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投票邓氏改开真的让孩子们无书可读吗 -- 老乐

共:💬184 🌺689 🌵68
  • 投票信息

    单选,参与 100 / 0

    老乐的方法更严谨,结论更可靠
    14/0
    flyingcatgm方法更严谨,结论更可靠。
    80/0
    两个都不严谨不可靠
    5/0
    两个都严谨,都可靠
    1/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家园 当然是主动走出去。。。

当然,这需要当地政府的配合(不阻拦,甚至是鼓励)。四川啊,天府之国,就算是在川中丘陵山区,也是基本不愁吃饱饭的。当然,能吃得有多好就不一定了:80年代普通农村人每个月几户人家杀头猪打打牙祭还是可能的。

80年,我小学三年级,还在农村,就看到小表哥的手抄本,满是歌词。是他的朋友从南方(广东)传回来的。

90年开始读大学,每年寒假回学校,火车路经广安,渠县,达县,都是半夜。车站外都是黑压压一片人头。每次几乎都是维持秩序的武警用警棍强行撬开车窗,先将一个人塞进车厢,然后就是一个个打工的人爬进来,直到再也塞不进为止。

出去的人基本上都是怀揣着打工赚钱的目的,在火车上看不到任何什么被迫离家的感觉。

火车经过安康附近,每一次临时停车,都有山坡上提着篮子跑到火车车窗边叫卖鸡蛋,玉米,橘子的当地人,大姑娘小姑娘年轻人都有。

每次春节回家在武昌火车站都是和大包小包回家过年的打工者一起挤车。我和伙伴们买坐票,可往往没有座位。。。谈不上被霸占座位,而是太多打工者挤在车箱里,大包小包蛇皮袋装满了带回家过年的东西,坐在座位上和坐在过道边,行李架,厕所里,睡在座位下,没有什么区别。而这样的情形下,往往是从武昌到成都,三十五个小时,基本上不喝水,不吃饭,只在路上买几个鸡蛋,吃几瓣橘子:没什么原因,就是上厕所太困难。大家也都差不多。

当然,能够买到卧铺票,是可以稍微好一些。但是那个时候卧铺是很难买的,基本上要单位开介绍信出差用才能买。或者有关系。

只是春节前后连卧铺车厢也往往不得不塞人进去:地方火车站的压力大。那个时候还没有成达铁路,四川打工者出川的通道主要就那么两条:走重庆,达县,武昌去广东,或者走重庆,贵阳,长沙去广东。

经历过几次,就真的懂了,什么叫做打工潮。

通宝推:笑不拾,
家园 改开前哪里可能大规模打工潮流动?

一是没地方去:哪里会有大规模的用人需求?而且是对普通的,没有技术/学历要求的农村人的大规模需求?

二是不能去:农村是公社化的,公社是组织化的,农活都是算工分的,

三是也不是没有大规模人口流动:

首先,至少我小时候就多次遇到(河南)出来要饭的,说是遇到水灾洪水了。但是这种无序的流动在规模上与后来的打工潮不可同日而语。

再有,就是知青在七十年代末期大规模回城。其实,我母亲就是借着知青回城的政策从农村到的城市,顺便把我和妹妹也带到了城市的。

家园 分田到户导致以户为核算的生产单位劳动力相对缺乏

这是改开后中小学生辍学数量增加的最大原因

修改一下加几点

基层组织不得力,教育缺钱等等也算原因,但都不及分田到户对学生辍学的影响。

通宝推:阴霾信仰,武工队,
家园 这一篇再次证明你不光是学术不及格,阅历都不及格
家园 论述因果关系的时候,要慎重呀

即便A和B两个事实都正确,但是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需要慎重的思考和不断的验证

家园 学术是否及格,同行说了算

目前学术界还是基本上认可同行评议的。

阅历这种东西不好说吧?

您拥有的阅历,我可能没有;我拥有的阅历,您也未必有。

连基本事实都拿不准的事情,就别说了,行吗?

家园 我们不要光说结论,好歹拿出点理由和逻辑论证来,好么?

毕竟大家都是读过论文写过论文的,对吧?

家园 就看你列的那一系列原因

整个一脑洞大开不食人间烟火状,没一个靠谱的。这个问题八十年代中后期有多于牛毛的社调结论,无一不指向分田到户,当然最后都是被杀开一条血路盖过了,我们且不说这个政策对还是不对,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基本社会背景和基本逻辑都能被你哪些似是而非的神因果论带成了笑话,又遑论学术。

家园 flyingcatgm说“不收学杂费”你说“收”

你们两个所陈述的正好相反呀?

你看,flyingcatgm在4367605贴中说:

“呵呵了,最基本事实,1986年开始国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法,初中是必须上的,不用升学考试,小学,初中不收学杂费。多好的政策啊。”

----基本事实,他认为是“不收”的。

您认为是收的。您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家园 您把我文字中具体的毛病指出来就是了

您如果有社调结论,我愿意学习呀。不过,如果真的是国家/政府出面的社调,那么规格就应该高一点,你说呢?一县一市的就没什么说服力了,至少要一省乃至几省规模。对吧?因为我们现在讨论的“升学率下降”,是当年全国性的问题吧?

我愿意学习当年社调的资料。谢谢您。

我再次重申,我是来谈问题,谈方法的。我的问题,无论找到支持性的证据,还是否定性的证据,都是好事,我都高兴。只要证据翔实,逻辑清楚。

你所说的“基本社会背景”是什么背景?您所说的“基本逻辑”是什么逻辑?

通宝推:jent,
家园 分田到户以户为单位经济核算

人均生产资料基本相同,每户多一个或半个劳力在同等自然条件和技术条件下能多产出多少,农民算得清清楚楚。

家园 升学率下降,有很大部分的的确确是制度问题

文革时的农村教育我不了解。在城市里,文革开始的时候的初一初二学生,还是按照学制一年升一级,拿到初中毕业文凭。文革开始的时候的高一高二学生,还是按照学制一年升一级,拿到高中毕业文凭。然后,再该下放的下放,该参军的参军。

至于留在学校里的那一两年,究竟学了多少因式分解,动量守恒,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文革开始的时候,如果你已经是大学生了,那更是毫无选择。因为你无论原来是苏州人还是郑州人,考上了兰州大学,户口粮食关系什么的都迁到兰州了,就算想跑,你往哪儿跑啊!

5.16通知时,我姨父是西安的大一学生,以后每年开学按时去学校,住宿舍。寒暑假再按时回家。如果学校要组织批判刘少奇什么的,当然必须要参加,其余的时间,就全部是业余时间了。他同寝室的一个同学天天坚持长跑,举哑铃----那时候也有健身狂人啊!姨父自己去碑林拓碑(那时候没有人管),然后回学校练毛笔字(以写大字报的名义,笔墨宣纸随便领)。这样大二大三大四,直到毕业分配。专业课一门没学,练了一手以后年年写春联的好字。

这些中学生大学生,真的没有一个是失学的!

改开后的升学制度,考不上大学大专,国家中专,国家不解决就业。

而大学大专,国家中专名额有限,大部人即使悬梁刺股,也肯定还是考不上的。

我的很多小学同学,觉得读书反正也读不出个名堂,混到个初一初二,自己就辍学了。农村,我想就更加没人管了。失学率当然高。

如果一个农村孩子,是个读书种子,小学初中名列前茅,却因为经济或其他原因而辍学------这种情况又有多少?我不知道。

我是90年代初的大学生,同班有农村来的穷孩子,有个广西来的,说他每天中学放学后,是要去砍柴的。

当然,所谓的成材率,城市农村有天壤之别。

家园 碑林习字的经历真好,他老人家如今安好否?

我觉得,那样的环境肯定很“养气”。一个人身上一旦有了“气”,内外就都不一样了。

那样一番经历,也算是特殊时期特殊的人生际遇了。

家园 然后呢?

您请继续

家园 再多说几句吧!

比较文革时期和文革后教育方面的数字,你这么做,自己的方法论本身就是错误的。

文革期间,农村的教育水平有多高,我真不敢说。

城市的中学生是怎么样的?名义上是中学生,天天玩。尤其天下大乱的那两年,老师都没有,学什么?

这和改开后题海战术当中的中学生,怎么比呢?

当然了,如果说80年代的中学生,做了那么多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的习题,又有什么卵用?——那又是另外一个话题。

文革时候,城里孩子,每个人名义上都有学上,理论上没有辍学者,比改开强。是啊,要是当时有个最高指示,每个年轻人发一张大学文凭,又有何难哉?——大学普及率岂不是100%,现在岂不是更没法追赶?

当然,文革的教育也有可取之处。

那时候要培养工农兵大学生,大学数学总要学微积分吧?而学生的起点,大多数最多有初中水平!

我见过当年编写的,早已泛黄的数学教材,水平真的是杠杠的,像风清扬给令狐冲速成独孤九剑(第一剑学一部分,第二剑跳过,第三剑全学,等等等等)-----深入浅出,关键的知识点却又一个不能少,把微积分向初中生说清楚-----后来看到美国人的for dummies的系列教材,有点当年工农兵大学教材的风采!

如果没有文革,这种好教材是不会面世的。

另外,在理科教材里,普及思想教育,也是一举两得,点赞!

点看全图

通宝推:让领导先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