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我经历的改开前后的农村生活 -- 老实农民

共:💬517 🌺6785 🌵13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5
下页 末页
家园 话题太沉重,歪楼轻松一下

留在记忆中的童年的家很温馨。

家=爸爸妈妈+5个兄弟姐妹+还有外婆,虽然贫穷,却是热热闹闹。

后来,5个兄弟姐妹都一个个长大离家奔前程有出息了;但是,几十年间,外婆去世,父母老去多病,终致卧床不起,竟无一个子女在身边;房院依旧,却人事全非,惆怅欲哭.

如果都不选择长大,长大了也不选择离家,在家陪着爸妈种地,如今不还是爸爸妈妈兄弟姐妹还有外婆在一起吗?却去奔了什么狗屁前程、混账出息,错!错!错!

通宝推:時千峰,
家园 去者不可追,这篇文章更好

中国农村令人......

1、星散的人口

1985年左右,刚分产到户不久的时候,村子里的人口一共是132人,这些人中,老中青搭配合理,尤其是青年一代人,所占比例差不多是半壁江山。所以,那时感觉未来光明无限。而目前的人口,按照在村子里有田地的来算,排除通过高考等渠道出去而稳定在城市生活下来的人,是126人;但长期居住在村子里的,只有54人。而这54人中,基本以老幼为主。如果只算成年人,那么在村子里的成年人的平均年龄超过60岁,也就是说,基本都是老人,至少是年纪不合适在外打工的人。另外的72人,绝大部分都到了广东、上海、天津等地打工。其余的,有两家在附近镇上做生意,有一家已经是国家工作人员,彻底脱离了村子,但还是在村子里有田地,享受国家的直接补贴;还有一家在河南稳定下来,从来没有回过乡,但似乎还是有回家的打算,因为村子里集资拉自来水,这家还是参与了集资。(还有两家是通过了高考的独木桥,远远地在城市里安了家。)

老幼相守的村子,人们谈不上有什么希望所寄。老一辈,即使无可奈何,也是习惯了自己的故土;幼的一辈,不过是暂时寄托在这里罢了,待到十五六岁,也就开始“东南飞”了。外出的人,有的寄希望于回家养老,所以一般都利用多年的积蓄,盖了个房子在村子里;还有一部分,尤其是80后的一代,已经连回家养老的念头都没有了,利用几代人的积蓄,在县城甚至在自己的镇上,买了套小小的住房,有的还只是可以住三十年的廉租房。乡下,确实已经不是衣锦还乡的去处了。

2、即将荒芜的土地

3、日渐凋零的老一辈

4、即将返乡的第一代打工者

5、前途未必光明的第二代打工者

6、良风美俗的损蚀

7、现代化之树也结有苦果

8、基层是否还有行政?

9、乡土是否还可以重建?

-楼主在墙外,总是可以搜到的,值得一读。

过去是回不去的,何况过去还不是一如童年的家那样温馨美好,也是不能回去的。

通宝推:邻居大哥,普鲁托,時千峰,
家园 同推一下

我不是农民,不过小时候因为父母工作原因,在农村生活过好几年,后来上学就回城了。

年纪小,你说得那些组织机构组成我是不知道的,不过民兵有映像,好像要训练,其实就是把枪支拿出来排队走(巡逻吗?反正在山上山下来回走),我们就跟在后面流着口水看枪,真家伙,他们有时会把子弹退出来,让我们玩一会,我还记得有轻机枪,反正有两脚架的那种,小屁孩的快乐就是趴在地上抱着真枪,口中发出啾啾的声音,太快乐了。

后来上班攒钱买了一杆气枪,下班打鸟打老鼠,可惜没有几年就被没收了。

家园 吃过宝塔糖的跟着握手
家园 我们那里民兵冬天是集中训练的,真枪实弹

好几个公社的基干民兵,荷枪实弹,有靶场,打靶要打上好几天,我舅我姨都是民兵,我姥姥家墙上挂着两支步枪。

机关枪这个时候也搬将出来,好多军人也来,子弹打到河堤上随便刨到子弹头,我们捡了回家,放在炉子上有液体锡流出来,我们叫“化锡”。

民兵家里发怎么防原子弹,怎么打坦克的图片画,我记得我姥姥家屋里还多了一张“怎样消灭猪瘟病”,是当半工半医也就是赤脚医生的四姨拿回来的。

基层专政机关叫民兵小分队,比现在的协警高大上n个档次,民兵小分队的人员都是乡间很出色的年轻人,有几个复转军人在里头,小偷小摸投机倒把搞破鞋护秋看青都归小分队管。

我们那儿最有名的流氓是天津来的知青,叫蔡招谦,见到小分队乖的孙子似的。

队里干部也有偷着吃的,年底了决算,核出工分值,队长,保管,会计,出纳,饲养员会在一起吃一顿好的。

走后门也有,推荐工农兵学员我们那里是要靠后门的。

过去有过去的好,如果真的象改开说的那么坏,为什么毛主席被这么多的人怀念敬仰?现在有现在的好,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确实提高了,没有几个人真的想回到从前,我认为习主席前后两个三十年互不否定的讲法是符合唯物主义的。

通宝推:审度,秦波仁者,camper,桥上,西安笨老虎,時千峰,阴霾信仰,盲人摸象,老老狐狸,
家园 我们那里县下面的机关叫工委

全称是,XX县XX工作委员会,下辖几个公社,公社下面是生产大队,大队下面是小队。

每个学校都有文艺宣传队,比如说“西西河小学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每年都要汇演,公社汇演评出来的几只最好的宣传队要到县上演。

鄙人从1年级开始一直到5年级,一直是铁打的宣传队队员,我和另一个孩子演对口词《我们是革命的红小兵》,这个和我演对口词的家伙读书实在不是强项,早早就做纺线的买卖,现在在县城里买了好几套房子,他家在村里辈分低,管我的舅舅叫老太爷,那时候他爸爸在我们演出前总会跟他说,你跟大爷好好演。哎,那时家乡人淳朴的就像地里的土坷垃。

我还演过表演唱“红小兵,来来来,来来来,为什么学文化,这个问题你回答,为什么学文化,学好本领建设国家,建设厂房一座座,科学种田也有保障,答得好啊答得真不差,我们要为革命学文化,学好本领建设祖国,将来把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更强大“。

是哪个王八蛋说文革时不鼓励学生学文化的!?

我们还演过座唱,就是几个人坐在凳子上,轮到谁唱谁就站起来,有的同学会打竹板,有的同学不太会唱歌的就演三句半,我从来没演过三句半,因为咱会唱歌,新歌教两次,咱就能唱。

40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通宝推:hattie,红霄帐底,七天,時千峰,钟光,阴霾信仰,起于青萍之末,老老狐狸,
家园 请继续,期待着

从城里人的视角来看,改开以后,首先是农贸市场活跃起来了,副食品的种类和新鲜度大大好于国营菜场,虽然贵一点,但是在工薪阶层可以接受的范围,而且不用起早排队。第二,农村的亲戚们开始活跃起来了,以前多少年没有走动的亲戚,也扛着年糕腊肉进城走亲戚了。第三,农民工越来越多了,开始只是建筑工地上,后来商场工厂就都是了。所以,切实感觉到了改开带来的变化,带来的好处,也相信老邓的路线是得民心的。

凡事有利必有弊,我们看不全农村的真实情况,政府和媒体又不可靠,所以我对所有写农村的帖子都很仔细地读,希望能用碎片串成一幅比较完整的图像。

家园 从当年的说法来看

承包制在保证国家征粮的前提下,保护了农民的利益,所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比以前提高了。

从城市的食品供应改善来看,农村的产出确实比过去要多。

这是2000年以前的感觉。

家园 当年的说法?几方共赢,要靠生产力水平持续快速提高

也就是说,长期增速要快,很遗憾,从1984撤销公社(或者1982开始推包产到户)到2000年,统计数据完全不支持“长期增速快”这一假设,当然,比较绝对的生产力水平,2000年肯定高于1982or1984,但从逻辑看,这个不是包产到户路径更优的证据,虽然宣传口爱玩这花活,只比较绝对水平,闭着眼睛不看相对增速。

所谓“提高积极性”,我说过,这种效应是一次性的,不可能持续累积。不可能今天提高了积极性,明天在今天基础上又提高了,后天还能再提高,无穷无尽……,可能的情况无非两种:1、今天提高了,明天、后天……,高水平的积极性一直得到保持,当然,这很难;2、今天提高了积极性,明天又降下去了,后天又在明天的基础上提高了……,这可能是常态。

提高积极性的一次效应,从全国来看,我估算的增产效果也就10%左右,长期看,包产到户副作用日渐显现,对比58-79,82-2003的统计数据,很明显。

改开初年,城市副食品较前丰富,原因至少有三个:

1、77开始的大量进口,79减少农村征购定额,提高粮食征购价格;

2、前期投入的良种推广、大化肥大化纤装置投产;

3、单干带来的一次性增产效应。

1970年,沙特原油官方价格为1.8美元/桶;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首次突破10美元/桶;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首次突破20美元/桶;1980年,原油价格首次突破30美元/桶;1981年初,国际原油价格最高达到39美元/桶;随后,国际油价逐波滑落,1986年,国际原油价格曾一度跌落至10美元/桶上方;1986年初——1999年初,国际原油价格基本上稳定在20美元/桶之下运行。

点看全图

81-84,中国进出口基本平衡,到了85年,逆差一下就从84年的14亿美元跳升到149亿美元(超过出口额的一半),86年依然是高位,逆差119亿美元。

82-84连续三年粮食增产,到了85年,财政支撑不了,粮食由上年净进口688万吨转为净出口271万吨,物价大幅度上涨。化肥农资涨价,粮食出现卖难,农民的积极性立马就下来了,当年就是大减产,直到90年,粮食总产量才重新超过84年水平。

接下来又是一段长达10多年的波动徘徊,2003年,粮食总产量还不如90年,人均低于82年,单产退到九十年代中期水平。所以,李昌平那句“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真不是妄言。

通宝推:盲人摸象,camper,hwd99,時千峰,
家园 提起五保户我有印象,以前外婆提过,分地时候五保户是坚决不

肯分地的。理由很简单,我拿了地有啥用,又种不动,分地了大家各顾各,哪里管得上我。后面地分了以后,他先拿个碗到政府食堂去吃饭,说人民政府不能让我饿死。后面周围村民见他可怜,拿个篮子装点吃的送给他。后面怎么样就不清楚了。我外婆也是听乡下亲戚说的。具体细节怎么样就不知道了。

家园 同吃宝塔糖

我生长在小城市里,小时候也吃宝塔糖,当时一直觉得有股怪味。

家园 这个话题一点也不轻松啊
家园 所以要搞土地流转啊

日本也有这个问题。农村人口老龄化。

但是他们是土地私有,很多人(特别是家中老大)在城里干到40多岁,就辞职回家继承祖业种地去了。有一个名词“U-Turn”。

所以农村永远有人,但永远都是老人。

通宝推:让领导先走,
家园 来者犹可谏,过去并不美好

仅仅对比楼主所描述的过去,和这篇文章所描述的现在,觉得两者背后有个根本问题:过去人被拢住,现在人没了。

过去农民被紧紧束缚在土地上就干一件事,搞粮。梁老先生早在53年就说了“九天九地”。谁脱农就很了不得,楼主父亲是公社卫生所的卫生员,更是半个公家人,母亲也有个“一官半职”(妇女队长),而绝大多数都束缚在土地上刨食,面朝黄土背朝天,毫无地位,吃喝拉撒睡都被管住,出去讨饭也要开证明。

改开是第二次解放。

可是,一解放,人撒丫子跑了。没有了人,生产关系、组织化什么的就都瓦解了。

像楼主这样的,是跑得最快的,一马跑到了国外。

那么,肯从我做起回乡吗?主席早说过,“只要有了人......”

可能楼主有困难,那么,那些高考离乡已经定居在城市的人,肯回乡吗?

精英们不肯。

那么,到北上广打工的年轻人,人可多多了,他们肯吗?

可能有人要说了,他们的肯与不肯算个鸟啊,人民公社办起来,一声号令的事!

无语。

不肯自己带头去干的,可以留念温存,不要哭着喊着。古训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去者不可追。新时代有新问题,需要新办法,考验领导的智慧和能力。领导无疑都是人精,中小城市进城落户,土地流转......

通宝推:普鲁托,
家园 没想到小小宝塔糖的后面竟有这样的故事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