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读《戚本禹回忆录》 -- bshu
原帖直接摘过来,这样看起来方便一点
其实只要记住两点 [ ★雪里蕻 ] 雪里蕻
4325
30957
发短信 趋加追订 屏蔽
1,正面人物,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谁一开始同意出兵,传记或生平里肯定要大书一笔,比如海瑞大将军,是一到会就表态的。这个历史性功劳,是添光加彩的。
2,如果对等一下,后来栽的那些人,谁反对出兵,那也要大书一笔的,典型的就是林彪。
按这两条原则,其实很可以把各位的面貌画清楚了。刘、朱、陈、邓,肯定是反对出兵的。
抗美援朝出兵决策过程是TG民主决策的典范,正好驳斥右派说毛泽东独裁专断的谎言。
毛泽东虽然力主出兵,但无论书记处也好政治局也好,开始多数人都没有支持他的观点,他并没有将个人意志强加于党中央,也没有自己另干一套,而是不断地说服反对者,最后形成多数支持的决定才去执行他的主张。
林彪反对出兵没有任何可指摘的地方,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认识来发表观点、参与决策。林彪因病辞帅也没有什么可说的,因为50年指挥中南战役的时候他就已经戴健脑器躺担架了,谁也不能保证他那种植物神经紊乱的疾病是否会影响指挥和他自己的生命。而他到苏联治病的时候还协助周恩来谈判武器援助事项,也是为抗美援朝作贡献的。
倒是某人1966年以此骂林彪“胆小鬼”,用语近似泼妇骂街,才不够风范。
还有一个是分析5号的最终会议的
【原创】资料+ 讨论帖 1950年是谁反对出兵朝鲜 [ ★kmy1810 ] 于:2010-12-22 20:07:41 主题帖
关于1950年出兵朝鲜的决策,从来的说法都是反对出兵的人开始时占多数,主席力排众议,到最后才成功劝说多数人同意出兵。但是到底是哪些人反对出兵,一直没有个准确的说法。我最近查了查能找到的公开出版物,尝试着尽量搞清这个问题。
我的判断方法是查阅这些人的官方传记和年谱,因为据我观察,咱们的官方传记有个原则是隐恶扬善,对于传主做过的正确决定总是记录在案,而错误和失败总是能隐则隐,实在绕不开时也要轻描淡写,再补充些对大环境的描述,尽量给个人卸去责任,结果个个传主都象完人。说到出兵朝鲜这事儿,当时如果同意出兵,绝对是站在正确一边的,那么传记或年谱里必然要提一笔。因此看看他们的传记就应该基本能搞清楚了。
1.党史背景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委员会和中央领导机构。其中,中央委员44人,中央候补委员33人。随后召开的七届一中全会,选举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陈云、康生、高岗、彭真、董必武、林伯渠、张闻天、彭德怀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以下两段出自官版“毛泽东传”
10月1日,毛泽东接到斯大林建议中国出兵的电报,中国使馆也在同一天收到了金日成的求援信,请求中国派兵入朝作战。次日,毛泽东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讨论出兵问题,会上出现了不同意见,多数领导人主张对出兵的问题应慎重考虑。会议决定10月4日、5日再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进行讨论。
10月4日,中央政治局在中南海颐年堂召开扩大会议专门商讨出兵援朝问题。出席会议的有:毛泽东、彭德怀 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陈云、高岗、彭真、董必武、林伯渠、张闻天。李富春、罗荣桓、林彪、邓小平、饶漱石、薄一波、聂荣臻、邓子恢、杨尚昆、胡乔木列席了会议。
关于2日的书记处扩大会议和4日的政治局扩大会议,找不到什么资料,我们就来分析5日的最终会议上每个人的态度好了,那么一共就是22人,政治局委员12人(缺康老),列席的10人。
明确记载同意的4人
-主席:这个就不用说了
-彭总: 这个也不用说了
-任弼时年谱:10月5日会议,任弼时支持出兵
-周恩来年谱:1950 年10 月5 日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朝鲜战局和出兵援助朝鲜问题,表示坚决支持毛泽东出兵援朝的主张。
明确记载先反对,后同意的二人
- 张闻天年谱:10月5日张闻天反对出兵,最后同意出兵。
-陈云: 年谱里没有提及,以下这段是薄一波纪念文集里的:
“ 陈云秘书周太和告诉《陈云传》的编写者:“薄老写《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时开座谈会,我参加了。薄老讲:‘陈云不同意出兵。’我说:‘奇怪了,陈云同志回来讲,毛主席定了以后,他很支持,没有说不同意嘛。’1986年,我问过陈云:‘出兵朝鲜你不同意呀?’他说:‘谁说的呀?’我说:‘一波讲的。’他说:‘这有一个过程。’”陈云为什么由不同意到同意呢?陈云问毛主席:“美国飞机会不会越过鸭绿江来轰炸内地,把经济搞乱?”毛主席非常英明,毛主席说:“不会。”陈云说:“那我同意出兵。”
明确记载反对的2人
- 林总:这个也不用说了,不过他最终表决时的表态不详,而且他是列席者,如果没有投票权的话,不影响决策。
-高岗:无传记无年谱。但在王树增写的“朝鲜战争”里明确写了高岗反对出兵,王树增的书应当是比较可靠的。
无明确记录,似乎在打酱油的14人:
其中政治局委员5人
朱德年谱:只提到参加10月5日会议
刘少奇年谱:未提到参加10月5日会议
董必武年谱:未提到参加10月5日会议
林伯渠:未找到传记和年谱,不知道哪位高人知道林老是否有传记出版?我觉得是应该有的。
彭真:手头没有他的传记,年谱似乎还未出版。印象中没有资料说过他有过同意出兵的光荣历史。
列席者 9人 我不清楚列席会议者是否有投票权,一般情况下是没有的。但即使没有,他们如果表态同意,应当也是值得记录的吧
罗荣桓年谱:未提起参加10月5日会议
聂荣臻:只提到列席10月5日会议
邓小平:年谱已出版,但我没找到,哪位大侠手头有或者能查到,请帮忙查一下有无记载。
印象中也没有人赞扬过他这一点,估计他是反对派。
其他6人的资料我还没查,以后有时间查到了再补充。这里有一个人值得一提,那就是饶漱石,根据隐恶扬善原则的另一面,反党集团的人物做过的错事总是会被提及,101的反对意见总是被提及就是例证,但是批饶的文章似乎没有提到他反对出兵,我觉得可以理解为他赞成的可能性很大。
据此总结如下:政治局委员12人中,4人坚决主张出兵(幸好5大书记有3个赞成),2人先反对后同意,这样刚够半数,因此林伯渠多半是赞成的,那么就过半数了,如果再加上彭真,就8票了,反对票应该为4张,列席者中明确反对的一人(林彪),比较可能赞成的一人(饶漱石),其他8人态度待考。
一方面要反官僚集团中的走资派,可是,另一方面,管理国家又必须依靠这个官僚集团。一党专政加公有制,注定了不得不依靠官僚集团来管理国家的一切,官僚集团拥有一切的权力,但又缺少制约的机制,要指望它不变质,只能靠思想觉悟了,思想觉悟这东西说变就变(不是有人说过吗,洗脑其实是件很简单的事。)……所以,从这个角度看 ,文革注定是要失败的。
搞文革、七八年再来一次、四大,本身就是设计中的制约机制。
文革的失败在于:如何让群众运动机制化、有边界,同时又不被官僚群体利用、操控。
就算造反派上位了,当权了,他们也无非是一群新官僚集团,谁能保证新官僚集团就不搞特权?定期搞运动又能怎样?运动还不是要在中央领导之下?中央领导里面不可能永远都有毛这样的人。
主席印发大会的信很多,有黄克诚的,也有中办人员去山东调查写的。
纠结主席为啥把彭信印发大会,甚至以此猜测主席当时就对彭不满,我倒觉得是事后诸葛亮倒推。前面已经说过,主席印发此信,是合符原则和程序的做法,彭本人对印发大会也是有点小期待的:印发也好,会刺激各地都作点检讨。
问题在于,彭信印发大会,由于彭的地位和影响力,彭信一些提法:“……矛盾……也是具有政治性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小资产阶级的狂热性……;……系统地总结一下我们去年下半年以来工作中的成绩和教训,进一步教育全党同志……;……一般的不去追究个人责任……”等等,让左边的大员们紧张,是难免的,尤其是那句“一般的不去追究个人责任”,情况严重的呢?周小舟就公开表示过,要打那些浮夸大员的屁股。
左边和右边的分歧明朗化了,主席原定的上山任务:读书、讨论,打通思想,求得团结,已经不可能了。
把彭信往动机上扯、往历史恩怨上扯,抓彭的失言,把目标转移到主席身上去,这是左边大员面对压力的自然反应。一旦扯过去,争执的性质和方向就变了。
有格局
小姚不是言必称民主,自由,founding fathers么。
可是,就在抗美援朝期间,饶漱石 采取怎样的态度呢?饶漱石作为华东局第一书记和华东军政委员会主席;从山东半岛直到福建沿海,又是国防的最前线,他却在最初开始就对抗美援朝的胜利没有丝 毫信心。毛主席说美国是纸老虎,饶漱石却认为美国是真老虎。毛主席认定台湾最多偏安,决无力量反攻,饶漱石却随时怕抗美援朝闯了大祸,台湾会借此和美国一 起再打回来。这种彻头彻尾的失败主义思想,既然指导着饶漱石,在他的言论和行动上就必然地暴露出来了。
在华东局的若干次会议中,饶 漱石讲话时常都说:「就是蒋介石回来,又有什么了不起?我们打惯了游击战。蒋介石打不来游击战,上海是一个帝国主义的城市,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哩?就是放弃 了上海南京,有什么关系?蒋介石拿回了上海南京,我们农村包围城市,他还是没办法!」谁打算过放弃上海南京?谁打算再回到农村打游击战?党中央没有,我, 三野司令员也没有。这只是饶漱石失败主义思想在作祟。饶漱石的话说得很婉转,但掩饰不住他的丑恶的失败主义思想。这种说法只会在干部思想中撒下怀疑的种 籽。
为了证明他论点的「正确」,他又在外面散布谣言,说什么「毛主席说过,必要时放弃上海和南京以南地区,而以徐州为国防第一线,以 郑州、武汉为国防第二线……」毛主席什么时候说过?我就不晓得。我还可以帮饶漱石补充一句:「以延安为第三线。」照他这样说,这么多年的解放战争就全白打 了,我们又到延安窰洞算了。要回延安,饶漱石去,我可不去,我觉得上海和南京都不错。
这些谣言若由普通老百姓说出来,我们都得追查一下,出之於第一书记和华东主席之口就简直是真的别有用心,不可原谅了。这些谣言使干部思想混淆,并且损害了毛主席的威信。这是饶漱石的失败主义思想在政治上所造成的严重损失。
主席本人也说过,美国是纸老虎,也是真老虎。
彭德怀说,打坏了,就当晚解放几年。
和朱元璋时代通过立法形式,允许民间百姓将违法官吏绑送治罪有相似之处。看起来是发动群众,实际本质上还是自上而下的行为。因为离开上层支持,下层的这一行为是难以为继的。
文革实际上也是这一模式。
文革的意图,是进行一次较为广泛的整风运动,这次运动与此前运动的不同之处在于,给予了民众较大的参与度,使民众可以参与党内整风。
但是这次活动本身就遭到了很大的抵制。运动开始之初,以民间身份参与运动的人员中,参与度最高的还是那些官僚子弟。这些官僚子弟,第一,利用自己熟悉政治运作、对政治缺乏敬畏之心敢于放手的特点,较早的参与到运动中去。第二,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天然的具有特殊号召力,易于聚集拥趸。第三,利用自己特殊的关系渠道,直接利用行政机构的权威地位,去发布对自己有利的信息,直接为自己招募人员,甚至直接明确自己的特殊领导地位——就好像新组建的班级在第一天就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班委会一样,谁都看得出来,这个班委会肯定是提前暗箱操作的产物。
于是文革中作为运动设计的关键一环的民间运动,一开始是发动不起来,后来风潮一起,却又是走偏了的。一系列由干部子弟发起的残酷迫害行为,直接带偏了文革的方向。
后来虽然进行了一定的纠正,但是坏的路径已经形成了。
文革本质上是一次整风,整风就免不了是自上而下发起的。更何况文革又想做得很彻底,这就很容易受到自身的抵制。最终的结果是自身的积极因素和自身的消极因素相互冲突。
1、庐山会议彭总的意见书是7.13号晚上14号凌晨写的,7.14号上午让王参谋抄写后交给了主席。信里有“……其目的是要达到明辨是非,提高思想,一般的不去追究个人责任。反之,是不利于团结,不利于事业的。”这里“不去追究个人责任”与另一个词“小资产阶级狂热性”有点相矛盾。戚老回忆录说“了解中共党史的人都知道,这实际上在发出进行路线斗争的信号”。彭总后来自己解释目标指向是刘sq的。这是由充分依据的,因为彭总万言书里引用了很多刘sq在大跃进期间的一些具体讲话。如果彭总矛头所指为毛主席,他必定不会写这封私信。他在文化大革命中对红卫兵说‘刘少奇是极左的。你们现在才反刘少奇,我在庐山会议上就反了’。彭总是元帅,光明磊落的人,足以证明他当时就是针对刘少奇的。这里我不认同铸剑“彭反毛的路线和领导才是庐山会议的主要矛盾”,彭总心底里觉得刘少奇搞的浮夸风是严重的路线问题,他用‘小资产阶级狂热’这个党内人人都懂的说法,实际是希望毛换掉刘,让他自己或者其他什么人上去来纠正刘少奇的错误。
2、矛盾激化点。7月15日,周惠在中南小组会议上发言,激动处,脱口冒出了一句:“依我看,去年各省第一书记应当各打50大板。”这一炮挫到别人痛处了,第一书记们虽然硬着头皮听下去,心里却在骂他是翘尾巴,得理不饶人。而且,他的话很快就在各组传开了,成了后来激化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
3、毛23日长篇发言的来由应该是张闻天21日的发言所引出的。7月21日下午,张闻天在华东组会议上,作了长达3个小时的长篇发言,揭露和批判“大跃进”、“公社化”存在的问题,完全支持彭德怀的意见。张闻天在8000字的发言中,讲成绩的只有270余字,用了39个“但”字,13个“比例失调”,12个“生产紧张”,108个“很大损失”或“损失”,字里行间处处可见“太高”、“太急”、“太快”、“太多”。对于彭德怀信中所说的“小资产阶级的狂热性”,张闻天说:“这个问题不说可能更好一点,说了也可以,究竟怎样,可以考虑。但是,刮‘共产风’,恐怕也是小资产阶级的狂热性。”
3、超级大本营网站东岭秀寒松看法(http://lt.cjdby.net/thread-2247808-2-2.html)如下:
意见书没有问题,毛在意见书之前就想下山了。本来会议要纠左,但善于避重就轻、推卸责任的神仙们认为三面红旗有问题,是方向问题,不是车的问题。面对多年同生共死的老战友们,毛很郁闷,却也无可奈何,只能不了了之。彭的万言书重点讲的是下面浮夸风、弄虚做假的恶劣影响,这是合毛胃口的,毛把它印成意见书发下去讨论,有让管经济的大员们看看到底是哪里问题的意思,这由彭整理来自基层的材料对于不管经济的毛来说是继续纠左的重要炮弹。
结果讨论其间,纠左纠到毛头上去了,这回不是三面红旗对不对,而是浮夸风是因为“上有所好”。毛彻底被激怒了,有了23日的临时讲话,有责任的都说说,别说多了,也别往少了说。
会上毛说了句“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我是无后了。”结合后面的话可以看出毛当时的意思是:你们弄虚作假的就不怕断子绝孙吗?我算是没有后人了,你们就把屎盆子往我头上扣吧!这话本来不是冲彭去的,但朝鲜没保护好岸英的情节再加上讨论期间一些人的上纲上线,让彭误会了毛的真实意图,以为是冲他发火,问心无愧的彭用言语和行动顶撞了本来就觉得权威受损的毛,替其他人挡了枪。至此,庐山上风向变了,到27日,绝不妥协的毛点名指责了彭,绝不低头的彭以骂娘的方式猛烈地回击了毛。为了维护领袖的尊严,全党对彭的批判开始了。
庐山会议的影响并未就此结束,毛对车哪里出了问题开始深入思考,他认为是封建文化作怪,他的战友们思想上出了问题,不想继续革命了。反右之后接下来的三年灾害,终于促使毛开始发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文化大革命……
4、彭骂娘给毛极大难堪,但毛仍然是息事宁人的态度。据李银桥回忆说:23日散会后,毛泽东出门朝坡下走,身边跟着陶铸、彭真、柯庆施、罗瑞卿,还有第4小组副组长舒同。罗瑞卿朝路边的树林转过身去小便。彭德怀这时候返身走了回来,他对着毛泽东说:“我的信是写给你个人参考的,你怎么在会上印发了?”
毛泽东愣了一下,说:“你也没有讲不要印发嘛。”彭德怀扭头就走。毛泽东叫着他,招了招手说:“哎,彭老总,我们谈谈吧?”彭德怀虎着脸,胳膊一抡,说:
“有什么好谈的?没什么好谈的!在延安你操了我40天娘,我操你20天娘不行?”
他的声音很大,罗瑞卿正在小便,吓得一激凌,连忙赶过来了。毛泽东脸色非常严肃,停了停说:“没关系嘛,我们有不同意见可以坐下来谈谈心嘛。”彭德怀气得脸色涨红,又抡了一下胳膊,说:“谈什么谈?你不是谈过了嘛!有什么好谈的!”
彭德怀又骂了一句走了。陶铸等人都怔住了。毛泽东被晾在那里,脸色很不好,吮了吮下嘴唇就走了,一路上再没有说话。毛泽东交代身边的工作人员,准备明天下山。几位政治局常委在一起议论说:
5、矛盾不可调和了:是日,几位常委讨论:“彭德怀脾气大,怕主席死后没人能领导得了。”几位老帅也在一起议论说:“彭德怀桀骜不驯,主席健在就这样,将来党内谁还管得了他?” 毛必须战队了。权衡利弊,结合国际上21号苏联和波兰通过新闻媒介,公开批判中国的“人民公社”和“大跃进”、台湾中央社和美国各报迅速的转载并评论了苏联的文章。以及戚老回忆录上所述陈毅汇报苏联策反的报告,弃彭保刘。组织了对彭的批判。
理论上说,党内绝大部分中高层干部都是被苏联和共产国际训练和培养出来的,包括紧跟主席的周在内.一边倒"以俄为师"是当时的政治现实,这个势力大到基本上毛个人若不迂回灵活根本无法抗衡,刘邓的组织路线走的就是苏俄版.另一方面,低层党员大都出身农民工人,思想上无疑带着浓厚的封建色彩,要透彻理解主席的思想和共产主义理念还须有待提高.夹在这占全党99%的两类势力中,毛要实现自己的理想,需要时机.……事实上这个时机从来就没有合适过,直到老人家自感时间紧迫,強行发动WG.
也就说公开全部资料不是对毛不利,而是对台上的人不利。。。
他毕竟还是体制内的人,应该还是体制派
1948年了,作为资本家小姐,嫁个马上就夺取政权的政治集团的二号人物,理想成分多还是投资的成分多?改开后的王光英呢,不也是大资本家?
王光美晚年亲毛主要还是为了刘的政治历史定位,没有毛哪来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