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周语非汉语[修改版] -- 东学西读岛主
现代基因科学已经揭示,除了非洲之外,其他地区的现代人类都不是本地猴子变的,都是从非洲一站一站迁徙而来的,最早的生活方式是渔猎,哪里有鱼虾猎物就走到哪里,没了自然界的猎物就继续往前走。再后来是游牧,赶着动物走到哪里就生活到哪里,逐水草而居,走到哪算哪,各民族都有这段渔猎和游牧的历史,不是5000年前从天上掉到东亚一个华夏民族部落,一下就会种庄稼,就产生文明了。靠种庄稼搞农业,不可能从非洲一路走到东亚,华夏民族的祖先很长时间是游牧部落。但黄帝部落,华夏部落曾经是游牧,戎狄也是游牧,但不代表黄帝部落就是戎狄部落,否则就是典型的黑马是白马的公孙龙式的诡辩术。
周人的逻辑也一样,中国西北是各个民族迁徙的重要的十字路口,也正因为是民族的交汇处,才碰撞出了文明的火花。按基因图谱分析的迁徙路线表明,中华民族的祖先是从现在的南亚缅甸北部沿着喜马拉雅山平缓的南麓进入西藏高原,再到西北,再进入中原的,当时也都是渔猎和游牧部落,所以黄帝部落、夏朝人、周朝人和秦国人都是发祥于西北,大部分时间扼守住了河西走廊,从而阻挡住了其他民族,特别是白种人从西域进入中原的路径。
中华民族来自西北,但在西北的不都是戎狄,相反,正因为彼此的征战才有了华夏和戎狄的区分。商朝是黄种人在东边的分支,所以对戎狄没有太深概念,因此甲骨文里没有或者很少见到戎狄的字样。戎狄的字样是在开始周朝出现的,以区分华夏的周人和戎狄,所以可见周人不是西戎,而是彼此敌对的人群。
秦国更不是西戎,相反,彼此是世仇,秦国几代君主都在与戎狄的战斗中战死沙场,才挡住了当时在全球扩张的白人和黄白混血的戎狄部落的进攻,被华夏民族守住了西大门,并向西拓野千里,扩大了秦国的疆域。《左传》中明确记载,戎狄与华夏语言不通的,但没说秦国人和华夏民族语言不同,也说明秦国不是西戎。
相反,秦国是周朝的继任者,只有秦才最有资格继承衰弱的周朝。因为战国里的燕国是周朝最偏远的小国,韩、赵、魏是瓜分了周朝册封的晋国而得位不正,而田氏齐国更是外来户篡夺了周朝册封的姜氏齐国,更得位不正,而楚国不是周朝册封的,后来被周朝的几个诸侯国联合打服而归顺周朝的。在春秋时期,因为周室衰微,戎狄入寇,需要有强大的诸侯国领导其他各诸侯国奋起抵抗,因此有了春秋五霸。霸就是伯,就是带头大哥的意思,所以称霸不是叛乱,更不是分裂,而是尊王攘夷。
但战国时代以几个得位不正的诸侯国纷纷称王为标志,说明他们已经反叛,开始走分裂周朝的道路,因此他们有意对本国的传承的周朝文字和度量衡进行各自得异化改变,以更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分裂,从而巩固他们各自的统治。秦国后来是再次统一了国家,而不是首次统一了中国。周朝的统一,分裂,再统一,是中国历史典型的轮回方式,一个统一王朝从衰亡到分裂后的改朝换代式的再次统一。只不过过去因为技术的落后,周朝以前的国家不是郡县制的大一统,而是分封制,但具有统一的民族,统一的文字,统一的官方语言,以及统一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认同,所以周朝就是华夏民族的一个王朝国家,否则中世纪封建制度的法国,英国,哈布斯堡王国就各个都不是国家而是很多诸侯邦国。
新中國出土了很多的竹简,特别是近年,让我们看到了楚字的样子(但挖坟的速度太快了,恐怕不是好事。)
直接上圖,上博简
郭店简
安大简
还有很多,比如清华简,仓猝之间没找到满意的清华简图片。
不难看到,要识别这些文字,入门级的看图识字水平几乎没戏!
贴上来第19贴中提到的秦简:放马滩秦简:
再对比一下20貼中的楚简,就能感到秦简同周字的关联度。相比之下,楚简就像个另类。
明白了秦楚文字的区别,就应该想到把现在出土的楚简中的四书五经当作原始版本是多么的荒唐!
举个小例子,窈窕淑女安大简写作腰翟淑女,现在有人写文章说这证明了窈窕淑女是指腰身美好。而我认为这恰恰证明了楚人未得真传,依声录字从而误解了诗经,而现代人对窈窕的理解恰恰是受了楚人的误导。
其实,窈窕是幽远渺茫的意思。窈窕淑女的诗句说来话长。不展开了。
圖一圖二均为上博简。圖三。为郭店简。
但不影響示意作用,三简均为楚簡。
特别是古人的人名都是外语翻译的,后记没见到开贴,那个人是不是就是你,感觉你们忒像了,那人的名字没有记过。
谢谢。
锣鼓听声,说话听音。
语言,从来是一个相对的近似的东东,有些人就是那么不会聊天,非要给自己和别人下个客观准确全面的领导人设,所以不厌其繁的跑到我的楼里来强调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和连续性。既使屏蔽了都躲不开。
好了,本贴的干货只有一句:
甲骨文,商金文,两周金文,楚简秦简汉简,籀文和篆文,所有这些,在构造形式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在发展的典型期上,又有很大的连续性。但,
以上这句干货,实际上是一句废话,对大家学习国学,一点用也没有。
好了,欢迎到我楼里来交流真知灼见,但拜托别再到我楼里来说些幼儿园课本上的废话。
(理由很簡單,我不懂甲骨文。但是我还是要装作懂的样子,写出这个帖子)
这个符号,在甲骨文中,有行走和去的意思。今天的学界主流,把它隶定为“止“字,比如:
貞先止饗(《甲骨文合集》27321)
贞卜:先到那里去,举行飨(饗)宴吗?
金文乃至小篆的“止“,都同这个符号有很大的相似度。汉语止字解为停,制动。
而在周语中,本意为停留,引申為“所处”,其抽象意义更接近于英语的to be, being. 或法语的être.
比如《大學》中的知止而后有定(詳見本樓东学西读岛主:[周语非汉语]10-止在定前),又如周易中的《艮卦》艮其止,止其所也。
許多人以為拋棄文字就是破文字障,其实搞搞清語义和语境也是破障。
“武”的本义实际上应是“手持武器前进”。
基因连续了,没理由文明不是一脉相承
时间长了甚至会面目全非。
1,周,含西周(约)329年,东周514年,合计840多年。你说的周语,是那个时代的语言?
2,周,含周王室宗亲,含殷夏旧部,含西戎北狄南蛮东夷巴蜀各部。你说的周语,是哪个人群的语言?
3,周,采分封制。宗室功臣被两次分封,前朝后裔被分封,地方豪强被认可分封。你说的周语,是哪一类封国的语言。
。。。。。。
宗上,你在把不同的东西搅在一起,然后说,看,他们不一样。这不是废话么?
汉语文字,尤其是上古汉语文字,指的,就是通过周朝800年通过诗经/楚辞流传下来的韵文,和通过诸子百家用各地的文字写下来流传下来的散文,这两大文学传统经过秦汉用小篆和隶书传承下来的语言文字系统。你论断说汉语非周语,这不是胡说么。
比如中华文明西来说。广义讲,非洲以外的文明都是非洲智人走出非洲后在各地与当地少数直立人交杂后产生的文明形式,但对于中华文明而言,这个‘西来’和从现代意义的‘西方文明’而来是完全的两码事。中华文明的历史有5000年到6000年左右,这个时期,从非洲而来的智人早就扩散到世界各地了(2万到3万年前),当时没有什么文化和文明的概念,只有野蛮的渔猎和游牧文明,因此人类毫无历史记忆,而三皇五帝时期就是中国人从野蛮向文明迈进的伟大时期。
岛主明显是个老实人,喜欢关注上古文化,只是他的思路有点拉不开。
不过,你们俩说的都很有道理。
这句话,含金量最高。
从地理的角度看,相对于中华文明的始发地:东夷,周语,就是外语。
这样的事,在周之前,至少发生过两次,就是黄帝一统华夏和大禹父子建立夏朝。
周之后,有秦的大一统。
至于元的大一统,导致了中华文明在欧亚大陆上广为传播。
元的大一统,是现代西方文明的催生婆。
黄帝,夏,周,秦,元,共同的特征,就是自西而来,统一华夏。
如果,西部适合诞生文明和养育文明,又何必脱裤子放屁,要东侵,东征或者东移呢?那就是大家蜂拥西去,毕竟文明就像是光源,容易产生聚拢效应。
竺可桢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提到了物候对历史进程的影响。黄帝,夏,周,秦,元这些西来力量的东移,大致跟气候有关吧?
在这种情况下,岛主把这些“西来”部落的语言,称之为外语,勉强说的过去。虽然这些所谓的外语,不是更早期,从中原地区传播出去而已。
汉字,产生于东夷。因为,文字的最初形,就是八卦的结绳记事。大家公认这是伏羲的杰作,而伏羲是东夷最著名的部落首领。
夏朝是西来的,本就没有自己类汉字的文字,所以,我们从地底下就挖不出夏朝有说服力的证据,这就对了。至于说黄帝时代仓颉造字,这基本也是一个动人的传说。目前,如此多的考古成果表明,商代之前,只有符号,没有文字。
历史上,所有关于黄帝的溢美之词,就如同后世对始皇帝和成吉思汗的评价一样:统一有功,整合有功,不过,所有的内容非原创。
这句里面藏着悬案,为什么汉字和其它文字一定不一样?汉字有表意的功能,用象形来表意,可是,表的是什么意,就南辕北辙了。
所以,后世人不认不识甲骨文,就对了。因为大家都没有搞明白,为什么要诞生甲骨文。
例如,“日”字,
很显然,这不是太阳的象形,因为,外框里面多了一横,或者一点。
可是大家都接受了它是太阳的象形,为什么?你说不对,你得反驳啊。感觉不对的人,没有反驳的能力啊。
这个“日”字,本质就是指男女之事:不就是一物进入另一物的剖面写实吗?
民间骂人的话,我“日”你娘,我“日”你先人。这里的“日”,就是“日”的本意。
又例如,大家都喜欢节日,为什么?有假期啊,可以消费了,有时间其乐融融啊,交友、约炮、和情人喜相逢等等,这都是节日里少不了的事。
“节日”的意思是假期,假期就是假期,为什么要有“节日”代替?这个词里,为什么出现了“日”字?是“节”太阳吗?这不是咸吃萝卜淡操心?太阳自己每天过地好好的,人类扯什么淡,去关心人家的“节”不“节”?!
节日里的“日”,依然是男女“颠鸾倒凤”之事。只是在“节日”里约炮,做这件事,要有点节制。
所以,太阳,不是日的本意。
又例如,人的甲骨文是这样的。
“人”字发明的时候,我们的先人问候应答的礼仪,一定是类作揖这个动作吗?如果不是,那这个“人”形,当作何解释?其象形,到底在干什么?
很显然,我们的文字工作者,有很多基础性的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