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关于包产到户的分析之一:起源与方法 -- 懒厨

共:💬325 🌺1188 🌵39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2
下页 末页
家园 应该还是有点不同吧

当年激励的力度应该很大,农民才会踊跃支持包产到户。

至于是不是真的踊跃支持,河里有不同看法。

我的看法是,农民一定是算过账,才会接受的。

家园 我还是建议您去看下铁证如山

有些情况提个收购价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为什么不去看看这些人是怎么说的呢?

您看过踊跃的也应该看看反对的对吧。

家园 我主要是查不到当年仙游县分田单干的政策细节

譬如说,粮食的收购价格是多少,农民可以留多少等等,缺了这些细节,我们就不知道跟后来的包产到户有什么区别。

如果区别很大,那么在仙游县搞砸了,也不是什么奇怪的问题。

至于政策谁发起主导的,对我来讲无所谓,关键看结果,国家的政策,能不能给农民带来实惠,中国有没有解决粮食问题,这才是最重要的。

家园 前者化肥种子也要买的吧

而且前者如果提高粮食收购价,同样会刺激生产吧。

家园 仙游县的分田单干思路和后面分田单干还是有区别的。

首先是仙游县的土地特性,“七分山、两分田、一分水”,人均可耕种面积是很低的。

换句话说这地方种粮没前途。

然后是仙游县也没有全分,到批判4人帮为止大约分了60%,我不知道是推行困难还是为了保留组织或者保底特地留的,这点存异。

再接着一个特别之处是仙游县是著名侨乡,而且这个地区正对着台湾。

这里补充一个事情,72年中美破冰后,大陆和台湾的交流和缓和举措非常多,根据资料蒋介石确实有意回归,只是75年去世暂停了相关事宜。

所以我判断莆田晋江这些正对台湾的沿海地区,其一系列举措可能是针对台湾和平回归,台资和海外华侨回国投资的工商业准备。

实际上铁证如山中后面也有很大的篇幅在讲这一地区的火爆交易市场和部分恢复的宗教设施。

这是我根据现有资料进行的猜测,目前还搜资料求证阶段。

不过按照现在说的四人帮搞走资派的地区,例如莆田晋江温州,其有三大共同点:山多耕种条件差,沿海省份和历史悠久的侨乡。我觉得是能够反映出思路的差异的。

其实4人帮全部都在上海混的,他们的思路肯定和农业部出身的华国锋有很大区别,和经济危机下以减少财政支出为目的中央思路差别就更加巨大了。

所以我觉得您一定要用后来的分田单干的相关措施来评价仙游县等地的分田单干可能属于削足适履,而非因地制宜。

家园 计划经济当然也会促进化肥种子的生产

只是比通过市场需求而驱动的,效率差了不少而已。

至于你说的前者提高收购粮价刺激生产,有两点困难,其一是,如果要补贴工业,就不大可能提高,其二是,即便能,按照大寨的做法,他们反对农民的收入与产出挂钩,大概率多出来的部分,也是给公社,不会给农民。

大寨经验的主要内容是所谓“大寨工分”。工分是农民在集体中参加劳动的工作量单位,也是年终集体生产分配的依据。主要做法是,生产大队将每个人的工作按天确定分值,然后年终以这些分值作为计算分配的依据。大寨明确反对“定额包工”、“联产计酬”等责任制形式。大寨工分制度模糊了个人劳动与生产成果之间的联系,又被称为“大概工分”。但是,按照当时的理论,大寨工分则被作为农村社会主义分配体制的样板,联系产量计算报酬则被作为资本主义“物质刺激”来批判。

家园 还有一点需要留意的

华国锋是明确支持大寨模式,反对包产到户的。四人帮对农业政策的态度,我查不到确凿的资料,搞不清楚,他们到底是支持大寨模式还是包产到户。要是你有资料,不妨帮忙看看。

按照我的理解78年之前,国家政策还是农业学大寨,有人搞分田被批,那也不出奇,我比较奇怪的是,四人帮应该是偏左的,支持包产到户有点怪怪的感觉。

家园 四人帮其实算偏右的……

这大概算是经典的固有印象偏差了。

说个让很多人难堪的事,文革后搞平反,什么老干部啊科学家知识份子之类进牛棚的伤痕文学主力输出群体只是总平反人数的小部分,十倍于这些人的平反主体是文革中输出暴力的造反派……

在文革初期那些著名的造反派头子几乎全部被抓起来管制了,直到平反才放出来。

我一点也不喜欢四人帮这几个人,只不过汴京辩到最后我干脆自认毛右了。

用我中二期的话来讲扣人帽子称毛左是极端左,这纯粹是扣帽子的人太右了。

另外,四人帮大概率是工业党,对四三计划有异于寻常的积极性。

四三计划中的那些项目在文革后批判四人帮时无一例外表述和四人帮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而斗争成果用中央同志的话讲那就是:“如果没有四人帮我们可能可以做的更快更好”。仅此而已。

家园 工业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当时的高层领导,估计大多都是工业党,谁都想超英赶美啊。

关键在于怎样制定政策,怎样进行实施,如果坚持计划经济的话,工业方面,我看悬,最多大概也就是做到苏联那种,军工业及其配套的重工业很强,因为这些跟市场关系不大。

至于四人帮会不会走邓小平一样的经济路线,估计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光说搞一个崇明岛特区,很难证明什么,朝鲜也有特区,甚至有赌场,但也不算实施市场经济了。

家园 你对自由主义又怎么看呢?
家园 枪都是枪

在有的人手里保家卫国,在有的人手里屠杀儿童。

比起枪本身我更关注用枪的人的意图目的。

不过在毛泽民的经济理念里,并不是苏联那种刚性计划。

说真的毛家三兄弟里毛泽民真是太可惜了,新中国少了本经济学理论就是因为他没了。这是可以用个人天才对抗犹太财团百年积累的特例。

家园 大家的喜好不同

一般情况下,我不喜欢对人的意图进行判断,毕竟很难有个准确的说法,各说各的,各自有各自的道理。

但评论枪的性能,准头,这个就容易多了。

当然,如果有人拿着枪指着我,那我就不得不对那人的意图进行判断了。

说回当年的领导人,我基本相信,他们的意图都是希望国强民富,只不过各自选择的路线,政策不同而已,而不同的选择,会有不同的派系,难免会有斗争,有斗争就会有输赢,而且历史是由胜利者写的。。。。

所以网上的辩论,我喜欢看结果,不喜欢揣测政治人物的意图,就用事实来做判断好了,简单很多。

家园 我多年前见过研究文章,

就说到收购价与粮食产量有很大的正相关,这个话不专业不准确,您理解就好,因此我看到您帖子里的话很有共鸣,所以回帖。那个文章是举了之前的例子的,不是您说的效率不高。何况这本身也是“市场驱动”。

至于为工业而不提高,如上已说了,实际是提高过的。

还有您说的利益归公社,这个不准确,应该是归生产队,而生产队是生产的主体,当然会受到这个利益信号,实际也证明是收到了并有了反应。

家园 政策的关键有两点

第一点是:利益能不能直接落到个人的兜里,第二点是收入能不能跟产出挂钩。

只要提高购粮价格,哪怕是增加部分是落到生产队,肯定可以滴漏下去,农民多少都会额外获益,从而激发农民的积极性,这点我不否认。

但是,如果坚持类似大寨的政策,收入不跟个人产出挂钩,只算工分,极容易出现搭便车的情况,短期或许影响不大,但中长期积极性也容易受挫。

家园 了解一点崇明

一个崇明同事讲的,

当年王洪文来过,说要发展崇明岛,人们都很高兴。接着陈永贵来帮助修水利,指挥设计挖了各种河道,至今那些河道仍然发挥作用。

崇明其实是00年往后才衰落的,长江大桥通车后吸得更加不成样子,(女孩子都吸走了),剩下很多男青年就成了光棍。在世界旅游岛的加持下再下一程,普工工资更是逼向2590。

崇明90年代里不光有工厂、农场,养殖场,还有一些蟹塘、鳗鱼塘等。单从80年代老民房来比较当年也不输于金山奉贤等地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