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转一篇很有价值的文章大家讨论 -- 玉米菜
5月25日下午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讲话。中国媒体估算,与会者超过10万人。近年来恐怕仅次于2020年2月23日召开的“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当时冠病疫情刚在中国大规模暴发,《人民日报》的报道称,那次会议的参加者达17万人。
“10万人大会”的消息一出,网上议论纷纷,有人还将它和中共历史上著名的“七千人大会”相提并论。
不过,和“七千人大会”的政治色彩相比,这次“10万人大会”是一次纯粹的经济会议,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并未出席,李克强的讲话也没有传达出高层要明确转变政策的信号,而是着重在对之前政策的落实和监督方面。
对于中国官方接下来将采取哪些措施提振经济,各机构和媒体作出判断,基本围绕松房产、宽财政、松货币、扩基建等几个方向。
在6月23日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今天回顾中国过去10年的货币政策时说,这10年央行稳健实施以我为主的货币政策,综合的研判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发挥好货币政策总量调节和结构调节的双重功能,前瞻性地加强跨周期调节,有效应对内外部的冲击,“坚持管住货币总闸门,不搞大水漫灌,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
去年的政策调整太急、幅度太大了,基本就是要让行业硬着陆,从经济逻辑上,不好理解,因为硬着陆是可能车毁人亡搞出乱子的,为什么不可以软着陆而非要硬着陆呢?难道不知道硬着陆的经济代价会很大?可是,偏偏主事者就是让几个行业硬着陆了,搞到现在经济费了牛劲也刺激不起来。难道管事的都是不懂?还是明明是知道后果,可是心中别有目的?
这个孙也是一样,政府要放水刺激经济,他拦不住,可是他的解读却是与放水的方向唱反调,是有意识地在淡化放水效果。难道也是择善固执?还是他别有目的?
马上要开二十大了,当年八平方就和经济出问题有相当大关系,这回有没有人想照方抓药呢?天知道!
结果都是死。
这不是美国,可以祸水外引,可以无限QE有个中国冤大头傻傻替他接盘,依靠P民无限透支支撑美元信用。
中国制造出的任何垃圾都要自己消化。
去年你在河里大声呼吁大放水的时候我就批评过你,姑且不论为了自己行业之私利试图搅动舆论影响上位政策此举是否有道德争议,且就按你的逻辑,放了水,救了谁呢?恒大许老板之流你也看到了,你敢放水我就敢继续加杠杆,不怕你不救我,他就敢这么胆大包天的捆绑国计民生,初一死和十五死,结果不都是死么?
这几个行业确实倒霉,但也不要忘了,过去若干年是谁骑在屁民头上吸血,获得了本不该属于自己的超额利润,把实体经济搞成这样的。说白了这些人只是失去了他们本不该得到的东西。
还有经济云云,软着陆是你想软着陆就能软着陆的?你倒是软一个给我看看?除了放水时跟着逃顶,还会做啥?还好意思提八平方,八平方的起因不是经济凋敝恰恰是经济过热,货币政策失控造成通货膨胀,所以打击这打击那正是为了防止八平方重来,这个逻辑搞金融的是装不懂还是真不懂?
房地产是确保全年经济发展目标实现的关键,你还是学习学习吧。
如果你还没搞清楚状况,建议你学习一下3月金融委会议精神,4月政治局会议精神,5月国常会精神。
夜壶用了这么多年,哪是那么容易轻易放下的。
所以现在这一切都不出我所料。
不过这都只是加强了最终总崩溃时的动力势能罢了。
不用跟我炫耀什么放水派总能获得胜利,当初选择了这条道路时就注定了这个结果。
我只是看不惯有人得了便宜还卖乖罢了。
你既然喜欢谈论经济,中央精神总要学习吧。
啥也不学,拍拍脑袋乱说,你这种意见除了自己嗨,有什么价值?
再加上猪肉价格高企,稳物价就是重头了,
本来武汉疫情要结束的时候,准备要大放水,以应对全国封闭大半个季度后的资金不足,先兆是退休人员涨退休金(部分实行),然后据说公务员要涨工资,结果李的讲话后,全面转向,毕竟大放水之后的通胀高企,是这6亿收入不足1000的人无法承担的,本来房价房租、餐饮食品等物价指数当时已经很高了
用来忽悠一般老百姓。
举个例子,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从2008年的9000亿美元涨到现在差不多9万亿美元,涨了10倍,美国的通胀什么时候才有,不就去年今年吗?也就是说美国放水放了十多年都没事,最近才有事,而且最近的美国通胀,究竟改怪供应链受阻多一些、还是俄乌之战引发大宗商品大涨多一些还有不同意见。
所以,从其他放水国家的情况看,结论是只要生产能力足够大,放水并不会引发通胀,就好像日本,一直放水,现在也没啥通胀。
中国恰恰是有足够大的生产能力而需求不足,只要放水的程度不超过生产能力,只会得到经济活跃,生产能力充分发挥,老百姓生活改善的结果,不必担心通胀。
从去年以来的中央精神说明,我之前的担心不是无的放矢。
经济受内外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大,除开帐面的外贸数据,还因有众多的外资,所以国外经济下行,必然导致国内经济受挫。我国经济并不能独善其身,最多只能相对平稳。
世界经济下行,本身08之后一直如此,6年前的16年,就已判断我国经济将是L型。加之疫情冲击,世界经济走低之势加剧,不然为啥美欧上崩下跳?
今年得益于上海的优异表现,我国经济被活生生的打乱,今年将面临很大的经济困境,大量中小微,特别是小微企业,将无法生存下去。这是我的判断。相同的你也是认为经济困难。
我跟你之间的不同,在于宽松。按我们之前的交流,我认为你的宽松偏向于房产和金融证券行业,偏向于把纸面GDP做高。我认为如果向上述行业注水,则会进一步推高生产生活要素,固然GDP好看了,国民生产生活将会受到进一步打击,国民经济及其持续发展将会加速下滑。
经济困难,是社会共识。如何化解,则有不同的思路。目前多地放松楼市,如果没有大规模金融放水,起不了提振楼市的作用。困境在于,地产价格拉高,必然导致实体企业走低。
中国经济简单来说,靠三样:出口、投资和消费。
出口是去年帮了大忙的,今年恐怕稍微差些,大约只能温和增长。不过把经济压在出口上,本来就不对,内循环的根本,是在内部消费和投资上。
所以,说经济不行的关键,其实是消费不行。
消费为什么不行?疫情是一方面影响,但是社会普遍没有信心才是更要命的。
消费的主力一向又分两块,一是房地产,二是汽车,这两个行业产业链长,拉动的环节多,对经济影响大。譬如房地产,直接相关的钢铁、水泥、建筑、装修等大约占GDP接近20%,间接影响的比如家电、家具等,大约占GDP接近10%,二者相加,接近GDP30%,如果这30%崩了,经济怎么可能会好?所以,房地产只能稳住,而不能让它硬着陆,这是经济规律决定的,否则就是经济衰退、失业率急升、国际竞争力大幅下降等问题。
在房住不炒的原则下,以刺激房地产拉动经济自然不可行,但是不刺激不意味着要戳破泡沫让它硬着陆,可以稳住,不要给经济造成重大压力,这也是现在政策希望的方向。
另一个问题就是信心,中国家庭大约70%的资产是房子,房子如果一直跌,资产一直缩水,一片愁云惨淡下家庭怎么会有消费信心?没有信心,如何会有消费?一般人对困境的反应不是增加消费而是节衣缩食,所以消费下跌,这恰恰就是现在见到的困难。
从消费大类的角度看,现在刺激消费只能是刺激汽车,稳住地产,那些指望戳破地产泡沫救实体经济的想法,完全是对宏观经济没有概念。
当然,本身三驾马车论就一直争议不断。
房地产价格不可无理上涨,不等于就要房地产价格崩溃。房地产价格崩溃的后果十分严重,这个应该也是共识。倒不是你说的这点
房子如果一直跌,资产一直缩水,一片愁云惨淡下家庭怎么会有消费信心?
居民消费其实跟房子房价没有直直接的关系,特别房价下跌时。居民消费取决于可支配收入,受对预期收入和支出的影响,房价是一个间接的影响。可支配收入则取决于社会生产活动。
三驾马车理论提出和实施,基于当时中国的可支配收入低,同时工农业生产水平质和量较低从而可预期增长快。目前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同等购买力也不知有没有升(得益于土农业发展,我国工业品价格相对大幅下降,导致同等货币购买力下显得能买的东西多了。),但是工业发展10年后就开始碰到天花板,需要打破天花板甚至“进入无人区”。这个时候过去的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理论,就需要也有能力检讨和评估。
内循环,双循环,是对“出口”的修正。不唯GDP是对投资的修正。有毒GDP是对消费的修正。国家投资当然要做,其实也一直在做,不过是由于投资思维发生变化,主要投向于高新产业,传统的技术含量低的行业投资少,产生有毒GDP的行业受到压制。
你我之间的差别在哪?我认为你倾向于放水补进金融证券地产行业,推高有毒GDP,这一点如果我理解错了,请你指出,我会向你真诚道歉。而我则认为国家投资应该似向于高新工农业技术和消除区域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