal-mtshan,1238—1279),就是第2任大元帝师亦怜真,编号4。1号、4号是大元前2任帝师,都没留下后人,绝嗣。3号耶协炯乃死在八思巴回藏的1274年,从前因后果来看,3号之死发生在八思巴辞职前,或者说正是3号之死诱发了八思巴辞职回藏。

3号是庶出,与帝师八思巴、白兰王恰那多吉兄弟异母,地位也远不如1号、2号,做了云南王忽哥赤的王师。2号恰那多吉生遗腹子答麻八喇饶乞达,编号2.1。3号于1262年生子尼钦布-桑布白,编号3.1,比2.1大6岁。1274年3号去世时,八思巴家族的下一代只有2个男丁,2.1号7岁,3.1号13岁。八思巴与亲弟弟的儿子2.1感情更好,何况2号恰那多吉是忽必烈加封的正牌白兰王,自然希望2.1做帝师,问题在于,首先3.1比2.1年龄大6岁,支持者众多,其次按萨迦家族的传统,哥哥做帝师,弟弟做白兰王,则3.1做帝师,2.1做白兰王,何况2.1的父亲是白兰王,继任白兰王天经地义,如此3.1会压2.1一头,这不是八思巴愿意看到的。

八思巴辞职,帝师职务给了弟弟4号,回藏之后,把2个侄子都带在身边,学习佛法,暂时压下了矛盾。1280年八思巴去世时,13岁的2.1做了萨迦寺的法座,加上第2任大元帝师4号死于1279年,2.1又做了第3任大元帝师。随即有人控告3.1违反追荐八思巴的规矩,忽必烈下令严惩,将3.1流放到汉地的苏州,继而赶到海上的普陀山。直到成宗朝才回到西藏,1312年受封为国师,终身没做帝师。八思巴的关于继承人的安排,导致了日后萨迦家族的内讧。

另一处暗流,来源于八思巴与其在西藏的代理人本钦的矛盾。前文说过,八思巴远赴大都做帝师,辅佐忽必烈,西藏事务交给萨迦寺的本钦(管家)具体管理,本钦是帝师的代理人或管家。首任本钦释迦桑布约死于1268年,衮噶桑布成为第2任本钦。在八思巴回藏前的6年间(1268--74),建成了萨迦大殿的底层、顶层、外围墙和内围墙,建了黄金制成的屋脊宝瓶,还建了纪念萨迦班智达的观音菩萨镀金像,并完成了大殿回廊的绘画。他还管理修建仁钦岗拉章、大屋顶北殿、拉康拉章的事务。名义上衮噶桑布头上有个婆婆,4号仁钦坚赞,然而4号是庶出,与八思巴关系比较远,衮噶桑布则是八思巴任命的,根本不屌4号,利用天高皇帝远,在西藏自行其是。

衮噶桑布可能是甲若仓的豪强,做事果断泼辣,抢占了帕竹万户的一些土地,手下有一群敢死之士。1274年八思巴回藏的消息传来,衮噶桑布离职,《汉藏史集》的用词为【卸去本钦职务】,不知是辞职还是被八思巴免职,反正到甲若仓隐居去了。1274年到1280年间,有3人相继任本钦,最后一个被隐居的衮噶桑布派人刺杀,衮噶桑布俨然成了西藏的一方诸侯,八思巴对他无能为力。

八思巴与衮噶桑布反目的原因不详,可能是衮噶桑布对八思巴的某些举措不满,绛曲坚赞说:【(衮噶桑布)从身语意各方面激怒上师(八思巴)】。只是太子真金及其元朝军队在西藏,才没让八思巴与衮噶桑布正式翻脸。然而真金也意识到,八思巴和衮噶桑布反目了,而且八思巴没有足够的武力打压对方。真金回到大都,向忽必烈汇报西藏的形势,1280年,元朝出兵入藏,主将是八思巴一手提拔起来的桑哥,1281年,桑哥战胜、处死衮噶桑布,才稳定了萨迦家族的统治地位,具体细节后面再说。

经过一番变乱,八思巴的寿命也到头了。1280年,八思巴死于萨迦寺,终年46岁,《元史》说死于1279年。忽必烈赐号为:【皇天之下一人之上开教宣文辅治大圣至德普觉真智佑国如意大宝法王、西天佛子、大元帝师】,葬礼由侄子2.1号主持。1319年,元仁宗认为八思巴的地位仿佛孔子,命各地建八思巴庙,祭祀这位大元帝师。

对八思巴的评价,我不说了,大家见仁见智吧。

通宝推:桥上,某人a,
家园 回您第一句问

Adonai

Contents [hide]

1 English

1.1 Etymology

1.2 Pronunciation

1.3 Proper noun

1.3.1 Usage notes

1.3.2 Derived terms

1.4 References

English[edit]

Etymology[edit]

From Hebrew , "My Lord"; used in place of the Tetragrammaton YHWH as a name of the God of the Hebrews during prayer recitation.

Pronunciation[edit]

IPA(key): /dna/

Proper noun[edit]

Adonai

(Judaism) One of the many names of God.

Usage notes[edit]

YHWH, the true name of the Jewish (and by extension Abrahamic) God, is read as Adonai or as Elohim while praying or reading the Torah. The word Adonai is normally used only in prayer, else the speaker risks taking the Lord’s name in vain. In normal speech, the word HaShem ("The Name") is used instead.

Derived terms[edit]

adonist

References[edit]

[1]

家园 多谢

马马虎虎看得懂。觉得,相比基督徒,以色列人对上帝的态度,要慎重的多。

家园 后面那几句我没印象

抄下来了。

看过张承志的《心灵史》,书中说,哲合忍耶教派是这样高诵“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的,“俩依俩汗,印安拉乎”。诵呼“俩依俩汗”时,头往右摇,表示否定,呼气;诵呼“印安拉乎”时候,头往左摇,表示肯定,吸气。每次宵礼,至少要反复诵呼50遍,在崇拜的时候,也练了气功。

家园 豁儿赤 也是正式的萨满

新元史:

豁儿赤兀孙,巴阿邻氏。始属札木合,而心归太祖。及太祖与札木合分牧而西,豁儿赤兀孙夜与阔阔搠思举族从之,谬言曰:“昔我始祖孛端察儿所掠兀良合真妇人,先后生札木合之祖暨吾祖,是二祖者异父而实同母,则我于札木合诚不当背之他适。顾昨者神明示我,见有惨白乳牛触札木合牙帐若车,折去一角,其牛作人语曰:“札木合将我角来。”又见无角犍牛曳一大帐椗木,循帖木真所行辙迹而来,亦作人语曰:“长生天命帖木真为众达达主我今载国往送之。”部众以老人言必不谬,往往忻动,争附太祖

这个放嘴炮的老家伙是成吉思汗早期最重要的谋臣(蒙古人中本无文化人,他是部族长者,萨满)

巴阿邻部原有三千人,益之以迭该、阿失黑二人同管之阿答儿斤、赤那思、脱额列思、帖良古惕等四种民,以为万户。蒙古俗以别乞为尊,别乞者服白衣,骑白马,位在众人上,岁时主议。太祖以其为巴阿邻氏之长子,复赐别乞之号。 (干掉通天巫阔阔出之后,任命豁儿赤作别乞,成为蒙古部落的首席巫师,此人是个开心果式的人物,没有阔阔出的野心)

但据说他曾建议铁木真依靠金国消灭塔塔尔人,在铁木真与札木合阔义田决战时,是豁儿赤深入敌营争取时间,在铁木真被克烈部桑昆偷袭面临被动时也是豁儿赤出使克烈部扭转了局势。所以豁儿赤是成吉思汗早期唯一的外交家。同时也是成吉思汗早期为数不多的具有有战略眼光将领之一。(他因为萨满的身份,出使也比较安全,不会被对方轻易砍了)。

  豁儿尔赤为人豁达诙谐,在诸将领中总是一个被奚落的对象。经常会有者勒蔑带头奚落豁尔赤好色,怕死。或者是察合台毫无尊重的驳斥。但是豁儿赤似乎毫不放在心上,甘愿成为大家的开心果。

最后,这个老家伙和巴剌黑那颜,纳牙阿和伯颜一样,都是八邻部(巴阿邻部,巴林部等不同译法)人.

家园 阿术和伯颜一样啊,都是官三代

咋就级别不够了呢

阿术是速不台的孙子,伯颜是阿剌黑的孙子

速不台和阿剌黑都是88千户长中的佼佼者,阿剌黑所在的巴阿邻部似乎影响更大一些,但他们西迁到中亚去了,兀良合台和阿术父子却是长期在蒙-宋前线活动

估计还是能力问题,忽必烈手下堪为元帅的似乎只有伯颜一个,结果东征西讨都得他去坐镇

家园 花教巴结上蒙古佬之后,似乎就把寿数搭进去了

八思巴及其亲属,后代,似乎都活得很短,远不及萨班

家园 这赐号有点怪呀,我们一般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这一人之上

这“一人”也不能是忽必烈自己,是说八思巴自己在自己上面吗?

要说 天底下就他一人儿,感觉实在有些拗口

家园 只看过电视剧《成吉思汗》,不知与史书记载有多大出入

如果电视剧《成吉思汗》里豁尔赤的事迹大体准确的话,人家可是在最低点抄的底,而且,二次探底的时候都没把他洗出去,这眼光,这出手时机,直逼花帅。

印象里,豁尔赤的主要功劳有(电视剧里):

1. 在铁木真势力还很弱小时(老婆都让人抢跑了),舍弃非常强大的而且是本族的札木合,拖了几千人入伙,是早期的co-founder级别的大股东。者勒篾、木华黎等,只能算高管,性质不一样。

2. 札木合纠集各部人马围攻铁木真的十三翼之战,豁尔赤出使札木合,装疯卖傻拖住了时间,铁木真带人乘机跑路。

3. 在是否奉金朝丞相之命借机攻打塔塔尔部的问题上,给出了与众将不同的建议,在战略上见识明显高于众人。

4. 合兰真沙陀之战中,铁木真集团被王汗脱斡邻部(克烈部)一巴掌拍散,铁木真不得不率残部向东逃窜。同时派豁尔赤和别勒古台向王汗求和。 具体情况如何,史书上怎么写的已经不是非常重要了,重要的是王汗部停止了向东的追击,铁木真得到了喘息之机并得以收集旧部重整旗鼓东山再起。

5. 逃难的铁木真在呼伦湖西南的班朱尼小湖边收集残部的凄惨日子里,出使归来的豁尔赤没有离他而去。 集团核心成员在班朱尼湖边席地而坐,一起吃马肉、一起喝班朱尼湖水当酒的时候, 不需要做什么,那个时间点你人在那儿,这本身,就是一份大功劳,一份大信任。

豁尔赤貌似扮演的是早期铁木真集团的军师参谋长兼外长的角色,在一堆文盲里算是有头脑有眼光的主。功狗易得,功人难求。

还有,豁尔赤不是黄金家族成员,本身政治上是安全的。 他本人又不居功,还懂得激流勇退, 后期铁木真集团得了耶律楚材,他就退下来挑老婆享福去了,政治局常委的位子,说不混就不混了,这智慧,这决断力。 做为对比,政治局常委、皇弟哈撒儿不就挂了。

另外,整天把三十个老婆的赏赐挂在嘴上,还把兑现的时间定在集团势力做大了之后,这个级别的赏赐对大汗来说小菜一碟,对大汗,示其无野心无奢求,对诸将,示其庸俗,免招嫉。成功避免了“功劳大得实在没法赏”的下场。 同样作为对比,同为早期co-founder之一的蒙力克、阔阔出家族什么下场。

家园 就是蒙古花帅

太祖和成吉思汗有得一比

太祖有上将以上功臣10+10+57=77人

成吉思汗有千夫长上功臣78人(88千户长中有10位驸马,是统战对象)

豁儿赤排名前十,主管参谋和外交,好色.....地地道道的花帅吗

家园 【原创】9. 藏人宰相

除了虚头巴脑的西天大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人大副委员长、政协副主席之类的职务,藏人做过的最高的职务,是大元帝国宰相,此人是八思巴发现,忽必烈一手提拔起来的桑哥。

桑哥(?--1291)生年不详,我怀疑在1240年代。桑哥的名字来源有2种说法,一种认为来自梵文的僧伽(Sangha),简称为僧,意指由佛教出家僧侣所组成的团体,衍生词汇有僧人、僧众等等,与佛、法并称为佛家三宝。另一种认为出自梵文的狮子(Simha),后世转写为辛格(Singh),锡克教徒的男性名字都带有辛格,现任印度总理叫曼莫汉辛格(Manmohan Singh)。新加坡(Singapore)来自梵文,意为狮子城,新加坡的logo是鱼尾狮。藏文衍生为僧格,准噶尔噶尔丹的大哥叫僧格。

《汉藏史集》说桑哥出自噶玛洛部落。吐蕃赞普赤松德赞派9位吐蕃勇士为首的一批军队,驻扎在与汉地的交界处,大致在甘肃、青海的边界。这批驻军远离家乡久了,向赞普申请回藏,赞普下令【无旨不得返】,音译为【噶玛洛】,从此这批人以噶玛洛为名。不过也有学者认为桑哥是畏兀儿人,即使是,桑哥也是藏化很深的畏兀儿人。

由于生活在汉、藏、畏兀儿、蒙古居住的交界处,桑哥精通蒙古、汉、畏兀儿、吐蕃等多种语言,做了译吏,与早年的安禄山相似。1267年,八思巴从西藏回大都,路过朵思麻汉藏交界之地,就是现在的甘青一代,桑哥拜见八思巴,自请为国师效力,八思巴正准备为忽必烈造字,需要语言人才,便把他留在身边,做了自己的翻译。

跟着八思巴,桑哥获得了接近忽必烈的机会,忽必烈见其【狡黠豪横】,将他从八思巴处要来,成了自己的官吏。有次桑哥为八思巴修建求法的佛堂,被御史台治罪下狱,八思巴暂时没吭声。适逢忽必烈要做法式,请八思巴来观看,八思巴说在我们西藏,儿子被关在狱中,其父在街上行走都觉羞愧。我之桑哥为向我求法而起建一座小屋,竟被御史台治罪,投入狱中;我不能前来。忽必烈知道这是八思巴在为桑哥求情,很爽快的赦免桑哥。很明显,桑哥的靠山是八思巴。

灭宋之前,八思巴建议忽必烈核查、钩考蒙古军队的数量,具体谁去干这得罪人的活,史书没记载,我认为是桑哥,原因有4:

1. 八思巴建议忽必烈核查人口,这个建议本身就得罪人,也只能由八思巴的弟子去做这份苦差事;

2. 桑哥的根基浅,荣华富贵全靠皇帝和帝师的栽培,敢于得罪勋旧;

3. 从后面桑哥钩考中央地方官员的行为来看,桑哥有过类似的工作经验。

4. 后文说【当桑哥重新被委任为宣政院官员时,上师返回萨迦】,【重新】说明在此之前桑哥不在负责宗教和西藏事务的宣政院工作。

下次桑哥出场,工作单位是宣政院,当然此时还叫总制院,任总制院使。1274年,八思巴返回西藏,与前任本钦衮噶桑布发生冲突,元廷决定帮八思巴剿灭衮噶桑布,元军主帅正是桑哥。《汉藏史集》对此役做了记载:

当桑哥重新被委任为宣政院官员时,上师返回萨迦,由于本钦贡噶桑布作了背信弃义之事,有人将此情奏报到朝廷。皇帝因为朝廷与萨迦派的关系特别重大,决定加以帮助,遂派大臣桑哥为首,领蒙古大军前往查究,桑哥启奏道;“吐蕃乌斯藏地方山谷险竣,难容大军。”皇帝说:“以蒙古军七万,再加朵甘思,朵思麻之军,总共十万,可否?”桑哥答道:“足可使其驯服,请照此颁诏。”皇帝遂依此下诏。讨伐之军启程,至伍由梅朵垅时,(208b)欲选择地势开阔处,取道拉襄进军,至恰米仲时,有名叫洛本罗追桑布的上师八思巴的司茶侍从,是大臣桑哥的好友,前来军营中慰劳,赠送礼品。他提议大军绕道朗卓,故蒙古军改变进军方向,先攻下朗卓康玛土城,然后以炮火猛攻吉祥甲若仓之城,使贡噶桑布伏法,大军之任务完成。

这段记载很详细,需要解释的只是几个地名。大反派衮噶桑布的老巢是甲若仓,也叫甲若宗,日喀则专区江孜县境内,在萨迦寺正东3点钟方向。朗卓康玛土城在今西藏日喀则专区康马县境内,江孜县以南。桑哥军从青海入藏,按常规,应该向南渡过雅鲁藏布江到江南,再溯年楚河而上,攻入甲若仓,一路南下,但桑哥先拿下甲若仓以南的康玛,再掉头北上,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顺利擒获衮噶桑布,结束了这次战事,表现出高超的为将之道。

战争于1281年结束时,八思巴已经去世,八思巴的侄子2.1成了第3任大元帝师,年仅13岁。桑哥西行到萨迦寺,修建了东甲穷章康,其门楼的样子采用汉地风格。回内地的路上,桑哥在西藏的要害地域留下共1千多驻军。桑哥还改革了西藏的驿站制度,在此之前,人烟稀少的藏北的各驿站,都要13万户出钱出人维护,不仅费钱费力,而且藏北气候严酷,即使藏人也不胜其苦,服役者纷纷逃亡,导致交通和通讯中断。桑哥规定,藏北的驿站由蒙古驻军维护,13万户只需将粮食、牲畜、帐篷、马具、绳索、医药等物品运到藏北,交给蒙古人即可,大大减轻了藏人的负担,藏人说【对众人俱有利益,这也是桑哥的恩德】。

从桑哥的善后工作可以反推,衮噶桑布之乱前,元朝在西藏没有驻军,驿站交通也不够通畅,大概这是衮噶桑布能称雄藏地的原因之一。对萨迦派而言,他们缺少自己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不要说其他13万户,一个甲若仓豪强都能让萨迦家族一筹莫展,全部身家性命都寄托在元政府身上。这种先天不足,注定了萨迦政权会是一个短命政权,随着元朝的衰落,它也会随之灭亡。

《汉藏史集》记载,桑哥回到大都做了中书省丞相,主持元帝国的财政。《元史》则说桑哥还在总制院工作,但开始插手中书省即国务院的工作,向忽必烈推荐理财能手卢世荣。《元史 奸臣传》列出的首位奸臣是回回阿合马,是一位理财能手,死于1282年。还在总制院工作的桑哥,向忽必烈推荐卢世荣理财,【荐世荣有才术,谓能救钞法,增课额,上可裕国,下不损民】,这套说辞自然遭到文官的反对。1284年11月,吃过几次御前辩论甜头的忽必烈,召集中书省的官员与卢世荣辩论【所当为之事】,卢世荣获胜,忽必烈当场任命卢世荣做中书省右丞,实际上控制了中书省,成了帝国财政一把手。

卢世荣的经济理念不少,我以为最重要的有两条,第一是抑制权贵,【臣言天下岁课钞九十三万二千六百锭之外,臣更经画,不取于民,裁抑权势所侵,可增三百万锭】,话刚出口,就遭到官员的集体反对,【初未行下,而中外已非议】;第二是鼓励海外贸易,与中国传统的重农抑商不同。卢世荣用事不到一年,就因为得罪人太多而被捕、被杀,【遂下世荣于狱……有旨诛世荣,割其肉以食禽獭】。

卢世荣死了,暂时缓解了皇帝与官员的矛盾,但是国库空虚的根本问题没解决,忽必烈还得找人理财,终于找上了桑哥。桑哥的后台是死去的八思巴,为官多年,还曾带兵打仗,也算出将入相了,资历能力不是阿合马、卢世荣能比的。既然要用桑哥,就要大用,为此,在桑哥出场前,忽必烈先给他搭台子。

1286年正月,释教总制院使桑哥奏请,【命杨琏真加遣宋宗戚谢仪孙、全允坚、赵沂、赵太一入质】,将南宋宗师押解到大都监视居住。释教总制院是元朝的宗教管理局,杨琏真加是八思巴的徒弟、桑哥的师兄弟,被忽必烈派到江南做江南释教总统,挖掘南宋皇陵。从桑哥、杨琏真加的互动来看,杨琏真加是桑哥的直接下属,江南释教总统是释教总制院的派出机构。由杨琏真加押解宋朝宗室进京,而不是元朝的江南地方官,足见江南释教总统的权力之大,可能压倒了地方军政机构。对应的中央机构,释教总制院的地位可能也在中书省和枢密院之上。

同年2月,桑哥【具省(中书省)臣姓名以上】,忽必烈调整中书省的编制和人员构成。桑哥作为中书省以外的官员,出面提交中书省班子名单,有很强的象征性,预示着将来中书省将听命于桑哥和总制院。

1287年闰二月,忽必烈正式、再次设置尚书省,六部为尚书六部,地方上的行中书省(行省)改叫行尚书省,改由尚书省管理,将中书省的多数职权划归尚书省,桑哥为尚书省平章政事。1288年3月,【以六卫汉兵千二百、新附军四百、屯田兵四百造尚书省】,修建尚书省办公大楼。

中国的中央政府几经变迁,到隋唐形成了三省六部制,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此后数百年,各王朝虽然都有变动,但大致框架不变。金国皇帝完颜亮于正隆元年(1156年),正式废除中书省、门下省,只保留尚书省。尚书省直接由皇帝控制,作为中央政权最高执行机构,从此中国历代王朝都实行一省制,包括本朝的国务院、民国的行政院。

1260年,忽必烈在开平府称帝,改元中统,设置中书省,最高长官为左右丞相,1262年由皇次子真金(长子早死)任中书令,则中书令是中书省最高长官,相当于首相或总理。1270年,忽必烈急需钱用,废除主管财政的中书省制国用使司,设置尚书省,原制国用使司长官、首位理财奸臣阿合马担任平章尚书省事。于是尚书省成了帝国的最高财政机构,加上历史传统,尚书省俨然位居中书省之上。1272年,忽必烈大概觉得尚书省树大招风,废除尚书省,职权并入中书省,阿合马重回中书省,气焰熏天,终于引发众怒。1282年,有人以太子、中书令真金的名义,大庭广众之下刺杀了阿合马。

既然忽必烈亲手搭好点将台—尚书省,桑哥有了用武之地,下面就得真刀真枪的干活了。桑哥闰2月上台,3月便大刀阔斧的干了起来,首先更定钞法,颁行至元宝钞,中统宝钞继续通行。第二步是以尚书省官员的身份,检核中书省的钱谷财政,从之前的戏码来看,这场堪比抄件大观园的检核,是早已定好的计划。分出尚书省,目的是避免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桑哥检核出中书省欠钞4770锭,昏钞1345锭,每锭折合白银50两。所谓昏钞,就是破旧的纸币,因用久钞面字迹模糊,故称。《元典章户部六昏钞》:“其倒下昏钞必须烧毁者,盖为昏钞不堪行使,故使讫退印,每季入炉烧毁。”该烧的昏钞不烧,一定是中书省做假账的结果。仅此2项,就有6000多锭,折合白银30万两,作为参考数据,元朝的财政收入,每年约300万锭。

眼见桑哥来势汹汹,中书省平章麦术丁即自伏,参政杨居宽说自己只管人事(铨选),不管钱谷,桑哥命左右侍从当场打他的脸,说你既然管人事,现在财政出了事,你的提拔贬斥就没有不对的吗?中书参政郭佑,自称有病,不知道这些烂事,也被桑哥举报。忽必烈下令追查,杨居宽、郭佑这两位副总理级别的高官都被处死,弃市。王良弼、吴德非议朝政,说今天尚书省钩考中书省,不遗余力,不怕将来中书省钩考尚书省吗?桑哥将他们处死,籍其家。

钩考完中书省的钱谷、政绩,杀了2位副总理立威,手上沾了血,既展现了才干,也有敢于杀人不怕得罪人的酷吏风范,忽必烈很高兴,11月,提拔为尚书右丞相,兼总制院使,领功德使司事,进阶金紫光禄大夫,桑哥成了有史以来官最大的藏人。在皇帝的鼓励下,桑哥又把钩考的矛头指向地方大员,包括蒙古人和色目人。地级地方高官,真定宣慰使速哥、南京宣慰使答失蛮,皆勋贤旧臣之子,也被罢黜。既然开了口子,下面就hold不住了,甘肃行尚书省参政铁木哥、江西行尚书省平章政事忽都铁木儿、兵部尚书忽都答儿、漕运司达鲁花赤怯来,都被罢免,尤其是兵部尚书忽都答儿不勤,还挨了桑哥一通老拳。

1288年4月,桑哥把节流、钩考的手伸向亲贵、军队,他上奏说:【自至元丙子(1276)置应昌和籴所,其间必多盗诈,宜加钩考。扈从之臣,种地极多,宜依军站例,除四顷之外,验亩征租。】忽必烈同意。此举与当年八思巴建议忽必烈核查蒙古军队人数相同,碰了被钩考者的奶酪,这帮人自然恨死了桑哥。

尚书省的权力越来越大,【凡仓库诸司,无不钩考,先摘委六部官,复以为不专】。在财政领域,桑哥专门设置征理司,负责钩考各部门钱粮,以及追赃,【自立尚书省,凡仓库诸司无不钩考,宜置征理司,秩正三品,专治合追财谷,以甘肃等处行尚书省参政秃烈羊呵、签省吴诚并为征理使。】桑哥严肃财政纪律,账目不合者即使破产也要把帐平了,【以理算为事,毫分缕析,入仓库者,无不破产,及当更代,人皆弃家而避之】,颇有后世的雍正帝抄家皇帝的风范。10月,桑哥以中央欺瞒这么多,地方会更多为由,派12个官员到各省,钩考钱谷,为了防止地方官谋害这些钦差大臣,给每个人都配备了卫队。

为了促进钩考、追赃工作,桑哥培植了一批酷吏。例如1289年2月,大都路总管府判官萧仪因贪腐被免职,忽必烈打算将其流放做淘金户,萧仪曾经是桑哥的手下,桑哥向皇帝求情,说萧仪【尝钩考万亿库,有追钱之能,足赎其死】,皇帝为了搞钱,必须倚重桑哥,只好【曲从之】。户部尚书王巨济专理算江淮省,因钩考钱谷有能,赏钞五百锭。

1288年11月,因唐制吐蕃来朝见于宣政殿之故,忽必烈改释教总制院为宣政院,宣政院正式挂牌成立,秩从一品,印用三台,尚书右丞相桑哥兼宣政使。一人身兼两大部门长官,桑哥的权势煊赫无比。为表彰桑哥的理财功绩,皇帝在尚书省门口立《桑哥辅政碑》。

桑哥明白,元朝连年财政赤字,说到底是元朝廷乱赏乱花造成的,收入再高也架不住胡花。于是在1288年12月,他从理论高度对皇帝说,钱不是大风刮来的,而是百姓的血汗,咱们得悠着点花:【有分地之臣,例以贫乏为辞,希觊赐与。财非天坠地出,皆取于民,苟不慎其出入,恐国用不足。】忽必烈没明确表示是否接受,只是含含糊糊的说我自己看着办:【自今不当给者汝即画之,当给者宜覆奏,朕自处之。】

大概是得罪人得罪了上瘾,桑哥又把大刀砍向皇族。忽必烈有11个儿子,4个嫡子,长子早死,次子真金,立为太子,后世元朝皇帝都是真金的后代。其他儿子中,最重要的是老三,同为嫡出的忙哥剌(?--1278年)。至元九年(1272年)十月,忙哥剌封安西王,赐螭纽金印,以京兆路(今陕西西安)为属地,驻于六盘山,对应的,老二真金为燕王。设置王相府,以商挺、李德辉为王相。次年,册立真金为皇太子。忙哥剌进封秦王,再赐兽纽金印。王府两府并置,在长安称为安西路,在六盘称为开成路,号称“一藩两印,两府并开”。京兆尹赵炳兴建宫室,冬、夏分驻两地。忽必烈做皇帝之前,【受京兆分地】,以西安为首府。忽必烈又受蒙哥之命负责管理汉地,有东、西两个行政中心,东部在开平府,称帝后改叫上都;西部在六盘山,忽必烈在六盘山接见八思巴,蒙哥钩考忽必烈,针对的就是六盘山的王府。忽必烈即位后,在选择继承人方面一度犹豫,虽然最终选择了真金,也给了忙哥剌补偿。原来的东部老巢,开平府还是自己的,真金做东北的燕王,任中书令、判枢密院事。西部的老巢西安、六盘山都给了忙哥剌,封秦王、安西王,负责西北军政,权势之大,与真金不相上下。1278年,忙哥剌去世,儿子安难答继承安西王,按摊不花继承秦王。

忽必烈的另一个嫡子那木罕是老4,那木罕,封北安王,使用螭纽金印,本来负责坐镇西北前线,对付窝阔台的孙子、叛王海都,由于作战无能,那木罕被手下人绑架,送给叛王,丢够了忽必烈的老脸,1285年才获释。

1287年10月,桑哥进言【北安王相府无印,而安西王相独有印,实非事例,乞收之。诸王胜纳合儿印文曰‘皇侄贵宗之宝’,宝非人臣所宜用,因其分地改为‘济南王印’为宜。】忽必烈采纳,收安西王相印。11月,桑哥又建议:【是皇子忙哥剌封安西王,统河西、土番、四川诸处,置王相府,后封秦王,绾二金印。今嗣王安难答仍袭安西王印,弟按摊不花别用秦王印,其下复以王傅印行,一藩而二王,恐于制非宜。】忽必烈收秦王印,撤销按摊不花的王傅,实际上取消了秦王。

桑哥削减宗室的利益,也是一种节流的措施。元朝的前身是蒙古帝国,有着浓重的贵族共和残余,大汗或皇帝即位,需要诸王开会表决,即使忽必烈废除忽里台,直接立太子,依然要不断给诸王甜头,大量赏赐财物,让他们闭嘴。翻开《元史》,随处可见皇帝赏赐诸王的记载,赏赐不仅频繁,数量也很大。随便从《世祖本纪》中找一处,1287年,【分赐皇子、诸王、驸马、怯薛带等羊马钞,总二十五万三千五百馀锭,又赐诸王、怯薛带等军人,马一万二千二百、羊二万二千六百、驼百余。赈贫乏者合剌忽答等钞四万八千二百五十锭】,仅现金一项,就超过30万锭。另一处记载,【敕中书省:“大府监所储金银,循先朝例分赐诸王。”】。还是1287年2月,中书省上奏,从年初到2月中旬,1.5个月花了50万锭,这样下去,一年12个月,会花掉400万锭,而一年的财政收入,不过300万锭。因此大臣们建议皇帝制定预算,不要乱花钱,【自正旦至二月中旬费钞五十万锭,臣等兼总财赋,自今侍臣奏请赐赉,乞令臣等预议】,忽必烈的回答不置可否,事实上也没法表态,【此朕所当虑】。桑哥砍掉一家王爷,自然能减少一笔开支,反作用也很大,不仅皇室肯定不满,又有离间骨肉之嫌。

中央、地方的钩考,目的是堵上财政漏洞,尽量减少贪腐。增加财政收入,无非增收、节支两条路。看看节支的路差不多走到头,桑哥打起了增收的主意,建议加税:【国家经费既广,岁入恒不偿所出,以往岁计之,不足者余百万锭。自尚书省考天下财谷,赖陛下福,以所征补之,未尝敛及百姓。臣恐自今难用此法矣。何则?仓库可征者少,而盗者亦鲜矣,臣忧之。臣愚以为盐课每引今值中统钞三十贯,宜增为一锭;茶每引今直五贯,宜增为十贯;酒醋税课,江南宜增额十万锭,内地五万锭。协济户十八万,自入籍至今十三年,止输半赋,闻其力已完,宜增为全赋。】盐、茶、酒醋等税收比例,几乎都翻了一番,这下又把纳税人得罪了。

尽管如此,元朝财政赤字的老毛病依然不能短期内解决,桑哥继续采用滥发纸币的老办法。1287年3月,【更造至元宝钞颁行天下,中统钞通行如故。以至元宝钞一贯文当中统交钞五贯文,子母相权,要在新者无冗,旧者无废。凡岁赐、周乏、饷军,皆以中统钞为准。】新版至元宝钞与旧版中统钞的比价为1:5。

桑哥的开源举措中,还包括修建水利工程,进而扩大税源。1288年10月,桑哥奏请修浚大运河,【安山至临清,为渠二百六十五里。若开浚之,为工三百万,当用钞三万锭、米四万石、盐五万斤。其陆运夫万三千户复罢为民,其赋入及刍粟之估为钞二万八千锭,费略相当,然渠成亦万世之利。】大运河工程过于浩大,将来能否盈利且不说,第一步肯定还得花钱,反而增加了国库开支。1290年5月,桑哥派人检查云南的银洞,获得白银4048两,立银场官,秩从七品。

几路大刀砍下来,桑哥得罪人无数,财政状况也没根本好转,因为这是元朝的痼疾,皇帝忽必烈也医治不了。负面反应却层出不穷,从中央到地方,从官员到百姓,从皇室到黎民,都对桑哥怨声载道。何况桑哥权力太大,影响了皇帝的权威,眼看自己寿命将尽,还有3年活头的老皇帝决定不折腾了,给继承人铺路。

1291年初,忽必烈将桑哥抛出来做替罪羊,给百官泄愤,与古今诸多酷吏、能吏一样,桑哥以贪腐、揽权的罪名免职。2月,以桑哥沮抑台纲,殴打监察御史为名,让御史大夫月儿鲁控告他。旋即让尚书省、中书省官员辨论桑哥之罪。3月,杀桑哥的党羽、妻弟,推倒《桑哥辅政碑》。5月,皇帝追究桑哥的党羽,江南释教总统杨琏真加盗用官物之罪。尚书省也随着桑哥的倒台,于5月被废除,【尚书省事皆入中书】。7月,桑哥被杀。桑哥的新政人亡政息,灰飞烟灭。

通宝推:文青,一介书生,晴空一鹤,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