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关于厘金的历史作用的一点想法 -- 地九

共:💬48 🌺16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求助】Look at this -

葡萄:抱歉,引起不必要的误会了 argues that --

这里回到你帖子里的核心内容厘金(汗希望你别骂我罗嗦)。我记得赫德日记对厘金制度生恶痛绝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厘金对商品的重复征税。在赫德日记里出现过,英国商品进入内陆实际税率从7%上升到了100%的地步。实际这样的痛恨背后,是对厘金实际阻碍了英国商品在中国内陆广大地区的销售与渗透的本能的反感。同样,在我看来。赫德的改革本质实际是在试图不断加强清朝中央政府财政能力以期保证其对英国以及各国赔偿的有效支付。再进一步说,赫德在的中国职业生涯里始终不虞推动的中国现代化运动,实际是服务于已经在中国获得殖民优势地位的英国利益进一步有效扩张。

but you said

有的地方官员聪明一点,不愿意担风险,就采取主动降低洋货厘金的方式,使之比子口税还低,这样,洋人当然愿意,缴纳厘金而不是子口税。虽然这样地方厘金收入金额比较少,也比没有强,虽然这其实是在挖户部的墙角。因此在清朝晚期,子口税和厘金形成了税种上的竞争关系,洋人当然喜欢利用这种竞争关系来钻空子,反正能少交就少交。可怜国货是没有这种待遇的,其负担的厘金,往往是洋货负担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很多国内产业,就此凋敝。

Which one is closer to the fact?

(sorry, but i can't type chinese at the moment. )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