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同样是系统集成设计,为什么喷运十不喷C919? -- 脊梁硬
运十是下单翼的,只能当客机,或者军用特种飞机,军用运输机是没戏的。。。
歼十比F22差一代。
别看年头差距差不多,你得考虑50-70年代航空发展快啊,十年就升级一代,老技术淘汰快。。。
89年11月至98年3月在任。
小平同志80.4就说“运十方法不对,花钱太多,要停下来”,但是实际并未立即停下,当年9月运十首飞,82年,涡扇8首飞,虽然艰难,运十还在坚持,直到85年。
1972年2月,在军委听取航空工业小组汇报的办公会上,叶剑英指出,搞708“这是全国人民的事,是中国人民的光荣”,“这是第一架大飞机,要从全国的设计人员中挑选出比较好的,来审查设计”,“在军事上也有很大用处”,“缓办远轰,集中力量先搞708”
1985年9月,叶剑英同其他几位老同志一起,请求不再担任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自此,他退出了他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所有领导岗位。
1985年9月16日至24日,党中央先后召开了十二届四中全会、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和十二届五中全会,对中央领导机构成员进行了一次较大调整。131位老同志分别退出中央委员会、中央顾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增选中央委员56名、候补中央委员35名、中顾委委员56名、中纪委委员31名。经过这次调整,进一步加快中央领导集体新老交替与合作的进程。
就是把已有的东西整合到一架飞机上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很多东西不干真不知道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看你这个帖子倒是想起以前讨论运十的时候也有人提过,说这个50年代落后的发动机,我们仿制起来也出过各种各样的问题没解决,是个大的笑料,样子货,所以应该下马。
这我就奇怪了,这个50年代的涡扇发动机对当时的我国的水平来说到底是先进还是落后呢?怎么先进也要下马?落后也要下马呢?
运10的失败,从产品的发展的角度上来看,就是路径和台阶的失败。
能入了世人眼的巨头,哪一个不是“十犬一獒”的厮杀出来的? 倒下去的麦道,洛马,福克,BOC。。。哪一个不饮恨?
苹果走到今天,台阶非常清楚: IPOD, itune, Ipad, 最后才iphone。
而运10呢?真是应了那句话:步子太大,扯着了。 不冤。
也徐,马凤山真应该搞图104,毕竟图16在那里,轰6也在那里,笔记也在。
接着摆数据,飞机发动机最难的地方就是要达到更高的涡轮前温度。
涡扇8仿制的是JT3D-7,JT3D初期型号涡轮前温度只有870度,后期到了950度,JT3D-7的温度估计在这两者之间,900度出头,放在国际上已经落后,70年代初美国涡轮前温度已经奔着1300度去了,苏联到了1100。
但这个温度比较符合中国当时飞机发动机的水平,黎明生产的涡喷6是870度,涡喷7是915度,涡喷7甲是1015度,正在研制的涡扇6是1077度,引进斯贝是1167度。
所以仿制这个在国际上非常落后,但在中国属于有点难度,但难度不大,的确有希望能做出来。要是个有丰富经验的航空发动机企业比如黎明仿制,估计还是能仿制成功的,但让一个汽车附件厂仿制这个,俺就只能呵呵了。。。
另外可以看到没及时仿制斯贝是多么巨大的错误,中国发动机是从涡喷7的1000度直接跳到涡扇10的1400度,跨越巨大扯到蛋了,所以涡扇10太行才如此难产,而如果80年代能够成功仿制斯贝,在这个基础上就比较循序渐进了。而且当时斯贝只落后一代,可以将就用,罗罗80年代还在把斯贝核心改出Tay给客机用呢
ARJ21第一个总设计师吴兴世跟了运10全程:
而ARJ21设计师的第二任吴光辉和第三任总设计师陈勇都是西飞出身的,吴光辉被换下来是因为去给C919当总设计师,很正常,但关键是为什么吴兴世被吴光辉换下来。
吴光辉的官方简历没什么干货,俺自己考据出来的是,82年大学毕业,87年去搞MPC75,90年负责伊尔76改预警机的项目,05年接任ARJ21总设计师。ARJ21看起来换人的表面原因应该是吴兴世满60退休,但设计师等到把飞机造出来才退休也很常见,比如歼10首飞时总设计师宋文骢老先生都快70了,所以很显然这个换人也是跟内斗有关,但具体怎么斗的俺就不清楚了。。。
不过楼上几位就别赞上飞运十系贬西飞商飞系了,毕竟吴光辉负责的这个预警机也是你们眼里伟光正的项目啊。。。
乐凯跟柯达比起来就是细节问题,大多数用户都觉不出来,所以差距不算大。想想要是乐凯只能生产黑白胶卷,能逼柯达降价吗?
再不信看看毛熊,人家也能生产客机,觉得波音空客不爽,可以找毛熊嘛。中国只有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时候图便宜买了一批图154,买来就觉得上当了,很快又都甩卖了。更新一代的图204和伊尔96根本没人买,你什么时候看过386/486/586跟普京拉近乎买客机啊?是不是386/486/586都是买办啊?毛熊自己的民航机队都是一堆空客呢。。。
毛熊手里的客机起码是80年代水平的,这都没法当牌打,你觉得50年代水平的运10能行吗?
还有毛熊吃饱了撑的另起炉灶搞MC21啊,按本楼中的说法,继续改进图204不就得了。。。
73年,重庆西南铝厂的3万吨模锻压机投产,是当时亚洲第一。
也是70年代,配套“运十”项目,二重集团承担研制6.5万吨大型锻压机的任务。“运十”完蛋,“大压机”任务随之下马。
【新华网2014年10月02日】《致敬!国家工程师》系列报道之三:铸造“大压机”
1958年,作为中国三线建设项目、“一五”重点项目,一个名叫西南重机厂的企业开始在四川建造。
在它周边还有诸如东方电气、东风汽轮机厂等一大批三线企业——中国领导人希望它们造就“中国的乌拉尔工业区”。
在1964年国务院的一份通知中提到,国家为该厂设计的生产任务是:年产“大型火炮100门(战时300门),航空锻件一万零四百吨??”
原一机部的报告中说:“这是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个军品生产与民品生产相结合的现代化重型机器厂。”
几番停建,二重厂的铭牌最终被挂起时,已是1971年。
……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因为“运十”项目,二重集团承担研制6.5万吨大型锻压机的任务。可惜“运十”中辍,“大压机”随之停步。
多年后,师昌绪院士说,国产大飞机立项,研发大飞机大型锻件的锻压装置必须立足于国内,否则会“受制于人”。
这么说来,在十年前大家一定会蔑视并唾弃刘跨越,简直是铁路行业最最最大的买办,无论普铁还是高铁,所有机车的国产项目全停,然后巨资引进洋人的技术,还把那买来的进口货都起名叫“和谐号”,真是媚上没骨头到了极点。骂得过瘾不?
当然,前提是航空人要争气,同时,政府要给予必要的扶持。
轰6改客机绝对短平快,不就是为了填补国内空白,这个最好。图104的确不先进,但707也没先进到哪去。
领先咱是指望不上了,空客倒是靠这个,A300第一个用超临界机翼,A320第一个用电传,但空客也没少犯错,A340和A380两个项目都失败了,早早停产。
波音最可怕的地方是从不犯错,市场把握极准,除了从麦道继承来的717,别的型号销量都过1000架,光这一点就能把别人熬死了,更何况波音技术还不差。
俺要是空客,就跟定波音,波音搞什么我就搞什么,但是要晚几年,依靠后发的技术优势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