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文摘】给中国车长志气的竞赛--肯尼亚军车选型拉力赛纪实 -- feihuang
不是价格问题,绝对大挣,不过利润的大头不是厂家拿。
看得出您老对中航技很不满意哈。。。不过说句公道话,中航技在外面开拓市场也很不容易的,很多费用账面上大家看不到但是必须要付出。作为公司来讲也许给厂家留的利润空间不是很丰厚,但是想象一下也可以猜测到前期投入的风险。就象文中提到运样车到肯尼亚的运费,还有厂家人员去参加测试什么的费用,甚至包括和当地代理操作的那些费用,你认为是谁出的呢?象这种投标项目十件里面成一件都算不错了。
当年出口歼7的时候,中航技从成飞1块人民币买的按合同算下来将近卖了1美元(十几二十年前了汇率还没现在这么高是1:5还是1:3忘了),但是仔细把其他的前期和后期费用算进去,利润没有那么高,特别是留下的利润还要为后面的发展奠定基础。不是说为中航技叫屈,看看美国政府多么痛恨中航技就知道了。举个小例子,当年斯里兰卡空军进攻猛虎武装的时候,机炮炮弹什么的不足,斯里兰卡驻华武官急得坐在中航技总部不走,你知道怎么把那些东西急运到斯里兰卡吗?那么点东西量一点不大,可是那都是易燃易爆危险品,哪个民航货机敢接运哪,就不说客货机。
文章作者对司总还是挺尊敬的吗,他们责任很大很不容易的。在国内相比,他们的收入当然比厂家的人高,但是从来没听说厂家的人对他们眼红的哈。
俺对那些辛勤工作在一线的中航技工作人员没意见,并且不否认以前中航技确实做得不错,但是近年来他们高层做的有些过分!就我说的这笔合同,如果不是他们在中间插一杠子,直-11已经在马来西亚的天空中飞了。
I'll be waiting on a bench...
中航技当年是在“前店后厂”的思想指导下创立的,即使到今天中航技总公司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政府的一个隐蔽分支(现在连当年的三机部不都成公司了吗),虽然中航技的员工不算公务员。中航技总公司不能说是一个纯粹意义上的商业机构,其主要的目的还是为航空部的各个厂所开发国外市场。当年军工企业饿得半死的时候,中航技还是起了一些作用(不论是总公司还是分公司和其它分支机构)。在很多机型的发展过程中,中航技还是起了很好的作用,K8,FC1什么的。反过来,这种国企/政府的性质也决定它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多“有中国特色”的毛病。如果你对中国的航空制造业比较熟悉的话,相信你会同意上面的评价还是比较公平的。
具体到陕汽出口汽车这件事情上,不管银子有没有花花地流,它最终还是流到中国的企业手里(但是现在能拿到多少还另说哈)。我对中航技和陕汽的人都是佩服,希望他们把生意越做越大越做越好。
你上文中的意思好象中航技是奸商,坑了陕汽(也许我理解错了?)。我觉得这种想法有点偏激但是还是很常见,如果光看出口合同和国内采购合同可能很自然有这种想法。这也许是因为不了解中航技的运作过程和经营理念。退一步说,如果陕汽真地觉得吃亏了,它完全可以拒绝把车卖给中航技自己卖或者找别的公司卖啊。您觉得如果没有中航技的服务,陕汽能拿到这些订单吗?换一种说法,在这笔交易中,陕汽卖的是车,中航技卖的服务和对市场的了解等KNOW-HOW,要取得这些还是要付出很多成本的。就象文中说的司总有肯尼亚国防部的通行证所以通关快很多,那取得这些中航技不需要付出吗?造车过程中的辛苦普通老百姓容易看到,中航技的付出就不是大家平常能了解的,所以公不公平就有点是象衡量知识产权。
至于中航技在每一笔交易中有没有都做得很好,就象奥运会上的中国体育健儿一样,肯定是有得失的,就算有失误也不能因为失误就全盘否定。
就象在中国的其他政府机关,太子党,裙带关系不可能不影响中航技。其实看看这个网页你就能猜出领导层里那些人都是怎么回事。有的人是凭贡献,有的人就是。。。
http://www.catic.com.cn/Public/subordinate.asp?1=1&TypeTreeID=1865&MenuParentID=1685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