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联合国的中国代表权 -- jent

共:💬111 🌺469 🌵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匿名 台湾这个问题还真怨不得邓公。

李登辉刚上台时,表态还是愿意统一的。

但提出了苛刻的条件,当时两岸经济对比,台湾方面也是信心百倍。

那种统一,无异于开门缉盗。

老邓对这事没啥功劳,也没啥错误。

要真说谁功劳大,还是阿扁。

家园 欧洲有十票社会主义阵营打底还有英国这个算计大师

前面投“重要问题”案的时候投到英国这里的时候后面只有10个国家等着票了(按国名英文单词第一个字母顺序投票)大英一看:现在是53:50对土共有利,后面还有5票是土共的铁票。于是一改之前10年跟随美国的路,180度转向土共。最终59:55拦下了“重要问题”。

家园 当时一下垮掉偶然性还是挺大的,

因此支持的力度不必很大,也就有用力的空间。

家园 的确跨垮得我等小民目瞪口呆

感觉十分儿戏。我们搞分田到户,搞下岗都没这么顺畅。

这也说明苏联整体的精气神都垮了,没得救了。

所幸我们也顶到了现在,还有拨乱纠正的行动和机会。更令我们期待的是,有生之年大机率能看到另一个垮。

烧个鹰酱祭毛熊。哈哈。

家园 周书楷宣布退出联合国,是蒋介石预知情况不利而提前安排好的预案

可以说,在预先为失败找后路这件事上,很难找到蒋公这么专精的人才了

周书楷之子周鸿特 《两岸关系》2004年第11期

1971年4月,周书楷被调回台北接替总爱在出席联合国大会时打瞌睡、年迈的魏道明的“外交部长”职务。

  1971年9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即将在纽约召开。大会召开前,台湾当局根据已出现的不利于台方的情况,在研究是否派代表团参加26届联大问题上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宋美龄等人主张干脆不派团出席;我父亲和蒋经国则主张派代表团作背水一战。最后,蒋介石作出裁示,仍派代表团参加,但同时授权我父亲在适当时机可以见机行事。

  我父亲便率领一个由46人组成的空前庞大的代表团前往纽约赴会。并采取“人盯人”战术,到处拉票,企图挽回危局。10月25日的深夜,当美国代表布什提出的“双重代表”案,即在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同时,保留“中华民国”的会员席位的方案,遭到大会否决后,眼见大势已去,我父亲走上讲坛发表声明,宣布退出联合国及其下属组织,随即带着他手下一班人马离开会场。在当天夜间召开的记者会上,周书楷说:“这是卸下我们的一个包袱,它是22年来一直压在我们脖子上的一块磨石。”

家园 最后一句是精髓:又可以转进了
商榷
家园 以色列当年没有维持和台湾的外交关系

更加没有大使级外交关系。

家园 是的,步步进迫

给我一个相信台湾独立在走向胜利的理由 -- 靠嘴炮么?

链接出处

文中我补充了历年的投票纪录。简单的一览如下图:

点看全图

简单的几个节点也在图中标出。其中,1971年的 YES 是支持人民共和国的,其余的 YES 都是都是支持民国,反对人民共和国的。

通宝推:独草,
家园 你的说法似有不确定。。。

我查看了联合国的投票纪录。

你说的简单多数似乎不是指赞成人民共和国进(或者恢复)联合国位置。而是指维持1961年的关于重大问题的决议,并在1965年再确认,并持续在1966,67,68,69,70年维持再度确认的历年决议。

只不过,这个以简单多数一再再度确认的决议在1970年勉强以51%的得以维持。

参见下贴:

是的,步步进迫

链接出处

另外,一般而言,当这个维持重大问题的决议得以简单多数通过的话,是不会有去寻求突破2/3门槛的提案的,那相当于是在外交领域自取其辱。

家园 美国的“重要问题”案只需要简单多数

联合国规定的“重要问题”案需要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才有效,不属于“重要问题”案的简单多数通过就行。

这是两个步骤两个环节。

之前在“重要问题”案里面投赞成票的葡萄牙后来也反水赞成两阿提案了。所以说欧洲支持率最高那个说法其实很水。

家园 是的。所以我才说,1970年的简单多数赞成通过

不是赞成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联合国的提案,而是赞成1970年的第 2642号 决议案:

中国在联合国之代表权问题

大会

覆按

其1950年12月14日决议案396(5)所载建议内称:凡遇主张有权代表某一会员国出席联合国之政府不止一个当局而该问题又成为联合国争执之点时,则此问题应依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并就个别情形予以审议。

复查

大会依据宪章第十八条于1961年12月15日决议案1668(16)内决定任何改变中国代表权之提案均系重要问题,此项决议经大会1965年11月17日决议案2025(20),1966年11月29日决议案2159(21), 1967年11月28日决议案2271(22), 1968年11月19日决议案2389(23)及1969年11月11日决议案2500(24)确认仍属有效。

兹再确认此项决议仍属有效。

1970年11月20日,第1913次全体会议

该决议案以简单多数通过:Yes: 66 | No: 52 | Abstentions: 7 | Non-Voting: 2 | Total voting membership: 127

从1965年到1970年通过的关于中国代表权的所有决议案,都是这样的。

而1960年关于中国代表权的投票中,赞成决议案(概不讨论)的票数不足所有票数的一半(虽然赞成仍多于反对),吓得美国和台湾方面赶紧改注意,在1961年通过重大问题的决议案,这样就为中国代表权问题添加加了一道2/3门槛。

家园 所以也才有反对美国“重要问题”案的才是土共的铁票的说法

欧洲支持率那么高其实水分大得很。

家园 这个倒是。。。

^_^

家园 不要小看英国

英国于1950年1月6日承认新中国,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中英于1954年6月17日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

家园 谢谢J兄提供这个资料,搜索才知周书楷的太太是教员妹妹的同学

周本人也是做马歇尔军调部翻译时,常与周恩来一起吃饭。

周鸿特关于其父周书楷对于两岸统一的态度的表达,是对的。不过,对于历史的细节恐怕他也没有充分了解、研究、掌握,毕竟不是他的本职工作:因为他1949年没有跟其父周书楷去台湾,而是留在了大陆,还参加过解放军、抗美援朝,直到1990年才与其父再次见面,而周书楷很快1992年就去世了。所以J兄给出的2004年这篇文章,可以算是一个说法,细节还需要研究。

关于蒋宋美玲,我主要从三点历史事实、而不相信某些媒体(如澎湃)把她塑造成反对“一中一台”的“旗手”。哪三点?:一、五十年代(?)她说过必要时请美国往大陆扔原子弹;二、凯申公死后,她就去曼哈顿养老去了;三、1977年她发表的回复廖承志的公开信,反对两岸统一。

重温五十年前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史实,以及当下海峡紧张局势,我从熊向晖回忆录中的读书体会,就是很多网友对美国一直企图制造“一中一台”的历史没有概念。

从更深层次说,他们还是更相信米国的价值观、不相信教员的道。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