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张其昀《思想领导与精神动员》讨论之一 -- 包子1971
讨论把大致内容都说完了,很难保证不会重复。想要言之有物基本等于重写一遍。看下来,问题大概就是脱离现实(不管是词语与实在,还是理论与实践)和精神秩序的缺失(沉迷于反抗性和崇拜经验世界中的符号)。前者与后者相辅相成,更多的也说不出来什么了。
21世纪互联网表情包的心理战元素:暗示与引导 系列讨论之一(一组对话)
A:
网上传播的这张马赫诺“表情包”图片,配的文字,总感觉有点不对头:
“我不想哪一天在乌克兰的大地上再出现康米背刺复辟的现象,如果再出现毒气弹,劳斯莱斯、镇压水兵、集体农庄和契卡;如果那样,许多骑兵战士的血就白流了……”
B:
这张“表情包”图片把马赫诺同志塑造为一个反布尔什维主义为主要实践特征的人,引导读者去仇恨“集体农庄”和肃反委员会,但只字不提马赫诺与有产阶级的浴血奋战。心平气和地说,这个表情包带有资产阶级主导的反共产主义心理战元素。
我建议因势利导,把马赫诺的表情包文字改成:
“我不想哪一天在乌克兰的大地上再出现地主、资本家和帝国海军英雄;如果再出现枪杀工人的骑警、监视社会主义者的宪兵、煽动烧杀异教徒的神棍,以及复活了贵族女子学院,那么工人和农民的鲜血就白流了……”
C:
马赫诺应该是个什么形象呢?而且贵族女子学院是什么梗,1917年保皇派的女子志愿营?马赫诺会特别在意这个学院吗?
D:
你这几句太长了,且不反20年代苏维埃国家出现的新官僚。
A:
女权人士看见你反对女子学院,八成要跳了!
B:
在一个资本主义全面胜利的时代,要突出马赫诺作为阶级战士的特点,强调他在内战的主要实践是颠覆资本主义秩序,打击反革命阵营。简单说,把他包装成俄国革命的敌人,是资产阶级文化霸权的一个表现,与主流文化圈刻意把卢森堡歪曲为俄国革命的反对者,是一样的逻辑,即“以共治共”。
至于“贵族女子学院”,就是帝俄时代专门招收贵族女孩的学校,主要教一些社交、婚嫁、家政之类的东西,为青年老爷们培养未来的贤妻良母。所以说,当时的贵族女校是一个压制女性自主的工具,即便是主流的女权运动,也不会支持它吧!
A:
除了你,网上有几个人了解贵族女校是压制女性自主的?这种表述,对于不了解的人来说容易产生误解。地主、资本家和帝国海军英雄,枪杀工人的骑警、宪兵军官和神棍,这些人物角色都很直观,而且都是工人生活里的,最后一句笔锋一转“贵族女校”,好奇怪~
需要解释为什么贵族女校跟枪杀工人的军警一样可恶?而表情包是不能做太细的解释的。直接说打倒礼教,看起来也比“贵族女子学校”更容易理解。
D:
还是保留这句好。给贵夫人打棉花女拳一个警示……
C:
为啥谈及斯大林,就强调他的反革命属性,然后谈到马赫诺,就颠倒过来要强调其革命属性呢?
B:
作为社会革命参与者的斯大林,不是他这个人的主要实践。20年代以后,身为工人国家专断官僚的斯大林,主导完成了政治反革命。他的主要历史作用,确实是作为窒息苏维埃政权的蜕变官僚总代表。谈到这个人对工人阶级的影响,自然要多谈他的“政治反革命”那一面。
马赫诺作为一个无政府主义革命者,积极颠覆帝俄秩序,二月革命后,积极参与瓦解旧秩序,建立工农新秩序,对抗白卫军反革命。他主要是一个反抗资本主义的革命者,他与布尔什维克的摩擦,是次要的。苏维埃俄国蜕变为官僚独断国家之后,引发世界性思想混乱,从而产生了否定布尔什维克实践的那部分左翼运动,并在马赫诺身上找到了“既反苏又反资本主义”的精神寄托。
到了21世纪,无产阶级颠覆资本秩序重新提上了议事日程。需要对20世纪的诸多政治文化现象正本清源,其中之一是重现马赫诺的革命面目。要指出的是,马赫诺作为一个历史人物,被部分左派知识分子过度强调他与布尔什维克对立的那一面,有20世纪历史环境的约束,可以理解。但今天需要更多展现马司令大杀四方,把资产阶级反革命往死里干的那一面。
A:
看来就算是二次元里实现共产主义,也很难呀…… 口头、动动手指,图片里的共产主义,也不容易……
E:
二次元是商业充分发展的领域,不是世外桃源,早就被主流秩序的洗脑部门充分运用了。说到主流文宣,游戏里才吓人。
C:
我们这一代人喜欢短平快。表情包比阶级斗争资料传播的快多了。别说,我觉得现在的新气候和表情包的传播关系很大。有人搞了一套资本家表情包,我已经在好几个一点不涉政的群见过了,大概能反应一点点气候变化。
B:
可以改成这样:
“我不想哪一天在乌克兰的大地上再出现地主、资本家和帝国海军英雄;如果再出现枪杀工人的骑警、监视社会主义者的宪兵、煽动烧杀异教徒的神棍,那么工人和农民的鲜血就白流了……”
待续
21世纪互联网表情包的心理战元素:暗示与引导 讨论之二(一组对话)
A:
现在我感觉这个列宁表情包配的文字也不对:
“算我求求你们了
搞点资本主义都成 思想这么封建太 LOW逼 了
(因为在开始的时候,我们有真正的资产阶级文化就够了,在开始的时候,我们能够抛掉资产阶级制度以前的糟糕至极的文化,即官僚或农奴制的文化也就不错了。)列宁 1923”
今天的种种怪相,只说明思想的“封建”,恰恰是资本主义全面胜利的结果。“女德班”,弟子规,强迫员工下跪…… 这是跟私有企业制度复活直接相关的。
B:
保守未必一定和封建挂钩。普通大众被动地"求""等""望",其实是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普遍的心态。到日本西欧美国去住几年就知道了,打工的哪个不是混吃等死啊~
C:
这个图片的内容是暗示“真资本主义”还不存在。于是乎,“我要真市场”~
这是资产阶级文化阵地战的一部分,千方百计暗示“真正的市场经济不是这样的!”
D:
封建糟粕(划掉)优良传统是资本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一部分,不爽不要玩。资本主义的道理千条万条,归根到底就是一条:只要能增加利润/稳固统治就是好的。
现存的前资本主义文化元素,甚至不需要一定有益于老板秩序或者让老板本人爽,群众扫帚不动,垃圾就不走。
E:
让资本主义的发展自然扫除“前现代”的想法,就好比“极高的生产力水平为共产主义铺平道路”是一样的招摇撞骗。
B:
就是打麻药嘛,精神上的。
现实的大棒加上两根言语与理论的胡萝卜,让人乖乖听话,放下恐惧,并爱上资本主义。
C:
我改成这样了:
谁说等级制=封建?老板是企业的国王,等级制就是企业的资本主义精神。
待续
一些人把所有保守归为封建,认为只要打败了封建思想,一切就可以解决。哪怕是封建的基础已经完全不存在,哪怕是所讨论的事物是纯粹的资本主义产物。虽然这里的问题是把严格定义的封建、落后的封建和纯粹形容词的封建搞混了,但根本在于行动的方向不同。借用看到的一句话:“可这就好像一个人起床晚了,已经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他还是想着应该先吃早饭一般不切实际。”因为这些针对封建的从来也不想要针对资本。总认为资本代表了现今的方向,是不可能有所谓落后和保守的。
如何对待网络政治经济分析家?(一组对话)
A:
XX又拿黑人说事了,他现在是拿钱发帖吧?!一嘴的种族主义恶臭!SB!
B:
SB!
C:
SB!
D:
SB!
E:
作为网络分析人士,XX自称使用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工具,对经济现象提出自己的见解。他对工人阶级的客观价值,是能对资本主义市场的社会影响,提出一些合乎实际的见解。当然,也未必都合乎实际情况,至少,还是挺有意思的吧。在这个垃圾信息遍地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要了解资本主义市场如何影响大众的生存,市场自己又在如何演进,如何识别掩盖在各种伪装下的资本面目,关注类似XX的分析人士,是有必要的。他们的分析能够简洁明了地戳中一些痛点,让工人得到快餐式的提醒。我们普通人,时常不能掌握合适的分析工具,或者不掌握那么深入的信息,那么,看看多少掌握了分析工具的人,在说什么,不是坏事。
至于这些分析家的政治立场,视而不见就好。
如果要更深刻的理解市场对工人阶级的影响,就需要接触更严肃的深入分析,国内也有这类左翼学者。这与关注XX,并不排斥。
B:
XX平时发言,像个毛左,现在暴露了。
C:
很多毛派的民族主义一向浓厚,现在发展到种族歧视……
E:
我觉得,每个人都该问自己,你想从这些网络评论中得到什么?是划线战队,每天辨别谁谁是跟我一派的,谁谁不是跟我一派的,谁谁过去是X派,现在发言恶臭?我想这对工人阶级没什么价值,只是上网者的个人自我认同的一个折射。浪费时间在这上面,就太无聊了。
A:
除了XX,李星平时还关注哪些网络分析家?
E:
我一直看X经、宁X山的公众号。言之有物的网络分析家当然很多,只是平时没那么多时间去追踪。前几年在网上活跃的“忙总”,本名文小芒,是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演进的某个当事者,讲了很多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东西,读一读,定有收获。
A:
宁X山?!你能看得下去,我看不下去,受不了星辰大海的臭屁……
C:
X经以前讽刺反全球化运动,还拿托派调侃来着。看他干什么。
E:
还是那句话:你想从这些网络分析中得到什么?是寻找身份认同,还是了解阶级环境的现状与趋势?如果对了解“阶级环境”并没有多少兴趣,那也要诚恳的面对自己:自己对了解资本主义的动力不足,更习惯于“岁月静好”。
A:
我要了解资本主义现实,也不必非得读XX吧!他的分析也未必就那么合乎马克思主义啊!有很多不错的书可以选择啊!比如曼德尔的《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E:
这话自然没错,移动互联网的文化快餐不能取代完整的学习。但你也不妨想想:不在乎网络分析家的分析,又要对他们的政治发言发一通脾气,这反映了什么心态?不就是上面说的,身份认同是最重要的?这样的心态,在协作工人阶级的道路上,是走不了几步的。
A:
受不了XX山那个星辰大海的SB调调,饶了我吧……
E:
要害不在于非得去关注谁,而是心态:到底是了解现实更重要,还是把玩自我更重要?
C:
我记得李星以前说过,左派学生不要花很多时间读哲学。但是读哲学不也是为了深入理解现实吗?X经、X南山都可以读,为什么哲学不能读呢?李星能正面回答吗?
E:
这是另一个话题了。有时间再讨论吧。我去散步了,岁数大了,要注意养生。
A:
养生遁?!
对话结束。
电影《红军与白军》讨论之一:内战、旧秩序的代表与反抗的无产者(一组对话)
A:
匈牙利电影《红军与白军》拍摄于1967年,主要内容是苏俄内战期间,伏尔加河流域红军与白军的纷乱交锋。影片开端,一群白卫军军官俘获并以“围猎”方式处置红军战士,包括不少匈牙利战士。随后是幸存的红军战士藏在一所白军医院,遭遇白军反侦察人员的甄别和杀戮,以及一队红军赶来搭救,穿插着瞬间即灭的爱情,以短促的战斗结束全片。影片的场面不大,表演自然,营造出了苏俄内战的历史气氛。大平原上你来我往的战斗是低烈度的,思想和意志的反复较量却激烈许多,阐明了一个简单的真理:阶级战争首先是政治仗,然后才是军事仗。
这部电影直观地让我感受到什么是“内战中的平面战争机器”和“被粉碎了的沙俄旧秩序”。这是本片的最大价值:阶级对阶级的内战不存在什么表演性质的神圣性,一眼看去,只有死人,大量的死人,猝不及防的死人……
B:
这部电影,很容易被今天的网络观众以为是自说自话的“文艺片”。
其实它是充分写实的,平静的展示了社会革命的逻辑。
A:
本片过于写实。实际的革命状态没有那么多高潮涨落,没有那么多刻在脸上的"意义"。资本主义社会里,主流的文艺创作就是要讲"有意思/有意义"的故事,无意义的阶级现实需要"有意义"的艺术作为其对立的支点,需要维持一种状态,即让人觉得自己看到了很多,却仍保持无知的状态。
C:
说到情节,我有个细节疑惑:白卫军官的军装,也太干净了吧?!
B:
本片中的白卫军官基本都服装整洁,并非电影的夸张,有历史真实性。它有着严肃的政治含义,即旧的剥削秩序瓦解之际,原秩序的代表,比如冲杀在一线的白卫军官,反倒更加注意维持貌似无聊的日常体面,包括制服整洁、皮靴崭亮、刮干净的脸以及用心打理的胡须。当财产关系、国家权力正在变动,原有统治者在于工人阶级殊死较量时,力求尽量保留文化意义的“门脸儿”,以显示“我们还在,还有很多力量”。
你要是接触过现实中的资产阶级国家强力机关,会发现他们的工作人员一般都注意外表,发型齐整,脸颊保持洁净,衣着利落合身。这是统治秩序“门脸儿”的一种形式。
C:
我也说两句:开头那一幕,白卫军允许红军战俘逃跑15分钟,然后开始追杀,搞这么个仪式,同样是为了追求旧权力的感觉。阶级社会里,被统治者就是这样被统治者时不时“围猎”的。内战时,出现了红军,很多时候,旧秩序的代表自己被拖去打靶了。所以只要有机会,惶惶如丧家犬的旧军官们难免想重温旧梦。
A:
狩猎活动就是变相的军事演习,主奴秩序的再强调。
B:
“围猎”有风险,电影里的那场猎杀,好几个落单的白卫军被红军反杀了,是否说明特意搞这套仪式的白卫分子丧失了理智?我认为恰好相反,用围猎来彰显权力,同时接受权力带来的风险,符合白卫军“围猎红军”的目的,即强调自己“仍然”是这个世界的主人。
A:
打猎事故自古至今层出不穷,但依旧为统治阶级喜爱,因为这种杀戮让人有做万物之主的快感,对于内战时期过了今天没明天的“昔日上流人”来说,尤足珍贵。
C:
围猎开始的时候,有个白卫军官似乎不想参与,开枪姿势是敷衍的,却没被上司责备。如果是在“美好的旧时光”,下级如此当面搪塞上级,他会被干脆利落的处理。但内战期间,旧军法变得有弹性了,正在试图夺回江山的有产者明白,不能盲目追求下属刻板服从,大敌当前,保持原则一致更重要。
A:
是的。“围猎”的作用之一,就是强化"他们"和"我们"的区分,而不是把"自己人"变成敌人。自己人不敢开枪、消极开枪,都无所谓,只要你站在那里,你就是"我们"。
B:
本片还有个细节很有意思。白军的反间谍军官带队清查医院,搜索隐藏的红军。那个也在疗伤的上校明明知道确实有红军藏在那,却不吭声。上校显然曾是白卫运动的一员,指挥过一个团,但打来打去,似乎失去了意志,不在乎什么敌我了。这是内战的一个特点,大量人员不断自发参与和无序退出。有趣的是,白军反间谍人员并没逼迫上校去指认医院里的红军,而是去逼迫院长和护士。我觉得,那个反间谍军官很清楚,对退出斗争的自己人,不能逼得太紧,不必强求他们“辨明大是大非”,那可能会自乱阵脚。
后面赶来救人的那一队红军杀了反间谍军官,临走想争取上校参加苏维埃一方,被拒绝了,同样没把上校怎么样。看来,决斗中的红白双方都本能地理解,对转入中立的那部分人,不要逼得太紧。
A:
因为谁都没有"掌握大局",双方不断在输赢的边界上拉锯,用尽了基本全力,再去树敌只能是自取灭亡。服从命令是正常秩序下的美德,但处于阶级战争的"特殊状态",最能理解现实的人才最具有美德……
C:
对了,还有个细节值得说说。本片开头和结尾展现的两位红军指挥员,一个匈牙利人,一个俄罗斯人,都显得精神高亢(不是亢奋)有力,气势逼人。相比之下,片中的各色白卫军官都显得冷静、克制。旧秩序的丧家犬与颠覆了秩序的无产者,外表处于不同的状态。无产者似乎更需要靠一口气吊着,继续冲……
B:
做惯了主人的,和还没做惯主人的,后者的确需要更有领导者的热情……
A:
解放了的无产者不可避免地大量释放光和热,靠这股能量引导最广泛的劳动大众,也靠这股精气神彻底压垮反革命阵营。旧秩序的代表积极反扑,要么彻底疯狂,要么保持日常的内敛自信。陷入疯狂,是对灭亡的恐惧,保持内敛,因为不撑住外在的架子,就要崩了。苦撑中的有产者不冷静也要故作镇定,否则轻易就会淹死在阶级战争的大浪里,例如兵变。
待续
一般来说革命是一定要死人的,这个障碍无法绕过去。
反而会对中间地带有伤害,没办法的。
电影《红军与白军》讨论之二:有组织无产者的刑罚道义、卷入斗争就面临选择(一组对话)
A:
说回白军医院那一段情节。医院院长恐怕是同情红军的,所以收留了脱逃的红军俘虏。那个年轻护士显然不理解院长的"人道主义",所以院长让她背一遍“希波克拉底誓言”,用关于医德的信念稳住她。后来,那位护士与一个红军迸发了爱情,试图帮他逃生,却只能看着爱人在眼前被杀,然后又在白军反间谍人员的枪口下,被迫指认了躲在医院里的红军,造成多人遇害。画面一转,赶来营救的小队红军枪毙了在场的白卫军官,也把那位护士当作“通敌人员”处决了,用小队指挥员的原话说:“叛徒无法被宣判无罪”。而这一小队红军,几分钟后也在突围无望后,唱着工人歌曲,冲向了白卫军的散兵线。
那个护士是“叛徒”吗?红军有权如此断人生死吗?
顺便说一句,这段毙来毙去的情节让不少豆瓣众高呼“革命的荒谬”……
B:
这个片段讲的是阶级的刑罚,一个阶级对另一(些)个阶级的处罚和消灭,体现的是阶级的生存意志。为什么那队红军要处死护士?这就好比“小鸡为什么要穿过马路”?因为它要去另一个地方,达到目的(地)。就这么简单。在电影中,如果放她一条生路,其实就是在宣布,通敌可以活,忠诚必须死。对厮杀中的无产者来说,天下不公莫过于此。换言之,让“法”成了“不法”,因为阶级立法的目的之一,肯定是希望“敌人”越来越少。所以,绝不能鼓励相悖的行为。
C:
我看这段也特别感慨,影片中的人来来去去像麦秆一样,被随随便便收割。都说“生死间有大恐怖”,本片展现的死亡完全两样。医院院长不肯指认红军,立即被白军押到河边准备处死,她就那么站着,转眼红军来了……然后,被迫指认红军的那位护士要被枪毙了,院长依然默默站在一旁,不责问、不辩护…… 那位护士也是默默站着……
为什么不让护士去后方呢?后方多一个护士就是多挽救一大批生命啊!
B:
那一队红军如果这样做了,就面临阶级道义的崩塌:“我们干嘛来了呢?” 在另一个历史时空,工人阶级在歌曲里这样唱:"you either be a union man or a thug for j.h.Blair"[你要么是工会的人,要么是J·H·布莱尔的狗——《你站哪一边》]
你站哪一边,有时这就是生死间的大恐怖,必须面对。要害不在于那位护士是不是“叛徒”,而是“甘蔗不能两头甜”!
A:
在医院里,白军反间谍人员放过了失去士气的白军伤员,比如那个上校,却非要护士和院长去指认谁是红军,不合作就枪毙。上校放弃白卫运动了,反倒可能被(暂时)宽容,还在坚守誓言的人,却必须选择,而放弃誓言求生,转眼也还是死亡。
B:
对,院长和护士卷入了二抽一的抉择中:背叛白军被白军杀,背叛红军被红军杀。这是个死局,因为在那一刻的历史瞬间里,两个阶级正在一决生死。那位护士,我的理解是社会意义的"大孩子"(毕业没两年,刚参加工作不久),用流行词说,“没经历过社会的毒打”。那个院长就不同了,她只说了一句“这里没有红军和白军,只有病人”,反间谍军官立即就认清她面目了,也不废话,直接准备弄死她,扔下河。
阶级之间的战争中,没有局外人,不是红的,就是白的!准备好,还是没准备好,都要过这一关。
C:
关于刑罚,片中某白军军官目睹哥萨克战友凌辱民女,立即执行战场纪律的那个场景,能不能说白军试图以一切方式拯救旧秩序?用历史上白军自己的话说,“从布尔什维主义的血盆大口中拯救文明”?
B:
正是如此。阶级社会的文明让人说谎,让人饿着肚子,还要口含牙签,但老爷对农奴说:“你不是还活着吗?”。白军无情地消灭组织在红军中的无产者,以及同情红军的任何人,试图用集体毁灭维系统治,同时宣告“不得侵犯和平居民”。这两手都是在拯救旧秩序,阶级压迫者的文明,从来都意味着有系统的暴行,而又否认暴行。
A:
白军执行“战场纪律”那一幕,枪毙了为首者,却放过参与的士兵。这也是在维持旧世界的秩序吧!在旧世界里,士兵只是奴仆,没有权利也没有义务。文明规则通行于老爷之间,老爷违反了也要受罚……
B:
对比这部六十年代的《红军与白军》,不少“革命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只能算维护现状的保守歌声了。它们把原本实际上混杂且无趣的过去(革命的起因)涂抹起来,给没经历过的年轻人看,把人类的善恶的种种品质集中到几个角色身上,对日常道德(所谓"常识")的老调重弹,宣称所谓"好人"应具有好的一切品质,反之亦然。
C:
对。这类作品隐去了 “日常”,阶级社会的日常。这是有意的误导,让资本主义现实中的年轻人以为革命中没有让他们烦闷的“日常”。让革命不再等同于颠覆旧世界,而是供逃避的所在,是这类作品的一个目标。
A:
到了21世纪,社会意识里的逃避似乎越来越普遍…… 逃避虽可耻但有用……
未完待续
录入短篇民国工人话题文献的意义是什么?“资本主义的变与不变”(一组对话)
A:
我最近录入了一批民国时期的工人话题短篇文献。但我有点疑惑。说起来,录入这些短文的价值,到底在于什么呢?作为上世纪20年代的工运纪实,这些文献的特殊性还有时代性,是不是太强了些?
B:
最近收集到的短篇民国文献,以工人话题为主,作者相当的多样化。有周恩来、邓颖超的天津“觉悟社”战友、中共早期党员,后来投靠国民党,长期充任劳动部门负责人的,比如谌小岑;有20-30年代主流工会的干部,比如朱学范;有杜月笙的门徒、国民党内“做群众工作”的部门领导,比如陆京士;有从事工厂活动的中共地下党,比如《民主工人》;有曾经热切投入阶级斗争、传播马克思主义,但无法面对无产阶级革命、工农当家作主的真实面目,而疯狂反共,却又继续坚持“乡村建设”实践的,比如沈定一;有30-40年代受中共影响的劳工机构,走进工厂从事官方批准的改良,比如《妇女新运》;有体制外的爱国政论家,痛批阶级斗争和苏俄政权是中华民族大敌的,比如张奚若;有孙文亲信,为了保卫资本主义秩序,认真研究十月革命,并积极参与1927年屠杀工农的,比如胡汉民、蔡元培;有共产党员被捕后转向反共,在“反省院”的刊物上批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过时、不科学的,比如《湖北反省院月刊》。
这些方方面面的文献,围绕工人话题,构成了民国资本主义的阶级画面。
A:
但是民国兵荒马乱,国家半殖民状态,经济极为落伍,人民尚未进入工业文明的生活状态。那个时代的阶级画面,跟21世纪的中国,是否差距太远了?那个时代的斗争、论战、自白,对今天的中国工人,还有多少借鉴意义?对今天的青年,还有多少启发性呢?
B:
至少,资本主义市场所催生出来的基本矛盾,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当时和现在骨子里是一致的。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各自利益的根本对立,是一致的。从而,阶级斗争的逻辑,是一致的。在时代特殊性的表面现象下,可以看到很清晰的一条线,两大阶级百年斗争的线。今天的工人和青年,特别需要完整的理解这条历史脉络,看到他们所处的阶级环境,本质上说,并非今天的特殊产物,而是资本主义长久以来一贯的大环境。而许多社会政治文化现象,早已存在,只是在固定的阶级关系中,不断再生罢了。把握住这条线,就能更清楚地看到工人阶级所处的位置,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有趣的是,这些文献反映出来的民国阶级斗争,甚至在具体表现上,也常常差别不大。比如说,老板如何管理工人:
“我们的经理是个工人出身,别号叫“吸血大王”,对待工人比那些不是工人出身的老板还要厉害,凶狠些。厂在这几年赚了不少钱,眼看老板一天天阔起来,而我们的生活却是“王老五过年,一年不如一年”,我们的老板很聪明,把我们的工资分成好几种:一种是真正的“工资”,一种叫“奖金”,其实奖金就是工资的一部分,他想用这方法来迫得我们卖死劲,要是你不卖劲,那么只有“工资”没有“奖金”,一个月就只有那么万把元钱,所以为了生活,大家只有在每天十二到十四小时工作中出卖血汗”
以及如何在需要支付补偿时,赶走工人:
“照道理遣散工人要依政府规定发三个月工资三个月伙食和旅费,我们厂里为了要剩下这一大笔遣散费,就用种种不同的方法,找你很小的一点过错就把你开除,已经用这种“方法”遣散了三百多人,现在只剩下我们一百多人
就是毫无理由的调我们的工作,把甲部的工人调到乙部,又把乙部的工人调到甲部来,使你对新的工作不熟练,或者简直做不来,那就只有请你自动请长假滚蛋”
以及在这个争取补偿金的过程里,如何分化工人:
“厂方为了分散我们的力量,就骗下江人说,“你们将来可以调到上海香港去工作,你们没有问题,不要跟着四川人一起胡闹。”少数眼光短浅的人就这样上了当,还有极少数的人反来破坏我们的团结,硬是恼火”
以及如何软硬兼施对付带头斗争的工人:
“我们中也有一些肯站出来为大家说几句公道话的,厂方对他们(她们)用两种方法:一个是把你升为小职员,不能和工人接近,另一种是把你介绍到另外厂里去工作。”
这种种画面,简直复刻了沿海某些地方,工厂老板对付工人的手法!当然,按时间顺序,应该是沿海老板复刻了民国的前辈……
这是一个很小的例子,可以说明今天的工人、青年,通过探寻这些阶级斗争的历史遗址,有可能理解到一个道理:资本主义从未真正变过,我们今天面对的,不是一个限于此时此地的时代现象,而是整个资本主义的历史现象。
A:
我原来一直觉得20年代国内的经验对我们现在的参考价值,远不如同期的日本。
B:
20年代的日本对今天中国工人的借鉴意义,也是很大的。但日语人才,在我们这个工人话题翻译录入的圈子里,是稀缺物资啊!更重要的是,为何20年代的日本有借鉴意义?要害不在于日本,而在于20年代。因为那是一个阶级社会裂变、群众斗争兴起、工人革命与资产阶级反革命的时代。郑超麟说过:“20年代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光荣时代。”在那个时代的中国社会,各种思想都有需求,不同的阶级、群体,都在寻求出路、准备战斗。阶级利益的碰撞与残酷的搏斗,构成了那个时代的主旋律。
这样说来,最近几十年的资本主义全胜时代,实际上让关于工人阶级的那部分社会思想处于凝滞、甚至僵硬的状态。思想长期没有分化,工人的行动,也看不到深化。这导致今天的中国工人和青年,在思想上处于一个浅薄和盲目的状态里,不知道迷雾中的未来,有什么在等待自己,也缺乏动力去了解,貌似天下太平……
而在这方面,20年代的民国,却可以充当今日工人的一面“魔镜”,可以看到当年面对工农进攻,统治者对秩序的重组时期,上等人是如何进行思想准备的。比如说,反共老政客胡汉民,是这样批判俄国革命,以及20年代中共领导的群众斗争的:
“我们对于马克思派和列宁派的农民政策,可以简扩的更下两个批评:第一、农民为工人同盟者的策略,在打破封建土地制的俄国还比较行得通,在封建土地没落了许久的国家,尤其在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国家,就还不嗀,其所以不嗀的缘故,就是因为他只是政治上的策略,而并非纯粹为农民幸福打算的社会政策;第二、农工同盟,如果不能朝消除都市和农村区别的方向走,或事实上不能到那种步地,则所谓“中立”“同盟”,简直是为握政权者利用操纵的代名,与农民实际毫无半点利益和进步
……这就是可见他们的策略,是要提出极不合经济原理的简单口号,同时又是群众不能理解但觉极合感情的,叫民众向走不通的方向去碰撞,撞不通了,便归罪于共产党所要打倒的国家和阶级身上,好激起更广大的骚乱来。中国共产党的民众运动,在工人当中和在农民当中,所用的方法完全是如此。”
是不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列宁主义利用农民当炮灰”“极左分子不合经济原理的简单口号……归罪于要打倒的国家和阶级……”,类似的反共文宣,是不是已经铺陈了很久?原来这些,在20年代那个激荡的社会斗争时代,早就操办过了。而思想酝酿、凝聚意志的后边,是白崇禧、李济深屠杀工人农民学生的机关枪。
从这些文献里,还可以看到一些走出书斋、召集青年、立志“乡村建设”而扑灭阶级斗争的反共活动家。他们昨天拿着自己起草的名单,挎着驳壳枪,指挥捕杀了一大批工农群众运动的积极分子,今天则挽起裤管走到穷苦人民当中,向自己的追随者大声疾呼:
“什么帝国主义,什么军阀,什么第三国际,什么共产党,什么无耻政客,贪官污吏,土豪劣绅,腐化恶化投机种种妖魔鬼怪,无非欺负我们的民众不懂。我们只消把民众教会了,一切鬼怪无不消灭。穷、我们来造产,愚,我们来训练。”(沈定一)
而在今天,也并不乏“大批编练青年建设中国、走出危机”的温厚学者的……
C:
我作为短篇文献的录入者,有两个问题:1.对比今昔,自己反而感觉民国时期工人发声的平台比现在要多且更隐蔽。在现在这个信息平台和媒体被数字化的、高科技的资本主义体制垄断的年代,辛辛苦苦创出的网站很容易被信息海洋淹没,或者被垄断平台404掉。在这种垄断的背景下,信息的过于便捷流动反而限制了工人们的视野。今天,要如何才能更好发出工人的声音,将阶级力量凝聚?2.带有大量阶级情感的阐述,是否会造成事件的失真,因而反不利于宣传,导致在人们的反思后不会使人们去探究真相,而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
B:
这两个问题,很深刻,需要尽量多的人一起思考。简单说,第一,工人的声音需要围绕工人自己的利益,这是凝聚力量、启发觉悟的根本。联系到民国文献的录入工作,那就是要帮助工人看清,围绕自己的利益,长久以来都发生过什么,进而去思考为什么会发生。
第二,阶级情感不是煽情,煽情的要害是回避利益,而真实的阶级情感,表达的恰好是一个群体对它的基本生存状态,产生的感觉。这些感觉无论“好坏”,都有表达的权利。表达出来,同一阶级的人,可能互相找到对方。
那么,事实是否会因此“失真”?只有阶级的事实,没有包罗万象的,同时又抽象的事实。工人阶级维护自身利益的必要性,就是最大、最需要工人阶级自己去了解的事实。
D:
《民主工人》写的那些老板把戏,我妈工作的商场里也不乏这样的操作。只不过那家商场更绝,加班连奖金都不给,真.义务加班。
A:
说到反省院里那些前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你们觉得今天的左派,今后也会有部分人这样转向吗?
E:
我觉得应该不存在什么“转向”。转向的前提是他们确实加入到阶级斗争去过,但现实是绝大部分左派并不关心工人斗争,他们热衷于激烈而丰富的“思zi想shuo斗zi争hua”,甚至不如投入湖水中下沉的石头那样有些余波,根本影响不到一般的工人和学生。
现在的左翼,感觉更多都是思想训练,比如多读“经典”,在抽象思维的层次去“模拟”马克思主义,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有什么真情实感的阶级认同。当然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左翼思想感兴趣,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风向的变化。有关于这些学生/青年的问题,我觉得需要回到工人的自觉队伍中去理解、解决。问题是现在根本不存在“工人的自觉队伍”。
未完待续
确实对日本普通人的生活转好起到了重要作用,国家越发达越容易受到左派的影响,只是,权力是不会放的。
也由于生活改善,发达国家的左派斗争力严重不足。
加入工农运动,甚至学习马列都要付出代价的呀。
比如张云帆事件,学习马列进了局子,咋弄?
国营、市场与解放初期的思想工作:围绕《一个国营商店的政治工作》的讨论(一组对话)
A:
大家好!我是“奥克佳布里斯基”,朋友介绍我录入这本繁体竖版小册子《一个国营商店的政治工作:中共齐齐哈尔市百货公司第二商店支部工作经验介绍》,我录入完毕后,朋友希望我做个总结,我想不到该说什么,就觉得解放初的国营企业里面也是乌糟糟、麻麻黑的!我水平有限,其它的感想没有了!谢谢大家!
B:
《一个国营商店的政治工作》是1953年前后编辑出版的,大背景是针对资本家的三反五反已经结束,留在大陆的资产阶级受到重大打击。同时,全面的社会主义经济计划,也还未开始实施,市场因素是经济工作。这本小册子描写了在党团组织的指挥下,东北的一个大型国营商店,如何通过做职工与管理的思想工作,强化了商店的工作纪律,唤起大家的工作热情,引导职工为商店经营献计献策。
这本小册子中,真实地描写了解放初期,国营商店中已经存在的混乱、浪费与人心浮动,也讲了群众如何努力纠正这些消极现象,由于成效较好,受到了东北党组织高层的重视,被当作经验推广。
在谈到浪费和混乱时,书中说:
职工感觉自己“受三种气——一受顾主气,二受同志们的气,三受上级的气”,“政府权高,铁路分高,当营业员丢货还得自己包。”
浪费有时是惊人的:“有的营业员卖一瓶钢笔水打坏了六瓶,打坏的陶瓷器可以用筐抬”
三反五反后,职工害怕担责任,纷纷表示“我再也不做商业工作了,宁可什么也不干也不摸钱了”。基层管理也怕被说损公肥私,工作起来缩手缩脚:“小组长对工作也不敢负责,什么事都找经理”
在谈到商店经营的本位思想时,书中说:
"对好货、快货宁肯积压不外调,对次货、不好销的货宁可脱销也不愿要"
一度,商店的经营混乱到了账目与库存怎么也对不上:
“二商店曾进行过四次清库查账工作,但结果仍是账货不符、库存混乱”
针对上述混乱现象,党支部组织全体职工进行讨论,请省店员工会主席做了专题报告。那么,扭转消极的方向是什么呢?
首先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三快(快出库、快算账、快拿货),“四多”(多推销、多找顾主、多订合同、多宣传),”五好“(批评好、态度好、学习好、团结好、卫生好),”六不错“(不错钱、不错货、不错帐、不错价、不错票、不错表)
“货少时,就不雇胶皮轮大车……每天倒下来的包装纸都注意保管起来,用给顾主包货”
其次是鼓励群众对经营领域提建议,对管理者的缺点提意见:
“同年十月进行了一次民主检查,职工都能大胆的揭露领导上的官僚主义和经营管理上的无计划、损失浪费以及缺乏责任制所造成的企业管理混乱现象的事件共五十三件。检查后确立了各项制度。这样就大大帮助领导上克服官僚主义,改善经营管理;同时,也提高了全体职工的责任感。二商店每个月还召开一次民主大会,经理向全体职工宣布本月工作总结及下月计划。会后,进行小组讨论,检查工作。对职工提出的意见,研究后提出处理办法,由经理做解答或检查报告
从一九五二年七月到一九五三年六月的一年中,职工共提出合理化建议、窍门一百零四件,其中有扩大商品推销的六十件,降低商品流转费用的七件,加速资金周转的一件,改善经验管理的二件,提高工作效率的二十一件,其他十三件”
群众的智慧是有效的,书中承认:
“经过职工讨论所制订出的计划是比较准确的。同时商品的品种也增加了,更加切合市场的需要。……经过对职工反复地进行动员教育和职工的认真研究,第三季度销售计划正确的制订出来了,并超过上级指标的百分之一点二”
C:
经研究,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当时行政领导在这一工作中忽视了政治工作,对职工没有认真的进行思想动员,职工对清库查账工作的意义缺乏认识。因此,他们对这一工作,采取了消极的态度。
————————
我觉得这种把一切问题都归咎于“思想问题”的做法,非常不对。很有种唯心的感觉。
党支部并经常教育党员、团员应积极响应工会的号召,坚决执行工会的决定。因此党员、团员在工会所号召、组织的各项活动中,一般都能起带头作用,因而影响带动了全体会员,保证了工会工作的顺利进行,也提高了工会的威信。
————————
可以看出,在这个时候,工会还没有完全沦为党的附庸,而是党在发动自己的组织,配合工会的号召,但是工会依然必须服从党的上级指挥。
在国营商店里,工人懂得了企业属于自己,因此生产积极性高涨;但是,官僚一方面鼓舞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又非常谨慎地保持自己对群众的控制,坚持把企业的管理权抓在自己手里,而非常提防群众对自主管理生产的要求。
像“建立民主管理制度”一章,通篇都没有讲职工如何通过民主管理企业,个人能做的,只有提出销售数量和保证条件,对于其它方面却没有发言权。也就是说,群众仍然只有献计献策的权利,却没有自己制定生产计划的权力
D:
我觉得这种把一切问题都归咎于“思想问题”的做法,非常不对。很有种唯心的感觉
————————————————
这是解放后党的固定套路了。解放前还要讲阶级立场什么的,解放后开始快速走向违意志论,直到提出“政治挂帅”,以社会主义的名义要求群众在经济建设中无限付出,但完全不提如何制约上级领导。
E:
说老实话,我不懂商业的东西。就是有点疑惑为什么国营商店还要扩大销售额,搞销售竞赛什么的。我脑海里的社会主义商店是满足人的真实需求,而不是为了扩大销售额创造人的需求。这运行模式我觉得还是比较接近资本主义的啊,追求销售额什么的。
C:
至少在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之前,企业依然要遵循资本主义商业的运行规律。而且,在过渡时期,也就是在社会主义建成之前,仍然不能完全摆脱价值规律。
B:
值得注意的是,这家商店是从原来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国营/公营企业的供应制,向经济核算过渡了,某种角度是向市场取向过渡了,但当时三反五反已经结束,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影响,都缩小了。而国营商业机构,还处在健全成本核算制度的阶段。
当然,不能轻率断言这是向资本主义倒退,这恐怕只说明打倒了旧的资本主义统治者之后,新的经济还处在摸索阶段。
C:
又重新看了一遍,一定程度来说,国营商店的运营是为员工设身处地考虑的,比如说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制定工作计划,都有从工作人员实际情况出发的,比如说打消员工各方面的顾虑,让员工积极参与各方面的工作,积极寻求加强工作效率的方法等等等,文章里有很多言之有物的东西。
但是运营模式来说,诸如销售额,销售竞赛等等,让我感到非常的不适,我觉得社会主义不应该是这样的,当然也应该承认商店在销售过程中也是设身处地的去考虑消费者的实际需求的。
按照“新民主主义”的设想,在“新民主主义”阶段,仍然要发展资本主义,然后发展着发展着,就会“和平长入”社会主义了,所以这一阶段仍然是资本主义,只不过,在客观条件的推动下,没过几年就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新民主主义阶段提早结束了。
E:
这样的段落给我的观感还可以,一定程度来说真的了解问题并且解决了:
“介绍有病的职工家属到公营医院去治疗,并借钱给其中生活困难的;召开伙食委员会,研究如何改善食堂的管理,使饭菜多样化;宿舍换了新床(过去是用木板搭的,有臭虫),墙壁刷了白粉
出勤率由百分之八十五提高到百分之九十八,基本消灭了无故缺勤的现象
在工会福利委员会的领导下,伙食委员会经常研究如何改善伙食;用奖励基金三百五十万元为全体职工修建了一所小型浴室;还买了很多书籍供职工阅读,对子女多和生活困难的职工,分期给予物资补助
工会一般的每星期组织一次大晚会:有戏剧、唱歌和各种集体游戏,使个职工都能愉快地度过节日和假日。另外还设置了乒乓球、篮球和排球”
B:
这本书中,最值得注意的,恰好就是改善生活这一块。虽然书中承认改善了职工的生活,但显然重点放在思想工作上。虽然指出“二商店对能够很好完成推销计划的先进小组和个人,采取了按月奖励的办法",但并没细说是怎么奖励的,有淡化之嫌。
书中反复强调,职工有思想包袱,就做他的工作,做到他没包袱为止,比如“工作情绪不高,闹个人问题。团支部根据这些问题上了一次团课,细致的讲解了商业的重要性,要求大家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但人不是机器,思想是与实际相连的。今天我们知道,1957年的鼓励鸣放,让许多社会矛盾暴露出来,最终在文革初期的造反行动中,爆了这颗雷。所谓思想工作,显然不能消除那些结构性的矛盾。比如,基层号召群众大干快上完成计划,但上级却很可能朝令夕改:“上级公司的计划变动性较大,这也给使国家计划经过全体职工的讨论变成群众的实际行动,造成了阻碍,甚至引起个别职工的不满”,这该如何解决呢?书中避而不谈了,因为全书的基调就是如何调动群众热情,去完成经济计划,包括降成本加利润,而基层制约上级的话题,不在本书的宣传目标之内。
无论如何,在解放初期,工农大众对建设一个新天地,还是充满期待的。基层管理者并不偷懒,而是充满干劲,比如“小组长以上的干部,每周都进行一次业务学习(或学习先进经验)。每周都组织全体职工学习一次政策、业务。工会委员每月学习一次,内容是有关工会组织工作的政策”,普通职工也有很大的热情学习业务:“成立了临时珠算夜校。……他们之间有的订立了互学互教和包教包学的合同,大家学习兴趣很高”。多数人都积极投入到了经营当中,比如“商品的加工改制和建立固定用户的工作”,从成绩中,他们对刚刚出现的社会主义也加深了认同感。
虽然群众并不能真的制约上级领导,但对经营的参与,是很实在的。通过群众参与,商店"加强了计划管理,进、销计划均经小组讨论;并经常分析市场情况……建立了对账制度,个人责任制与互助制度,货票同行制度“,书中不无自豪地说:”这些制度是经过职工讨论,在职工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而是切实可行的。“
如此这般,经济建设维持着一个比较快的速度,直到深层的矛盾,开始在几年后炸响……
对话结束。
录入繁体竖版文献的意义系列谈之二“启发人们从阶级角度看待今天的现实”(一组对话)
A:
我这这段时间一直在扫书。我在想,繁体竖版的书如果扫描清晰一些,是不是就不需要打字了?直接阅读不是也可以吗?很多时候,我们录入速度慢、个别字句不确定,都是因为扫描不清楚。版面清楚的话,我们直接阅读有关的翻译文献,也方便很多。
B:
李星推动的繁体竖版录入活动,主要目的是形成一个围绕阶级现实进行深入交流的思想“运动”。我们录入繁体竖版的故纸堆,用简体版在网上发布,从根本上说,并不是为了降低一些读书爱好者的阅读难度。
你可能一直把录入工作当作一个技术问题去看待的。你沉迷解决技术问题,我想,这是思想上寻求安逸,或者说思想惰性的本能冲动。但这种舍本求末的表现也是正常的,因为目前来说,参与录入的协作者,大多停留在一时兴起、好奇、“帮忙”的层次上,谈不上自觉地形成什么“围绕阶级斗争展开的思想趋势”。
A:
但是以阅读代替录入的话,毕竟读书的速度会快不少吧?了解到的知识也会更多吧?
B:
你看,你坚持谈技术问题。你关注阅读速度、知识的积累什么的,问题是,目前为止,有多少人严肃阅读了我们整理的简体版文献?他们是些什么人?出于什么目的去读的?他们读了以后,对工人阶级有任何帮助没有?
A:
我不知道。但是扩散这些文献总归是有好处的吧!对我来说,了解了一些过去没有途径了解的知识,比如北一辉的《日本改造法案》,比如伊藤律关于日本革命的分析。这让我开阔了眼界,难道没有意义吗?
B:
在资本主义的日常中,一个原子化的个人多读少读几本书、知道或不知道某几件事,对主流秩序本身,以及秩序下日日奔走“忙着去活、忙着去死”的大众,都是无关痛痒的。
李星推动录入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关注工人话题的那些人,面对阶级社会在最近一百年已经反复出现过的各种思想流派、斗争实践,启发他们从阶级角度,去看待今天的某些主张、现象,从‘劳资和谐"到“乡村自治”,从主流媒体对罢工的态度,到学生与国家的关系。
对已经充分展现自身面目的那些阶级现象,比如"教育家"兼镇压工农的刽子手蔡元培这个人物的实践,它到底包含了哪些历史轨迹?对当时的工人斗争,产生了什么后果?对比今天资本主义市场的意识形态建设,工人阶级应该得出什么结论?重现被遗忘的文献、进行阶级分析,传播有关的事实与结论,这是录入工作的本质方向。
录入活动,不是为了就事论事地去解决人类阅读中的清晰度啊、网站检索文献的方便程度啊,等等中立的话题。虽然清晰度也好,检索方便程度也好,它们确实伴随着录入工作的展开而需要改善,但都要服务“从阶级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要目标。
更明确地说,所谓录入,它是协助工人阶级的一个形式,不是为了解决书籍爱好者的私人癖好,比如淘到一本难得见到的好书。录入的过程里,确实有可能向旁观的大众提供了稀有的、有趣的出版物,而一部分大众对阶级话题可能毫无兴趣。这是我们翻捡故纸堆、让稀有文献重见天日的附带产物,无伤大雅。
A:
根据我自己的经历,之前打字主要是倾向于专题整理,比如发在知乎上的“南洋烟草工人罢工”和“上海工人米贵罢工”这种。这种整理主要耗时在资料检索和阅览上,要剔除哪些是有关信息哪些是无效信息,基本要阅读当时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跨度里的几份甚至十几份报刊杂志,但是整理出来有关的也就两三万字。这基本就要花一个多月的全部空闲时间。虽然确实很多问题都是通过整理着两三万字才问得出来,但是看几百上千份主要是无关内容的实在是让人窝火,还消磨意志。
此外还要思考到底该怎么分。比如米贵罢工,1920年的时候全国都发生过,但是上海发生地最密集(七八成);不仅是工人,其中还有很多是“商会”“帮派”“名流”的面孔也在诉苦;而且米贵不是一天两天,一战后米价就在暴涨,为什么偏偏是这个时候罢工了……该怎么把这些东西按照一定的逻辑串起来,这样的逻辑又是什么逻辑。我没想出来,所以和朋友整理到一半就搁置了。当然因为面目繁多,客观上扩大了需要阅览的报纸范围,这也是个大问题,不像南洋烟草罢工这种,除了上海市社会局和党-工会-工人的出版物基本不会报道。
你批评我沉迷技术问题,这也确实事出有因。我一想还有那么多东西需要整理(米贵罢工这个事情,我还是整理南洋罢工边角料的时候知道的。龚义哲也经常抱怨待翻译的文献太多,还要兼顾校对等机械重复工序),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技术手段必须加速整理步伐了。
B:
这基本就要花一个多月的全部空闲时间。虽然确实很多问题都是通过整理着两三万字才问得出来,但是看几百上千份主要是无关内容的实在是让人窝火,还消磨意志。
————
你讲的这些事情,涉及录入文献时的选题。一个人闷头自己琢磨自己研究,是效率低下的,必须集体讨论。
就以米贵罢工来说,它是欧战发生后民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的背景下,阶级矛盾的一个体现。它不是当时任何政治力量一手发动的,是偏向自发的阶级反抗。而五四运动前这一波非政治化的罢工运动,是五四后,受俄国激励的左翼走上政治舞台后,新一轮更广大工人运动的基础。如果说对米贵罢工的梳理具有现实意义,那就是资本主义有所发展、各方政治力量尚未深入影响工人群众的历史阶段,工人的反抗具有什么特点、如何影响了社会,这是值得今天的人们了解、对比的。
所以说,一定要把握阶级视角,要清楚为何整理某个具体话题,而不是机械地为了了解一些历史碎片,去死读书。需要找到带有普遍意义的角度,这样得出的结论,也带有普遍性。否则的话,就很容易被琐碎的历史细节带着跑。
A:
我个人最喜欢工人小说(还有以前的杂志《工厂龙门阵》),就在于这提供了一个第一手视角去了解工人的生活与思想活动。
B:
不能只考虑个人的需求,不能把录入变成“成人自学教育”式的东西。要让自己思考出的东西,去服务工人阶级,这个视角一刻都不能忽略。
李星长久以来一直鼓励人们读工人话题的小说,因为小说的形式,最容易把阶级社会的深层挖出来,展现在读者面前,富有感染力。但阅读小说不能是一个孤立的行动,不能变成,上面说的,“成人自学”式的东西。
以阶级斗争为关注轴心的文献整理,大概有两波。第一波是2008年前后,在"天益马版"上进行的翻译、录入工作。第二波是最近一年多来,李星重新开始推动,进行到现在。你们这一波参与者,如果比较认真就容易陷入琐碎细节,如果比较散漫就做事拖沓。录入者对所做事情,往往只有表面化的理解,阶级分析能力太弱。
所以李星一直感觉带不动你们。但这也不是录入工作中的致命障碍。只要多少有所参与,这些协作者就有价值,他们留下的文献,会吸引那些对工人话题态度更严肃、行动力更强的人。就像接力一样……
A:
摸不着方向,散漫拖沓…… 这还不是障碍么。/苦笑
B:
很多时候,人需要自己慢慢琢磨。思考的路,并非总是越直越好,有时是需要走弯路的,在自己身上试错。关键是不能浪费太多时间。比如你,需要找到一个契合现实的课题。我给你建议过,多研究20年代。20年代是非常值得去深入了解以及分析的。有强大的现实启发意义。但是需要找到一个合理的入手框架。
我跟你反复提过,从民国初年到30年代,有过一整批社会名流,他们的“人设”是帮助青年上进的教育家/心怀天下苍生的改良家/面对民族危亡大声疾呼的志士仁人,而在被剥削阶级起来大规模抗争以后,他们往往凶相毕露、像一群行走在大地上的怪兽,吞噬了无数工农积极分子。这后面,隐藏了什么样的社会动力?如何识别和提防这一类人在21世纪的“转世者”?这是你可以着手的一个大话题。但首先需要你意识到这类课题的重要性。
A:
好吧…… 我再想想。你提过的黑人小说《烛光行动》,能上传吗?
B:
我找找看。
对话结束。
法国电影“戒严令”讨论之二(一组对话):革命者的窘境、揭露暴行的意义、“没有你,对我很重要”
A:
这个电影好就好在不仅拍了一个潇洒的游击队,而且拍了一个处于窘境的游击队。电影向我们展示了游击运动的局限(即便是在有深厚群众基础的情况下),所谓潇洒都是被逼出来的。很现实主义,没有悲情,也没有尴尬。
在真实历史中,1969年智利的“左翼革命运动”(MIR)绑了个右派记者,关了几个钟头,拍了裸照,然后丢到学校里面。这下子惹火了当时的总统,直接派警察进校园抓人,MIR不得不转入地下。
B:
影片中间部分的一个片段:军人占领学校,学生们用全学校的喇叭接力,还是没让《指挥官切格瓦拉》这首歌唱完……
A:
这类绑票活动,真正的政治意义是揭露秘密警察的暴行。可是在片中,游击队的几次广播,什么第几号公报,似乎并没有实际的揭露内容,只说了那个美国佬是CIA。当时可能有技术难度,没办法一次播报太多内容,也可能在冷战时代,这种揭露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大意义?从片中看,这一系列公报倒是彰显了一定的威慑力量,让主流政治泛起波澜。
从统治者的角度说,在阶级战争的僵持阶段,有产秩序的拥护者自然认同不惜一切代价反共,那么这个被绑票的老牌CIA就只是成了“英雄”,为反共事业献身了。
C:
我看完本片的感受是,游击队还是不自觉地被当成了议会政治的工具。主流政治内部的爱国反对派,他们借助绑架美国警察顾问事件,搅和的亲美派总统不得不准备下台。
D:
这部片子拍的很聪明,不把观众当傻子。从一般市民的角度说,它其实展现了一幕"审讯好人"的政治惊险剧,即审讯一位七个(原型是九个)孩子的父亲。在片中末尾,游击队领导层被一锅端逮捕了,美国人质了解到这一情况,以老特务的敏锐嗅觉,感到游击队陷入了困境。他对审问者指出:无论杀不杀他,都只能证明游击队无能。不杀他,游击队就暴露了自己的软弱和不知所措;杀他,游击队又显得无能狂怒。事实就是游击队确实处于历史意义的窘境,这由它作为被统治者反抗一方的阶级处境所决定,不是偶然的领导人被捕事件带来的。绑架个别统治者,并未消除这一窘境。
A:
对。回过头看拉美60-70年代的游击运动,最痛苦的不是被捕后被上电刑,而是那种无力感:采取暴力行动,却看不见效果;稀里糊涂行动,稀里糊涂得手,稀里糊涂被捕……
B:
我觉得本片展现的行动,作为打击统治秩序的一类手段,肯定没问题。 不管是审讯美国警察顾问,从而揭露国家恐怖,还是试图交换政治犯,都属于正常的阶级斗争。在这类行动中,如果说什么算真正的错误,是鼓吹所谓好人抓住了一个大坏蛋,干掉了这个大坏蛋,可喜可贺,“又是一次光荣的胜利”,自吹自擂“你看,我们很牛”。那就真的一败涂地了,纯属逃避现实、麻痹自己以及追随者。
但是本片中展现的游击队并没犯这样的错误,他们还是很有现实主义觉悟的。
C:
详细揭露CIA警察顾问的罪行,目的也不是证明“他们统治者不讲人道,好黑暗”,而是解释清楚工人阶级的敌人正在做什么。这种揭露不是给秩序的支持者看的,是给社会革命的自己人看的。
20世纪的主流共产主义确实长期沉迷于人道主义原则,喜欢揭发统治者如何残酷,希望用这些控诉“唤醒公众”。但主流共产主义通常又不说明白统治者是如何做到残酷而成功地维护秩序的,它给工人阶级看的历史,永远缺少关键环节,即资产阶级如何保卫自己的江山。只要工人阶级不了解现存秩序是如何存在的,要推翻秩序就太难了。
D:
总的来说,本片拍的比较深刻,冷静细致地展现了国家恐怖的内容。这部电影属于革命电影,用电影语言向秩序抛出了投枪。国会里的追悼仪式,秘密学校里学员们迎合美国教官的小动作, 还有片头那个全国搜捕的大场面,画面十分有力。
此外,电影展现了被绑的那位老牌CIA从狡辩、虚伪到穷凶极恶的宣示阶级立场,展现了游击队如何一步步揭露对方,宣示“我们想要的,是没有你们的世界”,堪称最彻底的社会革命立场。
真是金句子啊!怀疑《让子弹飞》中的“没有你,对我很重要”,姜文“致敬”了这一句。
C:
东德电影《台尔曼传》结尾也差不多:“我看到了一个没有你们的德国”……
讨论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