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罗斯福和斯大林 -- 本嘉明

共:💬210 🌺1839 🌵1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家园 朝鲜战争是斯大林的败笔

朝鲜战争有几点值得怀疑

1)当时美军正在撤军,朝鲜为什么要急于动手,为什么不能等美军全部撤出再动手?

2)苏联为什么不参加安理会,导致安理会对中国极为不利的决议?

就中国而言,朝鲜一战,中国是被逼无奈顶上去的,虽然后来看收益很大,但代价极大,且事前预判不到,要说心里没有啥想法是不可能的。所以朝鲜一战,苏联其实是把中国给得罪了。

家园 一开始大家都犯过错

俄国人能把这么大一个攻势打出来,指挥固然是一流,军队起码也是二流的。而一个能进步到二流的军队,一开始的本质就和奥匈意大利那种三流不一样。

家园 一战来得太突然了

1914年英国某大报的头版:头条是英国战列舰访问德国获得圆满成功,德国皇帝亲自到场欢迎,两国水兵们进行了多项比赛,英国水兵都输了,最后还是靠足球挽回颜面,通过这些联谊活动,两国两军的传统友谊得到深化。其次是运动员们在为1916年柏林奥运会作准备,希望他们加油,可不能象那些水兵们一样给英国丢脸。最后是英国首相警告说冲突迫在眉睫 -- 爱尔兰人蠢蠢欲动 -- 当时支持英国统治的北爱和主张自治的南爱都组织了民兵,双方的冲突一触即发,实际上从萨拉热窝刺杀案到真正打起来之间的那一个月和平时间,英国皇帝一直在忙着调停更重要的事情 -- 南北爱之间的冲突,结果还失败了,爱尔兰这事最后的高潮是1916年复活节大起义,结果被英国镇压下去了,但爱尔兰人一直认为俄国革命是山寨爱尔兰。。。

总之,从这份报纸里看不出来一丁点大战迫在眉睫的迹象,虽然战舰访问有威慑的意味,但德皇亲自跑去迎接向全世界表明了英德还是亲戚。但这份报纸出版后仅过了两天,发生了萨拉热窝刺杀事件,世界大战爆发。。。

还有个八卦点是,包括老宰相俾斯麦在内的很多德国人都认为,他们的皇帝精神不稳定,甚至皇帝本人后来也承认一战期间精神出现问题。最倒霉的是保加利亚国王,1909年他访问德国时莫名其妙的被德皇揍了一顿而且德皇拒绝道歉,气得保加利亚国王立刻取消访问,保加利亚也是贱,日后还跟着德国混。一战最高潮的1917年德皇访问保加利亚,全程无视保加利亚国王,再次把保加利亚国王气得够呛。

通宝推:ton,
家园 双方早就在为战争做准备了,只是突然有了个导火索而已。

两大军事集团在战前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德国于1900年制订海军法,将海军规模大加扩充,英国为保持海上力量优势以维持安全,在1905年开始建造无畏舰,并在1907年德国开始建造无畏舰时以二对一海军政策,即保持自身无畏舰数为德方之两倍以相应付。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机后,更联同法俄两国实施三国海军联防,即英国在北海、法国在地中海、俄国在波罗的海分别对付德奥两国海军。

而在陆军方面,由1880年到1913年,德国常备军由42万扩充至87万;法国则由50万扩充至81万;俄罗斯也准备由80万增加到230万,最后虽未达标,唯其陆军已有140万,乃全欧之冠,不过其质素甚为低下,无法和德法两国之陆军相比;奥匈的军队由47万扩张至85万,步兵质素一般,但重炮部队质素全球第一;意大利由20万扩张至35万,而无论步兵和炮兵质素皆不及德法;最后美国也响应欧洲局势紧张而把军队数由34,000人扩张至16万。

就是说大家都在准备战争,只不过战争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以什么理由由谁发动,是个未知数。刺杀事件就是突然往火药桶上扔了个火星而已。

即便如此,还是在刺杀事件过了一个月之后,战争才开始。

不管德皇精神稳定不稳定,战争也不是由他开始的,而是由奥匈帝国开始的啊。把一战原因归在德皇精神不稳定头上,不妥当。

家园 德皇最大的问题在于根本没想到英国会对德宣战

他顽固的相信英国会保持中立,知道英国宣战后大吃一惊,他要是提前知道这一点说不定就不会用那个斯里芬计划,而是对法防守,全力击败俄国然后迫使法国谈和,这样德国尚有一丝胜利的希望。。。。

当然英国的外交也相当忽悠人,从萨拉热窝到正式开打的那一个月,英国就像没事人一样到处调停,完全不像是要选边站的意思。而且就在萨拉热窝刺杀前几天的这次舰队访问中,英国皇帝亲口告诉德国皇帝表哥,英国将保持中立,德国皇帝也不动脑想想,他这个表弟在英国说话管用嘛。。。

家园 二世祖的天真
家园 这里的理科生,指有实际作战指挥能力的

从这个分类法讲,斯大林是理科博士,主席是理科本科。因为斯大林指挥的是摩托化大战役,主席没有到那个层次,但怎么指挥几万徒步步枪红军,也懂。

朝鲜战争一开,面对美军,东方阵营里心里比较发毛的,是指挥过大战役的斯大林和林彪,主席这时候还是有一点“无知即无畏”的,结果证明主席是对的,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还是那句话:有时候,鲁莽是一种美德。

家园 一战是必然要来的

只是这么就来了,很多(业内精英)人士觉得太提前了,猝不及防啊。

这样烈度的军备竞赛,列国的军部权力膨胀,军工系统过惯了好日子,最后逞意气,非要打一打证明国民节衣缩食是多么值得,是必然的事,没有借口也会找借口。

任何大国里,永远有鹰派,有好战分子,连绵不绝的,只是何时大嘴巴们能成事呢?就是要有“军备竞赛”这根杠杆,才能撬动“国运”这颗地球。

只要没有军备竞赛,一万个戴旭也就是白给,多一万个笑话罢了。

通宝推:北纬42度,
家园 其实列宁当年可能也没想过长期稳定……

毕竟据说资本主义已经到了垂死的的帝国主义阶段了,直接发动世界革命就好。

在这个过渡时期,国内靠dictatorship维持就好(汉语中把dictatorship分成了两个词,专政和独裁,实际上德语中是一个词)。

列、托应该基本是这个思路。

斯大林发明了一国社会主义就是另一个思路了。

家园 请问八卦保加利亚那段出处在哪?

保加利亚加入同盟国主要是因为第二次巴尔干战争里跟塞尔维亚和罗马尼亚结下的深仇大恨。

家园 忘了,不过保加利亚相当亲德

国王也是德国人

家园 还是屁股决定大脑, 为什么中国人民就不能过好日子。 美帝
家园 错了

主席是心悦诚服当斯大林同志的学生的,这也是主席激烈反对赫鲁晓夫的一个原因

能错到这个程度让我瞠目结舌。

1.主席一生最不服的就是斯大林。他曾写过三篇歌颂斯大林的文章,并明确的说过他“不愿意写”。

 后来,即1956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在讨论《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的文稿时,毛泽东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一生写过三篇歌颂斯大林的文章。头两篇都是祝寿的。第一篇是在延安1939年斯大林60寿辰时写的。第二篇是在莫斯科,1949年他70大寿时的祝词。第三篇是在斯大林去世后写的悼念文章。这三篇文章老实说我都不愿意写,但从理智上来说又不能不写,而且不能不那样写。斯大林去世后,苏联需要我们支持,我们也需要苏联支持,所以写了一篇歌功颂德的悼念文章。这不但是对斯大林个人,而是对苏联党和人民的问题。”

2.主席反对赫鲁晓夫,主要是担心党内有像他一样的人,在自己身后进行“秋后算账”。简单地说,主席对斯有尊重有不满,总体上并不是否定的,像赫鲁晓夫那样全盘否定在主席看来是政治极不成熟的表现,更不可取。

3.主席愿意当学生也是当苏联的学生,不是当斯大林的学生。苏联能够成就,斯大林固然功劳巨大,但列宁,布哈林甚至托洛茨基这些人难道就没有功劳?而且虽然建国初期全盘拷贝苏联体制,但是后来主席通过通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以及《联共(布)党史》已经发现了苏联路线从理论到实践的一系列问题。

4.中共和苏共以及共产国际的关系,历史上历来是充满争议的话题,甚至党史诸多的悬案都和其有关。不是一句简单的“学习”就可以概括的。

家园 雄主是选不好接班人的,因为自己的控盘找不到合适的接着控。

罗斯福、斯大林是外国的就不论了。就说中国的,秦皇没安排好公子扶苏,结果是二世而亡;汉武身后经历霍光的废立,到汉宣帝才翻身;唐宗选的李治,被武则天搞出个大周15年;宋祖干脆被赵光义小宗夺位,到南宋赵构绝嗣才重归太祖一系;明祖选的朱允炆被儿子朱棣上演历史上唯一藩王清君侧成帝业;汉太祖选了刘盈,让吕后专权了十几年;隋文帝废太子杨勇,结果杨广也来了个二世而亡。最近的就是教员,选了王和交城政委,都不是稻宗的对手。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