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一种食品后面往往有很多的说法和历史,下厨房的西餐扯淡的 -- forger
成份差不多,油脂蛋白质淀粉(可以加点糖)不加水揉面,道理一样。
面粉加水搓揉均匀,醒上足够时间面会发酵的。若是发面没有老面肥就要如此。
揉面是往里打气?不是撵出气体吗?为了成品表面光滑。
前段时间网上大兴交流美食心得
用铁片能折叠出倭人的傲娇
用马桶刷刷出咖啡杯的自壕
用谷歌搜索出对百度的调教
用汉字跪拜出洋大人的布道
这么能,干嘛自诩关公呢?用个会刷咖啡杯的洋人武士多应景?关公那年头只会刷茶杯吧?
北京猿人在几十万后前就知道用火,熟的肉食滋补了人脑的发育,成为现代人智慧的基础。相比于西方人,中国人吃熟食的历史源远流长。上古遗存的带脚陶器就是为了加热食物,后来发展成了鼎、锅一类的器具,筷子应该是为了在锅鼎捞热食配套出现的,现代中国人喜欢喝热水也是这种习惯的遗存,这种习惯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这个“不起眼”的习惯帮助华夏先民和野兽区分开来,逐步摆脱了野蛮的心理和状态,成为华夏文明延续不断的重要因素。
西方人至今仍喜欢吃带血的肉食应该是他们游牧时代饮食习惯的遗存,与什么“贵族范”没有一毛钱关系。他们虽然发展了科学,称霸一时,表面上一个个人五人六的,但是骨子里仍然尊崇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还是中国人心目中鄙夷的人面兽心的“蛮夷”之辈。
自古蛮夷没有百年运,F大师的满族祖先如果不接受华夏文化,摆脱蛮夷状态怎么可能支持几百年的王朝岁月?欧美这种骨子里的蛮夷虽然已经有了五百年国运,但是正如中国古人说的:“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血腥、残暴、虚伪的落后文化注定了他们的衰落是不可避免的。
河里有位大牛推荐过与美食有关的电影《茱丽和茱丽亚》。电影很好看,但 我受不了的是主角吮手指这个细节。当然,不光是这个电影,其他美国电影中吃东西都有这习惯。
当年在学校有个老师说起某个外教抠,冰棍雪糕都从来不买吃,常蹭吃。有次给那个外教雪糕吃,老师说她把流在手指上的汤都舔干净。一脸的鄙夷。所以,吮手指这个细节印象就特别深刻。
croissant现在就是要加酵母的,就算米其林三星也是用酵母做的
你抱着老旧的知识不放,跟“茴字的四种写法”有什么区别呢?
社会、文化、习惯都是一直在演变的
人的挂念要与时俱进
从我们机械类学科观点看,揉面过程更像是锻造,通过揉压面团改善面团内部的组织结构,使其更均匀更一致,从而实现更好的“性能”。
如果揉面是为了排气,那么一般操作都是揉面以后继续醒发十几二十分钟,由于发酵持续进行,排掉的气不是又回来了吗?
然后再醒15分钟左右,这时蜂窝组织均匀孔偏小加熟时表面比较光滑。
面食一般分加水揉面和不加水揉面,加水也分凉水 温水 烫面。
酵母粉 啤酒 酸奶 醋都可以但需要时间,小苏打 泡打粉省时。
食用油 鸡蛋 蛋清加糖打发 ,牛奶 淡奶油 黄油看着来。
广式月饼 米糕 蒸糕 ,做起来没有省事的。但有时过节或拜神祭祖汇报工作,家里还是亲自做好。
孔洞是很大的,这时候揉面就是把大的气孔排掉,让气泡和酵母分布的更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