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说一说我对透明计算的疑惑 -- 鸿乾
主要看想法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如果是1980年左右提出来的,那就算很原创的想法,毕竟那个时候互联网也才刚起步。
本猫第一次听到相似的想法,是将近二十年前,在课堂上。所以1990年以后才提出这种想法的话,就没什么了不起的了。1992年连Plan 9都出来了。
如果是完全独立提出,那水平是很高了。
我后悔没有查一下,仅凭记忆,把事情搞错了。现在想起来,以前的国家科技奖是非常认真的,品牌相当强。希望以后这样的正面的品牌效应越来越强。
1、
2、移动设备遇到网络不好(比固定网络设备)的时候(比如登山),那怎么办?打电话求救都不行?如果说主板固定了基础的,那么这是什么程序?
3、什么是操作系统?
1、
2、
3、版权问题,毕竟微软、苹果的软件许可付费,当然也有促进作用,按下载率收费,盗版率相对降低
4、其他应用程序与数据格式和操作系统之间的和谐共处问题,用户不一定清楚自己的应用程序与数据格式到底符合那种操作系统,当然用户api接口也可以统一,问题是都统一了,还用他这个干什么?
5、现在随着大容量存储空间费用不断下降,操作系统占本地存储空间的比率在不断下降,还不如就把操作系统安装在本地,效率要高得多,如果说为了防止病毒、保密什么的完全可以单独一块只读不写的存储空间,费用不多,而且他那个也需要
即使做到了:“这样,整个网络在概念上就变成一个超级的分布式的计算机”,仍然是冯诺曼结构中的。其实“超级的分布式的计算机”是做不到的。现有的技术情况下,仅能做到“低耦合”,基本上没有可能比现有的结构做得更深入了,除非有理论上的重大突破。首先需要解决的是,“高耦合”做什么?
感到恐怕需要另开一帖来仔细谈谈想法。不过可能需要等待了。
大概是拜中南大学宣传口、学工口的某些家伙的缘故,张校长给鄙人的观感不是很好,很会表演很浮躁,什么“三栖”什么“尧学偶吧”什么改编“董小姐”的“张校长”(学生说张尧学的漂亮话,要求安装空调)。张校长的一位研究生张口“我的导师张校长”颇有“我的朋友胡适之”的意思,在我的头脑里难免有某种迁移。
最初我问过他们课题组的同学。他们的透明计算也是按照可以如何如何介绍的,那么我就问了,通过虚拟机将各种不同平台的机器资源利用起来,再通过类似与远程桌面或者说不那么瘦的瘦客户机,是不是等同与透明计算。可惜回答有点鸡同鸭讲,强调“随时下载操作系统”。哥们儿挺惊诧的,不知道等到5G移动网的时候是不是能看到产品。反正我不是研究这个方面的,也就打哈哈去了。在俺看来能够用命令行、脚本做了的事情,就懒得用GUI
最搞笑的事情:
在新闻里看到了张尧学,说实话给的镜头还是很多的。但是介绍的时候首先是清华大学教授,不是中南大学校长。
然后周二的时候,张尧学临时要开个会,跟“全校教师研究生”讲话介绍情况。我看会堂人太多连站的地方都没有就离开了,食堂开饭前的几分钟,大概也不会说什么大事情。听师弟们说,张尧学的“主题”就是“你们别黑我”。听说是有人在有了新闻之后,很快在网上发帖子,说是有什么什么技术核心成果是在中南大学取得的,大概是同样的院系里某个比较核心的、知根知底的老师不服气没有中南的份,于是“黑张校长”。据张校长尧学说,申报材料递交的时候,他还没有被任命为中南校长,自然不是以中南的身份获奖。不过传言中(如果是这样的话)有中南的成果的问题,还是没能回答。原本我不知道帖子的事情,这么一搅合才感了兴趣,不过没有搜索到,大概是启动删帖工程了吧
中国计算机学会关于政府退出国家科技奖励评审的建议
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Jan 21 22:12:52 2015), 站内
“日前,CCF向国务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技部和教育部递交了《中国计算机学会关于政府退出国家科技奖评审的建议》,建议政府有关部门退出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等奖项的评审工作。”
全文如下:
中国计算机学会关于政府退出国家科技奖励评审的建议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和科技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已经实施多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国家科学技术奖(以下简称国家科技奖),其管理体制和评审过程暴露出如下一些突出问题:
1. 政府部门对评审工作干预过多。政府主管部门直接参与奖项的评审工作,相关领导亲自担任有关评审委员会和奖励委员会的负责人,直接主导奖项的评审过程。政府工作“越位”。
2. 没有建立有效的第三方监督机制,无法对政府部门主导的国家科技奖评审过程中的作为实行有效监督,容易在奖项评审过程中产生不端行为和滋生腐败。政府工作“缺位”。
3. 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边界不清晰。政府部门作为行政机构,但在国家科技奖评审中拥有决定权,而专业学术机构和社会学术团体的作用却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和体现。
4. 政府不是学术共同体,对专业发展和水平并不具有专业判断力。尽管在国家科技奖评审过程中,政府部门会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作为评委,但涉及的专业领域非常广泛,在当今科技日新月异的情况下,政府部门难以把握各个科技领域的发展趋势,也并不了解哪些专家在哪个领域具有真正的学术判断力,所以评奖过程容易出现误判、错判。
纵观全球科技发达国家,没有一个是政府直接主导进行学术评价和评奖的。目前有些政府部门的思维和做法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和当前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简政放权、职能转变的方针明显不符。针对上述国家科技奖评审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建议改革现行国家科技奖评审体制,完善国家科技奖项评审工作,具体如下:
1. 政府退出国家科技奖评审工作。政府部门应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的治国方针,从根本上转变职能,彻底退出国家科技奖的评审工作,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对国家科技奖评审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2. 加强对国家科技奖评审工作的监督和管理。政府部门应致力于建立评价体系、制定奖励政策、遴选评选机构、构建评审平台等管理和服务工作,为国家科技奖励工作提供政策依据和机制保证,并严格监督评审过程。
3. 将国家科技奖项评审工作交由专业学术机构和社会学术团体完成。根据科技奖项的特点,国家科技奖应突出专业性和行业特点,并将奖项评审工作交由专业学术机构和社会学术团体完成。政府部门对承担评审工作的学术机构和社会学术团体进行严格的遴选,并对其评奖过程进行监督。
我们相信,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改革现有国家科技奖评审机制,必将加强我国科技奖励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使之回归科技奖励的本质。
中国计算机学会
2015年1月15日
网上可搜。
觉得确实有理有据,切中要害。得奖本人99年就开始全职从事行政工作,脱离一线研究工作已经多年;所列出的能体现其获奖成果的八篇代表性论文专著也颇有凑数之嫌,刊物级别低,而且被引用的次数仅一两位数,根本谈不上海外反响强烈。更搞笑的是8篇里的后四篇他连作者都不是,而且也都不属于透明计算的内容。
看后续发展了,呵呵。
不理解张教授为什么要花那么大的力量去运作得这个奖,明摆着把行内人得罪光了。除非真的的到某人赏识从政当个科技部长啥的,否则恐怕是得不偿失。
不理解为什么科技部要让一个工科的研究去得全国最高的自然科学一等奖,现在的形势,负责人这不是找倒霉吗?
送花成功。
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谢谢参与讨论。但是,我认为不能通过这样的弯弯绕来评价一个技术事物。对待技术事物,应该直接进行技术讨论。诸如是否全职工作,是否一线研究,是否有引用率高的论文,等等,都不应该用于对技术事物的评价。回到我的主题文中提到的,在PC革命中的伟大技术事物,如鼠标,是否可以用这些东西来评价呢?这个事物,虽然相对很多极高引用率的论文来讲,简陋了许多,但是,却是推动整个信息工业前进的伟大东西,而那些高引用率论文却不一定是。
因此,我希望看到,就技术问题直接了当的技术讨论,而不是那种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攻击手法。事实上,对技术问题做技术讨论,对大家都有益处。这是我写这个主题文的原动机,我希望能够听到大家对这些事情的技术讨论,听到大家对冯诺曼机的发展的讨论,也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些想法,如果这样,自己就感到有了收获。谢谢大家的参与和贡献。
张校长这个奖问题不小,CCF不肯给“主管部门相关领导”背锅
肘子不是IT专业人士,没法攻击其专业程度,但是肘子也是在科学界混了多年的人了,用他的资料查询能力来攻击一下透明计算(理论和报奖材料)的可信度和在国际上的被接受程度绰绰有余。至于提到张“已脱离科研一线十几年,却能做出代表中国科研最高成就的成果,可谓神人神迹”,只是从一般推理角度来分析。科学界和工业界似乎也确实没有这样的先例吧
张大报奖材料吹得太神了,要是只有技术解释没有那些牛皮大山,肘子也没有攻击的目标了,不过这个透明计算能不能得奖也就有问号了。
送花成功。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1通宝=16铢
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15。本帖花:1
最多就是置疑“可信度”。但是,“可信度”低并不就意味不可能。因此这种置疑有媒体上的意义,很多人也就愿意看个热闹,参与这个热闹的各方代表其实也获得相关的利益,至少有眼球效应。
但是,我认为更有意思的事情,是通过有价值的技术讨论,学到东西,认清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