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凹造型 -- 自以为是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从来没有掌握全部生产资料,我们国家一直是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私有制三种所有制混合,各个历史阶段比例不同而已。
我就说改开前十年吧,私有制的比例占了多少?有多少私营企业,有多少私人可以开工厂雇人?能不能举几个例子?
你不会告诉我,这个比例是零吧?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革命、斗争就是有双方。有毛泽东一方,就有他敌人的那一方。他的力量不够,输得很彻底,晚年凄惨等死。现在的叙事,好像毛在文革指挥若定,啥都是他搞的。仔细查查各路事件,特别是组织人事信息,就知道满不是那回事。不过为了掩盖自己自己胜利过程的“武功”,胜利者写历史故意曲笔而已。
现实中抗日赢了,才有今天的舆论。如果抗日输了,大家在这里用日语发帖会怎样呢?因为一些人抗日,中国死了几千万,是不是他们抗日就错了?中外主流今天对待文革的态度,类比一下,就是因为王二小、刘胡兰死了,大骂发起抗日的国共两党和追随他们的愚民。
这是官僚体系的问题,不是脱不脱产的问题。
脱产包括商人么?呵呵呵。
70-80年代中国的石油消耗量和苏美英法日(G8)比都不用比,结果这么金贵的石油竟然要出口?就问为什么不是出口工业品而是出口石油?工业国如果沦落到出口石油的时候,基本都是经济出严重问题的时候,今天的美国俄罗斯都是这样。所以你该去盘点盘点当时中国的出口清单,工业品占几何?不然何必称“手搓工业化”。
当时美苏中都在准备核战争。美苏是核强国,他们的策略就是增加自己的核武库,保证相互毁灭。同时发展一些相互毁灭之后的技术,例如计算机网络。因为相互毁灭是小概率事件,所以不用疏散人口。
而中国是核新手,当然也在增加自己的核武库,但是怎么增加都做不到毁灭对方。于是只好疏散城市人口,把工厂分散配置,搬到山沟里去,增加对方毁灭自己的成本。
另外,文革期间,中国的年轻人也在为未来积蓄力量。例如任正非和王选。
不过你如果有兴趣,我也可以回答你的部分问题,权当扫盲。虽然你这些老掉牙的问题,二十年前都已经不再是问题。
中国准备的是什么样的核战争?是和美苏开打的核战争。而当时的核力量,我们和美苏比起来是处于下风的。所以大疏散是正确且必要的决策。
中国为什么要准备和美苏的核战争?因为我们要做独立于超级大国的核国家。其它地方,包括西方也好,五眼也好,日韩也好,是没有这个意识也没有资格的。
德日在一战前就是发达国家。说什么德日六十年代经济起飞,纯粹凸显无知。
亚洲四小龙的发展模式,从来都不是我们要的,这种政治上依附的娼妓经济,不过是三十年代上海租借的翻版。
你对文革不满没关系,我也不是文革粉丝。但是文革并没有你说的耽误发展经济,而是大步追赶,不仅钢产量实现了十五年赶英(以及后来的五十年超美),而且建成了基本的工业体系。
完爆你所谓四小龙。
欧洲经济在这期间同样没有多少发展亮点,反而是为冷战后的衰败拉开序幕。
新中国前三十年的经济发展,成就巨大。这在本世纪头十年早已有了共识,所以才有一尊上台为改开留面子,说前后三十年不能互相否定。
你批前三十年,好歹学学@懒厨 ,譬如说多讲市场经济的好处,这还有点道理,而不是比什么四小龙这样荒唐。四小龙也配跟我们比?
老老狐狸的中国人吃饱饭的帖子被华丽地无视了整个杂交水稻,杂交小麦,杂交玉米的研发推广体系,还有各种农业技术,病虫害防治,土壤改善等等环节的技术积累都是过去建成的。
里面还有水产,蛋鸡,肉鸡等等研发过程。绝大部分技术都是改开前,你所谓“手搓工业化”的年代奠定的。
那就能在60年代多进口化肥生产线了。
63年这次仅仅3亿美元的引进,就要分期五年付款。
70年代通过出口石油,以及美元危机里面倒卖黄金,总算能拿出几十亿美元进口了。
这也能和困难时期强行挂钩???
2架给空军,4架给民航。这飞机挺省油的。
中国在毛时代工业化速度,特别是广度,已经算是最好的了。当然这也有巨大的成本,即所谓的“剪刀差”。自己不够吃的时候还要出口农产品换汇,农民要吃苦。当时对农民这个苦难的补偿就是有计划有步骤的消灭农民。即在城里人上山下乡的同时,大力从优秀农民里招工。
在没有条件大化工的时候,出口原油,就是在避免扩大出口粮食造成饥荒。后来缓过劲第一批从西方引进的四三方案,就包括了大比例的化肥项目,加工石油并反哺农业农民。
当然,傻儿子不能理解这些,想着只要对美国跪下磕个头,啥都有了。其实后来儿子磕头换来的,是爷老子在前面勒紧裤腰带的基础上才攒下的本钱里生出来的,不是美国人好心施舍的。
这个心态,和如今部分京沪二代少年儿童,瞧不起自己小镇做题家老爹的土,没素质,不懂生活等等差相仿佛。真一脚踢回老家高考就知道自己爹的不容易了。
好意思说别人傻,你自己才菜。
50年代,我国出口商品以农副产品为主,其占出口总值的比重平均为42.2%;进口主要是机器设备和原材料,其占进口总值的比重高达92%。60至70年代,我国农副产品出口比重下降到30%左右,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品出口比重逐年上升,其中轻纺产品到70年代末所占比重上升至35%以上。
TG在5060年代还在补200年前煤铁联营的课,石油化工那还在研发中,60年代才开始研究尿素反应塔和相关特种钢技术,石油消费量自然不会太高。
鞍钢在孟泰领导下补了一堆冶金空白,把能生产的钢材种类从十几种突破到了几百种,还解决了大型轴辊的空白。我们先解决原材料的自给问题,再完成工业基础零部件的进口替代。没这些成果就要出口工业品?你是会自己左脚踩右脚上天吗???
我们石油自给以后,出口多余石油有啥好看不起的。世界上到现在也没几个国家能搞出我们当年的五朵金花。
当年是手搓了不少东西,连铜丝都能搓出30微米,这没啥丢人的。
改开以后的发展就来源于这些“手搓”的工业基础和工业化社会的整体改造。
说当年中苏分裂是战略失败只能说是软骨病的典型症状。还好当年教员不是你们这种软骨头。不显示出能对抗苏联的能力,不在越南把美国人打痛,尼克松吃饱了撑着才到中国来了???
你说的这个:
那么剩下的路只有两条:投苏或投美。
无非就是卖身呗。
独立自主的路一直存在,并且一直有人坚持在走,现在的成绩,靠的是坚持独立自主的人干出来的。“改开”派真是吃啥啥不剩干啥啥不行,争功诿过第一名。
你我没有联合过,何来切割?
人云亦云不需要你我定义,我用的就是词典本意。上面的帖子已经用很多文字详细解释过了,不再赘述。
这个话题我已经表达清楚了,你再回复我也不再回复了。
你的引用段落里已经明确表达了私有制比例不是零,你再读一遍。
我已经表达清楚了,你有看法就拿真材实料来说明,问我要收费的。
你的标题
工业化和现代农业是正相关的
是对的。但是正常的状态下,这个相关系数约束下,是工农业双双落后。而中国从一穷二白到现在的地步,重要的一环就是打破常规,勒紧裤腰带吃别人吃不了的苦来赶超。
如今部分京沪二代,不知道自己的房子是老子娘天天方便面不舍得放整包榨菜下攒的钱买的。真要当年老子娘不强行手搓工业化,天天奶茶冰淇淋最新款iphone,就是漂若干年后滚回老家,现在自己在小镇撅着腚补课,哀叹差了一两百分的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