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新能源汽车我总觉得是给中国工业界下的一个套 -- 起于青萍之末
总不能全开发了,基本是到头了,就得靠核电了。
无论电机还是电池,做到一定的防水泡耐水泡水平,不存在技术困难。
没补贴。
最近加油好别扭,据我所知二环边上最少有4个加油站在装修。也不知道这个装修是不是说辞,以后还营业不营业我们不知道,反正一窝蜂的停业了,加油都要到四环了,要是这个趋势扩大化,嘿嘿嘿……
如果我这个猜想正确的话,这个是供给侧结构性的改革哦,不给你油用,大家要不选择电动要不公交地铁,绿色出行……*
这事可能是你想多了,其实要做这事,没有一千种办法也有一百种,现成的办法是抽不上号,加大限行,电动车足量供应。。。。
关加油站其实不是一个好办法,好办法是让人把钱花了,政府还把事给办了。。。
只用头三年,然后还车了事。
不过各种补贴似乎都在鼓励买车。
向其他能源转移,倒不一定是可替代能源,煤,核电都可以,然后与中东驴叫说拜拜。
所有事都这样,大家多鼓励吧。以后为他们记上一笔功劳就算对得起了。政府也在大量补贴,有便宜占的一般都不便宜,这个是普世真理。
当然,电池包电容量高达40度,并且电池包的加热管路与发电机,电动机串联,以防止冬季航程衰减。车子又高又大又重。
小弟还有个脑洞:既然这种车子的速度优势来自电池和电机,而不是发动机,那么可不可以将发电机换成甲醇柴油发电机,无非是油箱加大一半,反正电池包在地板下面,车头发动机舱还有那么大的空间,完全可以把燃料换成醇基燃料,环保加省钱。
你提到以前做电池认赔出局了事,是因为当时电池技术不够好,和现在相比是不是代差?还是因为当时的应用还不够多,所以没法支持电池的生存和发展?
我记得以前国内电池行业里调子很高的有比亚迪,话说这名字取的真够呛。但是搞了半天似乎还是要靠它自己来生产电动汽车,算是国内电动汽车的先驱了吧。也就是近几年电动汽车开始热门起来,电池行业日子才有点起色吧?
前些时候看到新闻说 BMW 和国内 CATL 47亿美元合作。我的印象一直是比亚迪是领头羊,这个新闻把 CATL 称为电池巨人,惭愧我以前从来没听说过。又有新闻说特斯拉在上海准备盖厂了,不知道是生产整车还是只生产它的电池。总体感觉现在电池的需求是明显上来了。
当时是采用的磷酸铁锂系,做得相对较早,生产技术和应用场景都不成熟,原材料供应链也不完整。从资金角度看,需求远远超过我们原先的判断,以为做着做着可以正循环了,其实做着做着就没钱了,从生产技术角度看,铁锂电池单体的一致性很难做,我们一直很难取得突破;市场角度看,铁锂的安全性被认为最适合车用,而车用的一致性要求更高,更何况铁锂的理论容量就有缺陷。我们在车上的尝试也不成功,我们还尝试用于应急电源,储能电源、移动电源,要么与铅酸比成本太高,要么使用环境太苛刻,要么市场容量不够,不能形成经济规模。其实最核心的还是资金不够赔的。原来就做锂电池,像比亚迪、天津比克,哈尔滨光宇等,新增加一个体系,用老产品领新,抗风险能力会好些,死的就是像我们这种一头撞进磁器店的公牛。
像宁德朝代这样不知从哪冒出来的独角兽,完全是中国的特色,它比我们起步晚多了,但钱比我们多多了,似乎用不完。
wxmang曾经一句话评价过海航:知道的人根本不会说,说的都是不知道的人在瞎说。
这句话我猜就适合宁德时代。
随身的智能设备呼叫完全自动驾驶的共享机动车代步;跨城市居住的普通劳动者使用半自动驾驶的电动私家车上下班,至于老式的大马力燃油车则是给有钱人郊游踏青的奢侈品┓(???`?)┏
电池汽车看样子几乎是大势所趋了,几乎全世界的著名厂商都在发起冲锋,如果这些报道不是夸张的话。
我更倾向于中国手里有普通人看不到的情报和评估,知道汽车电池还有多久就会实用化,大国和小国是不一样的,更和散户不一样,中国不光是参与者,而且是主导者,是可以决定历史进程的少数几个旗手之一,或许按照科学的自身发展,原本未来人类有新燃料,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甚至反重力和传送魔法可以选择,但小日本搞了混合动力,msl垄断廉价石油,中国就坚决选择纯电,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那么对不起,中国的选择就是人类的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