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兹事体大:食物干扰并塑造体质 -- 弦音醉舸

共:💬41 🌺197 🌵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兹事体大:食物干扰并塑造体质

外链出处

食物结构塑造体质,是不争之论,但重要性在临床时常常有所忽略(会提醒但不会刻意强调)。

最近几桩事情,接连提醒着相关教育的重要性(体质与食物选择,属于传统医学教育的范畴,可惜临床太忙,不能抽出具体时间宣讲):

一则是前篇文章提到的小F,上周来诊前微信说左手无名指关节出现肿胀疼痛,刚刚检查完指标都是正常,腕部症状也是基本消失,突然出现的关节肿胀的消息确实给我很大压力,上周四来复诊时,她突然问了句:季医生,你说我体质热,吃榴莲会不会喉咙痛啊?!(她是热性体质,治疗过程中大量的给她清热化瘀才收到症状控制及指标正常。也关照她不能吃辣椒、羊肉等辛辣食物),原来她听说吃榴莲对女人好,能治疗宫寒之类,于是一口气吃了半个榴莲(具体重量不知,几斤?),当晚喉咙肿痛,无名指指关节肿胀也在次日出现。

再一则是一例月经提前案例,上月月经调回正常周期,这月月经又是提前,有一个不得不思考的因素,她是咖啡爱好者,爱好到快要半日不离的程度(微信昵称就有咖啡),咖啡会不会造成例假提前,这个没有统计学样本支持,但她阴虚体质,阴虚火旺,脉速加快,外周循环相对充沛,而咖啡因阻止身体腺嘌呤核苷与它的接受器结合,使神经细胞活动增高,神经细胞分泌激素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导致心跳加快,血压增高,肌肉中的血流量提高,皮肤和内脏的血流量降低,肝脏向血液释放葡萄糖。外周循环的扩容,在阴虚体质人群身上尤其会表现明显,而子宫从胚胎发育角度来讲,与真皮等都从中胚层发育(骨骼和肌肉构成的运动系统、皮肤的真皮、整个循环系统、排泄系统、生殖系统及内脏器官的外膜),其血供属于外周循环部分。所以理论上偏向支持咖啡会造成阴虚人群月经提前这一现象的「没有统计学价值,但对特定人群有意义」。

再举自己的切实感受,我这几年春季时被过敏性鼻炎困扰,喷嚏连篇,尤其晨起和傍晚(工作辛苦,耗伤气液)鼻塞喷嚏现象明显,自己诊脉见肾阴不足,所以喷嚏多时,吃几颗知柏地黄丸,能迅速消除症状。这几日母亲从乡下带来大量的韭菜(性:辛热),各种吃法,包括包了很多馄饨,自己知道不适合多吃,但不能不吃对不,于是一多吃就鼻塞严重,以及体表气感流动,微微欲汗,只能多吃两次知柏地黄来对抗,一样有效,自己知道怎么处理,这不算什么事,但对于不知处理方法的人来说,恐怕影响就不止如此。「备注:过敏性鼻炎并不全是肾阴虚造成,不能盲目服用知柏地黄」。

没有足够的时间给客户普及医学常识「要有人能帮助就好了:( 」,所以思量写篇文章,强调一下食物选择与体质的关系。这个关系太重要,且看同样种族的孩子,在国内与国外可以活出完全不同的人生,取决的不是地理、教育甚至运动观念,更多的是饮食结构。或者举同样的种族,吃牛奶牛肉与吃青菜豆腐,体质差异一目了然,且看日本战前战后身高的差异。

总体体质可分:阳虚、阴虚、气虚、痰湿、湿热、气郁、血瘀、特殊禀赋(过敏、特殊病种)、平和质。临床也经常被客户问:季医生,我是什么体质?这里提前说一下,体质固然相对固定,但在针对性的服药处理后,体质常常会变动,甚至历经多个阶段,逐渐趋向平和质。

一、阳虚忌食寒凉

①、螺,螃蟹,绿茶,冷冻饮料,西瓜,海带,紫菜,黄瓜,苦瓜,冬瓜,竹笋,芹菜,绿豆,蚕豆;

②、此外,减少食盐摄入,并少用抗生素、清热解毒的中药,以保护阳气。

二、阴虚忌食温燥、辛辣。

辣椒,韭菜,葱,蒜,虾,荔枝,桂圆,樱桃,芒果、榴莲、杏,樱桃,杏,大枣,核桃,羊肉,狗肉,要少吃或不吃。

三、气虚忌食耗气、下气的食物

①、荞麦,生萝卜,空心菜,柚子,槟榔,柑等。

②、以及生冷苦寒、辛辣燥热等偏性较大的食物,如苦瓜,辣椒等。

四、痰湿忌食肥甘、油腻、滋补、寒凉

①肥猪肉、油炸食品等肥甘油腻之品不宜多吃

②西瓜、梨等寒凉水果少吃

③大枣、李子、柿子等食物容易生痰不宜多吃

④银耳、燕窝、龟和鳖等滋阴之品少吃

⑤此外,痰湿体质人体内的环境偏于酸性,酸性的蔬菜和食物也不宜多吃

⑥如可乐等碳酸饮料,山楂,醋,梅子,枇杷,香蕉,桃子,板栗,芝麻等。

五、湿热忌食辛辣燥热食物,辣,煎,炒,烤,油炸,大补的食物,

①、大补的食物,如动物内脏,狗肉,鹿肉,羊肉

②、滋阴的食物,如银耳,燕窝,雪蛤,阿娇,蜂蜜等,有助热的嫌疑,不宜多吃。

六、气郁忌食收敛酸涩和冰冷的食物

①、收敛酸涩的蔬果有:南瓜,乌梅,泡菜,石榴,青梅,杨梅,草莓,杨桃,酸 枣,李子,柠檬等;

②、雪糕、冰淇淋、冰冻饮料更不宜多吃。

七、血瘀忌食

①、不宜吃收涩、寒凉、冰冻、油腻之物,如乌梅,苦瓜,柿子,石榴,花生米;

②、油腻的肉类,如蛋黄,虾,猪头肉,猪脑,奶酪等不宜多吃;

③、总体来说,血瘀体质在吃任何蔬菜的时候,最好经过烹煮,尽量少吃生菜、凉菜。

八、特禀体质总体清淡,忌生冷,辛辣,肥甘油腻。

忌食:肉类,牛奶,禽蛋等动物性食品也更易诱使病情发作;多食蔬菜和糙米,可预防过敏。少食油腻,甜食,刺激性食物,严禁冰冷食物;不宜吃生的蔬菜。

九、平和体质,无需忌讳,但为了保持这个体质,最好多吃当季食品。

春天 多吃绿叶蔬菜;

夏季 可以适当吃些降温菜,如西瓜,番茄,菠萝,苦瓜,黄瓜,生菜,但夏天养阳,不宜偏爱寒凉食物,注意属性搭配;

长夏 化湿,吃健脾化湿蔬果:山药,莲子,薏米,扁豆,丝瓜,冬瓜;

秋天 滋阴,秋梨,甘蔗,银耳,菊花,鸭肉,兔肉,莲藕;

冬天 养阳、滋阴:白菜,胡萝卜,白萝卜—应季菜,土豆。

通宝推:金书,普鲁托,浣花岛主,风雪,桥上,青颍路,刹那芳华,
家园 学西医的想跟中医交流一下

我自己学西医的,目前研究癌症。太太在美国行医。

写这贴想跟你聊一聊的起初原因,是因为认同你提出的“咖啡会不会造成例假提前”机理假说。你这样的逻辑思考方式很科学。

中医里面的很多精彩之处,我很认同。但同时客观地讲, 虽然现代医学还有太多的不足之处,至少最近几十年,几乎所有医学前沿的突破,基本上都是现代医学做出的。中医唯一的贡献,就是为屠呦呦研究青蒿素提供了思路。

我从来不认为西医在刻意打压中医。西方现代医学界极其地现实,只要你的药证明有效果,一定有医药公司感兴趣。连大便都能移植,还有什么招想不出来?西方病人也极其现实,只要你的手段有效,他们在完全无法解释机理的时候,照样肯接受。一个例子就是,在美国针灸很受欢迎的。

我觉得中医要发展与普及,最大的障碍之处在于,整理出一套与现代科学有效接轨的方法。你看一个简单的癌症基因测序,西医知道如何去利用统计学、光学、化学、生物学、物理学、计算机学等诸多各行各业最顶尖的成果为自己所用。中医如果一直只是在自己的领域里面发展,不愿意也没能力去借力的话,速度慢了何止千倍。

而中医与现代科学接轨的最大障碍,就在于中医的评断标准太过笼统模糊。你说阳虚、阴虚、气虚、痰湿、湿热、气郁、血瘀、特殊禀赋(过敏、特殊病种)、平和质...怎么算是阳,怎么算是阴,虚多少算是虚,热多少算是热?有没有什么可测量、可重复、可量化的标准? 楼下有人提到,百度 “中医临床医生四诊信息判读及诊断一致性探讨”,目前中医界在清晰度和准确度上惨不忍睹。一个误诊率高到30~50%的医学,哪个病人敢放心?我非常不理解,中医为什么不借助仪器和化验?既然中医能有脉象等做出诊断,没有可能用物理、化学、生物的方法检测不出来。西医也有很多影像测试不能完全定量的,比如超声、核磁、组织切片...,但毕竟有一套规范化的标准,而且西医知道怎么去利用这些技术来为自己用。

以上是讲中医理论,中药的情况同样不乐观。中医都是统一口径拒绝双盲实验,但问题是,中药连单盲实验数据也很少啊,有些甚至就没有任何数据。当然医药这块国家不给力,并不是中医一家的问题。

我始终不明白为何中医在一些非常基础的问题上一直没能有大的突破。还望赐教。

通宝推:浣花岛主,桥上,青颍路,关中农民,
家园 你的疑问

,是建立在对中医本质的不了解(或者说传统医学,不仅中国,世界各国传统医学都曾有过类似的本质)的基础之上的。

中医在做的事情,绝大多数(不是全部)是引导身体去实现自我代偿,甚至自我修复,前提是身体本身有着代偿修复机制。由于这个“本质”,决定了她的方式,不是强力性的,管制式的(父系方式),而是引导式的,呵护式的(母系方式)。

中医和现代医学完全没有矛盾之处(我很熟悉现代医学,也精通传统医学,所以相信这个判断不是无根之谈),都是对人体的研究,只是出发方式解读方式不同,两者各有所擅,不存在谁必须替代谁,也不存在谁要超越谁,现代医学有大突破,作为传统医学会表示不羡慕,总有你解决不掉而我又擅长的领域存在,譬如教育中父与母的角色,无法替代(至少不可能全面替代)。

所以,现代医学要做的事情,是继续自己的突破,有闲情雅致,可以回头来了解下传统医学的现代性甚至超越现代性。而不是杞人忧天。不知这种解释兄台能否理解或者接受,谢谢:)

当然,这段话的前提是首先肯定传统医学的局限,基立于人体自身代偿机制修复机制的局限。这种自身代偿机制修复机制的局限,是传统医学无法突破的瓶颈,假如存在突破的可能,就早已面目全非,成了现代医学的教父教母了。

通宝推:十亿星阵,桥上,石狼,
家园 要较真的话,青蒿素依靠的也是现代医学

同是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与奎宁没有什么不同,都是现代医学的产物。

人生了病,总要想办法治病,没有通过医理确定的良方(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就只有把手边能接触到的一切拿到尝试。

金鸡纳树树皮被美洲土著试出来了,现代医学据此提炼出奎宁。

青蒿素被中国古人试出来了,现代医学据此提炼出青蒿素。

没有任何区别。

葛洪《肘后备急方》针对疟疾有43个方子,唯一有用的是青蒿。

而这个唯一有用的具体操作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是起不了什么效果的。

难怪从葛洪到青蒿素发明之前,疟疾患者根本指望不上青蒿,青蒿法早就湮没在

遗忘中了。

所以,

1693年,法国传教士洪若翰曾用金鸡纳霜治愈康熙帝的疟疾。后来,曹雪芹的祖父金陵织造曹寅因患疟,曾向康熙帝索要金鸡纳霜。苏州织造李煦上奏云:“寅向臣言,医生用药,不能见效,必得主子圣药救我。”

所以,

在京剧《沙家浜》

里,新四军赖以治疗疟疾的药物是奎宁,而不是青蒿或别的中草药。

青蒿素与中医没有任何关系,勉强叫个中药吧,

如果可以把奎宁叫“土药”的话。

说白了,如果中国生有金鸡纳树,一定会有某本书上记载

金鸡纳树皮治疟疾的方法。

这种水平的治疗方法,有其药而无其理,跟医学不搭界,再有本事的忽悠家也没法

把青蒿与阴阳五行,子午流注的中医学说联系起来。

而现代医学,则可在亚细胞水平上了解其机理。

通宝推:易水,水随天去秋无际,
家园 现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比较火,所以我经常用这些做对比

从蛮荒时代开始发展的中医其实更为现实,只要你的药证明有效果,一定有人感兴趣;只要你的手段有效,人们在完全无法解释机理的时候,照样肯接受

机器学习里,通过大数据训练出来的复杂分类器,没几个人会去关心里面一条一条的规则是不是有物理基础。如果结果可靠,大家肯定抢着用

如果科研水平比较低,规则中的物理含义的确没法理解;但是别人照样可以记下主要的规则,并继续运用,虽然某些规则可能看起来会很荒诞。不需要把那些解释不了的规则硬塞进机理模型的框架里,而只是当作大数据训练出来的结果就好

家园 我觉得标准这个问题,得先解决双盲实验与贝叶斯理论之间的矛

西医认为其有效是建立在双盲实验有效上,双盲实验有效建立在统计学的数学推理上。

但是双盲实验与现在流行的贝叶斯理论相冲突,根据贝叶斯理论,双盲实验是不准确的。

至于中医嘛,为啥国家弄中医标准,也就是把握解决你的疑问,不过标准归根到底,就是个话语权的问题。

&中医不是以逻辑思维来推进,而是形象思维。

以上来自芒总的问答整理。

家园 不同体质的判断标准是什么呢

一般人是否只能请大夫来诊断?

家园 我见过一些好中医是毫不避讳的借鉴西医的
家园 这个有点不以为然

现代医学绝不会排斥任何一种可行的技术。

双盲实验或许不是完美,但用来证明药效,排除自愈,心理作用等,应该是目前为止最好用的一种,如果有一种贝叶斯实验,实践证明比双盲实验更准确,现代医学绝对会采用。

真的好奇,不知道芒总的想法源自何处,不知道有没有机会让他举个例子说明一下。

家园 请百度“中医临床医生四诊信息判读及诊断一致性探讨”

大概就会知道请中医判断体质是怎样一种体验了。

通宝推:桥上,
家园 他自己的亲身体会,不过一般人接触的中医和他接触到的中医可

以说是两回事。

芒总自己本身学数学,对双盲实验的数学理论基础持怀疑态度,看其最近介绍贝叶斯理论就知道。他一直认为传统统计学是没办法解释用药和治愈结果之间的直接关系。

芒总自小就两种医学都接触过,他身体本身较差,也在接受两种医学治疗,经历使然。不过他小时候和工作后接触的中医在中国都算是顶级那类的,比一线城市的三甲中医院的主任还高点吧。

家园 好文,下面是链接:

《中医临床医生四诊信息判读及诊断一致性探讨》

家园 这确实反映了中医的现状以及改进的方向,

也说明中医大有可为。

家园 这个我就更不以为然了

一直认为传统统计学是没办法解释用药和治愈结果之间的直接关系。

统计学根本就不是用来证明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我假设芒总直接关系指的是因果关系),但可以用来证明相关性。

唉,不知道怎样才算是顶级的中医?

家园 既然只是证明相关性,双盲实验无法证明因果关系,更无法证

明药和病之间的治疗关系。

用“直接关系”一词是我不知道在这种场合能否表达为因果关系。在某些场合因果关系区分为直接因果关系和间接因果关系,间接因果关系类有可能是相关性关系,因此为避免歧义我就没说了。

顶级的中医我们一帮人不会接触到的,即便如李可这类的,可能也算不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