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三国随章侃(连载) -- 沉睡的天空

共:💬334 🌺140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家园 曹魏之占据襄阳使得不论是蜀汉还是孙吴的北伐非常困难

后来的荆州的形式非常有意思,两湖盆地的三个重心襄阳,武昌,江陵当中三家各占其一,但是意义却大不相同。

顾祖禹在论湖北形势时说:“湖广之形胜,在武昌乎?在襄阳乎?抑荆州乎?曰:以天下言之,则重在襄阳;以东南言之,则重在武昌;以湖广言之,则重在荆州。” 指出了湖北地区的三个重心和各自的战略意义。

要想统一天下,不论北伐还是南征都要占据襄阳。这一点,曹魏占了上风,进可图东南,西南;退可使南方势力无力染指中原。

而孙吴之占据武昌则使得顺流而下占据东南的企图难以得逞。从这一点来说,即便是刘备保有江陵和襄阳对于下游的威胁也是比较小的,他们完全没有必要去背盟。当然实际来说对于一国之人多点土地恐怕没什么不好。

蜀汉之占据江陵则意图在于首先进据荆州全部或大部(主要是襄阳),然后或西北扣武关,与汉中出军共振关中,或向东北直插中原腹地(武穆就这样),藉以图天下,达到隆中对的局势。

再摘一点;

南宋吕祉在《东南防守利便》之《江流上下论》中说:“江水源于岷山,下夔峡而抵荆楚,则江陵为之都会。故诸葛亮以谓荆南‘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也。’嶓冢导漾,东流为汉,汉沔之上,则襄阳为之都会。故庾翼以谓襄阳西接益、梁,与关陇咫尺,北去河洛,不盈千里,方城险峻,土沃田良,水路流通,转输无滞,进可以扫荡秦、赵,退可以保据上游者也。沅、湘众水合洞庭之波而输之于江,则武昌为之都会。故吴大帝常都于此,而东晋、宋、齐、梁、陈之际号称盛府者此也。豫章西江与鄱阳之浸浩瀚吞纳,而汇于溢口,则九江为之都会。晋之所谓寻阳北抚群蛮,西连荆、郢,亦藩任之要者也。

  今守江陵则可以开蜀道,守襄阳则可以援川、陕,守武昌、九江则可以蔽全吴,夫蜀、汉、吴、楚并而为一,则东南之守亦固矣。”

再来看隆中对,我觉得是没什么大问题的。出兵襄阳或者关中的时机是一定要好好选择的,他也说了出兵的时机;待天下有变,则。。。

我以为后来还是出现了这样的机会的,可以选择在曹操刚去世的时候,或者是不到一年之后的曹丕正式篡汉的时候,因为他们的权利中心也算是有点振荡,军力必然中缩。从这点来说也是我最不明白的事情:关羽为什么要在那不是机会的时候出兵,汉中战役已经结束了5个月,汉中益州方面必然还没有恢复整顿过来。而曹魏主力已经回位,他关羽能得到什么呢,就凭他哪3万人对抗中国北方???当然刘备诸葛也有问题,怎么能允许发起这么一次毫无配合的战役。就算是当时军力再疲惫,一旦关羽水淹七军震动中原,趁曹魏主力被关羽吸引立即就应该顷力狂攻关中,这样即使关羽败亡,如果能够得到关中也是得大于失的啊。

这样就说分兵两路的指责也是不恰当的,用兵本来就是要奇正结合,兵法云:虚以实之,实以虚之。关键就是要让对方搞不清楚己方的战略重点。以蜀汉的实力,即使在最强的时候也比曹魏弱小许多。所以如果仅仅强攻一处,必然引来曹魏全力防守,结果必然师老于坚城之下。

倘若同时出兵两处,一枝从汉中出散关,或褒斜道直指八百里秦川;另一方面则由三国当时最著名的大将关羽进逼襄阳。不论重点在哪一个方向,战前的准备必须要让对手判断错误,这样调动对手主力,通过战役取得关中或者襄阳,为下一步打好基础。

当然最好是以关中方面军为主攻。首先关中这个著名的龙兴之地处于天下上游,好处实在太多。再者襄阳距离曹魏中心比较近,他们可以一拨接一拨的派遣援军迅速到达。第三,孙吴在侧,怎敢酣睡,不能象关羽实际所为那样倾巢而出,使得江陵空虚。

家园 这个也要花!

字字珠玑。

家园 关羽那次很可能并非是北伐

而只是想先夺回襄阳作为北伐支撑点的局部战争,不过好象搞大了那么一点。

家园 这里面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刘表本身没有多少实力

他到荆州就是轻骑而来,依靠蒯,蔡而成事,刘表可以驾驭蒯蔡,但也没有能力将其铲除,因为那样他就没有统治基础了。小说中刘表动不动就把蔡瑁绑出去砍头,把蔡瑁描写成依靠裙带关系得到刘表提拔的小人,属于本末倒置。

既然如此,刘琮即位,他的影响力不能和刘表相比,即便刘备与他建立同盟关系,实际上还是不能决定荆州势力的真正态度。刘琮应该还不具备左右蒯蔡大家的能力。

荆州,特别是北荆州官员,与刘表曹操的关系一直是“天有二日”,因为曹操毕竟有挟天子的优势,其间的勾结与互通款曲由来已久,在曹操眼里,荆州本来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力量,刘琮,最多可算是荆州的“代表”,却不是荆州的“主席”。

家园 【原创】三国随章侃 前言

三国随章侃 前言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以现在的观念看,那《西游记》是奇幻小说,《红楼梦》是家族变迁和爱情故事,《水浒》是江湖传奇,《三国演义》则是历史小说了。

这中国几千年历史,留下的故事极多,演义也不在少数,三国演义能在其中出类拔萃,必然有其独到之处。

演义本是由说书人创造,如早期的平话,早期三国故事就极多,之后渐渐由人整理组成一部演义,目前认为集大成者是罗贯中,后期毛纶毛宗岗父子修订,我们目前看到的多为毛本,这次评论的版本也是毛本。

现在流行快餐小说,有前三页就要吸引读者眼球,否则就看不下去的说法,这有说是现代人生活节奏快,不耐烦看拖沓故事的关系,所以现在的小说要求一开始就是高潮,让人一看就要有阅读的兴趣。

其实,这开章就要吸引人,其实根本就是小说进化的关系。小说是何物?说句大白话就是讲故事,而小说好看不好看,关键就看你讲故事的手段如何。而且当年写小说的包括说评书的,写剧本的,他们的生存压力可一点也不比现代的商业作家来的轻松,至少没版税拿,至于周边产品的收入就更不用说了,但是假如故事不吸引人,没人来听来看,饿肚子的可是自己,其中说书的压力首当其冲,这靠嘴皮子吃饭,也不是那么好过的,纵使古人闲空,可也没兴趣听一堆索然无味的废话。所以说书的讲究隔几段一个高潮,讲究卖关子抖包袱,比如章回小说最出名的那句且听下文分解,就是说书的卖关子留下的毛病,这后面重要,那开端更是重要了,古人讲究文章是虎头猪肚豹尾,这开头是一本小说的关键。

三国作为自评书变化而来,又几经罗毛等人的编写修改,当真可称得上是近代演义的顶尖之作。

三国开头先以滚滚长江东逝水一词开头,这与文章最后的一段文相同,都是点这三国英雄史话,这也是大多数演义的通常形式。

而正文一开始先说一句“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再交代一段三国之前的历史,这也是通常演义的做法,这古代演义有这一大毛病,说古说古,就真的从古至今说了一遍,这三国演义说古的那段话:

“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

总共54字,比起一些演义大段大段讲这古代前朝的故事,那是简要的多了。

自然,大多数演义说这前朝旧事,也不是没有由头,大都是说前朝的一些事因果报应影响到书中说的那朝故事,比如水浒也特意拿出一章来说那一百零八魔王下凡的起因,而三国也有这样的故事:

三国起初一些版本就是说韩信死后含冤告状,结果阎王断案,汉高祖转世为汉献帝,韩信为曹操,彭越为刘备,英布为孙权,三人分汉家江山,以示因果报应。这故事一来经不起推敲,二来和三国故事的主旨相差太远,事实上大多数的演义采用的前文虽然都会讲一段前因,但是对于正文都影响不大,反而影响阅读效果。后来的三国演义就没有采用这种前因的写文,而是马上转入正文,直接把故事正正经经的说下去,入题甚快,不可说这便是罗毛等人高于当时其他演义小说作者之处。

演义以三国为题,则开章便将奠造三国的几位英雄便写进去了,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便写了刘关张三雄结义,又在之后引出了曹操,而第二回没多久则三国另一方东吴的初始者孙坚也出现了,三国之中先是蜀汉,再是曹魏,最后才是孙吴,或许开章这三者的先后出场次序便说明了在演义中这三国的地位吧。

所谓故事,其浅者只是让大家记住有这么一个故事,日后谈起,便说这故事好看或不好看,若问之哪里好看,便要想得一些,再答道:情节曲折四字。自然,能有如此评价也算不错了。其深者则大家不单记得好看,还能借由这故事将其中人物都记在心头,正如那画画浅者为匠,所画为工整形象,但是没有神韵。而画画深者为师,所画便如那般说:“就好象画中的人活过来一般。”而故事说的好便是让读者为自己所刻画的人物倾倒,为之欢喜而欢喜,为之悲伤而悲伤,好比那书中人物便是在自己身边一般。

而《三国演义》中则是诸多此类人物,且不说那主角诸葛亮曹操关羽等人,便是用那几章刻画而来的如吕布,貂禅,太史慈,陆逊,郭嘉等英雄美女好汉良将谋臣便是拥有自己的独特魅力。整篇的三国便是以这众多的人物支撑起来的。

三国演义以蜀汉为中心,尤其是诸葛亮一出,这演义全盘偏向于这位千古名相,这或许有悖于当时的真实历史。但是若从故事角度来说,选择以蜀汉为中心乃是最佳,蜀汉之开创者刘备前半生颠倒流离,后半生稍得扬眉便遭重创,郁郁而终,而诸葛亮自出山起便带着一种违背天命的色彩,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几度北伐,最终命丧五丈原,其弟子姜维继承遗志,在最后关头还不忘恢复汉室,最终惨死乱刀之下,外加关羽水淹七军之后便是败走麦城,张飞被小人害死,整个蜀汉历史便是一种曲折悲凉的英雄挽歌。(而且蜀汉政权的主要人物本身形象就比其他两国要好。)正是这样的条件使得作者将蜀汉作为最重要的主线来描写,在描写之中,作者又刻意加强了这种悲剧色彩,如几番司马家族的人都在生死关头得以安全,这更加深了一种悲哀的气氛,蜀汉乃是用人谋与天斗。

颇有趣的,四大名著中除神怪小说西游记算是一个大团圆的完满结局外,其他三本总体上的结局都是悲剧,而古代西方戏剧也不乏这类英雄的悲剧史诗,如《奥赛罗》、《李尔王》、《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等等,仿佛英雄便是和悲剧关联起来,尤其是背景宏大的故事尤其如此。

三国演义中的英雄并非三国的真实缔造者和君王,而是两位,一文一武,武者关羽关帝君也,他在三国演义创作的那个时期已经奠定了自己的地位,演义只是将他的形象再加深一步而已。作者真正将心血贯注进去的是那位千古名相,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诸葛亮,在作者眼里,诸葛亮就是众多历代儒家士大夫的缩影,忠诚,智慧,坚韧,公正,诸葛亮就等于是作者的理想一般,他的光芒自他出现在演义的那一刻起,便无人可以取代了,他是整本书的魂。

自然,为了诸葛亮关羽这两位书中之魂,刘备等其他蜀汉英雄们也不得不在演义中委屈一下了,众多的事迹被转嫁到文武两圣身上。

演义以历史为本,这使得大家看上去更有一丝代入感,比如历史上的那些战役,三国历史虽短,但是战事颇密,尤其是罗和毛的文笔甚佳,将三国那种种战役描写的精彩之极,尤其是那计策,可说是三十六计的战例说明。据说三国演义在明末女真族时,就当兵书一般看的,可见颇有独到之处。现代日本也受三国演义影响甚重,甚至将三国演义称为三国志。

但是也是因为以历史为本,不得不受到了历史的限制,而作者为了塑造人物的需要改动部分历史,使得有部分内容前后矛盾,这可说是历史小说不可奈何的地方。

不过最苦恼的莫过于将三国演义等同于三国志这样真正的历史吧,自然,这或许也是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三国演义的成功,罗毛等人应该为之而自豪了。

古人说,一叶而知秋,三国演义说的虽然只是短短百年故事,但是其事在中国历史甚或世界历史上都有自己的影子,那作者何尝不是借三国在说自己朝代的故事。

俗话说:少不读水浒,老不看三国,在下童年便看了三国水浒,现在也没几根白发,只是前段日子再翻三国,颇多感悟,便写下这三国随章侃,每章都侃侃说说,一家之言,望各位海涵。

元宝推荐:铁手,
家园 补充说明一下

这是三国随章侃的前言,本来应该最早就贴出来,但是有事耽搁了,所以等到三分之一篇幅过后再完成,贴出,望大家海涵。

家园 说到悲剧,不知天空喜欢哪一种

西方文学语境中的悲剧大致可分为两种:古希腊的古典悲剧与莎士比亚的悲剧。

古典悲剧中,主体人物是希腊意义上的“英雄”,一个介于人神之间的特殊种群,几近完美。英雄的悲剧归结于命运,冥冥中有上帝之手,比如俄狄普斯。在《被缚的普罗米休斯》中,这只手被具化了,那就是宙斯的意志。中国上古神话中具有这类悲剧意义的英雄有不少,象精卫填海、刑天舞干、夸父追日。我比较喜欢这一类,在与命运的搏斗中,体现的是英雄生生不息、顽强奋斗、永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是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的体现。我认为诸葛亮大致上也可归入这一类。我想这也可能是作者有意无意神化诸葛亮的原因之一——不突出其完美无法奏出悲剧的最强音。这是由文学艺术的创作规律决定的,不以作者的意志为转移。

在说到另一类悲剧之前,有必要说说《三国演义》的坏话,就是相对于西方小说而言,中国古代小说在人物刻画上刻意片面突出人物性格,极尽能事,不遗余力,经常能做到淋漓尽致,入木三分的效果(如曹操三事,如儒林外史中不肯咽气的严贡生),却于人物内心思想的捕捉不着一墨。这使得读者有如看戏,始终与书中人物有台上台下的距离感,就激发读者的共鸣来说,不似西方小说那大段的内心独白来得直接。

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中国古典小说或者戏曲中很难找到与莎士比亚悲剧相对应的作品。莎士比亚笔下的悲剧,主体人物仍然是英雄,但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完美的古典英雄。因为这些英雄的悲剧,恰恰归结于英雄自身致命的性格缺陷,如哈姆雷特的犹豫,奥赛罗的嫉妒,麦克白的狂妄,等等。按说《三国演义》中对刘关张性格的鲜明刻画,理应成为极好的悲剧素材,或许是因为上面提到的原因,未能得到更好的开发。

通宝推:铁手,
家园 其实我最喜欢的是喜剧:)

悲剧我也至多看一下英雄史诗那种类型的,不太喜欢以家庭个人为主体的悲剧,当然,只是不喜欢,看还是看的,我看书很杂,最近文化在那回忆小时候的故事,有空我也写写我小时候看的书。

至于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你也要考虑到一点,便是中西小说的起源不同,中国古代小说脱胎于传奇,说书,评书,戏剧是他的重要来源,而西方小说则和西方的戏剧密不可分,西方的戏剧特点觉得他可以有大段的内心独白。而中国说书怎么可能,总不成说书人突然说:“诸位看官且注意了,此时的刘备心中充满了怒吼:“啊!生存还是死亡........”那茶钱就不要想要了。

其实在我看来,中国内心独白虽少,但是他在侧面的刻画已经登峰造极,其效果不比西方那种大段独白差,你看三国演义的那些人物,不是个个很鲜明吗?

西方小说的内心独白我看还是因为西方戏剧表演方式受限制的关系,并不能说是优点,到了现代小说,如同莎士比亚那般的内心独白已经很少了。一本小说假若内心独白太多,就落入了俗套。

至于那些性格缺陷,其实假若把注意力放更多的古代小说之上,比如红楼梦里,你就能发现很多了。

家园 呵呵,红楼梦是本奇书,不太具代表性,所以我一直没提。

刘备:“啊!生存还是死亡......”......笑翻

我只是在您的启发下想到,如果手段更丰富一些,刘关张的悲剧也许会比现在的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抽出来独立成章未必比莎翁的四大逊色啊。

家园 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写作毕竟还是个人的因素占了大头,有时一个天才就能照耀整个时代,就拿三国来说,出自这段历史的小说很多,但是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见到能超越甚至接近三国演义的。所谓非不想为之,实不能为之。

家园 关羽是什么时候出兵的?

建安二十三年正月在许昌发生了一次叛乱,太医令吉本与少府耿纪、司直韦晃等率杂人及家僮千余人起事,烧掉了丞相长史王必营。裴注引三辅决录说,“时关羽强盛”。这一年十月,宛守将侯音反,三国志里说“初,曹仁讨关羽,屯樊城,是月使仁围宛”,也就是说至少在建安二十三年十月以前,曹操已经意识到了关羽的威胁。考虑到当时正值汉中之战,关羽北伐的前因会不会是这样一种可能:

建安二十二年底,刘备开始出兵汉中(“遣张飞、马超、吴兰等屯下辩”),为了策应这一行动,关羽在差不多同时向北方发动了一系列袭扰,造成荆州方向兵势“强盛”的样子。二十三年三月,刘备在汉中吃了败仗,折了吴兰;为了减轻汉中的压力,关羽加强了荆州方面的军事行动,以至于对北方构成了相当大的威胁,曹操不得不派遣大将出兵征讨。宛城守将侯音也有可能是荆州方面的策反,对于都城洛阳的屏障,关羽应该是很有兴趣给它放一把火的。二十四年五月曹操退兵,刘备取得了汉中的胜利,作为策应兵力的关羽结束了他们的使命,本来是应该退回荆州的,但是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也许是关羽的高傲,也许是对形势的误判,反而进一步增兵,把原本征讨他的曹仁给围了起来。关羽的北伐从牵制升级为主攻,于是威震华夏的辉煌和败走麦城的落寞,开始伴随这位将军,走向他人生的谢幕。

家园 你的分析挺有道理的

这样的话更说明他们当初还是按照隆中对的模式进行的,也确实收到了一定的实效。难道真的是关羽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吗?然后刘备也没有办法节制他?然后刘备自己什么动作也没有,看着他一步一步走向覆灭??我死活都搞不懂。

还有最开始把关羽这个棋子摆在荆州的目的就是要震慑。既然曹操要出征汉中,必然预先防备别人掏他老窝,所以我觉得,曹仁不算认真的征讨关羽,只是紧逼监视,所以对关羽也没什么大的动作。

家园 【原创】三国随章侃 第四十一章 当阳的刘备

三国随章侃 第四十一章 当阳的刘备

(演义第四十一回 刘玄德携民渡江 赵子龙单骑救主)

演义本回的重点是赵子龙单骑七进起出,从而奠定了三国演义新一代偶像战将赵云的诞生,不过在历史中,此时的重点乃是当阳的刘备。

正如上一章所谈到的,刘备在得知刘琮后仓促退兵,到了樊城,他做了第一件事,便是“乃驻马呼琮,”这时刘备最后的努力,希望刘琮能改变主意,与自己同心协力对抗曹操,只是想必他也知道这样的呼喊是徒劳的吧,刘琮的答复只是“惧不能起”。而荆州之降已成定局,至于三国志中记载的诸葛亮劝说刘备攻打襄阳已不可行,刘琮虽说已经不能控制襄阳,此时襄阳虽然没有魏延为刘备开门,但是人心已乱,不难得到,但是曹操紧随其后,得到襄阳也无好处。只有退至江陵才是或许的可行之计。

刘备在从襄阳到江陵的路上,一直有人跟随而来,大都是刘备的支持者。等到了当阳时,已经有十多万人加入,这是刘备之前几年在荆州的经营成果,也是刘备得人心的代表,刘备生涯中的一大亮点,不过,也就是因为这个亮点导致了刘备的失败。

这十多万人主要是哪些人呢?在上文中“琮左右”一词,可见其中有荆州的部分官吏士人们,刘琮的表现已经不值得他们信任,所以来投奔刘备,而从“辎重数千两”一词看,这数千两辎重除了部分是刘备所拥有外,大部分应该是跟随刘军的荆州人所有,其中应该不乏大族,但是从“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这句话来看,来投奔的只怕以携家带口老弱妇孺居多,所以才有“日行十余里”这样的情况出现。而其中的军队呢,《魏略》中称诸葛亮在新野见刘备其众不过数千人,虽说《魏略》称诸葛亮主动见刘备一事未必可信,但是刘备拥有的军队不多是肯定的,日后刘备转至樊城抵御曹操,可能会多一些兵力,但是估计也不会很多,刘琮也不会放心以大军给刘备,想到刘琦作为长子出镇防守江东的要地江夏所领兵也只不过万余人而已,刘备退兵,在襄阳时或许会有部分荆州兵加入,但是文中并不见有具体知名的将军加入,这说明成建制的部队没有加入刘备行列,这样等于刘军主力还是原先的军队,这样来看也就是二万不到而已,其中很可能还要包括自水路而行的关羽水军。

所以说跟随刘备的这十多万人虽说人多,而且大都是刘备的支持者,但是这些人都是乌合之众,大多数人没有武装,不能参与战斗,即便健壮之人也有家眷的拖累,可以说,这些人在战斗中一无是处,凡有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些人在战斗中是可怕的负值,即便是正规军队,只要有一处溃败,便会带动整个军队的溃败,更不用说毫无战斗经验的平民了。可以这么说,别说曹操派出五千骑兵,只要是三千骑兵便可将刘军击溃。所以刘备在当阳之所以败的这么惨,很大程度是因为这些平民的拖累。若是只是军队撤退,即便遭遇突击也能有秩序的撤退,至少可以保留大部,而不至于落到只有数十骑而走。

而与这些平民而言,江陵则是荆州重镇,军实所在,若是得了江陵,那完全可以依据江陵与曹操对峙。比之江陵,这十多万平民虽然也算重要,但是是处于次要的了。所以才有人劝说从速行军,先到江陵为上。从速行军,那军队自然可以先走,而重要人士的家眷如刘备妻儿也可以先走,但是留下的只能是那些平民了。虽然有仁者爱民一说,不过,在做大事的人眼里,平民往往算不了什么,不过刘备称:

“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在很多人眼里,这是因为刘备觉得曹操不会追赶上来而说的,我一度也如此认为,但是时间长了,才发觉这很可能是刘备的真心话。

刘备他沙场征战多年,并不是将胜利归咎于幸运之上的人,曹操行军虽然不知是快是慢,但是自己的速度如何是可以看在眼里的,日行十余里,(日行十余里确实太慢了,我没到过当阳,不过看地图上那段山地颇多,这或许也是一个原因。)现在才到当阳,离江陵还有一半的路程。若是以这样的速度下去,曹军就算再慢,也总会追上,而且到了江陵也并非完事了,到了江陵还有一大堆事做,需要整顿防务抵御曹操等等,这些事都是要自己处理的,早一点到江陵总是好事。所以刘备完全可以留一偏将在后队收拢百姓,引大部和重要人士快速前行至江陵,想必这也是刘备手下谋士所想,不过刘备本人却不这样想。

刘备是怎么样一个人,演义上只会哭鼻子的刘备不是他,而厚黑学上以演义为本变出来的刘备更不是刘备,其实历史上的刘备是一个复杂体,他一面是个圆滑的政治家,另一面是讲究仁义到不近情理的人。

在刘备的生涯中,最大的最多的评价便是得民心,这评价并非是空乏的,得民心的同时也就意味着自己的责任,所以刘备最终还是选择了自己带兵在后,此时的他或许已经有了与曹军对峙一战的想法,所以才有了“吾何忍弃去!”一说。或许,其中还带着一些侥幸吧。

刘备做到了,但是代价是惨重的。历史上刘备最终是逃出来了,但是及其狼狈,身边只有几十人,假若不是张飞的英勇,刘备很可能就此在这战中阵亡,荆州百姓和辎重全被曹军俘获,其中包括刘备的二个女儿,重臣徐庶的母亲,从而导致徐庶的离去,刘备在荆州的军队除了关羽所部,几乎全陷于此,其中很可能也不乏本来日后会大放光彩的刘备属下。而江陵也没有得到,刘备此仗可说失去了大半的本钱,假若不是鲁肃来结盟好之意,刘备只能再次逃亡了。

假若当阳不弃百姓的刘备当时战死,历史上会怎么评价刘备呢,墓碑上刻的碑文说的是不识时务的刘备呢,还是不弃百姓的刘备呢。这就不得而知了。

家园 送花

家园 行军速度燕京晓林有文章分析过

当时大军的正常行动速度不过一天三四十汉里。比如司马懿平定辽东时“往百日,还百日”,洛阳到辽东距离不到四千里。他也有比较详实的估算,按照正常速度刘备虽然缓慢,仍然可以抢先到达江陵。曹操派骑兵急追,一日一夜数百里,找遍三国都没有第二例,刘备低估了这个可能性也不奇怪。

另外,刘备当时尚有一定军力。刘备已经分走部分水军给关羽了,路过襄阳时诸葛亮仍然提出攻城的建议来看,应该有数千到一万左右。这些人连带家属就是几万人,白送曹操军队不是要跑光了?当然不能扔。

当阳这一仗就是我开始怀疑演义的起点。曹操派追兵的时候还写着是虎卫军,怎么赵云反复冲突时就成了83万大军?细节上的偷梁换柱功夫了得啊。从此后就开始泡史籍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