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以秦争,以汉久。为什么是秦,为什么是汉。 -- 林风清逸

共:💬47 🌺32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以秦争,以汉久。为什么是秦,为什么是汉。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客观存在的世界进化出了生命形式,迎来了客观物质的高效组合和能量力量的高效运转。

在生命之后,客观存在的世界,进化出了生殖程序,迎来了生命设计的积累推进,进一步提高了物质组合与能量利用效率。

在生殖之后,客观存在的世界又进化出了两性生殖,进一步形成了良好的物质组合与能量利用形式的设计发展体系。

在两性生殖之后,客观存在的世界又进化出了亲子情感,父母开始照顾子女,物质组合与能量利用形式的设计发展体系更加趋于完善成熟,效率更加提升。

情感,也是客观世界的重要因素。

总有人想将理性与感性分开,将情感与理智分离,这是反人类的,或者说,是反进化的。

进化的本质,是更高、更好、更稳定地开展物质运动和能量运动。而要更高、更好、更稳定,就一定要更准确、更有力。

准确、有力,就要建立在对客观世界更加准确深刻地理解掌握之上。

马克思主义有一个很经典的论述,人所共知,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局限于社会、特别是经济范畴的话。其实推广一点,就是能量运转形式提供了什么样的能量,就造就了什么样的产物。

标题上为什么要提秦?因为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

为什么统一天下的是秦?

关于这个问题,过去早有很多论述。

最直接的论述,就是秦以更加先进的“封建”制度和军功爵制度,突破了贵族政治。(我们知道,这个“封建”加引号是因为这恰恰不是贵族凭借武力以及间接依靠武力而衍生的血统去强行霸占土地及附属资源的封建制,而是向每个平民分配生产资料土地的地主制。中国后来的均田制其实就是这种以社会管理机关向成员发放生产资料为主要形式的地主制,这和封建制以及现代资本主义制度都是不同的。后来所谓“自然经济”根本不能概括这个经济体系)

究其本质,就是秦制定了一个直面客观世界的规则:谁能够更有效的组织力量、发挥力量,谁就获得奖励。

以吏为师,是秦对这一政策的最终概括。

吏是什么?吏是社会组织者。能够组织管理社会,能够有效的组织管理社会,这样的人才有发言权,这样的人才有传播权,这样的人才有延续权。这就是秦制所追求的本质目标。

当然,秦制远不完善,所以秦制没有实现这样的目标,甚至偏离了这样的目标。

那没办法。新东西总不会一下子就完善。

秦以激进而胜利,又以激进而失败。

一直以来,大概是教育普及以来,中国社会当中将当今世界比拟成春秋战国的风气一直就很足,常有人争论哪个国家更像是秦楚齐晋。这是一种很接近中二病的现象。因为这差不多就是在学习春秋战国历史的时候,初中和高中学生们常出现的想法。完美吻合中二的年龄段。

这种机械类比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不触及本质。仅仅是想让哪个赢,就说哪个更像哪个国家。看哪个国家富裕,就说哪个像齐。这样的类比,要说有用,有点用,要说没用,也就那么回事。不如直接看国际形势分析更有意义。

秦为什么可以征服六国?因为秦改革最彻底。怎么彻底呢?在耕战这两个主要的社会组织方面建立的规则最客观,最一视同仁,最注重成绩,也就是最注重“效率面前人人平等”,而不是更注重贵族特权——只是“最”注重。其实我本来顺手写的时候没有“最”,只是忽然想起来这个世界上咬文嚼字摧花手很多,你写的意思有丝毫问题,都会有人故意放大,硬说你将秦写成了共产主义理想国。

秦的特质,就是更平等。

这让我想起来一件事。

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叫欧洲战争,的时候,前线的军人们极度厌战,厌战到了这样的程度:他们拒绝上峰的命令,在西方人最盛大的节日圣诞节,他们自发与阵地对面的敌人进行了联谊活动。我们一般都会说,这体现了人性中善良的一面。有人却看出了端倪,说:这就是为什么后来列强一定要竭尽全力消灭苏联的原因。

网友说,因为在列强的贵族们看来,这不是什么善良的人性,而是:

军队失控了!

苏联是第一个成功维持了数十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国家。他在建立之初就和其他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一样遭到了疯狂围剿。

因为他最平等。

他最彻底。

想一想,苏联建立之前,那块土地上的士兵不过是被称为沙皇的灰色牲口、是野蛮的俄国人。可是苏联建立之后,英法就要尽可能地出卖一切盟友,才能推动德国去侵略苏联。而在遭受到苏德战争的惨重损失之后,几乎损失了一代人的苏联,却能够在冷战的铁幕封锁之下,与全世界的资本主义帝国展开科技竞争!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能拿出多高水准的科技产品,那么苏联也能拿出同等水准或者至少差不多的产品。我们都说苏联的产品傻大黑粗,为什么呢?因为苏联的很多产品都带有仓促的痕迹。仓促设计、仓促制造,所以看起来很粗糙。但是在此之前,苏联及其盟友大多是沙俄、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之类穷困落后的国家,连糙的资格都没有。这和对面阵营以英法美等旧的科技文明中心形成鲜明对比。

苏联充分展现了共产主义在解放生产力上的巨大威力。

但是苏联遭到了史无前例的削弱。

我们只要稍微一计算就会发现,苏联在二战中损失的人口达到了总人口的七分之一(战前人口达到1..9亿,包括在英法明显的出卖下被迫与德国合作、以推迟苏德战争时新占领的波兰地区;死亡大概有两千七百多万,只是死亡,还没算伤;苏联已经尽可能推迟苏德战争,但是依然损失了七分之一的人口!由此可见,苏德战争中德国纯粹就是要灭绝苏联),整整一代年轻人都损失掉了。

这就是种族灭绝的节奏。

此后苏联之所以出现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老人政治、后勃列日涅夫时代的高层去世狂潮、戈尔巴乔夫时代无知者无畏的苏联解体狂潮,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人才断代。

哪个国家死一代人也不会比苏联更轻松。

而苏联死一代人完全就是英法竭尽全力推动的结果。英法为什么拼命要喂饱德国?英法又不是德国的亲爹,为什么一定要喂饱德国?出卖这个,出卖那个,英法是大德意志主义者吗?显然不是。苏联在战前拼命呼吁制止德国军事扩张,要求建立共同防御体系,这些努力全部遭到英法拒绝。最后苏联转身与德国签订盟约,甚至与德国一起入侵波兰,难道是因为苏联忽然加入英法阵营了?难道是因为英法忽然决定同时喂饱德国和苏联了?只不过是苏联知道英法一定要置其于死地。这种凶险的心思只要看一看苏俄刚刚成立时协约国的大规模入侵就知道了。并不难理解。

当然,仍然会有人说,苏联不该侵略波兰。嗯,苏联什么都不应该做,苏联应该像法国人一样坐着,捏着盟约,看波兰自取灭亡。对的,法国人是波兰的盟友,他们就坐在那里看着波兰灭亡,这场法国为了波兰而战的战争叫做“静坐战争”,法国人只要坐在那里,用意念发功,就可以将波兰从德国人的铁蹄下解救出来。法国人真厉害,1939年就解锁了意念科技。法国人那么能,咋不直接上天!后来投降是给谁看的?就要像某些人说的一样,苏联就要像法国人一样,解锁意念科技,坐在那里等着独吞波兰之后实力更强的德国,向着纵深更浅的苏联打过来,这样,德军的前进基地就可以再向莫斯科推进一点,攻击距离就可以更靠前一点,在历史上的莫斯科之战,能够望见红场的德军也许就可以站到红场上了。嗯,苏联应该学习聪明的法国人,给自己开一个弱智光环。

请注意,是英法推动德国扩张在前,是英法拒绝苏联构建共同安全体系的建议在前,然后苏联才对英法的铁杆盟友波兰下手的。波兰太蠢,这不是苏联的错。

德国对苏联的进攻,不是德国一个国家对苏联的进攻。

德国对苏联的进攻,是德国代表欧洲反动力量,对苏联代表的革命力量发动的总进攻。

秦国没有苏联这个待遇。因为秦国的彻底,和苏联的彻底还差得远,几乎没什么可比性。

但是秦国这种水平的彻底,已经足够碾压六国了。

现在来说,能称得上彻底的大国,只有中国一个。所以说起来,对照东周的格局,中国确实更像秦一点。而且中国的血缘法统也与欧美国家不同,也当得起一个蛮夷。中国曾经有光辉的文明史,和秦曾经也光辉过,也有类似。所以,如果要说中国像秦,相似性确实是有一点的。

可是这种相似性,并不是因为我们要中国赢,所以说中国像胜利者,而是因为中国在现在世界的五大国中间,革命最彻底(当然,我们自己也知道,我们自己比起自己来,革命已经算很不彻底了),所以说中国有胜利的因素。

像秦一样彻底,所以我们有胜利的机会。但是秦的胜利是建立在不断获得更广泛地支持、顶住敌人的联合反扑守住利益的基础之上的。

但是秦的征服迅速带来了反扑,最终失败。

因为秦征服之后很难消化六国那么巨大的占领区。同时对六国的占领也分散了秦内部的力量。于是,在内外交困中,六国贵族的反扑迅速崩解了秦自己。

中国面临的局势不比秦容易。

现在的世界是英美系为核心的,法国人紧随其后,德国人企图分一杯羹,俄国人被整过之后,依然余威不减,中国这样一个古老的文明反而像是一个后来者和边缘人。要比拟春秋战国,确实也约略有可以比拟的地方。这种相似和巧合,大概是因为自古以来,力量矛盾的演变总会经历这样一个相似的过程吧。如果是一个数学家,或者是物理学家在这里,他大概会据此总结出一个物质运行能量变化的数学规律物理规律出来。

秦能够征服而不能稳固,因为秦消化不了。

汉朝却可以。

汉朝的制度杂糅了周和秦。汉朝将国土分为关中与关东,在关中实行直属的郡县制,在关东实行郡国并行的分封制。这样一个有趣的制度,才汉朝长久延续的关键。

汉朝面对巨大的阻力,采取了有明确底线的妥协退让,最终反过来消化了整个六国。

这就是为什么历史上说汉武帝实现了大一统。因为汉武帝实行推恩令以后,汉朝才算真正击败了分封制。中国也正是从汉武帝开始,才第一次真正击败了分封制。

秦始皇一度击败了分封制,但是很快就被反扑了,所以苛刻一点,只能说是一度击败。

改革最彻底,所以秦可以争夺。

策略最合理,所以汉可以长久。

然而无论是秦的激进还是汉的坚韧,二者的共同基础其实都是更加尊重客观实际的规律。表面上他们都是要统一,而统一,只不过是为了更好的调配资源、消除内耗、加快社会发展罢了——虽然他们未必认识到这一点。

但是社会即便是自发地前进,依然知道自己要前进。

说到这里,我忽然理解了为什么王莽改制会那么像社会主义改革。王莽改制要五均六筦。在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和成都几个大城市进行物价管制。其本质就是要促进社会经济进一步组织化、系统化。社会主义改革本质上也是要让经济更加组织化系统化。这种本质上的近似,导致他们很像。

王莽改制作为当时社会和平发展的结果,充分表现了汉代社会的内在发展需求。

当然,在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下,王莽改制失败了。

在我们现在的社会发展水平下,我们要是做这样的改革,结果未必就比王莽时代强多少。因为社会的复杂性太强了。

中国作为一个改革最彻底的大国,有资格做一番事业。

中国作为一个边缘化的大国,也要记得鉴秦而止。

统一这件事情,秦朝做了却守不住,汉朝做了但是守住了。秦更加困难,有亡国灭种从此在几千年历史上不再被正面提起的危险,汉站在秦的基础上,更加容易。中国一定要借鉴秦的经验教训。

在实力对比上,我们其实也和秦很像。秦其实是弱势的,只是后来越来越能打。我们也很弱势,而且目前我们还没秦那么能打,所以我们的弱势超过秦,优势不如秦。

从种族上来说,中国是欧美系之外的种族;从宗教上来说,中国是沙漠三教之外的宗教;从社会制度上来说,中国又是资本主义之外的社会主义国家;从文化上来说,中国是西方文化之外的东方文化……

边缘得很。

单看一个国家,中国人口很多,但是放在大背景之下,中国只是一个边缘国家,全球人口70亿,中国人口不过是五分之一。经过多年缺乏充分科学设计的计划生育,我们的人口结构还出了一些问题。所以我们在未来几十年,大约需要一个漫长的等待期,等待熬过这样一个漫长的人口结构调整期。只是不知道,到了那个时候,我们还有没有机会作为一个最彻底的大国出现在世界上呢?

看这些年的改革往哪里走吧。

几十年前,无数仁人志士在灭国亡种的危险下揭竿而起。现在好像一切都好了起来,其实这个危险从来没有远去。

漫长的历史给了我们很多有益地提示,春秋战国能够给我们的提示,大概也就仅仅是告诉我们,即便我们能够像秦王国一样在某些重要方面在同期世界强国中做到最彻底的尊重客观规律,一样也会遭遇反复。春秋战国的有益提示,大约也就这么多了。秦汉帝国对我们的提示,只不过是提示罢了。

我们最终还是生活在现代,要看准现在的路,稳稳走下去。

通宝推:梅轩济,Lioncat,加东,蓝鸟,吃土的蚯蚓,红山,别来无样,newer,三笑,钓者任公子,繁华事散,简体英文,何求,梓童,崇山彩云,TKwang,mezhan,发了胖的罗密欧,strain2,脊梁硬,李根,赵美成,秦波仁者,
家园 百代都行秦政法,没有秦何来汉?两者是继承,而非对立关系。
通宝推:林风清逸,
家园 进攻苏联时德国已经基本统一了欧洲大陆

拿整个欧洲大陆主要的工业能力去战胜苏联,似乎是合情合理

战争虽然艰苦,但德国军队还能保证放假和轮休

苏联抗下来了,这倒像是个奇迹

如果回到当时而不是事后诸葛亮,德日占据欧亚大陆,美国割据美洲,其实是个正常的结局

家园 对的,汉的本质还是要坚持秦的路线

只不过汉朝在现实面前先退了一步,划定了汉朝皇帝的直辖领地,然后挟大势逐步扩张。

汉朝其实借鉴了周秦两朝的经验,比如周朝通过分封实现了势力扩张,但是不能实现统一,秦朝尝试统一,但是不能抵挡社会发展程度不够带来的倒退问题。汉朝通过将国家分为关中与关东两部分,在关中直接实行秦制,在关东实行接近周制的、犬牙相入的郡国并行制,实现了以重驭轻的基本格局,然后逐步蚕食削弱诸国,最后实现了大一统。

我也是近两年才知道汉朝在国境以内还将国土分成内外两部分的,这才理解为什么汉朝会有“关内侯”这个分类。

家园 一国两制

可见一国两制的最后统一

家园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矣,足以解释秦隋苏联

秦朝尝试统一,但是不能抵挡社会发展程度不够带来的倒退问题

这个似乎有点从结果反推,先有论点再找论据的味道

要说社会发展程度,汉初连3匹颜色一样的马都找不齐,和秦始皇时期反而没法比

汉武帝多年打仗,上吊的道路相属,这个发展程度也不咋样,但中央集权也巩固下来了

苏联一代人牺牲了怎么怎么样,其实精英总还是有的,无非是被官僚集团军工集团逆淘汰了而已,如今美国也有这趋势,这回是军工集团和金融集团

还是军队尾大不掉

家园 我推演的时候觉得英法的设计非常一厢情愿

当时的背景是这样的:

一战时期,底层厌战情绪公开爆发,列强恐惧;苏俄革命,列强震动;干涉苏俄革命失败,列强恐惧。

为了解决革命问题,英法设计了一个驱虎吞狼的计划,计划的理想状态应该是这样的:

毫不犹豫地出卖小国,喂饱德国,纵容德国野心,唆使德国攻击苏联。

具体到英法集团,设计又有不同:

法国的计划应该是:

尽可能出卖其他盟国,驱使德国入侵苏联,凭借法军的强大武力和马其诺防线坐山观虎斗,坐收渔人之利。

英国的计划应该是:

凭借英国的海峡之利,坐山观虎斗,必要时可以牺牲法国。

波兰也有计划。波兰自以为是英法盟友,其计划是:

凭借英法强援,吃掉德国。

这三个算计,波兰人一厢情愿得最厉害,纯粹是自不量力。而法国人失误在没有看清新的战争形式(当时几个大国里面看清新形势的只有苏德两国)。

但是德国和苏联都不是NPC,他们也有自己的算计。

德国的算计是不能两线作战,而苏联又过于强大,所以他们的优先级是彻底解决西部的敌人,再东进。实践中德国人也尽可能的解决了西面的敌人,只不过英国解决不了,只能通过战略轰炸进行暂时压制,让英国暂时无力进攻德国,从而争取到一点时间。然后德国出其不意、调头攻击苏联。

德国是四战之地,其实他们没有什么好办法,速战速决是德国唯一的机会。战国魏国,三国曹操,面临都是这样的局面。结局是他们都失败了。德国也没蹦跶出新花样来。

苏联的算计是,既然你们一定要养肥德国,那我就拖时间、拉纵深、修工事、强战备。苏联犯下的最大错误是打算和德国打对攻。

说了这么多,五个国家都是欧陆国家。

还有一个美国。

美国的算计比较简单。美国是一个新大陆国家,但是其政策风格却是岛国风。他们的政策是左右逢源。比如门户开放政策之类,都是左右逢源式的政策。联合小帝国主义从大帝国主义手里瓜分利益,联合其他帝国主义从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地盘上占便宜。同时美国自己也推动孤立主义政策,试图独立控制美洲。面对二战前的格局,美国的路线就是坚持坐山观虎斗。

注意,英法波之后,这已经是第四个坐山观虎斗的国家了。

而美国有大西洋作为阻隔,实现了坐山观虎斗的目标。

美国的打算是坐收渔利。这个渔利,就是英法联盟的世界霸主地位。

而为了这个渔利,他们宁可与苏联这些革命者合作,也不肯与德国这个占据西欧中心的势力合作。原因很简单,一是苏德战争初期苏联损失极大,二是苏联远比德国要更加边缘化。所以美国一定会选择弱者,并且一定要削弱英法。

这样,二战各方的算计合并起来看就是:

一、

英法一定要德国膨胀;

德国很希望德国膨胀;

美国不反对德国膨胀;

苏联反对德国膨胀。

二、

德国一定要削弱英法;

苏联一定要削弱英法;

美国一定要削弱英法;

三、

英法一定要削弱苏联;

德国一定要削弱苏联;

美国不反对削弱苏联;

苏联反对削弱苏联。

所以结果也很明白,英法苏德都被削弱,美国人坐收渔利。

特别是在二战前期,当苏军遭到重挫的时候,美国放弃中立全力援助苏联,就是要抑强扶弱。如果是德国受到重挫,被苏军打到柏林,恐怕历史上就不是反法西斯同盟,而是美国人跳出来玩新概念了。

苏联在这件事中唯一的收获,是在废墟上胜利,在拳台上坚持到了最后,兵威已振,导致没有一个敌人敢于挑战其锋芒,所以暂时获得了东欧部分的主导权。

慑于苏联的军威,受制于英法的阻挠,囿于自身战斗能力的严重不足,以及至关重要的美军对德登陆作战过迟导致美国对西欧缺乏控制力的困窘局面,美国在战后没有能够趁机获得对欧洲的控制,而只是获得了对西欧的“领导”。最终美国采取马歇尔计划,希望扶持西欧对抗苏联,顺便深度介入西欧。

苏联和美国陷入对峙,而不是美国趁机玩卞庄刺虎,一个原因是美国投送能力不足,还有一个原因是英法等国上层也不是傻瓜,会扶持美国一家独大,还有一个原因,则是各国共产主义力量经过二战而迅速崛起。这样,在多方博弈的形势下,英国迅速出手,挑起美苏冷战。

这就是最有趣的地方:

英国挑起了美国苏联的冷战。

这就强行为美国树立了一个相等的对手。而美国也以为自己获得了深度介入欧洲的机会,可以去做欧洲的太上皇了。

实际上,任何耍小聪明的行为都是坑自己。美国和英国如果在二战期间提早投入重兵在欧洲登陆,与德军展开会战,则苏军损失固然会减小,美英对西欧的控制也会明显增强,其战斗力也会提升,战后也就拥有了与苏联摊牌的能力。

英法的战前设计一厢情愿,漏算了美国,结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导致美苏崛起。所以我觉得最终的结局很完美。

通宝推:三笑,武工队,
家园 确实是社会发展程度不够

社会发展因素对政策效果的影响,这个观点我老早就有了。

就社会发展程度来说,科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人的思想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科技方面,交通运输业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行业。通讯和投送能力决定了经济交往范围和管理范围。秦统一六国,一下从一州之地扩展到九州,步子太大。虽然秦始皇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注意修建秦驰道和秦直道,改善交通运输问题,但是步子实在太大,确实弥补不了。

思想方面,分封制的思想还很强大,秦首次统一,就要同时面对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一、思想认识不一的问题。而且秦法与六国均有不同。秦建制在商鞅变法的基础之上,而六国没有这么彻底的变法。征服者身份对秦来说是一个不那么有利的因素。新占领地区需要下大力气消化。但是因为占领区太多,秦自身的力量也是分散的。这样同化力量实际上也减弱了。

所以秦在当时的情况就是,发动机功率减弱了,但是车变大了,拖不动,最后爆缸了。

汉朝初建时经济繁荣程度下降了,交通运输技术也没有明显进步,但是社会思想反而进步了。因为社会对分封危害性的认识加强了,对统一的支持加强了,同时因为战乱,社会没有力量支撑新的、人民广泛参与的战争。统治者们对如何实现统一也有了新的技巧。比如说汉朝划分关中关东的做法,就很有技巧。

汉朝初年进行了异姓王分封,很快就又剿灭了异姓王,进行同姓王分封。这一步实际上是一个倒退,回归六国时代。但是这个时代,中央的力量已经明显增强了,统一的核心开始逐渐强化。随后王国们的不断造反,为消除封建、恢复统一提供了良好的社会认识环境,社会形成了削弱内战因素的共识,导致诸侯国必须被削弱的结局。所以我说,经过推恩令之后,汉武帝时代才首次真正实现了大一统。

家园 英法不希望德国进攻苏联

他们希望苏联进攻德国

家园 仁义不施则攻守之势异也,这个话太空泛

说这句话的前提,就是要承认秦在之前是行仁义的,所以秦才能一路打出来。但是秦制没变,怎么就异了?

这话太空泛了,没有着力点,导致表面上什么都概括了,实际上什么都没概括。

秦怎么就仁义了?怎么就不仁义了?

秦当时的问题很突出。一个是灭六国面临着亡国之人的不满情绪和疏远情绪。一个是秦制与六国制度的差异导致的社会融合问题。还有一个是秦国自己发展到这个程度之后,内部矛盾分化的问题。

而秦在灭六国之后选择统一而不是分封,实际上就意味着对内部不同意见的一次压制。其内部矛盾已经显现。而与此同时新占领区的征服问题和秦国本土的疲惫问题都还存在。这个时候秦投入极大力量用于基础建设,固然有利于集合特定人群施加影响力,却也容易引起矛盾聚焦点。

秦朝面临的是分封残余势力最强的时代,秦始皇死后在继承人问题上还发生了政变,政变之后的上位者还缺乏权威、不能统一内部,所以秦朝即便知道问题所在,有没有机会解决。

秦面临着新问题新形势,但是其应对方法没有解决新问题和新危机。

硬要说他们没有在新占领区行仁义,没有做仁政,马马虎虎也说得过去。但是太空泛了。什么是仁义?什么是仁政?秦国带着秦人横扫六国的时候是仁义还是不仁义?昨天仁义了,今天就不仁义了,为什么呢?

秦当时的问题,其实是《吕氏春秋》“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问题,是《商君书》“拘礼之人,不足与言事;制法之人,不足与论变”的问题。

事情变化了,而秦没有变化,这是问题的关键。那句“仁义不施则攻守之势异也”,没有找准问题。准不准问题,也许可以误打误撞解决问题,但是更大可能是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历史上,贾谊虽然说仁义怎么怎么样,最后他也没解决问题。他只是反映了当时社会越来越重视统一的思想倾向。

而且,即便找准问题,也不一定能够解决问题。

事情都有一个发展过程。解决问题,就是要推动事情发展,也需要过程。

汉朝实现大一统,经历了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四代人,如果只看汉高祖时代,那么汉朝是分封制,如果只看汉武帝时代,汉武帝是大一统。只截取片段,无法看到整体。只截取片段,也无法理解整个过程。

类似的,秦朝,我们知道,秦二世将事情搞砸了。但是秦二世即便不搞砸,秦朝能在短时期内稳定下来吗?我看这是很难的。《吕氏春秋》说:“舟车之始见也,三世而后安之。”汉朝用实践告诉我们,他们用了四代人,才实现大一统,才让天下安于统一。从这个角度说,务实的“舟车之始见也,三世而后安之”的思想,比务虚的“仁义不施则攻守之势异也”的思想,与现实的吻合度更高。

通宝推:TKwang,何求,李根,庄汀,
家园 我不是来踢馆的

因为最近的一些思考我对世界是不是客观持怀疑态度,不过这不影响后文的论述。世界是否是客观的可以看做是平行公理。

老兄说秦国苏联能赢得原因我是同意的不过老兄有没有注意到,为什么是当时最落后的秦,苏联甚至苏联之前是在德国完成了改革呢?举个例子要论落后戎狄蛮匈奴人肯定比秦国落后为什么不算呢?同理苏联(沙俄)是比欧洲都落后可是中印比他落后的多啊,为什么不是中印共产党(当然我们也是共产党,不过客观的讲二次世界大战我们不是真正的主角,整个世界的秩序也不是我们订的)击败全世界?

所以我觉得讨论国家的时候肯定有一个下限,就像我们为什么不怎么瞧得起三哥和穆斯林?你都没工业化根本就没资格上赌桌。同理戎狄不是封建制,没有足够的经济基础再彻底的变革也不会达到七国那个水平。(当然冒顿单于也是统一匈奴了,也是释放出了匈奴的生产力,所以匈奴可以吊着被打内战打残的汉朝打,直到武帝的时候才缓过劲)。

熊彼得有个创造性毁灭理论,大意是说在先发国家因为各种已经投入的成本使得创新的理论不是那么容易被使用,相反落后的国家因为没有那么多的既得利益(我的理解),所以一旦发现新的东西(可以是科技,也可以是理念,总之就是先进)。可以很快的接触进而弯道超车。

这样来看,秦也好德国(俾斯麦)也好苏联也好都是属于弯道超车的。但是这是有代价的,春秋战国400多年百家争鸣,各种大师层出不穷?可是有秦国的大师么?前期你可以说秦国太穷养不起大师,秦孝公变法后秦国实力大增一跃成为一方霸主会养不起一个大师?不是的,秦国的强大是因为他把所有的精力全部投在了耕战上,天大地大不如耕战大,所以这样的氛围下根本不给大师出头的机会。换句话说秦国根本容不下耕战以外的一切。同理看看德国你会发现德国典型的一根筋,毛子也是典型的一根筋,为何?他们成功的原因就是使得自己一根筋的投入耕战(科技,武器)。在趋势在的时候会一路神挡杀神,趋势一旦不在根本掉不了头。

秦国的郡县制消化不了中国汉朝先用分封制且绝了外姓(白马之盟),然后用了几代人的时间先是休养生息,然后七国之乱最后武帝推恩好歹才坐稳了这个帝国。事后来看无非是用血统先做一张皮把胜利的果实包住,然后再慢慢的用郡县制消化。

同样中国真要做一番事,向美帝那样激进的种族融合看来还是不行的(前一阵子我查泰勒斯威夫特,结果发现她是美利坚族,美利坚族是个什么鬼?),但是中国人多,而且更重要的是华裔也很多,中国强大了这些华裔都是潜在的自己人,完全有可能国内郡县制,东南亚东北亚分封制。把外部问题转化为内部问题,再慢慢的消化。

通宝推:达雅,
家园 才看见

家园 确实

我也是整么认为的

郡县制也好共产主义也好,都是步子迈得太大了生产力跟不上造成的失败,北欧不都标榜自己共产主义好几年了么还不是富!

家园 下次看完了再回复

光看主贴就回复,这下尴尬了

家园 其实国内也在一些业务上被动的进行了类似关中关东的界限过滤

比如说在防范东突泛伊问题上,内陆一些省区在部分领域实际上就在做口岸边防的工作,虽然实际上他们甚至没有国境线。

只是这些工作还很不系统,停留在被迫而为、临时构筑的阶段。一方面,这说明我国官方没有主动歧视民族宗教的意图,另一方面,也说明客观形势要求在内部建立边界线性质的过滤界限。

至于送秦和德国的问题。其实秦也不算那么野蛮。秦的先祖是商的核心力量之一,根子上说还是有一点传承的。而且后来在两周之际干得活也很溜。比如说西周的每次兴衰几乎都和西申国关联紧密,这个西申国后来灭了西周。而秦国立国时代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灭了西申——就是说他大概有一点成功灭亡了苏联的德国的架势。不过后来山东列国看不起秦国,大约就是秦在一定程度上像西申国一样野蛮,所以最终秦很边缘化。

所以落后不是发展超速的原因,原因在于制度是不是更加解放生产力。在当时秦的制度更能够解放生产力一点,虽然偏科,但是抓住了主要矛盾。

现在中国在西方看来也是边缘化向中央发展的,要跻身核心的。现在德国鬼子说我们要做自由世界领袖,弄得各方都很紧张。我想我们肯定要在这方面摔个跟头,被羞辱一番,就好像秦国尝试会盟时被山东诸国看不起一样。

而且现在中国的态势不像是要西化,更像是现代化以后带动世界中国化,以后与欧美文明中心的矛盾只会更多。要解决问题,就看我们老祖宗留下的遗产如何处理、也就是我们现代人能不能将中国文化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获得世界人民的支持和向往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