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需要多少耕地,才能养活中国人 -- 夜如何其
可以工厂化种菜,节约土地还节水。省下土地种粮。
本来是想弄个主贴的。
但是觉得学习最近七天的反西河,报复性,发帖操作方式不利于阅读体验,能把不多的精华集中在一起,于人于己都有好处。
首先限定生物燃料的范围,此处只涉及生物柴油,乙醇和丁醇。
这三者中,先说最不重要的丁醇。生物丁醇的特点是可以直接当汽油用,非常便利。坏处是成本极高,细算也不环保。这个东西橡树村还在河里的时候,似乎在南非就讨论过这个,再往后,讨论杜邦的时候也提过。总之就是,真是好东西,可惜太贵。
乙醇在中国是消化陈化粮的需要出现的,美国方面是为了消化玉米浆。但是从成本上来看,只有巴西及其他热带国家的甘蔗路线是盈利的,也是环保的。
经常有人提出,乙醇丁醇之间,还有个丙醇呢?
这了倒是可以回答一下。制备丙醇和2-丙醇(可以替代乙醇做消毒剂)的最合理的路线是油气行业化工合成,生物路线不可取。
最后是生物柴油,生物柴油目前为止,由于粘度原因,必须和柴油混合使用,可以达到30%
它的主要来源就是食用油,其中印度尼西亚得天独厚,已经可以做到成本最低,接近柴油的批发价。如果石油价格上涨,不依靠补贴和碳税,有可能达到生存的地步。夸张地说,热带雨林国家绝不存在能源瓶颈问题。
但是印尼的植物油是棕榈油,美国的豆油假使以种植面积折算,只有印尼的60%左右。补充一句,油类很多,我们只说大宗产品。
这段意思是,假如生物能源启动,导致食用油和肉类价格上升,是全球可互相替代油类价格联动的结果。
-----
龙眼兄问:为什么美国人不印上一千亿,买下全部大豆,倒入大海?
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倒挺简单:打醋的钱不能拿来买油。
玩笑归玩笑,但问题是个挺严肃的问题。
大致上就是,把经济作物粮食的价格搞起来,不一定就非往海里倒。
-----
这个是不是英国过去发生的事啊?大海倒面粉。
-----
最后补充释疑一个问题,特别是针对能源无限未来期待的同学,藻类培养除去少数高价值不饱和酸类的产品外,做生物柴油,与植物油相比,最优化的条件,也差着数量级的距离。
一般而言,生物化工,动力成本最高30%-40%左右。其余成本省不下,环保成本更是不可避免。
比如生物柴油,不管是酸碱法,还是不成熟的催化剂法,都存在着副产品甘油的处理问题。甘油的特点,大量处理会非常令人头疼。
三聚的核心技术是悬浮床,号称可以裂解重油,相关的衍生技术,可以用秸秆搞汽油。
吹了好多年,不知真假。
现在也有在一些环境比较好的地方专门养无公害稻田鱼,其实粮食收成其次,主要就是卖个稻田鱼的高价。
单凭常识,都明白秸秆直接烧掉,发电或者供热,最环保。
建议学习以色列和新加坡经验,在有条件的地方利用大棚滴灌、立体种植和无土或少土栽培等技术发展新型戈壁农业,将广阔的戈壁滩改造成超大规模的蔬菜粮食生产基地,并通过中欧班列输送到欧洲或内地中东部。假设在西北地区这样的农业搞了10万平方公里(1.5亿亩,每亩1万元产值),将会产生1.5万亿的产值,形成上万亿的农业增加值。同时,这相当于增加了1.5亿亩耕地,可以将因此而形成的耕地指标卖给东部地区,既筹集了资金,又为城市群都市圈建设增加了用地指标,一举两得。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3259829914792106&wfr=spider&for=pc
如果真想实行这招,首先要先进行小规模的试验,搞清楚成本和需水量,算清楚当地能承载多大的规模,还需要摸索出若干高附加值品种,这都是值得进行试验的,也是一时半会出不了成果的。不过哪怕一时不能大规模落地,但长远来看,确实有意义。
以色列共有可耕地面积615万亩,是中国的千分之三。 ...就是这么一个“荒蛮之地”,却有着这样一组数据:
西红柿每公顷最高年产500吨,沙漠地区柑桔每公顷最高年产80吨;
鸡年均产蛋280个,奶牛年均产奶量1万公斤;
在花卉生产上,温室大棚每公顷每季度生产300万支玫瑰……https://www.sohu.com/a/246980775_295626
以色列人均耕地和中国接近,没细算,数量级不会错,中国每人一亩半不到,以色列几百万人。
可以去看一下,我们现在还是以淡水鱼为主,前面还有禽类养殖的资料。
我在80年代的时候经常下田抓黄鳝和青蛙。那时候化肥如尿素,碳酸铵,硝酸铵,磷肥以及剧毒农药甲胺磷,乐果和不怎么毒的农药如抗水稻倒伏的都用得不少。但是水田里青蛙,黄鳝和泥鳅都还不少。比较敏感是是乌龟,我们那里原来产乌龟,但是80年代已经看不到乌龟。但是乌龟的亲戚甲鱼一直有。
在中央电视台开讲啦介绍过,节目叫植物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