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二十四史之探秘系列迷你版 -- 丽华天下

共:💬174 🌺1072 🌵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家园 说明商纣不得贵族人心

拿破仑不也一样被全欧洲围歼么。对老百姓好,就是对不对老百姓好的群体对集体冒犯。

家园 中国人不按数目字治国

又一例证。感觉初小数学对于多数史学家来说太难了。另外一个就是地图的缺乏,历史不配图,看着太闹心了。

家园 便宜故事好说,一上数目字就难了

今天,谁知道自己升一级到底需要多少政绩?怎样才算是画完蛇呢?

家园 这个九十二的数目非常怀疑

到了民国,已经有了盘尼西林,人均预期寿命才35。古人的数字,呵呵呵。

家园 霍光没能大义灭亲

霍光得知他老婆女儿瞒着自己谋杀许平君时暴怒但犹豫了,不敢也不愿大义灭亲。自此也就放纵自己成为了权臣。

家园 萧望之:生命中不可承受的托孤之重|二十四史探秘049

中国古代的帝王们,经常演一些托孤的悲情戏,最出名的,当数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这是后面的历史了,笔者今天要说的是萧望之,西汉宣帝元帝时期的一个名人。

说起来,萧望之也是进入了麒麟阁十一功臣名单的,与霍光、张安世、丙吉、苏武等人齐名。这四个人,前面笔者也或多或少地说过一些他们的故事,比如霍光,也参与过武帝托孤的大戏,他也尽心尽力地辅佐了天才少年昭帝刘弗陵。

相比霍光,萧望之的悲剧在于,首先他是一个弱势的人,人虽然刚直,但官不够大,也没有什么花花肠子,不像霍光,当时大权在握,一手遮天,皇帝看到他都打哆嗦。其次,托孤的班子不团结,霍光当年虽然把同为托孤团队的上官桀和桑弘羊干掉了,但那是后来的事,刚开始接受托孤重任的时候,这个班子还是非常团结的,而萧望之的团队,从一开始就不团结,托孤班子的班长、外戚史高与萧望之不和。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原因,萧望之一介书生,没有权谋之术,搞不赢几个在官场浸淫数十年的太监,最后被石显等人将他逼死。

总结得是不是早了一点?好吧,还是先看看故事,其中是是非非,还是由河友们自己来作论断。

出仕不利

据说萧望之是萧何的六世孙。这个不是《汉书》里说的,是后世的《南齐书》和《梁书》里说的,后世的萧道成和萧衍,分别是南齐和梁的皇帝,号称是萧何的二十几代孙子了,这个不管真假,就以后再说吧。

反正,据《汉书》,到萧望之的时候,他家已经是东海郡兰陵县的农村户口了,“家世以田为业”。然后,萧望之抱着“知识改变命运”的信条,为大汉之崛起而努力读书,找了很多名师,在读书人的朋友圈里,渐渐混了点名声。

宣帝的大恩人、时任长史丙吉觉得萧望之是个人才,就向大将军霍光推荐。同时被推荐的,还有一个叫王仲翁的。

霍光找了个时间,准备对他们进行面试。这之前不久,霍光因为和上官家的人吵架,被人行刺,自此之后,霍光就定下规矩:前来见他的人,都必须脱光了衣服进行搜身,不许带武器见他,这还不算,见面的时候,还得由两个人把求见的人架着,不许乱动。

萧望之觉得这种搞法太伤自尊,从旁边的小门退了出去,不想去见霍光了。霍光旁边的侍卫不干了,说,你以为你是谁啊,大将军的府上,是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么?两边吵了起来,惊动了霍光。霍光说,好吧,不把你架着了,你过来,我们谈一谈咧。

萧望之开始苦口婆心地劝霍光:大将军你受先帝托孤之重,天下的读书人都想投靠你,但你这种搞法太不尊重读书人,这样是不好的,是不对的。

霍光不高兴了,心想,你是谁呀?我堂堂大将军,需要你一个穷书生来教训我么?于是,与萧望之一起的王仲翁等人因为听话,被霍光委派为大将府的管事,而萧望之被打了退票。三年时间里,王仲翁不断升官,升到了光禄大夫给事中,算是中央政府的高级官员了,而这时候的萧望之,通过其他途径,才混到了一个小小的守门郎官。

有一天,王仲翁带着他的奴仆,前呼后拥地从萧望之守的那个门经过,他对萧望之说:“你为什么不能随大流呢?你看,你要特立独行,现在就只是一个守门的。”萧望之白了王仲翁一眼,冷冷地说:“人各有志!”

又过了几年,萧望之的弟弟犯了事,萧望之被连坐,连门也守不成了,被打发回了老家,做了地方上的一个小吏。后来还是时任御史大夫魏相怜惜他是一个人才,让他跟着做了一个下属。

平步青云

就像当年韩信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如今萧何的六世孙萧望之,却是“败也霍光,成也霍光”。

“败也霍光”前面说了,那“成也霍光”怎么讲呢?因为霍光死了。霍光死后,霍氏子孙还在中央掌权。萧望之要报仇,就从霍家子孙上面下手了。

这一年的夏天,京师里面下了一场大冰雹。萧望之就求见宣帝,说有重要的事情要跟宣帝讲。宣帝以前也听说过萧望之的名声,就派了一个心腹去见他。

萧望之见到宣帝的心腹,就利用谶纬之学,开始在这场大冰雹上大做文章了。他说:春秋时鲁国鲁昭公三年也是下了一场大冰雹,这是上天在示警。但是鲁昭公不放在心上,结果季氏专权,流放了鲁昭公。现在陛下您上台六七年了,一直没有祥瑞出现,反倒下这场大冰雹,这同样是上天在示警,警告陛下这是大臣执政、一姓专权导致的。陛下你千万要小心啊。

这个时候说一姓专权,是谁?当然是指霍家了。宣帝当时正想拿下霍家,正好,萧望之给他提供了“理论依据”,这番话说到了宣帝的心坎上了。宣帝干掉霍家的事,以前说过,这里不再赘述,单说萧望之,他因此得到了宣帝的赏识,马上提拔他做了谒者,后来又在一年里三次升他的官,做到丞相司直,成了二千石级的大官。

宣帝有心栽培萧望之,就想派他到地方上去历练一番,决定任命他为平原太守。但是萧望之只想做京官,不想到地方上去,怕一去之后被皇帝忘记了,就没有上升的机会了。他到平原太守任上不久就给宣帝写了一个奏折,说朝中要有合格的谏官,经常提醒皇帝,才能让政治清明,国家太平。宣帝是个明白人,当然知道萧望之的想法,也就做了个顺水人情,把他从平原太守的位置上接了回来,让他去管理少府。少府是九卿之一,相当于是皇帝私人的大管家。

在少府干了一段时间,宣帝还是想考察一下萧望之处理具体行政事务的能力,决定让他去做左冯翊。左冯翊是京师三辅之一,官虽然不太大,但地位很重要。但从少府改任左冯翊,那是降职,这下萧望之害怕了,以为是得罪了皇帝,他听到改任的消息后,马上上书请病假。请病假是那时候官员的常用手法之一,意思是向皇上表明,如果皇帝你觉得我有罪,那我就老老实实地认罪,听候你的处理。

病假条交到宣帝面前后,宣帝马上派了一个心腹去告诉萧望之,说,你不要担心,皇帝没有对你不满意,只是派你到那里锻炼一下,考察考察,同时让你攒一点政绩,你的明白?

萧望之心里一块石头落地,马上收拾行李,屁颠屁颠跑去上任了。萧望之在左冯翊干了三年,被提拔为大鸿胪,这个官也是九卿之一,掌管各路诸侯和少数民族事物,比前面的少府那个官,要有面子得多。

错失丞相

宣帝神爵三年,这一年离萧望之上书谈冰雹之事已经九年。这一年,御史大夫丙吉升任丞相,萧望之接了御史大夫的位置。在西汉,一般来说,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备胎,前面的丞相没了,后面的御史大夫就会顺位顶上去。也就是说,这时候的萧望之,距离臣子的权力顶峰只有一步之遥了,况且,丙吉年岁已高,随时都可能死去,丞相之位正在向萧望之招手。

意外陡生。这一年,大司农中丞向宣帝建议设立常平仓,也就是建立国家粮食储备系统,以应对灾年时粮食短缺的问题。宣帝认为建常平仓很好,但是萧望之反对。反对就反对吧,但萧望之话多,反对的同时又大发议论,说现在很多的高级官员能力低下不称职,三公的人选不当。宣帝觉得他这番话不对味,好像是在讽刺丙吉。以前笔者讲过丙吉的故事,他是狱吏出身,因为年轻时救过受难中的宣帝,宣帝感恩,所以对丙吉特别加以重用,最后官至丞相的最高位。

现在萧望之说高级官员不称职,说三公人选不适当,那肯定不是说他萧望之不适当,太尉之职只是一个虚职,那不适当的只有是丙吉了。你萧望之说丙吉丞相不适当,那就是说我皇帝处事不适当,因为丞相是我任命的,那你萧望之到底是什么意思?

宣帝派出三个大臣去质问萧望之,想问他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个时候,萧望之如果服一下软,也就没什么事了,谁知道他居然把官帽摘下来,和三个大臣辩论了起来。摘官帽和请病假一样,在当时也是有特别含意的,意思是说,我不当这个官了,我不希罕这个官,或者是说我现在不是以官职身份在说话,就像现在的警察脱了警服打人一样。

萧望之彻底激怒了宣帝,再加上一些大臣在中间告状,说萧望之太狂太傲,不讲礼数,不尊重丞相丙吉,还有贪污等等。宣帝下诏,免了萧望之御史大夫的官职,降为太子太傅,也就是让他去做太子的老师。

御史大夫的接任者是黄霸。没过几个月,丙吉就死了,黄霸顺位接任了丞相。黄霸死了之后,于定国又顺位接了丞相的位置。可惜了萧望之,就这样和丞相一职失之交臂。

托孤寄命

宣帝神爵三年,这一年离萧望之上书谈冰雹之事已经九年。这一年,御史大夫丙吉升任丞相,萧望之接了御史大夫的位置。在西汉,一般来说,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备胎,前面的丞相没了,后面的御史大夫就会顺位顶上去。也就是说,这时候的萧望之,距离臣子的权力顶峰只有一步之遥了,况且,丙吉年岁已高,随时都可能死去,丞相之位正在向萧望之招手。

意外陡生。这一年,大司农中丞向宣帝建议设立常平仓,也就是建立国家粮食储备系统,以应对灾年时粮食短缺的问题。宣帝认为建常平仓很好,但是萧望之反对。反对就反对吧,但萧望之话多,反对的同时又大发议论,说现在很多的高级官员能力低下不称职,三公的人选不当。宣帝觉得他这番话不对味,好像是在讽刺丙吉。以前老衲讲过丙吉的故事,他是狱吏出身,因为年轻时救过受难中的宣帝,宣帝感恩,所以对丙吉特别加以重用,最后官至丞相的最高位。

现在萧望之说高级官员不称职,说三公人选不适当,那肯定不是说他萧望之不适当,太尉之职只是一个虚职,那不适当的只有是丙吉了。你萧望之说丙吉丞相不适当,那就是说我皇帝处事不适当,因为丞相是我任命的,那你萧望之到底是什么意思?

宣帝派出三个大臣去质问萧望之,想问他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个时候,萧望之如果服一下软,也就没什么事了,谁知道他居然把官帽摘下来,和三个大臣辩论了起来。摘官帽和请病假一样,在当时也是有特别含意的,意思是说,我不当这个官了,我不希罕这个官,或者是说我现在不是以官职身份在说话,就像现在的警察脱了警服打人一样。

萧望之彻底激怒了宣帝,再加上一些大臣在中间告状,说萧望之太狂太傲,不讲礼数,不尊重丞相丙吉,还有贪污等等。宣帝下诏,免了萧望之御史大夫的官职,降为太子太傅,也就是让他去做太子的老师。

御史大夫的接任者是黄霸。没过几个月,丙吉就死了,黄霸顺位接任了丞相。黄霸死了之后,于定国又顺位接了丞相的位置。可惜了萧望之,就这样和丞相一职失之交臂。

托孤寄命

光阴似箭啊日月如梭,一转眼,又是九年过去了。宣帝躺在病床之上,召见了三个人。

这三个人,是外戚侍中乐陵侯史高,太子太傅萧望之和太子少傅周堪。史高是宣帝舅爷爷家的人(戾太子刘据的史良娣是宣帝的亲奶奶),被封为大司马车骑将军,萧望之封为前将军光禄勋,周堪为光禄大夫。三个人都接受遗诏辅政,领尚书事。

请注意宣帝的这种安排。

首先,在官职上,外戚史高的官最大,掌握了实权,萧次之,带个前将军的职,周堪仅仅是一个光禄大夫。当然,不是说光禄大夫的官很小,而是说,相比于史萧二人,就显得小了,而且不配顾命大臣的身份。

其次,领尚书事,这意味着赋予了他们处事中央政事的资格。

这两者结合起来看,说明宣帝对萧望之和周堪并不放心,认为他们有办事的能力,但还是找娘舅家的人来监视着。一旦有异心,大司马车骑将军就会出手,将萧周二人拿下。这种安排,果然为以下埋下了祸根。

宣帝不久就死了,元帝刘奭继位。刘奭是萧望之和周堪的学生,有感情在,平素就很尊重他们两人,言听计从。

萧周二人受到重用,史高不满了,史高的两个太监朋友弘恭和石显也不高兴了。

宣帝的时候,别看外廷的那些大臣们闹腾得挺欢,但宣帝根本只当他们是一个摆设,因为宣帝是一个法家的拥趸,并不喜欢那些儒家的书呆子。在执政策略上,他采用的是外儒内法的务实办法,将朝廷真正的大权,集中在中书宦官,也就是太监弘恭和石显手中,这些中书宦官对宣帝负责。

弘恭、石显两人,和史高也是好朋友,相互依靠声援。现在元帝上台后,萧周二人怂恿元帝从太监手里夺权,想要换上读书人,这自然引起了太监和外戚们的忧患和警觉。

误交小人

萧望之和周堪为了扩大自己的实力,向天下征召优秀的读书人来做谏官。有一个叫郑朋的人,想攀附萧望之,就先是给皇帝寄出一封告御状的信,信里列出史高派门客到地方上作恶的事,还说到外戚许、史两家的子弟的罪行。元帝把郑朋的书信交给了周堪,周堪如获至宝,觉得郑朋此人可用,就让郑朋待诏金马门(东方朔就“享受”过这个待遇)。

此后,郑朋又给萧望之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拍萧的马屁,只不过,这个马屁拍得比较委婉,比较见水平:如今您六十岁,身居重位,做到了将军的职位,是读书人的最高成就了。现在,将军您是想做管仲、晏子呢,还是想做周公、召公?如果只是想做管仲和晏子,那我就回家去种田算了。如果将军是想追求周公、召公一样的丰功伟绩,那么在下愿意竭尽全力帮助将军。

萧望之看了这封马屁信,心里那个舒服啊,就收下了这个郑朋,把他当作左膀右臂。但,这个郑朋不是个好人,在萧望之手下干了没多久,就原形毕露,经常做坏事(至于具体怎么坏,《汉书》中没明说),萧望之就和他断绝了关系,不再往来。这样一来,萧周阵营的人也就不再举荐郑朋为官了。

郑朋心怀怨恨,转而去投靠史高、石显和许家,他说以前之所以常常说许、史两家的坏话,都是周堪让他说的。许家的许章请求元帝召见郑朋,召见完后,郑朋出来扬言,说他在元帝面前告了萧望之的状,列举了小罪五条、大罪一条,中书令在一旁听到了我说的话。

中书令就是指弘恭和石显。萧望之听说了这件事后,就跑去责问两人,本来,萧望之的责问,带一点为自己洗白的意思,也没打算把他们两人怎么样。但弘恭和石显害怕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做掉萧望之。

被辱自杀

萧望之做元帝的老师做了九年,日久自然生情,何况元帝本来也是一个被儒家思想洗脑很彻底的人,对萧望之既敬且畏。想做掉萧望之并不那么容易。

但元帝有一个极大的弱点,就是生性懦弱且无主见。虽然萧望之一直怂恿他把弘恭和石显换掉,但他总觉得这两人是先帝时期的老臣,不忍下手。这,无疑给了弘、石两人机会。

终于,等到了萧望之休假的时候,弘、石二人安排郑朋等人再去向皇帝告状,说了萧望之种种不是。西汉时候办事也是讲究程序的,既然有人告了状,即便皇帝相信被告之人无罪,按程序也得派人去查一查,于是调查的任务就派到了弘恭身上。

弘恭装模作样走了一下过场,回告元帝说,萧望之等人如何如何不对,建议把他们交给廷尉审查。元帝是个小年轻,刚刚继位,也不太懂得朝廷中的办事方法,不晓得交给廷尉就是下狱,以为只是派人去问一问就完了,也就同意了弘恭的建议。

于是,萧望之等一帮人就被送进“秦城监狱”给关了起来。

过了两天,元帝找周堪有事,宣他进宫来,旁边的人说:陛下你不是已经把他们关进监狱了么?进了“秦城”的人,不太好召见吧?

元帝大吃一惊,把弘恭和石显叫来臭骂了一顿,说,怎么能这样,赶快把人给我放出来!

弘、石二人请罪之后,说,这个,规矩不能坏,既然经您批准已经把他们关进了监狱,还是得按程序审查完了之后才能放人。

年轻的元帝果然被规矩吓住了,不敢和这帮太监硬来,只好另找丞相和御史大夫求情,说,萧望之做了我八九年的老师,也没犯什么大事,被诉的罪名也一下子说不清楚,就把他们免职后放了吧。

萧望之等人被放了出来,但免了官职成了平民。这只是元帝的缓兵之计。果然,过了几个月,元帝又下命令,要把萧望之再调到中央政府来任职并赐封关内侯。元帝本来是想通过一番运作,最终让萧望之做丞相的。

恰巧这时候萧望之的儿子萧伋上书给他爹申冤,被政敌指控为“对皇帝不敬”的罪名,弘恭、石显等人又跑到元帝面前说:陛下啊,你看这个萧望之太不像话了,以前的罪没和他清算,放过了他,陛下你现在还准备再重用他,他却不思悔过,指使儿子上书,这也太嚣张了。陛下您不妨先把他关几天,教训教训他,再用他不迟。

元帝说,这怎么行?萧师傅为人刚直,把他关起来这不是要他的命么?

石显说,陛下您放心吧,他不过是一点小过失,没什么大不了的,萧师傅怎么会因为这点小事和自己的命过不去呢?

元帝说,那好吧,你们小心行事。

石显讨得了圣旨,马上召集了大队骑兵,跑去包围了萧府,吵着要抓萧望之。萧望之要自杀,萧夫人劝阻了他,认为这不是皇帝的意思,不要急着自杀,先去见皇帝再说。这时候跑出来一个冒失鬼(这个人有点可疑😮),萧望之的学生朱云正在萧望之家中,朱云却认为这是皇帝的意思,与其下狱受辱,不如自杀保持名节。

萧望之听了朱云的话,让朱云给他配好了毒药,服下身亡,而这也正是那帮太监们所希望的结果。

通宝推:听松,
家园 刘贺犯的唯一错误就是夺权操之过急

霍光废掉他之后,选了完全没有背景的刘病已来当皇帝。老实说,这个忽然冒出来的“太子孙”到底是不是真的大有可疑。但对霍光来说,立任何其他宗室都有宗室的外戚和随从上位而削弱他的权力的问题。所以丙吉搞出来的这个“太子孙”正是瞌睡来了枕头。

家园 这段引人注目,有两个疑惑请教众河友

秦国发兵帮燕国复国这事,秦燕之间隔着赵国,这种长臂管辖在当时风险不大吗?当年穆公还是有为之君,结果发兵远征偷袭郑国还被晋国摆了一道,全军覆没三将被俘。秦国心就这么大相信赵国不会也这么来一手,赵可是晋的继承人之一啊。

赵雍去秦国玩侦察这段也很吊诡。一国之主离开权力中心去敌国中心出使,而且被看破后还能顺利逃出?还有使团入秦也不是随便逛的,武灵王对付秦国是想从陕北南下,赵国使团这么走打草惊蛇不说秦国也不会答应的吧。

怎么都觉得像是在国内被人设计了给送(或者被逼迫)到秦国,秦国觉得情况未明不想插手,干脆手下留情放赵雍回国继续斗,另外秦国当时的昭王还是武灵王当年送回秦国的吧(赵雍送昭王回国很大可能两人是认识的,怎么可能玩侦察玩到殿上都认不出)。

而且就在这年还是前一年,赵雍传位赵何,自己当太上王掌军事。

回去之后除了灭中山国(这事应该是赵国共识)之外,就是替赵章讨代郡为封地,最后被困死宫中。

家园 对于这种情节得想一想,史官是怎么知道的?

公子成与李兑的话,说的时候只可能他们两人之间知道,其它人在场那话还说得出来吗?

这段记述指向就是赵何,赵何动机确实很充足,但他本人就这么实诚在史料上说就是我暗示他们这么干的?执行者李兑、公子成的身份也有趣,居然先后是赵国相邦。这一把黑了三个赵国重要人物。

赵何此时只有十几岁,虽然已在位四年,但武灵王还在,他要坐稳位子只能依靠大臣。他并不能事事主导,被人引着推着才正常。

《史记》成书于两百年后,要么太史公自己脑补发挥了(有点无厘头),要么是他看到的史料也是这么写的,那追溯起来,可能是秦的史料是这么写的。

家园 立/费皇帝,早就是权臣了

从几个托孤大臣,到他一枝独秀。。。早就在奔向权臣了。。。

家园 以前只是行为上是权臣

但霍光自己心理上认为自己不是,是为大汉尽忠的纯臣。但是谋杀许平君之后,霍光迈出了心理上的那一步,开始为自己身后不被清算做布置了,用文学语言说黑化了。后世的曹操也是,屠徐州前也是大汉忠臣,屠徐州就黑化了,直接导致好友张邈背刺。

家园 世人看行为还是看心理

谁知道别人心里想啥?

任何皇帝,不是傻子,就绝不会容忍一个能立/费皇帝的人存在。

对比起来,暗害皇后,就是添头啊。。。

家园 因为不是读书人,这俩草根丞相受尽欺负|二十四史探秘050

话说在元帝儿子成帝继位九年之后,成帝的亲舅舅王凤把王商从丞相的位置上拉了下来,张禹接任了丞相并被封为安昌侯。王凤有一个兄弟,名字也叫王商,但这里的王商不是王凤的兄弟,而是宣帝舅舅的儿子。

王凤的兄弟王商,论辈份,比宣帝舅舅的儿子王商要低一辈。成帝在位时,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执掌权柄,王家四兄弟,个个都威风八面。哪四兄弟呢——王凤、王音、王商、王根。这个王商被封为成都侯。这王家四兄弟是汉元帝皇后王政君的兄弟,若干年后,那个终结西汉的王莽,就是王凤的侄子。

说到王莽,在汉昭帝时期也有一个王莽,当时官也不小,当过右将军。但史书上只给了寥寥几笔,比不上后来的那个王莽。你看,古人取名字就这么没创意。笔者在读史时,经常看到他们取个差不多的名字,比如春秋的时候,很多人叫“杵臼”“无忌”“不害”,西汉中期,很多人叫“千秋”“延寿”“彭祖”。笔者想,等二十四史理完了,回头来总结一下古人取名字的学问,也许是一件挺有趣的事。

扯远了,赶紧刹车。今天说的两个人,一个叫薛宣,一个叫朱博,也是汉末做过丞相的,虽然也像匡衡一样起于草根,就因为他们不是读书人,所以就算他们很有才干,也受尽了欺负,最后落个凄惨的下场。

不忘旧恩

先说薛宣。

薛宣是从小吏起家,当过小官僚的秘书,也当过监狱里的文书,慢慢混到了县长助理(县丞),放现在,也就是一个科级干部,最多是一个副处。

就在当县长助理的时候,薛宣遇到了贵人:琅玡太守赵贡。赵贡在巡视辖区工作时,发现了薛宣这个人才,就让薛宣一直跟着他,直到巡视完全部属县。

巡视工作完成后,赵贡又把薛宣带到了太守府,把老婆孩子一起叫出来,让他们和薛宣见面,然后,赵贡对薛宣说:“小薛啊,等到你以后当丞相的时候,我的这两个儿子,还是能胜任丞相助理的。”意思就是说,等你发达了,帮罩着一下我的两个儿子。

有了赵贡的帮助,薛宣此后开始走上顺风路,慢慢升迁,后被王凤赏识,让他做了长安令。长安令虽然只是一个县官,但是在天子脚下,就和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一样,地位相当重要。

果然,由于薛宣在长安令任上干得不错,不久之后,就升为了御史中丞,这个官是御史大夫的助理,在中央政府里执掌法令,对外统管刺史(相当于现在中央巡视组组长),已经很不小了。

再往后,在成帝任上,薛宣得到了重点栽培。先是外放到地方上,先后做临淮和陈留的太守,再然后安排做左冯翊。《汉书》中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薛宣善于治理政事,很得民心,这不是笔者今天要说的重点,不一一详述,这里只说一件小事。

古时,冬至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一点不亚于现在的春节,和西方类比,相当于圣诞了。到了冬至,政府部门是要放长假的。薛宣有一个手下,贼曹掾(相当于现在的公安局长)张扶图表现,不愿意休假,表示要加班加点地干活。放现在,这可是劳动模范的典型啊,媒体上推一推,又是一个优秀人物,但是薛宣看不惯这种做法,他劝张扶说:“冬至的时候按规矩放假,这是老传统了,虽然你公务繁忙,但是家里人也盼着你回去团聚。你应该和大家一样,回去陪老婆孩子,安排酒菜,宴请街坊,大家一起高兴高兴,这才是合宜之举。”张扶听了薛宣的劝告,羞愧不已,马上放弃了加班,回去陪老婆孩子了。

总之,薛宣上上下下的关系都处理得很好,事情也做得漂亮,不久就升官为少府,去给皇帝做大管家了。不到一个月,御史大夫死了,薛宣被人推举接任了御史大夫,也就是丞相的备胎。他运气也真是好,在备胎的位置上没几个月,丞相张禹撂挑子辞职了,薛宣顺利接任丞相,被封为高阳侯。

薛宣一接任丞相,马上就任命赵贡的两个儿子为丞相史,兑现了此前赵贡对他的托付。

遭受冷落

做了丞相,这并不意味着薛宣迎来了人生的辉煌,而恰恰是他霉运的开始。

先是,他的属下不服他,认为他办事繁杂细碎,抓不住要点。后来,皇帝也开始轻视他,因为当时的皇帝汉成帝喜欢读书人,就像以前说的匡衡、张禹之类满腹经纶的,薛宣没读过什么书,是从小吏一步一步爬上来的,办事再能干,因为没有过硬的文凭,不是211、985、双一流毕业的,总给人一种乡镇干部土包子的感觉,就算你弄再多党校研究生的证书,也还是一个土包子。

后来有两件事,更让成帝对薛宣不满。一件是广汉郡出现了一股以郑躬为首的土匪,薛宣派人去剿匪,剿来剿去总是不成功,皇帝就换了一个人,派河东都尉赵护去广汉郡做太守,赵护只用了几个月,三下五除二就消灭了郑躬团伙。另一件是邛成太后突然死了,要办丧事,那时候的国库已经很空虚,薛宣没有办法,为了把丧事办得风光,只好加收税赋,皇帝又对此不满,认为加税会扰民,激起民变。

最后,皇帝一纸诏书,列举了薛宣的几大罪状,把他给免为平民,遣送回了老家。

薛宣在丞相任上的时候,知道自己读书不多,遭人轻视,所以平时还是蛮敬重那些有学问的人。当时他的手下有一个叫翟方进的人(翟的故事以后再讲),当时在学术界名声很大,薛宣对翟方进刻意结交,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薛宣被免职后,翟方进成了丞相。翟方进认为他能有今日,离不开薛宣以前的提携,于是知恩图报,在薛宣被免职两年后,向皇帝建议说:“薛宣以前犯了点小罪,被免了职,但他还是很能干的,特别是通晓法律,熟悉国家的各种规章制度,要不,皇帝你还是用一用他吧。”

皇帝点头同意了,薛宣又被召到京城,再次封为高阳侯,外加“特进”的封号,基本上享受和张禹一样的待遇。政治地位虽然上去了,但在具体职务上,薛宣只被任命为给事中,兼管尚书事。嗯,懂行一点的可以看出来,就是说,官不大,但有实权,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像现在的发改委,里面的那些司长局长,屁大一点官,但手里的权力却能让地方上的省部级官员对他们点头哈腰。

好日子没过多久,薛宣又摊上了祸事。当时皇帝有一个宠臣淳于长,这个淳于长是王凤的外甥,此人不学无术,凭着王凤的关系混进中央政府,又靠溜须拍马得到皇帝的欢心,位列九卿。薛宣和这个淳于长关系很好。此后淳于长和王莽争权,淳于长哪里是王莽的对手,王莽将淳于长搞下台后,薛宣因为淳于长的关系被连坐,再一次被免职遣送回老家,最后病死家中。

最后补充一点薛宣的家事。薛宣第二次复出的时候,刚好死了老婆,皇帝赐令他娶了正在守寡的敬武长公主。薛宣第二次被赶回老家后死了,公主居然又和薛宣的儿子薛况好上了。皇家的事,本来大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算了,但公主和王莽过不去,等王莽上台后,找了个理由,把公主毒死,薛况被斩首示众。

少年游侠

再来说朱博。朱博也不是读书人,小时候家里穷,年轻的时候,做了杜陵的一个亭长,亭长是个什么“官”,老衲就不用多解释了。但请注意,他是杜陵的亭长,杜陵是汉宣帝的坟,也就是说,这里靠近京师,不,这里就是京师。亭长朱博喜欢交同龄朋友,在一起练点小武术什么的,慢慢也成了当地的江湖大哥。

不知是靠什么关系,也许就是因为杜陵的地理位置特殊,江湖大哥朱博结交了京城里的两个官二代:时任前将军萧望之的儿子萧育,和御史大夫陈万年的儿子陈咸。这两个关系,为朱博日后的飞黄腾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朱博这个时候已经不是亭长了,江湖上混的,怎么能只是一个亭长呢?他这时候是功曹,然后被推举为安陵丞,后来又到京兆当小吏,再然后到地方上做督邮的秘书,总之,他虽然不是亭长了,但一直都是小吏。小!吏!,没一个是正经的官职。

陈咸那个时候已经是御史中丞,因故被关进了监狱。作为陈咸的好朋友,朱博听到消息后,辞去了工作,偷偷地跑到监狱里打听陈咸的案子。当时陈咸被办案人员狠狠地打了一顿,朱博伪装成医生混进监狱,见到陈咸后,先是替陈咸通风报信,后来干脆伪装成陈咸,替陈咸受刑,被打了几百军棍(几百啊!稍稍挺不住,是会要了小命的),陈咸因此被免了死罪,被释放出狱。

而朱博,也因为这个事情,成了江湖上的一个传奇。江湖中人说起朱博,都会挑起大拇指说:朱博这个人,仗义!

很久很久以后,当年的少年游侠慢慢成长,差不多也算是中年人了吧,元帝死了成帝上位,王凤开始把持朝政。王凤看中了陈咸,让陈咸做王凤的大管家。而陈咸,这时候也没有忘记他的过命的好朋友,他向王凤推荐了萧育和朱博,让萧、朱二人也进入王凤的府中打工。

朱博这才迎来了他仕途上的直通车。进入王凤府中的朱博,很快得到了王凤的赏识,先是推荐他做了栎阳县令,再历练了两个县之后,担任长安令,又因政绩升任翼州刺史(相当于中央派驻到河北省的中央巡视组组长)。

为官之道

笔者有必要在这里说几个朱博处理政务的具体故事,以说明这个没读过书的人的出色能力。

算起来,朱博属于武官出身,他没有经历过文职,等到他做了巡视组组长,到河北巡视的时候,他的一个手下很看不起他,于是有心想出他的洋相。朱博到河北巡视的第一个县,就有几百人堵在官府门口,有官员有百姓,要向朱博告状。

这时候,朱博的那个手下跑过来,对朱博说,大人,您看,告状的人这么多,要不我们就暂时留在这个县里,把这些投诉登记下来,一件件处理,等处理完了我们再到下一站吧。

朱博知道是这个手下在捣鬼,他不慌不忙,让这个手下先去准备车马,车马准备好了之后,朱博出来,站在车上与那些要告状的人见面,对他们说:“你们这些告状的人听着,如果你们要告科级、处级干部的,就到市纪委去告,我们中央巡视组不接受这些低级官员的案子。如果你们要告厅局级干部及以上的,等我们巡视完全省后,你们准备好材料,到中央巡视组在省城的办公地点去投诉。其他那些民事刑事案件,你们到各级法院去,中央巡视组不管这些。”在门口围堵的四五百人一听,哦,这些事不管啊,那就走吧,于是人群散去,一场骚乱马上消弥于无形。

朱博事后一查,果然是那个手下在背后主使,朱博马上把这人杀了,此后,地方上的官员都对朱博怕得不得了,再也不敢做手脚了。

朱博后来升任琅玡太守,在山东地界。山东人向来做事慢慢吞吞,为人自高自大。朱博刚上任,他的那些直接下属们都交上病假条,在家里卧床不起。朱博觉得很奇怪,怎么我一来他们就都病了呢?难道我是禽流感?

朱博后来问明了原因,原来,这里官场的风俗是这样,新来的长官上任,下属们都要做出生病的姿态,要长官派人到这些下属家里表示慰问,下属才会“病愈”上班。

对这种官场习惯,朱博搞清楚后,胡子都气得翘起来了,拍着桌子大骂:“奶奶个熊,生病是吧?好,生病就不要来了,老子换人。”朱博说到做到,他马上召集手下的手下,挑出一些看起来比较能干的人,让他们去补“病人”的缺,把那些称病的官员全部免职。政令一出,全郡震动。

朱博的手下,有一个老儒生叫赣遂,平时很受人尊敬,是几百人的老师。可能是因为仗着这个势,赣遂在见到朱博时,拜见动作也是慢吞吞的,朱博不高兴,把赣遂停了职,让人专门教赣遂练习行礼跪拜,不练熟不许上岗。朱博还下令,太守衙门的工作人员,不许穿那种宽袍大袖的儒生衣服,都要改穿稍微紧身的,衣服要离地三寸,方便行走。

作为郡一级的地方长官,朱博一向不太干涉县里的事务,让县里的官员自己酌情处理。姑幕县有八个人作乱杀人,没有被抓获,事情汇报上来后,郡里的公安局长主动请缨,要求到县里去抓这个案子,朱博没批;郡政府办公室主任也希望下到县里去抓这个案子,朱博还是没批。后来太守助理过来问,朱博才说:县里自然有人办事,我们何必干涉呢?我们只用发一个文件,去督促一下就行了。

督促的文件发到县里,县里的派出所所长着急了,马上带人日夜查案,十来天里就把八个人里的五个给抓到了。消息传来,朱博又发了一个文件,要为派出所所长记功,然后让他慢慢再抓剩下的三个人。

朱博后来改任左冯翊(你看,他的仕途轨迹和薛宣是多么相似啊),左冯翊下属的长陵有一个大户,户主叫尚方禁。尚方禁年轻的时候偷别人的老婆,被人砍伤,脸上留了一道刀疤。尚方禁想谋求一官半职,就向朱博的办公室主任行贿,然后被安排了一个小官。朱博听说了这个事,找了一个其他的理由,召见尚方禁,看到尚方禁脸上果然有一个刀疤。朱博支开左右,问尚方禁:“你脸上的这个疤是怎么来的呀?”尚方禁听朱博这样问他,就知道朱博已经明白他的事情了,马上向朱博请罪。朱博笑着说:“男子汉大丈夫,好点色是再正常不过了,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会重用你的,你好好干就是了。”果然,此后尚方禁拼命为朱博办事,深得朱博信任。

对于那个办公室主任,朱博暂时放过了他,但过了很久之后,朱博单独召见这个办公室主任,说,尚方禁向你行贿的事,你不要以为我不知道,现在,你把你受贿的事都给我写下来,就算收了一文钱,也不许漏下,有半句假话,我要你的脑袋。这个办公室主任不敢作假,一五一十地都招了出来。朱博批评了他一顿后,让他把他记录罪状的纸给撕了,还是让他继续工作。这个办公室主任此后再也不敢姿意妄为。

站错了队

在成帝时代,朱博最大的官做到后将军,这倒也符合他的“武官”形象,他和当时的权臣王立(王凤的弟弟)关系很好,王立获罪免官后,朱博也被牵连免了官。

一年多后,换了皇帝汉哀帝,朱博再次被启用,任光禄大夫,后来又由京兆尹改任大司空(御史大夫)。哀帝时候对官职进行了一些改革,当时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丞相改为大司徒,太尉此前早已改为大司马。这三司合称“三公”。

朱博由京兆尹一跃而为大司空,是他站队的结果。前面讲孔光的故事时,也说过这个事,也就是哀帝他奶奶傅瑶,在哀帝上位后,想给自己弄一个尊号,想与正式的太皇太后王政君平起平坐。但当时的三司一起反对,丞相孔光和大司空师丹反对倒也罢了,大司马傅喜可是傅太后的堂弟。这可气坏了傅太后,于是傅太后就向她的另一个堂弟傅晏求助,傅晏很听傅太后的话,但他比不上傅喜的地位和权势,他得寻找援手,于是他找到了时任京兆尹的朱博,两人一拍即合。

在这两人的运作下,他们先找三司里面势力最弱的师丹下手,在搞掉师丹后,朱博接任了大司空的位置。当了大司空的朱博继续不停地偷偷向皇帝告孔光和傅喜的状。迫于奶奶的威逼,哀帝不得已罢免了傅喜和孔光,这时候的朱博接了孔光的位置,被任命为丞相,封为阳乡侯。

事情到这里,本来是皆大欢喜。朱博拜相封侯,傅太后得了尊号,也去了眼中钉肉中刺。但人心不足蛇吞象,那个小心眼的傅太后对她的堂弟傅喜恨之入骨,欲除之而后快。傅喜当时只是被免了大司马的职,还保留着高武侯的封号,傅太后想让皇帝把他的这个侯位也拿掉。

她还是找傅晏出马,傅晏就让朱博去操作。朱博接到了命令,就和当时的御史大夫赵玄一起商量。赵玄起先不同意,说事情已经作了判决,现在再拿出来翻炒有点不合适。朱博说,我已经答应了傅晏,因为这是太后的旨意。平民有事求我,我都会全力相助不惜一死,何况是至尊的太后呢?我只能冒死去办这件事了。

看到朱博这么说,赵玄只好答应了下来,两个人一起上奏,请求皇帝将傅喜免为平民。汉哀帝知道傅太后恨傅喜,怀疑朱博和赵玄是接受了傅太后的旨意,就把赵玄叫去问。赵玄这个没用的家伙,一问就招了。哀帝为此大为光火,命令群臣一起审议朱博和赵玄的罪名。

这个事情说起来,前面的三司是哀帝免的,傅太后的尊号是哀帝批准加的,傅太后是他奶奶,从小把他扶养长大,现在,朱博赵玄为他奶奶办事,他为何这样生气呢?

很好理解。奶奶虽然是奶奶,而且是有养育之恩的奶奶,但现在他是皇帝。他不能忍受身边最重要的大臣被他奶奶控制,这会让他有一种作为傀儡的感觉。朱博赵玄死心塌地为傅太后卖命,作为皇帝,只能下狠手铲除了。哀帝要借刀杀人,他想起了那帮一直瞧不起朱博的文人。

以张禹的学生彭宣为首的文人,都是读之乎者也长大的,对一介武夫而当上丞相的朱博一向看不起,而且,他朱博居然这么没有气节,居然听一个老太婆的话,真是侮辱了丞相这个职位啊。于是,彭宣、龚胜等人引用《春秋》,将朱博赵玄等批得体无完肤,朝堂之上,四五十名大臣表决,一致同意给朱、赵定下大逆不道的罪名,下狱等候进一步的处理。

哀帝决定,减免赵玄死罪三等,傅晏削去四分之一的食邑。对这两个人,板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了。但对于朱博,则直接让人将他押到牢里去,朱博知道,年轻气盛的小皇帝是不会放过他的,在押送他的人来到之前,朱博喝下毒药自杀了。这时候的朱博,接任丞相仅仅几个月。

今天的标题是“因为不是读书人,这俩草根丞相受尽欺负”。薛宣朱博两人,虽官至丞相但不为皇帝喜欢,这与他们有没有读过书,其实关系并不大。那又是因为什么造成了他们不太美好的结局呢?因为,他们不是“自己人”!

通宝推:听松,
家园 文中的朱博很能干

文中的朱博很能干

家园 萧望之不咋地

文中的萧望之没啥能力,也没看出有啥学问。汉元帝也不咋地,宣帝对太子不培养的吗?难怪汉朝拉垮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