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葡萄兄请进,聊聊文革研究(斑竹认为犯忌就请删去) -- 俞天任

共:💬42 🌺3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葡萄兄请进,聊聊文革研究(斑竹认为犯忌就请删去)

一开始没注意到您的帖子,还好LELELE朋友帮着顶起来了。在下面跟了几句,觉得有几句话没讲完,故此另开一贴。

文革也好,三年灾害时期也好,总是自己民族的耻部,不那么光彩。故当局不愿让人研究也不是不能理解,但问题是既然事情发生了,总有事情发生的根源和理由。虽然我极其厌恶先帝爷,倒也不认为三年灾害和文革就是他一个在玩。我以为文革和三年灾害很值得研究,是为了防止再一次发生那样的悲剧。记得梁晓声在1982年,文革刚刚结束没有几年的时候就大声呐喊过:“给我十年,我能造就一代红卫兵”,当时被人斥之为危言耸听,现在看来梁晓声是对的。文革的危险从来就没有离我们而去过。

而且,在当时的文革环境中,还有最后一道防波堤——道德在保护着中华,现在再来文革的话,只要看看这遍地斥道德为无物的社会,中华会怎样,我是不敢想象。所以在这一点上我绝对同意邓公的“稳定压倒一切”的观点,我认为这种观点到现在也一点没有过时,中华民族再也折腾不起了。

所以一定要研究文革,为了中华而研究中共的历史。打口水仗没用,只是简单地划线也没意思,那已经划了二十多年了,没划出多少名堂。

我在跟帖中提出的那几个数字(三年灾害时期的实际死亡人数,文革期间的实际死亡人数,抄没家产总数,重大武斗事件的实际黑后台)在看得见的将来不可能有解禁的可能。红卫兵小报之类的第一手资料汗牛充栋,去伪存真的工作太浩大了。而且你得去美国进行专门的研究,除了有大财团资助,否则不可能进行这种研究。

国内那么多人研究文革,但对一个线索都熟视无睹,就是文革资金的流向。老保也好,造反派也好,从哪里来的钱?谁在给他们钱?给了多少钱?如果能弄清楚这个问题,我想基本上文革的走向就很清楚了。

中国除了北洋那一段极短的时间外,都是独裁政治。在独裁政治下面的政治活动是免费的,而人们都已经习惯了这种独裁政治,不太将政治和资金挂钩。这大概就是国内忽视这种研究的主要原因。但是文革有一个奇怪的地方:虽然文革是在先帝爷绝对独裁的前提下进行的,但是文革中各种群众组织内和群众组织之间却是实行民主制的。根据所谓“巴黎公社的原则”,首先组织内部(起码在一开始)是民主选举,要知道现在什么“造反司令”之类的匪号满天飞,其实有不少组织的头头是叫“勤务员”的!其次是各种组织之间的竞争,没有一个组织能说自己是“万岁万万岁”的。

维持这种体制需要大量的金钱,而除了红卫兵们在文革初期的大规模抢劫之外,文革中各种组织均未进行过有组织的抢劫活动。而红卫兵在文革初期抢劫来的财物基本上是上交的,除极少数人外,几乎无人将其掠为己有,也就是说抢劫来的财物没有被充作军粮。我总想不通维持那么大的组织(文革中十几万,几十万人的组织不在少数,王洪文的上海“工总司”更是号称“百万产业大军”)的开销是如何实现的?

葡萄兄懂经济,人又好像是在国内,总觉得葡萄兄进行这项研究的条件最好。弄清楚了金钱的流向,也就理清楚了关系,能够理解各个阶段各个关键人物到底在想什么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问题是文革红卫兵串联不要钱,也不要粮票

各机构提供补给,不少人借串联之名旅游……

家园 我来试着回答一部分

您的问题我试着回答一部分。以上海为代表吧。 自从上海市委被打倒以后,文革势力就掌握了上海的各种资源,记得XX事件需要经费,于是直接下命令给人民银行给钱。人民银行不得不给啊,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人民银行总部一看这样不行,极力阻止,但也只能是减少部分损失而已。此外,也不光是银行,只要掌了权,所有的资源都可以利用。而且在那个年代,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东西,有权就能搞定一切。

另外关于王洪文的问题,毛主席为什么欣赏他,其实也有点意思。上海“工总司”举行活动的时候,毛泽东正好在上海,从电视里,从现场,都看到上海的各造反组织是真正由工人组成,且秩序相对有序,毛泽东欣慰不已,一问左右答是王洪文做头就留下了印象。之后招来面试,更加欣赏,原因有三:1。穷苦农民出身,参军N年(好像5年左右),退伍之后在上海做工,又作了小干部。“工农兵干部”的经历都全了。2.没有太多文化,易于保持阶级革命本色,能力(特别是处理那种乱哄哄的武斗形势的能力)也有些。3。身为造反派头头,革命之余平时仍然回到工厂参加劳动(这条估计就是你要的答案,文革里大多数人并不是职业革命家),保持了劳动人民的本色。这不就正好全部符合了毛泽东理想中的接班人主要特征吗?

感觉老冰有时候也比较幼稚,问的问题颇为奇怪。包括能看到这样的话,我也算是叹为观止:

而且你得去美国进行专门的研究,除了有大财团资助,否则不可能进行这种研究。

此外,文革的目的就是砸的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以便于创造一个理想中的新世界,所以你文章里这样的话真是不知从何说起:

在当时的文革环境中,还有最后一道防波堤——道德在保护着中华
多少疯狂荒唐违背中华传统道德的事情就是在那个年代发生的!

还有现在想想你当初写得那篇有关发给朝鲜“免死牌”的文章也是观点颇为幼稚。我倒不认为是您水平不行,而是觉得很多时候,您的出身和经历决定了您观察事情的角度,甚至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您的观点。

家园 道德在保护着中华,也没有错

在当时的文革环境中,还有最后一道防波堤——道德在保护着中华

多少疯狂荒唐违背中华传统道德的事情就是在那个年代发生的!

看似矛盾,其实没有矛盾。

用两者来描述同一时间发生的不同的每一件具体事件时,都会找到具体例证。

家园 正常的年代正常的人应该是以1%的思维标准去衡量的

因为从正常思维来讲,发生一件荒唐匪夷所思的事情就已经很奇怪了;何况那个年代远远不止一件。所以老兄用50%的思维的标准去衡量是不对的。正常的年代正常的人应该是以1%的思维标准去衡量的。达到了文革那样疯狂的程度,如果这还不算中华传统道德的彻底沉沦那算什么?

家园 看不大懂1%和50%的说法啊。

也许你描述不清。

家园 老冰说得也没有错啦

他的意思是:“要不是到底有些传统道德兜着,还不定乱成什么样子呢”——破坏正在进行中么,所以,传统道德还在减少之中,当然要比破坏之后来得强些。

另外,

不太喜欢老兄居高临下的态度。

立场不同,这是老马的说法吧?他自己的出身与其立场可是大不相同啊?恩格斯就差的更远了。老周老毛老邓,都不是吧?

拿这个说事,没什么意思。

家园 后来的全面武斗呢?没钱动不了。

那么多大字报的纸笔墨,从哪里开支的?

家园 老毛接见小将后,一广场的金条是什么回事?
家园 不大相信有这种事。有没有出处?

不喜欢老毛,但这种赤裸裸的物质交易不是那时的办事风格。

家园 老冰想当然了

那时侯很多工厂为这些革命大业是无偿提供物资的。-

我们现在认为那时疯狂,这不对;当时的人认为什么才是研究的重点!

他们认为文革是革命行动,是中华民族腾飞的必然阵痛。所以,付出多大牺牲都可以接受。更何况很多人并不认为这是牺牲,而是认为这种活动是伟大的奉献。

老冰,你不能拿现在金钱万能的思想去研究文革!那是走了死胡同。

当然,老冰家受到过迫害,所以你看文革的角度我觉得偏颇。

你们这种情况是运动的受害者,而不是参与者;更不是领导者。所以,对运动的看法和分析是丛迫害这个角度看;而红卫兵、造反派是参与者、领导者,自认为文革是要捍卫革命成果,积极性很大的。

当时很多机关、单位、人家自己掏钱搞革命;这和解放前地主出资搞还乡团是一个道理。都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利益和地位。

至于楼下的说毛泽东用金条拉拢红卫兵去天安门,我只能说他对中国的了解还不如幼儿园。

家园 你最好多看历史书,而不是街头小报
家园 嗯,比如家父
家园 实在是忍不住了,本年度最幽默奖我投您一票
家园 一并回答在这里。

首先,得有大财团资助这一说是因为美国收藏的第一手资料实在太多,不是一两个人能看得下来的。

文革的“道德”一说就更简单了,如果现在再来一次,要么不斗你,斗你就肯定斗死了,还得斩草除根,不留隐患。你相信不相信?

“天安门广场一地金条”一事,多半是夸大。理由很简单,红卫兵们不是从抄家现场直接去的天安门,就是瞒了金条也没必要随身带。

串联和后来的派仗不是一回事,串联和什么“五讲四美三热爱”一样,就是我说的“独裁体制下的活动”,那是免费。但派仗就不同了,"自带干粮去办公"在小规模的时候行,成千上了万,肯定有活动资金问题,有些东西自筹不出来,一定的用钱买。那时候的人穷,到月底都没有余粮的,不少单位也都已经瘫痪了,钱从哪里来的?我觉得是个谜。

至于朝鲜问题,现在还只刚刚开始。鬼知道会怎么发展,比如昨天中美朝在讨论些什么,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金正日就是在要那张“免死牌”(你认为这个名字不合适,那是另外一回事),除了你真地认为他是在“反美”。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